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出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音书远报,贵客相逢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30 0
  1. 寂闻四字成语
  2. 《厚黑学》是什么书?
  3. 很多佛门中人都说:佛法比道法解脱.究竟.高级,真是这样吗?一直争论不休。谢谢。

谁说的?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说出宇宙真相,直接了当,真实了义!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出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音书远报,贵客相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尽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请教时,***说不识字。她说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理解***?***对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乃大异之。佛祖经年说法,竟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又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4、“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无知”,是指不要有“无明”,不要有分别之“知”。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知”就无“无明”,这是叫老百姓不要产生无明啊!这里老子说的“无知”,就是不知见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们(民)转识成智,“常使”(开、示、悟、入)人们“知常曰明”。

“使民无知无欲”,正是佛家讲的破见思惑。“知”是见惑,“欲”是思惑。见惑给人们带来“所知障”,“思惑”给人们带来“烦恼障”,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讲的“无知”,不是“愚昧无知”,而是了达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大智慧之圣智。凡夫的知见,如来称为“无明之本”,是我们不能开显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碍。清除这种“知见”,才能脱离愚昧的“无知”。所以,佛陀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对立心识刹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续不断,此为动不善时。事相中,把握机宜,教化开启学人,啄啐同时,不失时机,是禅宗***善施机教的“动善时”。孔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属“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一个真正开智慧的解脱者,他是虚怀若谷,身心很柔软,不懂的我们就学习!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道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说他自己只是在重复讲述古圣先贤说的话,没有一点发明创造。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如果还在讲仁、讲义,表示离开了大道;若修行还在展现我是、我能,表示还没有解脱。老子认为说:如果一直强调仁义道德、忠孝,表示你离开一体世界,落入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世间法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不是说仁义不好,老子都是以高标准在讲,如果以世间法来讲,当然仁义、慈悲、孝仁爱这些都不错,但是要讲解脱法、究竟法,这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失去了解脱的质量。

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智慧是世间的世智辩聪,展现我是、我能、我慢的聪明才智、智慧,如果一直标榜聪明才智,世间就会有很多的伪诈。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都是很仁爱,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以平等心善待一切,当下做所该做,不必特别强调、刻意标榜孝子。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阿含经》课程也有讲到,如果你标出「圣、凡,大、小,高、低…」就是「二元对立」,变成佛陀是圣人、我们是凡夫,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仆人,上帝是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其它人都只是迷途的羔羊,没人敢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这样就是大妄语,这样就是大我慢。

老子所言“不上贤”的意思是:不要象制造偶像、明星一样把那些较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较大成就,或名气、地位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众心目中高高在上的个人价值的普遍典范。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由自然创造,都有自己潜在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和特长,就象山上山下的各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样,在保持社会自然生态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价值。然而,一旦这个社会将个别人的才能、特长,作为普世价值观的做法时,就必将导致个人自性的自然需要与内心欲望不一致,以及实际能力与预期能力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必然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斗争的产生,而这又必然导致生社会生态的失衡。有矛盾和斗争就必然会导致投机取巧、弄虚作***、虚荣、欺世盗名等现象的出现。

既然,老子不主张搞偶像崇拜,所以他又提出了杜绝偶像崇拜的根本措施——“绝圣弃智”——即建议统治者教育民众不要有偶像(圣贤)崇拜的心理,并且要放弃利用智谋(投机取巧、弄虚作***、虚荣、欺世盗名)去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和想法。现在国家讲要容纳多元化思想。

9、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一般的见识以为道家是逍遥世外或者应时而动,而这句话说明: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或离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终日行而不离辎重”是说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这里的“荣观”的“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的“观”字读,不可作观看的“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的意思。

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正的无为,为而无为,无为而为,心不染著。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是无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实相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不必到远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净土,因为我当下就在道的怀抱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我不必打开窗户,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后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样都能够见到天道。不为而成就是来到无修、无证、无所得的境界。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

烦恼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碍覆盖。菩萨的我执、法执破除了,就到无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圣人无常心。解脱者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成见,没有自私自利,也没有预设立场。以百姓为心他的起心动念是念念为天下苍生,以百姓心为心,无我、无私。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维摩诘经》上讲不二法门,唯有维摩诘“默然无言”,大智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金刚经》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信心铭》曰:“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庄子·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白说得很明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确,这桩公案中“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证者所知。轮扁以得心应手的体证体悟,体现出心手一相无碍相通,而二相的语言要表达一相的得心应手,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有欲认识”只能“观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无欲认识”才能“观其妙”(得心应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朴实、厚朴)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和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脱百姓的二元对立观念之束缚,要教化百姓认识“有欲认识”方法不对,放纵感官享乐不对,不要极化人们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化民,将百姓从有欲中解救出来,入无欲的自由解脱,庄子称为“逍遥游”。

自古以来,真正体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众生或是摄化众生,不是要越展现世智辩聪,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来越聪明、越厉害,因为这是人类自我越膨胀。将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为解脱者是推行要政策,而是让你返璞归真,回到敦厚、朴实、忠厚、老实的本性。

「民之难治」为什么百姓会难治理呢?「以其智多」因为智巧伪诈、世智辩聪,错误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来越狡猾,越会钻法律漏洞,或是智能型的犯罪,都是错误的教育教导出来。「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如果是用世间思维、世智辩聪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贼,会越治越乱。这样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质量,离道越远。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普度众生;俭是淡泊寡欲,是清净心;不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体会整个法界就是无我、无私的精神,当悟道之后,就是“不与众生争”,而且会甘心居众人之后。

老子的三宝,正是佛家所说的利乐有情(“慈”)、庄严佛土(“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敢为天下先”)。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同理。

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以和来解,和后仍有余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称不上为善。因为,和解是两相调谐,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体不分,才无有怨,何谈余怨。老子要人们体道一相,无怨可和,才是为善。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佛陀主张“若人捶詈,同于赞扬”,和怨要以无怨为“和”,“若人捶詈”(打骂),要以赞扬视之,自然与道不远。“故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者,有债主之契据(合同),却无有债权之索还心。佛家称作三轮体空(债权、债务和债物,当体皆空,本无自性),无施可施。施不求报,亦无求报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体道,三轮体空,无人无物,何有责人之说?有德之人体道之一相(“有德司契”),无求无索,无人无我,在生活中尽是奉献施与,“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无德之人二相执著,识心分别,故像追索租税一样攀缘摄取,极性极化,人我对立,顺喜逆瞋,私欲情念不息,亲疏远近炽然,差别对待分明,违背天道平等,与“道”之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相异。

金刚经云: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于相不着,于人不着,自然不苛责于人。

1、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夫子一生他所学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全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他不过是用文字把它记载,流传给后世。《论语》里面许多的话,我们相信都是千万年前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清凉***告诉我们,都是古佛所说的,他说世尊曾经讲过,世尊说,他从来没有将古佛所说的经上加一个字,比孔子的态度还要严谨。东西方的圣人给我们做榜样。也就是说,***佛性本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以前如是,现在也这样。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在本体上,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孔子说,吾“无知也”。孔子没有分别之“知”(识),但有二相归一相之“智”。因为,孔子“叩其两端(两极)而竭焉(消除二元对立,泯没对待)”。孔子“竭”其“两端”,就是“中”,“中”就是“抱一”、“得一”。“中庸”是孔子“抱一”、“得一”的理论基础。中庸之“中”,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是指本体之相用也。中庸者,体相用一如也!所以,从认识论来看,能达到体相用一如境地,就是“中庸其至矣乎”!孔子明确指出,很少有人能契此(民鲜能久矣),说明其境界的高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佛陀称此君子为“大心凡夫”。虽是凡夫,已发大心(大愿)追求。追求不息,就叫精进;精进之极,孔子称为“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时能契中庸,佛陀称为不退转菩萨。故时而中庸的君子,必得三昧正受,达无生法忍!

还有,道书也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与佛家所论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义相通。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佛之道就是大学之道,觉悟之道。佛家的戒定慧就是儒家的止、定、得,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三个学习过程。明德就是众生都有的光明德性,佛教称佛性。“明德”,***具足,凡圣一如,本自圆成,非***修证;就是惠能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明便是修证,回归自性,回归自己真心,就达到了“至善”,佛法讲成佛了,彻底解脱了。明明德是自己觉悟,大彻大悟,度众生是亲民。可见,“大学之道”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做到自觉觉他圆满,就是“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佛家的转识成智就是儒家的“格物”,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格到心境一如,本无内外, 才是真正的“明明德”。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内,皆“明德”所现之“物”,无内外,无主客,即能转六识为妙观察智。此智开显,自然破除思维极性,再不二相分别,我执破除,自然“意诚”(“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必然“心正”,心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了“明德”,自性开显。

“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触着皆化,故先家齐;“明明德”于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国;国国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这是从外来说。从内来讲,“意诚”则我执破,“心正”则法执亡。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当,则可谓“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实质也!从“格物致知”到“天下平”,这是儒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证历程。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摄、六度,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行过程。“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故儒释道三家本质不异!

《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格’是格杀,‘物’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

这就是慧能说的明心见性方法“若能正心,常生智慧。”比如子路的“闻过则喜”正是《坛经》“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已不善,万善之门”。曾子就相当于神秀,他发明了“慎独”,“吾日三省吾身”,就相当于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3、对于佛道***耶稣的“感应道交”,儒家易经也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儒家虽更注重于日常***,但也说***之外,存而不论,“不论”并不否认“存在”。在人事处理上,更多儒家学人***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则强权,佛家善巧方便。

4、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寂闻四字成语

佛法与道法不同之处:

1、起源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

2、主张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

3、目的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佛法与道法相通之处:

1、在真理上,真如与道都无法用语言描述。

2、讲的都是围绕“无为“。

3、道法与佛法皆是探人之生命究人之处世。

扩展资料:

1、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2、道法: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旧时由于人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心灵寄托。

百度百科-佛法

百度百科-道法

《厚黑学》是什么书?

1. 寂可以组什么四字词语

寂可以组的四字词语有很多,比如密密寂寂、寂然不动、寂然无声、寂若死灰、万赖俱寂、清浄寂灭、清净寂灭、满坐寂然、不甘寂寞、寂若无人、寂寂无闻、常寂光土、万念俱寂、寂天寞地、万籁俱寂等。

一、万赖俱寂

拼音:wàn lài jù jì

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白话文:“万物在此刻都非常安静,只听钟磬的音乐。”

二、寂若无人

拼音:jì ruò wú rén

解释: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白话文:“傅茂远生性淡泊,喜欢安静的地方,不随便交往人民,袁司徒家经过他家,总是感叹说:“经过他家安静得像没有人,打开帷帐,那人就在。难道不名贤。'”

三、寂寂无闻

解释: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自:清·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白话文:“虽然和我住在不远,几年来寂静没有声响。”

示例:许多人过去有大学问,在社会上有地位,今日却寂寂无闻。 ——徐特立《读书日记·日本战败的原因》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默默无闻

反义词鼎鼎大名、一鸣惊人

四、常寂光土

拼音[ cháng jì guāng tǔ ]

解释佛教语。四土之一。

五、万念俱寂

解释:俱:全部。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示例:他现在是万念俱寂,什么也不想了。

近义词万念俱灰

反义词生气勃勃、雄心壮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万赖俱寂

百度百科-寂若无人

百度百科-寂寂无闻

百度百科-常寂光土

百度百科-万念俱寂

2. 什么俱寂四字成语

俱寂四字成语 :

万籁俱寂、

万念俱寂

万籁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基本释义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 处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例 句

1. ~的深夜里,大街上只有清洁工人在辛勤地工作着。

近义词

鸦雀无声 万籁无声 万马齐喑 夜深人静 鸦默雀静

反义词

人声鼎沸 人生鼎沸 沸反盈天 熙来攘往 锣鼓喧天

成语接龙

寂寂无闻 闻名遐迩 迩安远至 至再至三 三瓦两舍 舍生取谊谊不敢辞 辞多受少 少不经事 事出有因 因袭陈规 规天矩地地利人和 和睦相处 处心积虑 虑周藻密 密约偷期 期期艾艾艾发衰容 容膝之地 地动山摧 摧朽拉枯 枯枿朽株 株连蔓引引古证今 今雨新知 知过能改 改行从善 善文能武 武爵武任任其自然 然荻读书 书香世家 家长礼短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

万念俱寂 [wàn niàn jù jì]

基本释义

俱:全部。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例 句

集中精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想其它的事。

近义词

万念俱灰

反义词

生气勃勃

成语接龙

寂然不动 动辄得咎 咎由自取 取民愈广 广结良缘 缘鹄饰玉玉石同碎 碎骨粉身 身首异地 地平天成 成败得失 失魂落魄魄消魂散 散兵游勇 勇而无谋 谋听计行 行住坐卧 卧薪尝胆胆颤心惊 惊心夺目 目睁口呆 呆如木鸡 鸡犬桑麻 麻姑献寿寿陵失步 步步为营 营私罔利 利齿伶牙 牙牙学语 语妙天下下马冯妇 妇人之仁 仁者能仁 仁同一视 视为儿戏 戏蝶游蜂

3. 带有“寂”字的成语有哪些

1. 不甘寂寞:bù gān jì mò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成语出处: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2. 澄思寂虑:chéng sī jì lǜ澄:清澈;寂:安静;虑:思考。专心思索,冷静考虑。成语出处:《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乾晖常于郊居其禽鸟,每澄思寂虑,玩心其间,偶得意即命笔。”

3. 寂寂无闻:jì jì wú wén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成语出处: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4. 寂然无声:jì rán wú shēng寂静没有声音。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5. 寂若无人:jì ruò wú rén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4. “寂然什么”四字词语有哪些

1. 寂然无声,读音jì rán wú shēng

解释:寂静没有声音。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

示例: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

造句:

(1)大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不得以毁誉称也。

(2)到他家院子喊了几声,屋里寂然无声,门也锁着,估计人出去了。

(3)时间长了也会使琴声暗哑。当裂痕慢慢扩大最后一切寂然无声。

2. 寂然不动 ,读音jì rán bù dòng

解释: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造句:

(1)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

(2)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3)迷蒙之中呈现出来的那庞然大物,十分壮观,寂然不动而气度非凡,那就是中国的长城。

5. 静谧 四字成语

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安适如常 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出处:叶圣陶《线下集·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安详恭敬 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出处:宋·朱熹《***·嘉言》:“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

鸡犬桑麻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出处:《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静言令色 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少安无躁 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神闲气定 指神气悠闲安静。

神闲气定 指神气悠闲安静。

神闲气静 指神气悠闲安静。同“神闲气定”。

恬淡寡欲 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万赖俱寂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万赖无声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万籁俱寂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万籁无声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 静谧的四字词语

万籁俱寂、鸦默雀静、鸦默鹊静、夜深人静、无声无息

一、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邹韬奋《我的母亲》: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二、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出自:陈建功《找乐》第五章:贺老师说完了,三个人鸦默雀静地戳在路灯底下。

三、鸦默鹊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形容没有一点声息。同“鸦默雀静”。

出自: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会议室里,鸦默鹊静,只有那口小白钟发出嘀嘀哒哒的,很有规则的微响。”

四、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翻译: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为什么敲门。

五、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自:鲁迅《鲁迅书信集·一○四七·致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中;无声无息。”

很多佛门中人都说:佛法比道法解脱.究竟.高级,真是这样吗?一直争论不休。谢谢。

厚黑学 原著李宗吾先生本身是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建议读完原本厚黑学,再加以评论!

1.林语堂点评《厚黑学》

近人有个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人,看穿世态,明察现实,先后发布《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著书立说,其言最为诙诡,其意最为沉痛。千古大奸大诈之徒,为鬼为蜮者,在李宗吾笔下烛破其隐。

世间学说,每每误人,惟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药方,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清燃犀,百怪毕现,受厚黑之牺牲者必少,实行厚黑者,无便宜可占,大诈大奸,亦无施其技矣!于是乎人与人之间,只得“赤诚相见”,英雄豪杰,攘夺争霸,机诈巧骗,天下攘攘!亦可休矣!亚李之《厚黑学》,有益于世道人心,岂浅鲜哉!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有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人生憾事也!此时此境,我论此学,作此文,岂徒然耶?

李氏著述厚黑学,限于篇幅,择其最精警扼要处,介述于下:(略——编者。)

李宗吾尚述及厚黑传习录:“求官六字真言””、“办事二妙法”等,另著《心理与力学》一书,在此姑不多述。李氏于一九四二年冬抗战时期,死于成都。抗战时期,李氏著作,风行西南,人手“一册”。大家细妙阅读,咸谓意味无穷,全面妙言快语云。

李氏死了。要知李氏发布(厚黑学》,是积极的,并非消极的,不是只嘻笑怒骂而已对社会人心,实有“建设性”。旨在“触破奸诈”,引人入正!他在《厚黑学》自序里有言:

“……最初民风浑朴,不厚不黑,忽有一人又厚又黑,众人必为所制,而独占优势,众人看了,争相仿效,大家都是又厚又黑,你不能制我,我不能制你,独有一人,不厚不黑,则此人必为街人所信仰,而独占优胜。譬如商场,最初商人,尽是货真价实,忽有一卖***货者,参杂其间,此人必大赚其钱。大家争仿效,全市都是***货,独有一家货真价实(认清目标),则购者云集、始终不衰、不败……。”

世乱正殷,“英雄豪杰”满天下,出卖灵魂,认贼作父,表面糊上一层仁义道德,爱国救民,动人听闻,一究其实,心之黑,脸之厚,较三国时曹操、刘备、孙权,尤有过之.正义沧亡,是非不辨,无法无天以枪杆武器作后盾,大行其厚黑之道。小焉者,只图自己衣食,乃为人工具,为人傀儡,摇旗呐喊,人云亦云,厚颜事人,跟了人家亦步亦趋,帮凶与帮闲,不是黑,便是厚,天下扰攘,国乱民困,厚黑猖厥。

李宗吾(别署“独尊”“蜀酋”)厚黑学之发布,已有三十多年,厚黑学一名词人多知之,试对人曰:“汝习厚黑学乎”,其人必勃然大怒,认为……。此即李宗吾发布厚黑学之精髓处,收效如何?不言可知!大哉孔子!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圣人绝了种,怪事也!然则近代之新圣人,其唯发布厚黑学之李宗吾乎!(拍桌)

2.摘录

李宗吾《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一、性灵与磁电

科学上许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种***设,根据这种***设,从各方试验,都是合的,这***设就成为定理了。即如地球这个东西,自开辟以来就有的,经过了若干万万年,人民生息其上,视为固然,于地球之构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百年前,出了一个牛顿,发明万有引力,说:“地心有引力,把泥土沙石吸成一团,成为一个地球。”究竟地心有无引力,无人看见,牛顿这个说法,本是***定的。不过根据他的说法,任如何试验,俱是合的,于是他的***说,就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都知道:凡是有形有体之物,都要受引力的吸引。到爱因斯坦出来,发明相对论,把牛顿之说扩大之,说:“太空中的星球发出的光线,经过其他星球,也要受其吸引,由于天空中众星球互相吸引之故,于是以直线进行之光线,就变成弯弯曲曲的形状。”这也是一种***说,然经过实地测验,证明不错,也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又知道:有形无体之乐线,也要受引力之吸引。我们研究心理学,何妨把爱因斯坦之说再扩大之,说:“我们的心中,也有一种引力,能把耳闻目睹,无形无体之物吸引来成为一个心,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我们这样的设想,则牛顿三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适用到心理学方面,而人事上一切变化,就可本力学规律去考察他了。

通常所称的心,是由于一种力,经过五官出去,把外边的事物牵引进来,***而成的。例如有一物在我面前,我注目视之,即是一种力从目透出去,与那个物连结。我将目一闭,能够回忆那物的形状,即是此力把那物拖进来绾住了。由于这种方式,把耳闻目睹,与夫身所经历的事项,一一拖进来,***为一团,就成为一个心,所以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完全相似。

一般人都说:自己有一个心,佛氏出来,力辟此说,说:人莫得心,通常所谓心,是***的,乃是六尘的影子。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试思:***使心中莫得引力,则六尘影子之经过,亦如雁过长空,影落湖心一般,雁一去,影即不留了。而我们见雁之过,能记忆雁之影相者,即是心中有一种引力,能把雁影绾住的原故。

佛家说:“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成为***,永不能去。”这正如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成为***一般。我们知: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是由于地心有引力,即知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是由于人心有引力。因为有引力绾住,所以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永不能去,六尘影子,落在八识田中,也永不能去。

我们如把心中所有知识,一一考察其来源,即知无一不从外面进来,其经过路线,不外眼耳鼻舌身,虽说人能发明新理,然仍靠外面收来的知识作基础,犹之修房子者,必须购买外面的砖瓦木料,才能建筑新房子一样。我们如把心中各种知识的来源,一一清出来,从目进来者,仍令从目退出去,从耳进来者,仍令从耳退出去,其他一一从来路退出去,此心即空无所有了。人的心,果然能够空无所有,对于外物无贪恋,无嗔恨,有如湖心雁影,过而不留,这即是佛家所说,还我本来面目。

地球之构成,源于引力,意识之构成,源于***。试由引力再进一步,推究到天地未有以前,由***再进一步,推究到父母未生以前,则只有所谓寂兮寥兮的状况,而二者就会归于一了。由寂兮寥兮生的引力,而后有地球,而后有物。由寂兮寥兮生出***,而后有意识,而后有人。我们这样的研究,觉得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而物理学的规律,就可适用于人事了。

我们把物体加以分析,就得原子,把原子加以分析,就得电子。电子是一种力,这是科学家业已证明了的。人是物中之一,我们的身体,是电子***而成,身与心本是一物,所以我们的心理,不能逃磁电学的规律,不能逃力学的规律。

心的现象,与磁电的现象,是很相似的。人有七情,大别之,只有好恶二种,心所好的东西,就引之使近,心所恶的东西,就推之使远,这种现象,岂不与磁电相似吗?

人的心,分知、情、意三者,意是知与情合并而成,其元素只有知、情二者。磁电同性相推,异性相引,其相推相引,有似吾人之情,其能够判别同性异性,更是显然有知,足见磁电这个东西,具有知、情,与人之心理相同。

阳电所需要的是阴电,忽然来了一个阳电,要分他的阴电,他当然要把他推开;阴电所需要的是阳电,忽然来了一个阴电,要分他的阳电,他当然也要把他推开。这就像小孩食乳食糕饼的时候,见哥哥来了,用手推他打他一般,所以成了同性相推的现象。至于磁电异性相引,犹如人类男女相爱,更是不待说的。由此知磁电现象,与心理现象,完全相同。

佛说:“真佛法身,映物现形。”宛然磁电感应现象。又说:“性灵本融,周遍法界。”宛然磁电中和现象。又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简直是物理学家所说:“能力不灭”。因此之故,我们用力学规律去考察人性,想来不会错。

物质不灭,能力不灭,是科学上之定律。吾身之物质,是从地球之物质转变而来,身死埋之地中,物质退还地球。物质不灭之说,算是讲得通,独是吾人之性灵,是一种能力,请问此种能力,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要答复这个问题。可以创一臆说,曰:“人之性灵从地球之磁电转变而来。”吾人一死,身体化为地球之泥土,同时性灵化为地球之磁电,如此则性灵生有自来,死有所去,能力不灭之说,就讲得通了。世言成仙成佛者,或许是用一种修养力,能将磁电凝聚不散耳。俗云“冤魂不散”,当是一种嗔恨心,将磁电凝住,迨至冤仇已报,嗔恨心消失,磁电无从凝聚,其鬼即归消灭。

有了“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这条臆说,则灵魂存灭问题,就可以答复了。吾人一死,身上的物质,退还地球,性灵化为磁电,则灵魂即算消灭。然而吾身虽死,物质尚存,磁电尚存,亦可谓之灵魂尚存。此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

禅家最重“了了常知”四字,吾人静中,此心明明白白,迨至事务纷乘,此明明白白之心,消归乌有。学力深者,事务纷剩,此心仍所明明白白,是谓“动静如一”。然而白昼虽明明白白,晚间梦寐中,则复昏迷。学力更深者,梦寐中亦明明白白,是谓“寤寐如一”。学力极深者,死了亦明明白白,是谓“死生如一”。到了死后明明白白,则谓之灵魂永存可也。

楞严经曰:“如来从胸?字,涌出宝光,其光昱昱,有千百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此宝光,盖即电光也。阿难白佛言:“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尝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释迦修养功深,已将血肉之躯变而为磁电凝聚体,故能发出宝光,遍达十方世界。佛氏有天眼通、天耳通之说,今者无线电发明,已可证明其非诬。释迦本身即是一无线电台,将来电学进步,必能证明释迦所说,一一不虚,而“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之臆说,或亦可证明其不虚。

老子言道,屡以水为喻,佛氏说法,亦常以水为喻,我们不妨以空气为喻,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古今、无边际、无内外,种种现象,空气是具备了的。倘进一步,以中和磁电为喻,尤为确切。若更进一步,***定:“人之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用以读老佛之书,觉得处处迎刃而解。

吾人自以为高出万物,这不过人类自己夸大的话,实则人与物,同是从地球生出来的,身体之原素,无一非地球之物质。自地球视之,人与物并无区别,仿佛父母生二子,长子曰人,次子曰物,不过长子聪明,次子患瘫病而又哑聋罢了。我们试验理化,温度变更或参入一种物品,形状和性质都要改变。吾人遇天气大变,心中就烦躁,这是温度的关系;饮了酒,性情也会改变,这是参入一种药品,起了化学作用。从此等处考察,人与物有何区别?

人身的物质和地球的物质,都是电子构成的,吾人有灵魂,地球亦有灵魂,磁电者地球之灵魂也,通常所说地心吸力者,即是磁电吸力之表现。地球的物质化为植物,同时地球的磁电,即变为植物的生机。吾人食植物,物质变为吾身的毛发骨肉,同时磁电即变为吾人的性灵。由泥土沙石变而为植物,变而为毛发骨肉,愈变愈高等。同时由地球的磁电变而为植物的生机,变而为吾人的性灵,也是愈变愈高等。虽经屡变,而本来之性质仍在,故吾身之原素,与地球之原素相同,心理之感应,与磁场之感应相同,所以本书第二章甲乙丙图,其现象与磁场相同,与地心吸力相同。然既经屡变,吾身之毛发骨肉,与地球之泥土沙石不同,吾人之性灵,也与地球之磁电不同,何也?在地球为死物,在吾身则为活物也。所以用力学规律以考察人事,我们当活用之,而不能死用之。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所谓道,即释氏所谓真如也。释氏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身外器,都是由真如不守自性,变现出来的,其说与老子正同。真如者,空无所有也(实则非空非不空)。忽焉真如不守自性,而变现为中和磁电,由是而变现为气体,回旋太空中,几经转变,而地球生焉。由是而生植物,生动物,生人类。佛氏所谓阿赖耶识的状态,与中和磁电的状态绝肖。二者都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也即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我们可以说:真如变现出来,在物为中和磁电,在人为阿赖耶识,犹之同一物质,在地球为泥土沙石,在人则为毛发骨肉也。今人每谓人之性灵,与磁电迥不相同,犹之无科学知识之人,见毛发骨肉,即认泥土沙石,迥不相同也。中和磁电,是真如最初变现出来之物,真如不可得见,我们读佛老之书,姑以中和磁电,作为道与真如形态,觉得处处可通。

老子著书,开端即曰:“道可道,非常道。”释迦说法四十九年,结果自认未说一字,归之于不可囗,不可说而已。苏子由曰:“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达者因似以识真,而昧者执似以陷于伪。”道与真如,不可思议者也,阿赖耶识,与中和磁电,可思议者也,借可思议者,以说明不可思议者,此所谓言其似也。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解之曰,道者空无所有也,一者中和磁电也,中和磁电发动出来,则有相推相引两作用,所谓二也。由这两种作用,生出第三种作用,由是而辗转相生,千千万万之事物出焉。老子曰:“抱一以为天下式。”又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一也,母也,都是指中和磁电,在人则为阿赖耶识。故曰:“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又曰:“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专守阿赖耶识,故著出之书,可以贯通周秦诸子,可以贯通赵宋诸儒,可以贯通易经,贯通佛学,又为后世神仙方士所依托,据严又陵批,又可以贯通西洋学说(其说具见拙著《中国学术之趋势》)。《道德经》一书之无所不包者,正因阿赖耶识之无所不有也。佛氏则打破此说,而为大圆镜智,以“空无所有”为立足点。此由于佛氏立教,重在出世,故以“空无所有”为立足点。老子立教,重在将入世出世打成一片,故以阿赖耶识为立足点。由阿赖耶识而向内追寻,则可到大圆镜智,而空诸所有。由阿赖耶识而向外工作,则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二氏立足点,所由不同也。

我们***定“人之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则佛告波斯匿王及阿难诸语,与夫宋儒所谓“如鱼在水,外面水便是肚里水,鳜鱼肚里水,与鲤鱼肚里水,只是一样”,明儒所谓“盖天地皆心也”等等说法,都可不烦言而解。《中庸》曰:“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中。”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胆上座本来面目。”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庄子曰:“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都是阿赖耶识现象,也即是磁电中和现象,中和磁电,发动出来,呈相推相引之作用,而纷纷纭纭之事物起矣。所以我们要研究人世事变,当首造一臆说曰:“性灵由磁电转变而来。”研究磁电,离不得力学,我们再造一臆说曰:“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有这两个臆说,纷纷纭纭之事物,就有轨道可循,而世界分歧之学说,可汇归为一,中、西、印三方学说,也可汇归为一。

佛氏谓:山河大地及人世一切事物,皆是幻相,牛顿造出三例,所以研究物理之幻相也;我们造出两个臆说,所以研究人事之幻相也。本章所说种种,乃是说明造此臆说之理由。第二章以下,即依据这两个臆说,说明人世事变,不复涉及本体。佛言本体,我们言现象,鸿沟为界。著者对于佛学及科学,根本是外行。所有种种说法,都是想当然耳,心中有了此种想法,即把他写出,自知纯出臆断,以佛学科学律之,当然诸多不合,我不过姑妄言之,读者亦姑妄听之可耳。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说出宇宙真相,直接了当,真实了义!

无尽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请教时,***说不识字。她说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理解***?***对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乃大异之。佛祖经年说法,竟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又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气用事,要有冷静客观的理性观照。“毋必”,做什么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随顺因缘,无可无不可,通权达变,法无定法。“毋固”,不要那么固执,一条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执,吾人悉有与生俱来的我执身见,常常以我为中心划线,以我为中心做事情,以我为中心作出种种情绪反应。其实一个君子的行为,或者一个能做成事业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别人,多满足别人的愿望,多让别人欢喜,多体察别人的需求,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恒顺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4、“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无知”,是指不要有“无明”,不要有分别之“知”。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知”就无“无明”,这是叫老百姓不要产生无明啊!这里老子说的“无知”,就是不知见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们(民)转识成智,“常使”(开、示、悟、入)人们“知常曰明”。

“使民无知无欲”,正是佛家讲的破见思惑。“知”是见惑,“欲”是思惑。见惑给人们带来“所知障”,“思惑”给人们带来“烦恼障”,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讲的“无知”,不是“愚昧无知”,而是了达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大智慧之圣智。凡夫的知见,如来称为“无明之本”,是我们不能开显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碍。清除这种“知见”,才能脱离愚昧的“无知”。所以,佛陀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对立心识刹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续不断,此为动不善时。事相中,把握机宜,教化开启学人,啄啐同时,不失时机,是禅宗***善施机教的“动善时”。孔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属“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一个真正开智慧的解脱者,他是虚怀若谷,身心很柔软,不懂的我们就学习!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道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说他自己只是在重复讲述古圣先贤说的话,没有一点发明创造。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如果还在讲仁、讲义,表示离开了大道;若修行还在展现我是、我能,表示还没有解脱。老子认为说:如果一直强调仁义道德、忠孝,表示你离开一体世界,落入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世间法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不是说仁义不好,老子都是以高标准在讲,如果以世间法来讲,当然仁义、慈悲、孝仁爱这些都不错,但是要讲解脱法、究竟法,这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失去了解脱的质量。

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智慧是世间的世智辩聪,展现我是、我能、我慢的聪明才智、智慧,如果一直标榜聪明才智,世间就会有很多的伪诈。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都是很仁爱,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以平等心善待一切,当下做所该做,不必特别强调、刻意标榜孝子。

9、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一般的见识以为道家是逍遥世外或者应时而动,而这句话说明: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或离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终日行而不离辎重”是说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这里的“荣观”的“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的“观”字读,不可作观看的“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的意思。

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正的无为,为而无为,无为而为,心不染著。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是无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实相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不必到远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净土,因为我当下就在道的怀抱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我不必打开窗户,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后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样都能够见到天道。不为而成就是来到无修、无证、无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云:“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体和客体同为道的不同层面,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离开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是枉功劳形了不可得。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

烦恼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碍覆盖。菩萨的我执、法执破除了,就到无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圣人无常心。解脱者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成见,没有自私自利,也没有预设立场。以百姓为心他的起心动念是念念为天下苍生,以百姓心为心,无我、无私。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维摩诘经》上讲不二法门,唯有维摩诘“默然无言”,大智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金刚经》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信心铭》曰:“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庄子·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白说得很明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确,这桩公案中“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证者所知。轮扁以得心应手的体证体悟,体现出心手一相无碍相通,而二相的语言要表达一相的得心应手,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有欲认识”只能“观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无欲认识”才能“观其妙”(得心应手而口不能言)。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普度众生;俭是淡泊寡欲,是清净心;不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体会整个法界就是无我、无私的精神,当悟道之后,就是“不与众生争”,而且会甘心居众人之后。

老子的三宝,正是佛家所说的利乐有情(“慈”)、庄严佛土(“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敢为天下先”)。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同理。

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以和来解,和后仍有余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称不上为善。因为,和解是两相调谐,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体不分,才无有怨,何谈余怨。老子要人们体道一相,无怨可和,才是为善。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佛陀主张“若人捶詈,同于赞扬”,和怨要以无怨为“和”,“若人捶詈”(打骂),要以赞扬视之,自然与道不远。“故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者,有债主之契据(合同),却无有债权之索还心。佛家称作三轮体空(债权、债务和债物,当体皆空,本无自性),无施可施。施不求报,亦无求报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体道,三轮体空,无人无物,何有责人之说?有德之人体道之一相(“有德司契”),无求无索,无人无我,在生活中尽是奉献施与,“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无德之人二相执著,识心分别,故像追索租税一样攀缘摄取,极性极化,人我对立,顺喜逆瞋,私欲情念不息,亲疏远近炽然,差别对待分明,违背天道平等,与“道”之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相异。

金刚经云: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于相不着,于人不着,自然不苛责于人。

虽然历史曾有过此消彼长,但总体来说,因为佛教义理严密,逻辑性最强,佛祖亲口宣说的经典数量多达三藏十二部,浩若烟海。晋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经后说:尽善矣,未尽美矣。就是说道德经虽然境界很高,但毕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阐述得不能圆满究竟彻底,只有圣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经就连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渐进,渐悟入道。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胜数。明代王阳明就是学佛后借助佛理参透孔孟学说,才发现圣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国儒学发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学推到极致,为中国文化保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胜佛,自然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