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什么典故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27 0
  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
  2. “想当年,金戈铁马。”下一句是什么?
  3. 精忠报国歌词是根据辛弃疾的那一首词写的?
  4.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5.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色及作用
  6.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7. 苏轼的关于孙权的诗句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爱国诗: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忠某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水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什么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八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流零落,至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物。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见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7、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见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生孙仲谋。

9、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怕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往,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0、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言六按南浦。层楼,十日***雨。断肠片片绯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接。,带将愁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翻译: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赏析: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然后在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北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划,虑而后动,是能打胜仗,收复部分失地的.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 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能***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小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想当年,金戈铁马。”下一句是什么?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意思: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译文一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译文二

 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找孙权这样的英雄。当年繁华的歌楼舞榭,饮宴风流,都被风雨吹散。斜阳照草树,普通的街巷老屋,人说刘裕曾居住。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元嘉帝草率出兵,想建功立业,却仓皇逃命不敢北顾。距今已四十三年,眺望中原,仍记得硝烟弥漫的扬州路。不堪回首,如今在佛狸的庙里,竟是社鼓隆隆、神鸦乱舞。还有谁询问,廉颇老了,饭量是否如故?

 评点

 本词为词人名篇,为登临怀古感时抒愤之作。全词通过对一连串的历史人物如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的追怀褒贬,抒发了词人坚持复国的雄心壮志和年纪老大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全词多用典故,词格苍劲沉郁、凄婉悲凉。

 上片追忆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这首词的前三句写三国时期的孙权。“千古江山”是指京口这个千古繁盛之地,孙权迁都建业(南京)之前曾在京口建都。词人在此地登高望远,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孙权。词人敬佩孙权,才直接称他为“英雄”。从表面上看,词人是在歌颂古时英雄人物,其实也是在暗讽南宋统治集团尽是庸碌之辈,没有孙权这样的`人物。所以词人接下来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一般用来指繁华的生活,这里借指东吴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强盛的东吴,雄踞江左的孙权,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都随时间消逝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观赏凭吊。

 写完孙权后,词人又写了与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人物——刘裕。刘裕从小生活在贫穷之中,凭借个人努力一步步发展壮大。他以京口为根据地,内压叛乱,外抵侵略,最后称帝建国取代东晋***。他曾经两次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词人把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概括出来。人们对于英雄人物总是念念不忘,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也就是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缅怀之情。在此处,词人发出了思古幽情,也写出了对现实的感慨。孙权和刘裕,都是在战争中开创基业,在东南建立国家。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苟且于江左。两相对比,南宋统治者的怯懦更加突出。如果说,词人在词的上片借古意抒今情,还比较明显外露,那么在词的下片里,词人运用典故揭示出的历史意义和抒发的现实感慨就比较含蓄了。

 下片前三句,词人讽刺了刘裕之子刘义隆,即宋文帝,北伐大败的历史事实,以此告诫南宋统治者,贸然讨伐金国必然会导致不可设想的后果。而事实证实了词人的预见,宰相韩侂胄没有听从告诫,轻率出兵,结果北伐战败,韩侂胄被诛。

 “元嘉草草”之后,词人开始描写现实。他先描写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在四十三年前,也就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率领众人南归。那***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端。当时,宋朝军队在***石矶打败南犯的金兵,金兵首领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此战后,北方义军纷起,四处打击金人,致使金人在中原的统治发生危机。此时的形势对南宋非常有利。刚刚即位的宋孝宗也有志收复故土,于是重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一败动摇了宋孝宗抗敌的决心,朝中主和派重新得势,南宋再次与金国议和。之后,南北分裂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词人空有抗敌之志,却无从实现。经过四十三年的漫长时间,百姓逐渐淡忘了失败,也忘却了分裂,对现实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想要恢复中原故土,困难重重。“烽火扬州”和下面的“佛狸祠下”两幅昔日和今朝对照的历史图景,反映了词人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悲痛心情。

 “可堪回首”三句,是用刘宋的旧事来喻指南宋的现实。元嘉北伐,刘宋军队惨败。北魏太武帝趁势命令军队反攻,一路追击刘宋军队至建康北面的瓜步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寺庙本是失败的象征,可是百姓们忘记了失败,竟在佛狸祠下迎神祭祀。这所庙宇,在南宋时依然存在。词人在这里用历史影射现实,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朝廷不迅速收复失地,恐怕百姓都会安于异族的统治,忘了自己是大宋的臣民了。

 篇末,词人把自己比喻成廉颇,一心重振“烽火扬州路”的威势,改变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局面,取得北伐的胜利,表达了自己虽然已入暮年,但抗敌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的情怀。

精忠报国歌词是根据辛弃疾的那一首词写的?

下一句: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作。

原诗节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翻译: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该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不仅体现了辛弃疾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精忠报国的歌词是陈涛和屠洪刚根据古代边塞和军旅诗词所表达的意境自己创作的。创作原型诗词很多,主要参照岳飞《满江红》《小钟山》;还有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王昌龄等诗人的作品。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色及作用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作用是: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更加意深而味隐,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从表情达意看,词中典故的作用:

1、典中塑形象“凭谁问”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释义: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

2、典中生意境“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

3、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现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下片则表现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愤中的希望虽然有元嘉北伐“仓皇北顾(释义:仓促北伐)”和佛狸祠“神鸦社鼓(释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这样的反面切入。

不难发现和把握词中情感的流动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本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

4、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孙权、刘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准备才能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颇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仅忠心可嘉而且经验可用的道理。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脚于“忠心报国”这一主旨。

5、增强感染力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扩展资料:

原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释义: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百度百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的关于孙权的诗句

1、《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释义: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释义: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释义: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释义: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狠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释义:

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真是说不清,也道不完,有如这浩渺江水无穷无尽,奔流不还。

遥想当年,那孙权多么英武威严,青年时期就统率着万千健男。占据住江南百战犹酣。天下的英雄谁堪配做他的对手?惟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人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7、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8、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宋代〕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9、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宋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译文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我不为没见到古人(陶渊明)而感到遗憾!我遗憾的是像他那样的古人不曾见识我这样的疏狂傲气。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10、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关于孙权的古诗

《剔银灯》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润州显济阁晓望》韦庄

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

《沁园春》刘克庄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麽休。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

《金缕曲/贺新郎》刘辰翁

吾鬓如霜蕊。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到今也、陆沈草昧。醉里不行西州路,但斗间、看望成龙气。聊寂寞,自相慰。夫君自是人间瑞。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健笔风云蛟龙起,人物山川形势。犹有封、狼居胥意。伐木嘤嘤出幽谷,问天之将丧斯文未。吾待子,望如岁。

《南乡子》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赠山谷子?此诗当为陈师道作?》苏轼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谩多何足数。

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有儿传业更何须。

2.有描写孙权的诗句吗

1、《吴》——唐代徐夤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译文:孙权当君主大概也就六十年时间,稳固了江东的***。还年幼时孙策临终托付江山,孙权终于不负哥哥的厚望,父亲和哥哥在九泉之下也当微笑。曹操击败刘表后南下威胁孙权,但他没有***纳张昭等人主张投降的建议,重用周瑜抵抗曹操,终于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坐断江东的基业。

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译文: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5、《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宋代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译文: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3.关于孙权的古诗

《剔银灯》范仲淹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呆、老成尩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润州显济阁晓望》韦庄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

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

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沁园春》刘克庄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

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

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

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麽休。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

《金缕曲/贺新郎》刘辰翁吾鬓如霜蕊。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

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到今也、陆沈草昧。

醉里不行西州路,但斗间、看望成龙气。聊寂寞,自相慰。

夫君自是人间瑞。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

健笔风云蛟龙起,人物山川形势。犹有封、狼居胥意。

伐木嘤嘤出幽谷,问天之将丧斯文未。吾待子,望如岁。

《南乡子》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赠山谷子?此诗当为陈师道作?》苏轼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谩多何足数。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有儿传业更何须。

4.称赞孙权的诗句

如: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①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②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帝论》 ◆苏辙:任人莫难于托国。

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葛孔明。孔明又发李严、杨仪,援蒋琬、费祎而授之。

虽后主之不明,而守国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过于魏、吴远甚。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之。

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闼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栾城后集孙仲谋》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资治通鉴注》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三国演义》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读通鉴论》 ◆赵翼:①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廿二史札记》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赤壁图》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然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熊通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续后汉书》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十七史商榷》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三国志集解》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义门读书记》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

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流者顾谭、顾承、姚信等又数人,而陈正、陈象至加族诛,吁,何其酷哉!自是宫闱之衅,未有至此者也。

——《越缦堂读书笔记》 ◆李宗吾: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厚黑学》 ◆*** :① 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②当今惜无孙仲谋。

——《***读古书实录》。

5.赞美“孙权”的诗词有哪些

1、润州显济阁晓望

(唐·韦庄)

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

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

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

2、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唐·刘长卿)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3、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唐·罗隐)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4、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其一

(唐·罗隐)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余力有琼环。

5、吴

(唐·徐夤)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6.有描写孙权的诗句吗

润州二首作者:杜牧朝代:唐体裁:七律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作者小传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标题:剔银灯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体裁:词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作者小传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

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

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

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标题:次韵乐著作野步作者:苏轼朝代:次韵乐著作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作者小传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标题:润州显济阁晓望作者:韦庄朝代:唐体裁:五律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

作者小传韦庄(836- 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标题:沁园春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体裁:词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

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

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

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麽休。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

作者小传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

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

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标题:金缕曲/贺新郎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体裁:词吾鬓如霜蕊。

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

到今也、陆沈草昧。醉里不行西州路,但斗间、看望成龙气。

聊寂寞,自相慰。夫君自是人间瑞。

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健笔风云蛟龙起,人物山川形势。

犹有封、狼居胥意。伐木嘤嘤出幽谷,问天之将丧斯文未。

吾待子,望如岁。作者小传刘辰翁(1232-12***)字会孟。

宋里宗时进士。宋亡,守节隐居以终。

标题:南乡子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

7.称赞孙权的诗句

如: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①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②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帝论》 ◆苏辙:任人莫难于托国。

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葛孔明。孔明又发李严、杨仪,援蒋琬、费祎而授之。

虽后主之不明,而守国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过于魏、吴远甚。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之。

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闼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栾城后集孙仲谋》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资治通鉴注》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三国演义》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读通鉴论》 ◆赵翼:①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廿二史札记》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赤壁图》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然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熊通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续后汉书》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十七史商榷》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三国志集解》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义门读书记》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

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流者顾谭、顾承、姚信等又数人,而陈正、陈象至加族诛,吁,何其酷哉!自是宫闱之衅,未有至此者也。

——《越缦堂读书笔记》 ◆李宗吾: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厚黑学》 ◆*** :① 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②当今惜无孙仲谋。

——《***读古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