俛拾仰取少年_拾心少年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分享 2024-07-03 0
  1. 教育的经典文言文
  2. 《南史》卷八十 列传第七十(3)
  3. 文言文<黠鼠赋>翻译和原文
  4. 关于落实行动方面的诗句
  5. 秦始皇的生平简历
  6. 寻找诗句

陈情表,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报任安书,梦游天姥吟留别,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爱莲说,陋室铭, 记承天寺夜游,曹刿论战,五柳先生传,三峡,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观潮,核舟记,答谢中书书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师说,虞美人,归园田居,短歌行,迢迢牵牛星,氓,静女,孟子·告子上,左传,东坡志林,妈说,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论语十则,杂说,劝学,滕王阁序 ,阿房宫赋,六国论,琵琶行,,山居秋暝,雨霖铃,鹊桥仙,扬州慢,声声慢,菩萨蛮,过华清宫,归去来兮辞

教育的经典文言文

1.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最近”和“近段时间”

1、不日:要不了几天;不久。

出自: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设一个大会。”

俛拾仰取少年_拾心少年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释义:过几天要开一个大的***。

2、新近:最近;近来。

出自: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都是些人间新近希奇事。”

释义:全都是最近发生的稀奇事。

3、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网络上一般指30天以内。

出自:汉 班固《汉书·天文志》:“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释义:日晕即将到鼎盛阶段,就在最近三十天,最远不过六十天。

4、近来: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出自:唐 柳浑 《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释义:最近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

5、近日: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刚过去的数日内,谓近在十日之内。

出自:汉 戴胜《礼记.曲礼上》:吉事先近日。

释义:大吉之事就近在十日之内。

2. 求几则简短的文言文

简短文言文寓言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0-4 10:01 寓意翻译都要! 提问者: 庚宝达妖精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 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古今***·杨八老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 近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 通达权变 灯 谜 柳 典 故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

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提示]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翼——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 释 掩:遮盖;盗:偷。

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 近义词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 开诚布公 灯 谜 聆 典 故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

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去偷。 有一次,它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

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偷,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 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

那可就得不 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 ,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用这 个方法去偷门铃。 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

他伸手 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 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

他踩 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 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

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 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提示] 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间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

——《吕氏春秋》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普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南辕北辙 发音 nán yuán běi zhé 释疑: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

3. 一般背一篇近500字的文言文需要多少时间

死去活来了大半个月才记下来(不过倒是现在还记得) 总之一般而言,楼主多花零碎的时间反复读记也可以,读个十几二十遍差不多就记下来了 而那种叙事性的文章就先把***的顺序以及关系理顺,在具体记它叙述的文字 议论性的文章则是先要将它的逻辑理清,有条理的一顺记下来 至于有的文章就只能死记硬背了,比如我当年背离骚、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比较好背,而那种议论性的文章则次之 个人感觉最难背的是屈原的一些文,虽然很喜欢,但就是背不下来 而且不同的人背书也不同 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一篇很短的诗词背上一整天也背不下来 一般背文言文就是要多读,找语感,就好背了 那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就不停地读这就要看是背什么种类的文言文了 而且不同的人背的时间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的。

4. 求几篇常见的古文

1、司马迁赞李广① 《传》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⑤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史记》。②传(zhu4n):指《论语》。

③恂(x*n)恂:诚恳谨慎的样子。④鄙人:乡野的人。

⑤信:同“伸”,这里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⑥“桃李”二句:桃李并不说话,但是由于花朵美丽,果实甘香,人们自然会接踵而至,在树下踏出一条路来。

蹊(x9):小路。 诗文翻译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

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

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

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2、何岳拾金不昧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

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

(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3、钱金玉舍生取义原文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衅起,钱方***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为?”钱不听。

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

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战争爆发。

钱金玉正在休***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

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

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

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而不停。

4、郑玄谦让无私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

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

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

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

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

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

5. 求几篇文言文的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有什么

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7. 求古文的时间词

时间不大叫做“旋”,

“俄尔”表示忽然间。

“俄顷”、“倾之”是一会儿

“食顷”功夫吃顿饭。

“斯须”、“倏忽”和“须臾”

都表瞬间时短暂;

“少顷”、“未几”和“逾时”

也是片刻短时间。

黎明时分称“质明”,

早晨一般称作“旦”。

“侵晨”是指天将亮,

“中夜”时分夜已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兼旬”即为二十天。

“朔”为初一“望”十五

“晦”为月底那一天。

每月十六称“既望”,

这段时间称“居有间”

“方”即正当某时候,

“日”字用来表每天。

“期月”表示一整月,

“期年”表示一周年。

“来年”即为第二年,

表示年年用“累年”。

一年将尽称“岁暮”,

也称“岁晏”或“岁阑”。

8. 几首文言文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jiǎng)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qí)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nú)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sōu)、青羌(qiāng),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祭十二郎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

《南史》卷八十 列传第七十(3)

1.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2.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有什么

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3. 求10篇短小经典的文言文

1~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注释 致,使动用法 广、成,使动用法,使。

广,使。

成 *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穷庐:借代,指自家的狭小天地里。

..2~刘向《说苑·谈丛》 《枭将东徙》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翻译: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3~《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7~.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8~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9~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11~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如下,仅供参考: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

4. 有哪些古文是很经典的,值得去学习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 哪位大侠有经典的古文,适合中学生背诵的,有教育意义的更好,励志

一、>、二、《左转》: 《曹刿论战》《介之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师》、三、《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四、《史记》: 《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序》《滑稽列传》《货殖列传序》《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五、汉文: 《过秦论》(贾谊)《论贵粟疏》(晁错)《出师表》(诸葛亮) 六、六朝唐文: 《陈情表》(李密)《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辞》(陶潜)《桃花源记》(陶潜)《五柳先生传》(陶潜)《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腾王阁序》(王勃)《陋室铭》《阿房宫赋》(杜牧) 七、唐文 《师说》《祭十二郎文》(韩愈)《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柳宗元)《岳阳楼记》 八、宋文 《伶官传序》《醉翁亭记》(欧阳修)《石钟山记》《赤壁赋》(苏轼)《六国论》(苏辙》 如果你能读完《古文观止》中学古文就不成问题。

6. 2010当代学生文言文11

11.稼穑艰难

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

13. 孙泰轶事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

14. 蔡磷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的人,吴县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知道我诚实守信,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15. 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16. 钱太守断鹅

万历(明神宗年号)年间,钱若赓作临江郡的行政长官,有许多奇怪的政策.有个乡下人拿着鹅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别的地方.回来后要回自己的鹅,店主抵赖说:"这一群鹅,都是我的鹅''乡下人到告到衙门.钱大人命人取来店里的鹅,共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笔、砚,分在四个地方,让他们写供状.人们全都感到惊讶.吃完饭,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差役回答说:"没有.''不一会出来,到堂下看看,说:"鹅已经交待了.''并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人们都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原来乡下人的鹅吃野草,鹅粪的颜色是清淡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店主于是认罪.

17. 博学之,审问之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 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 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18. 杀身成仁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孔子说:“ 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9. 弃书捐剑

项籍年少时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罢了;剑术,也只能与一个人对敌,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后来只知道兵法大概的意思,又不肯深入的学习下去。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凭借智取,而项籍则以蛮力力取,然而最终被刘邦打败,是智力用尽了。

20. 陆游家训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文言文<黠鼠赋>翻译和原文

四月,景遣宋子仙袭陷郢州刺史方诸。景乘胜西上,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元帝闻之,谓御史中丞宗懔曰:「贼若分守巴陵,鼓行西上,荆、郢殆危,此上策也。身顿长沙,徇地零、桂,运粮以至洞庭,湘、郢非吾有,此中策也。拥众江口,连攻巴陵,锐气尽于坚城,士卒饥于半菽,此下策也。吾安枕而卧,无所多忧。」及次巴陵,王僧辩沈船卧鼓,若将已遁。景遂围城。元帝遣平北将军胡僧佑与居士陆法和大破之,禽其将任约,景乃夜遁还都。左右有泣者,景命斩之。王僧辩乃东下,自是众军所至皆捷。先是,景每出师,戒诸将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故诸将以为戏笑,百姓虽死不从之。

 是月,景乃废简文,幽于永福省,迎豫章王栋即皇帝位,升太极前殿,大赦,改元为天正元年。有回风自永福省吹其文物皆倒折,见者莫不惊骇。初,景既平建邺,便有篡夺志,以四方须定,故未自立。既而巴陵失律,江、郢丧师,猛将外歼,雄心内沮,便欲速僭大号。又王伟云:「自古移鼎必须废立。」故景从之。其太尉郭元建闻之,自秦郡驰还谏曰:「主上仁明,何得废之?」景曰:「王伟劝吾。」元建固陈不可,景意遂回,欲复帝位,以栋为太孙。王伟固执不可,乃禅位于栋。景以哀太子妃赐郭元建,元建曰:「岂有皇太子妃而降为人妾。」竟不与相见。景司空刘神茂、仪同尹思合、刘归义、王晔、桑干王元頵等据东阳归顺。

 十一月,景矫萧栋诏,自加九锡,汉国置丞相以下百官,陈备物于庭。忽有鸟似山鹊翔于景册书上,赤足丹觜,都下左右所无。贼徒悉骇,竞射之,不能中。景又矫栋诏,追崇其祖为大将军,父为大丞相,自加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锺虡宫悬之乐,一如旧仪。寻又矫萧栋诏禅位,使伪太宰王克奉玺绂于己。先夕,景宿大庄严寺,即南郊,柴燎于天,升坛受禅,大风拔木,旗盖尽偃,文物并失旧仪。既唱警跸,识者以为名景而言警跸,非久祥也。景闻恶之,改为备跸。人又曰,备于此便毕矣。有司乃奏改云永跸。乃以广柳车载鼓吹,橐驼负牺牲,辇上置垂脚坐焉。景所带剑水精摽无故堕落,手自拾取,甚恶之。将登坛,有兔自前而走,俄失所在。又白虹贯日三重,日青无色。还将登太极殿,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及升御床,床脚自陷。大赦,改元为太始元年。方飨群臣,中会而起,触扆坠地。封萧栋为淮阴王,幽之。改梁律为汉律,改左户尚书为殿中尚书,五兵尚书为七兵尚书,直殿主帅为直寝。

 景三公之官,动置十数,仪同尤多。或匹马孤行,自执羁絏。以宋子仙、郭元建、张化仁、任约为佐命元功,并加三公之位;王伟、索超世为谋主;于子悦、彭隽主击断;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于和、史安和为爪牙:斯皆尤毒于百姓者。其余王伯丑、任延和等复有数十人。梁人而为景用者,则故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姬石珍、内监严亶、邵陵王记室伏知命,此四人尽心竭力者。若太宰王克、太傅元罗、侍中殷不害、太常姬弘正等虽官尊,止从人望,非腹心任也。景祖名乙羽周,及篡以周为庙讳,故改周弘正、石珍姓姬焉。

 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并请七世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忆,唯阿爷名摽,且在朔州,伊那得来噉是。」众闻咸笑之。景党有知景祖名乙羽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以汉司徒侯霸为始祖,晋征士侯瑾为七世祖。于是推尊其祖周为大丞相,父摽为元皇帝。

 于时景修饰台城及朱雀、宣阳等门,童谣曰:「的脰乌,拂朱雀,还与吴。」又曰:「脱青袍,着芒屩,荆州天子挺应着。」时都下王侯庶姓五等庙树,咸见残毁,唯文宣太后庙四周柏树独郁茂。及景篡,修南郊路,伪都官尚书吕季略说景令伐此树以立三桥。始斫南面十馀株,再宿悉枿生,便长数尺。时既冬月,翠茂若春。贼乃大惊恶之,使悉斫杀。识者以为昔僵柳起于上林,乃表汉宣之兴,今庙树重青,必彰陕西之瑞。又景床东边香炉无故堕地,景呼东西南北皆谓为厢,景曰:「此东厢香炉那忽下地。」议者以为湘东军下之征。

 十二月,谢答仁、李庆等军至建德,攻元頵、李占栅,大破之。执頵、占送京口,截其手足徇之,经日乃死。

 景二年,谢答仁攻东阳,刘神茂降,以送建康,景为大锉碓,先进其脚,寸寸斩之,至头方止。使众观之以***。

 王僧辩军至芜湖,城主宵遁。侯子鉴率步骑万馀人度州,并引水军俱进。僧辩逆击,大破之。景闻之大惧涕下,覆面引衾卧,良久方起,叹曰:「咄叱!咄叱!误杀乃公。」

 初,景之为丞相,居于西州,将率谋臣,朝必集行列门外,谓之牙门。以次引进,赉以酒食,言笑谈论,善恶必同。及篡,恒坐内不出,旧将稀见面,咸有怨心。至是登烽火楼望西师,看一人以为十人,大惧。僧辩及诸将遂于石头城西步上,连营立栅,至于落星墩。景大恐,遣掘王僧辩父墓,剖棺焚其尸。王僧辩等进营于石头城北,景列阵挑战,僧辩大破之。

 景既退败,不敢入宫,敛其散兵屯于阙下,遂将逃。王伟按剑揽辔谏曰:「自古岂有叛天子;今宫中卫士尚足一战,宁可便走。」景曰:「我在北打贺拔胜,败葛荣,扬名河朔,与高王一种人。来南直度大江,取台城如反掌,打邵陵王于北山,破柳仲礼于南岸,皆乃所亲见。今日之事,恐是天亡。乃好守城,当复一决。」仰观石阙,逡巡叹息久之。乃以皮囊盛二子挂马鞍,与其仪同田迁、范希荣等百馀骑东奔。王伟遂委台城窜逸。侯子鉴等奔广陵。王克开台城门引裴之横入宫,纵兵蹂掠。是夜遗烬烧太极殿及东西堂、延阁、秘署皆尽,羽仪辇辂莫有孑遗。王僧辩命武州刺史杜崱救火,仅而得灭。故武德、五明、重云殿及门下、中书、尚书省得免。

 僧辩迎简文梓宫升于朝堂,三军缟素,踊于哀次。命侯瑱、裴之横追贼于东,焚伪神主于宣阳门,作神主于太庙,收图书八万卷归江陵。杜崱守台城,都下户口百遗一二,大航南岸极目无烟。老小相扶竞出,才度淮,王琳、杜龛军人掠之,甚于寇贼,号叫闻于石头。僧辩谓为有变,登城问故,亦不禁也。佥以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君子以是知僧辩之不终。

 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及赤亭之役,胡僧佑以羸卒一千破任约精甲二万,转战而东,前无横阵。既而侯瑱追及,景众未阵,皆举幡乞降,景不能制。乃与腹心人数十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自沪渎入海至胡豆洲。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送于王僧辩。

 景长不满七尺,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识者曰:「此谓豺狼之声,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既南奔,魏相高澄悉命先剥景妻子面皮,以大铁镬盛油煎杀之。女以入宫为婢,男三岁者并下蚕室。后齐文宣梦猕猴坐御床,乃并煮景子于镬,其子之在北者歼焉。

 景性猜忍,好杀戮,恒以手刃为戏。方食,斩人于前,言笑自若,口不辍餐。或先断手足,割舌劓鼻,经日乃杀之。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头插象牙梳,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着靴垂脚坐。或跂户限,或走马遨游,弹射鸦鸟。自为天子,王伟不许轻出,于是郁怏,更成失志,曰:「吾无事为帝,与受摈不殊。」及闻义师转近,猜忌弥深,床前兰錡自遶,然后见客。每登武帝所常幸殿,若有芒刺在身,恒闻叱咄者。又处宴居殿,一夜惊起,若有物扣其心。自是凡武帝所常居处,并不敢处。多在昭阳殿廊下。所居殿屋,常有鸺鶹鸟鸣呼,景恶之,每使人穷山野捕鸟。景所乘白马,每战将胜,辄踯躅嘶鸣,意气骏逸;其有奔衄,必低头不前。及石头之役,精神沮丧,卧不肯动。景使左右拜请,或加棰策,终不肯进。始景左足上有肉瘤,状似龟,战应克捷,瘤则隐起分明;如不胜,瘤则低。至景败日,瘤隐陷肉中。

 天监中,沙门释宝志曰:「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齧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又曰:「山家小儿果攘臂,太极殿前作虎视。」狗子,景小字,山家小儿,猴状。景遂覆陷都邑,毒害***。起自悬瓠,即昔之汝南。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败处。其言皆验。景常谓人曰:「侯字人边作主,下作人,此明是人主也。」台城既陷,武帝尝语人曰:「侯景必得为帝,但不久耳。破'侯景'字成'小人百日天子',为帝当得百日。」案景以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篡位,壬申年三月十九日败,得一百二十日。而景以三月一日便往姑孰,计在宫殿足满十旬,其言竟验。又大同中,太医令朱耽尝直禁省,无何梦犬羊各一在御坐,觉而告人曰:「犬羊非佳物也,今据御座,将有变乎?」既而天子蒙尘,景登正殿焉。

 及景将败,有僧通道人者,意性若狂,饮酒噉肉,不异凡等。世间***已数十载,姓名乡里,人莫能知。初言隐伏,久乃方验。人并呼为闍梨。景甚信敬之。景尝于后堂与其徒共射,时僧通在坐,夺景弓射景阳山,大呼云「得奴已」。景后又宴集其党,又召僧通。僧通取肉搵盐以进景,问曰:「好不?」景答:「所恨大咸。」僧通曰:「不咸则烂。」及景死,僧辩截其二手送齐文宣,传首江陵,果以盐五斗置腹中,送于建康,暴之于市。百姓争取屠脍羹食皆尽,并溧阳主亦预食例。景焚骨扬灰,曾罹其祸者,乃以灰和酒饮之。首至江陵,元帝命枭于市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先是江陵谣言:「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荆州军,杀侯景。」及景首至,元帝付谘议参军李季长宅,宅东即苦竹町也。既加鼎镬,即用市南井水焉。景仪同谢答仁、行台赵伯超降于侯瑱,生禽贼行台田迁、仪同房世贵、蔡寿乐、领军王伯丑。凶党悉平,斩房世贵于建康市,馀党送江陵。初,郭元建以有礼于皇太子妃,将降,侯子鉴曰:「此小惠也,不足自全。」乃奔齐。

 王伟,其先略阳人。父略,仕魏为许昌令,因居颍川。伟学通周易,雅高辞***,仕魏为行台郎。景叛后,高澄以书招之,伟为景报澄书,其文甚美。澄览书曰:「谁所作也?」左右称伟之文。澄曰:「才如此,何由不早使知邪?」伟既协景谋谟,其文檄并伟所制,及行篡逆,皆伟创谋也。

 景败,与侯子鉴俱走相失,潜匿草中,直渎戍主黄公喜禽送之。见王僧辩,长揖不拜。执者促之,伟曰:「各为人臣,何事相敬。」僧辩谓曰:「卿为贼相,不能死节,而求活草间,颠而不扶,安用彼相。」伟曰:「废兴时也,工拙在人。向使侯氏早从伟言,明公岂有今日之势。」僧辩大笑,意甚异之,命出以徇。伟曰:「昨及朝行八十里,愿借一驴代步。」僧辩曰:「汝头方行万里,何八十里哉。」伟笑曰:「今日之事,乃吾心也。」前尚书左丞虞骘尝见辱于伟,遇之而唾其面,曰:「死虏,庸复能为恶乎!」伟曰:「君不读书,不足与语。」骘惭而退。及吕季略、周石珍、严亶俱送江陵,伟尚望见全,于狱为诗赠元帝下要人曰:「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何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又上五百字诗于帝,帝爱其才将舍之,朝士多忌,乃请曰:「前日伟作檄文,有异辞句。」元帝求而视之,檄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帝大怒,使以钉钉其舌于柱,剜其肠。颜色自若。仇家脔其肉,俛而视之,至骨方刑之。石珍及亶并夷三族。赵伯超,赵革子也。初至建邺,王僧辩谓曰:「卿荷国重恩,遂复同逆。」对曰:「当今祸福,恩在明公。」僧辩又顾谢答仁曰:「闻卿是侯景枭将,恨不与卿交兵。」答仁曰:「公英武盖世,答仁安能仰敌。」僧辩大笑。答仁以不失礼于简文见宥,伯超及伏知命俱饿死江陵狱中。彭隽亦生获,破腹抽出其肝藏,隽犹不死,然后斩之。

 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也,世为郡着姓。昙朗跅弛不羁,有膂力,容貌甚伟。侯景之乱,稍聚少年,据丰城县为栅,桀黠劫盗多附之。梁元帝以为巴山太守。魏克荆州,昙朗兵力稍强,劫掠邻县,缚卖居人,山谷之中,最为巨患。

 及侯瑱镇豫章,昙朗外示服从,阴欲图瑱。侯方儿之反瑱也,昙朗为之谋主。瑱败,昙朗获瑱马仗子女甚多。

 及萧勃逾岭,欧阳頠为前军。昙朗绐頠共往巴山袭黄法奭。又报法奭期共破頠,且曰:「事捷与我马仗。」乃出军与頠掎角而进。又绐頠曰:「馀孝顷欲相掩袭,须分留奇兵。」頠送甲二百领助之。及至城下,将战,昙朗伪北,法奭乘之,頠失援,狼狼退衄。昙朗取其马仗而归。

 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砦,昙朗伪以女妻定子,又谓定曰:「周迪、馀孝顷并不愿此昏,必须以强兵来迎。」定信之。及至,昙朗执之,收其马仗,并论价责赎。

 陈初以南川豪帅,历宜新、豫章二郡太守。抗拒王琳有功,封永化县侯,位平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周文育攻馀孝劢于豫章,昙朗出军会之,文育失利,昙朗乃害文育以应王琳。琳东下,文帝征南川兵,江州刺史周迪、高州刺史黄法奭欲沿流应赴,昙朗乃据城列舰遏迪等。及王琳败走,迪攻陷其城。昙朗走入村中。村人斩之,传首建邺,悬于朱雀航,宗族无少长皆弃市。

关于落实行动方面的诗句

一、译文: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

二、译文:北宋 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三》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⑼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扩展资料

一、作者介绍: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二、赏析

这篇文人意趣很浓的小故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中既有儒家“刺时刺事”的内涵,又有道家“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的气韵。故事本身,读后也能令人感慨万千,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本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读者于诙谐的叙述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诡计逃脱的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黠鼠赋》,看其表面题旨当是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即使聪明,也须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否则将“见使于一鼠”的道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避免将两者区分开来,而游於万物之外。

秦始皇的生平简历

1. 关于落实行动的诗句

2. 关于落实诗句

3. 关于落实诗句

4. 关于落实诗句

5. 关于落实的诗句

关于落实行动的诗句 1.关于"行动"的名句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居里夫人名言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

好对付你的现在 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

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形容行动力强的古诗词

1,这是年轻人的行动力: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这是老年人的行动力:《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关于行动的名言

1. 有些人一生没有辉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辉煌,而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闪过辉煌的念头,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辉煌。

2. 不要总是因为考虑长远的打算而忽略了随时可付出的努力!

3.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4.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吧!

5.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6.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8.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9.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10.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1.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2.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13. 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增加

14. 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15. 置身卓越的环境并追求卓越,你也将变得卓越。

16. 力量必须从自己身上寻找,你终究会发现:你是真正的强者!

17. 开始努力吧!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但你要明白它们都不是你最终想要的,你要相信在你成功以后,总有一天它们会再回来,而且比现在更美好!

18. 做决定之前仔细考虑,一旦作了决定就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4.关于“不要光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的诗句有哪些

1.《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自纪》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

探玄发尽霜,穷胜足重研。

渡水识归源,看云悟舒卷。

宁教身不遭,颇谓首难俛。

余年辞畏途,灭迹向绝巘。

形骸未全枯,嚣烦幸俱遣。

中心本难诬,万事不欲辩。

手把楞伽经,交趺对炉篆。

3.《送次卿兄还新安》

年代: 宋 作者: 程端蒙

闻君戒明发,值此深秋时。

相送碧山下,殷勤荐离卮。

与君夙通谱,况尔学同师。

所期在闻道,肯为矜文辞。

易通久沦没,遗书亦参差。

向非考亭翁,入德将焉施。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

圣贤去千载,凛凛如在兹。

君归歙水上,岂徒事耘耔。

至言启茅塞,予方日孜孜。

4.《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

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

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为末,端击宫庭实践充。

5.《用厚后弟强甫韵》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5.有关行动重要性的名言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

2、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韩婴

出处:《韩诗外传》

释义:谨慎地按照一句好话去实行,也强过一辈子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诵读它。

3、口言之,身必行之。

出自:《墨子公孟》

释义:嘴上说的,一定要做到。

4、言之易,行之难。——吕不韦

出自:《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释义:光说话很容易,付出行动难。

5、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出处:《书巢记》

释义: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

6.关于注重实践的诗句有哪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 荀子 《劝学》

译文: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秦 荀子《劝学》

译文: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儒效》

译文:不知道如果不是听到的,听到不如见到他,见他不你知道的,知道的不比行的。学习到行动了。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先秦 老子《道德经》

译文: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7.关于行动的名人名言

接受纯粹的经验并且按照它去行动,谁就有足够的真理。

--歌德 有学问的人只重空谈,有勇气的人才能实行。--孚希特万格多议论的民族总是很少行动的--巴尔扎克行动也许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是没有行动绝对没有快乐。

--本迫斯勒里最可怕的莫过于无知而行动。--歌德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

--墨子世上所有美丽的情感加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值得敬佩的举动。--詹拉洛威尔没有行动就没有的成功。

--安东尼罗宾 决定哪些该做,就应该立刻***取行动,不必等别人交代。--哈伯德只要我以责任和信念为出发点来行动,我就不在意嘲笑和讽刺。

--丘吉尔不必对自己的行动太胆怯和拘谨。--爱默生所有的成长都依赖行动。

--卡尔文库立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要有老子,儿子不可。

--陶行知想得好是聪明,***得好是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拿破仑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但是不行动,一定无任何***而言。

--迪斯里梨最容易犯错误的,是那些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人。--沃维纳格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纠正去调整。

--斯宾塞先行动起来,没有行动,心态不可能积极,目标不可能清晰。--罗素行动是万事之首。

--德谟斯吞斯行动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心态。--高尔基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

--罗曼罗兰人生就是行动 斗争和发展。--弗兰柯林梯利***总伴随着有实际行动的人,一旦停止行动,***就会同你分手。

--马基雅维利思想是行动的基础。--柯罗连科经验是知识加上行动的成果。

--拿破仑希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 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行知统一观。--***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岁月里。--菲贝利伟大的目标如不伴随行动,那也一文不值。

--尼布勒马行动具有激励作用,行动是对付惰性的良方。--果戈理横冲直撞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威克没有尝试的地方,就绝对没有成功。--纳尔逊使我一生有光彩的是行动,而不是语音。

--索福克勒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我是不相信命运的。

行动者,无论他们怎样去行动,不我信他们会遇到注定的命运,而如果他们不行动,我倒确定他们的命运是注定的。--斯特顿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不存在。

--伏尔泰处处是行,处处是知。--胡适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在行动中学习是行动的最高境界。--杜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只有行动赋予生命以力量。

--利希特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伊泽德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打开这个绳结?!--亚历山大没有行动的绝望是对义务的遗忘和犯规。

--帕斯捷尔纳克口头的推测不过是一些凭空的希望,实际行动才能产生决定的结果。---莎士比亚思想是通往成功的路灯,行动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尼布勒马行动是原料,智力用这原料塑成华美的物品。--爱默生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蜜蜂不酿蜜。

--萨迪不要眺望模糊的远方,而要处理手边具体的事情。—费希特行动就好比是一个什么钥匙都可以开的匣子。

---萨特人用行动比用语言文字更能表现自己。---纪德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

--爱默生伟大的行动体现伟大的思想。 --约弗莱彻我们必须作为思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思索。

--柏格森行动是生命的表征。 --辩喜只有你的行动,才能决定你的价值。

--费希特伟大的生活目标不是目标,而是行动。--郝胥黎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目的。

--费希特贵族血统是命中注定的,而高贵的行动才是伟大的。--歌尔多尼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应用知识,光有意志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

--歌德取得成功是靠自己的行动,而不是靠他人的恩宠。--普劳图斯伟大的行动,总是以伟大的目标为先导。

--尼布勒马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阿贝尔加缪行动如火,语音如烟,烟究竟不是火的本身,火越明亮,烟就越发稀少。

--斐斯泰洛奇要想做一翻事业,就要看准目标和选定实现的途径。因此,归根结底,我以为,言是行的姐妹,更确切的讲,言必行。

--***。

关于落实诗句 1.有关实践的诗句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中)

5、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关于落实诗句 1.有关实践的诗句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中)

5、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关于落实诗句 1. 求关于实践的诗句除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关于落实的诗句 1. 形容“实践”的诗句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朱子语类》

6.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7.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8.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程端蒙《送次卿兄还新安》

9.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 洪咨夔《送崔先生东归》

10. 精体兮实践,见汝颜之瞠。——章粲《絜矩书院示学子》

2. 形容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诗句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3031为它输送活水。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4、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译文:

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5、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6、上堂开示颂

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寻找诗句

咋说呢,我们现在了解的秦始皇都是由后人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撰写的,而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究,他这一生也算不上霸气,哪怕他不上位,哪怕继承皇位的是公子徯,估计也一样能够统一六国,不过不一定会建立帝制,很有可能会再次回到分封制的社会。

秦始皇这一辈子也做了一些实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他的父亲到底是谁,到现在也没有个定论,如果他是秦异人的亲儿子,那么就应该叫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就应该叫吕政,按母亲的姓论,应该叫赵正,如果从嫪毐***父的身份论,他可以被称之为嫪政。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秦国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但这并非秦始皇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往前推一百年,秦国的秦王们,一直都在积攒国力,以消灭六国主力部队为几任,这到了秦始皇阶段,才有资格与六国一争。哪怕是积累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秦国与赵国、与楚国的战争,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尤其是与楚国的战争,如果不是靠着灭掉了其他国家之后,后方稳定下来,与楚国打了N年的消耗战,谁胜谁负还真就不一定呢。

秦国之所以强大, 与商鞅变法有很大的关系,而商鞅最终也没有善终,最后被下一任秦王杀了。他继位以后逼死了吕不韦、平了嫪毐叛党,后来统一六国以后,自己当了皇帝,据说还自称“始皇帝”,这也是后世人称其为“秦始皇”的原因。他统一六国以后,废除了分封制,以郡县制代替,并且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但同时也开始了进行了文化上的统一,比如焚书坑儒;但也做了一些好事,比如修建长城,修筑灵渠等;而到了晚年,为了求不死药,开始苛政虐民,扼杀民智,而这也为秦朝的覆灭留下了隐患,之后秦始皇东巡的时候驾崩于邢台沙丘。

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

7、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虽是送别诗,却重在写景。起句点雨次句点暮切题,暗中还写了送,并且绘出了一个压抑的场面,为后***铺堑,中间四句构成了一百万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深和远又染上一层迷蒙暗淡的色彩,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形成浓重的压抑的氛围,诗人置身其间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结尾一联直抒胸臆。

8、卢纶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次句虽平直、刻露却因承上句而无平淡之感,倒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但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寒云给人以沉重阴冷之感,烘托了悲凉的心境。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伤怀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思想发展的***。四联仍归到悲字遥望远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9、柳宗元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此诗写监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愁字,而表面的平静中却蕴藏着深沉的激愤和无限的感慨。首道出了二人共同的宦海经历和人世沧桑,现在又共同遭难,感到难以再会,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后二句看似平淡却自然流露出讥讽与无奈。此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现,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抒发了诗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首联开篇点题写惜别之情,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末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在远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梦。烟字确实写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真意浓,十分真切感人。二联集中表现了诗人长期郁结于心中的愤懑与愁苦。 《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26、元稹

《重赠乐天》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V0W;

——首句提到唱诗,把读者引进离筵的环境中。首句休遣,次句解释,筵上唱离歌本已添别恨,何况是自己与友人的赠别之作,不免让人引起回忆,更加伤感。三句从眼前写到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穿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是想象中分别的情景,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此诗说到分手和分手的时间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读后却有无穷余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是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写景上很成功,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捷交代时间、环境、渲染气氛,三四句展示了两幅美景点明地点,富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色,透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和惜别之情,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三联写行者与送行者不同的心境,行者乐观开朗,送者空虚无着怅然若失。最后两句写只身回京更加寂寞。诗前半部分的景与后半部分的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用反衬。

10、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存?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胜殿前军。

座中醉宾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首联点出离席,反问有力除感叹外,还有安慰意。颔联纵笔千里,气象阔大,非常简洁地写出边地隐含的危机,饱含对国事的忧虑。颈联由远而近正写离筵,尾联化用,典故措词深婉,表面上是赞美实是讽刺。此诗***用直赋其事的手法,将抒情与叙事溶合在一起,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风格苍劲雄迈顿挫有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送查元章赴夔漕

柳色西门路,看公上马时。

亦知非久别,不奈自成悲。

白发刘宾客,青衫杜拾遗。

分留端有待,剩赋竹枝词。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

相从何必早,白头或如新;

登门虽尚疏,数面自成亲。

昨者始见公,凛然须如银,

败席留煮茗,寒厅无杂宾。

平生事贤意,寸心渴生尘,

乐哉得所从,贫病忘吟呻。

恭惟大雅姿,信是邦国珍。

广文旧官长,二纪转鸿钧,

恩仇快报复,祸福出笑颦。

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

群谀更得志,后来如积薪。

於时公淡如,位屈道则伸。

法宫亲决事,收召极海滨,

人才方杂沓,公仕益逡巡。

欲以贵祝公,公岂慕要津;

欲以穷托公,公岂私贱贫;

颇欲述古谊,劝公勿爱身,

此又公所存,岂待贱子陈。

高颿泊江渚,岁晚风雨频,

愿言添衣裘,寒阴能薄人。

送陈怀叔赴上皋酒官却还都下

奇才初试发硎刀,疋马秋风到上皋。

地近虽同三辅重,时平无复五陵豪。

极知稳步烟霄路,却要微知郡县劳。

归去平津开首燕,吐茵应复忤西曹。

送陈吏部还朝

邂逅稽山许揽须,尘埃时得近冰壶。

不辞我老鸡豚社,且喜公归樱笋厨。

满室琴书怀燕几,一川风雨送行舻。

勉哉早了功名债,要画骑牛第二图。

送陈希周赴安福令

补吏鹤岭边,尊公方玉立。

超遥籋风云,余子那可及。

天高鬼神恶,闻讣三日泣。

晚途见嗣子,握手悲喜集。

乘桴掠鲸波,信矣勇可习。

巉巉风骨峭,飓雾不能袭。

谓当上台省,岂复论等级

如何困无津,俛首临一邑?

顾嗟六朝民,龙锺垂八十,

肯来野水滨,半月解书笈。

吾杯仅容龠,安得看鲸吸。

伫立送归鞍,霁日满原隰。

送春

新叶张翠幄,落花作红茵。

山蔬旨且柔,家酿清而淳。

以我垂老境,送此将归春。

我固惜流年,春亦记陈人。

江山处处佳,风月日日新。

蹇驴度松冈,短楫横烟津。

兰亭人已远,遗韵犹***。

却下木栅市,天风吹角巾。

送绰侄住庵吴兴山中

一杯淡粥不烹蔬,自占云根结草庐。

非佛非心犹坐断,定知不看夹山书。

送绰侄住庵吴兴山中

湖海相从十日留,颇哀老子鬓惊秋。

目光犹射车牛背,不用殷勤举话头。

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

羽檄联翩昼夜驰,臣忧顾不在边陲。

军容地密宁当议,陛下恩深不忍欺。

白简万言几恸哭,青编一传可前知。

平生所学今无负,未叹还乡两鬓丝。

送范舍人还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送范西叔赴召

天涯流落过重阳,枫叶摇丹已著霜。

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石渠郎。

杜陵雁下悲徂岁,笠泽鱼肥梦故乡。

便恐从今长隔阔,旧交新贵例相忘。

送范西叔赴召

欲驾征车劝小留,南山南畔更逢秋。

数声过雁催行色,一盏昏灯话别愁。

自昔文章关治道,即今台阁要名流。

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送韩立道守池州

千里江山控上流,省郎怀绶去为州。

才华故在诸公右,谈笑遥分圣主忧。

月堕丽谯喧鼓角,雨余绿野遍锄耰。

万家歌舞春风裹,秋浦如今不似秋。

送韩梓秀才十八韵

束发走场屋,始得从君游。

灯火都城夜,风雨湖上秋,

追随不隔日,岩穷探搜,

摩挲石屋背,摇兀暗门舟。

酒酣耳颊热,意气盖***。

夜卧相蹋语,狂笑杂嘲讴。

但恐富贵逼,肯怀贫贱忧!

人事信难料,百战竟不侯。

我老农圃间,君落天南陬。

相逢会稽市,感叹岁月遒。

君从上都来,倘逢旧朋俦?

我穷本天命,於人宁有求。

但念侯君房,不知尚痴不?

君闻拊手笑,怪我狂未瘳。

共谈平生旧,只欲苦死留。

如何忽决去,病疟送无由。

秋风坠桐叶,新霜犯貂裘。

君听马蹄声,中有千里愁。

送华师从剑州张秘书之招

三年相伴锦江头,一日翩然不可留。

官冷蓬门无客恋,时清剑阁有僧游。

关山默数来时路,风月悬知别后愁。

禅版经龛有余暇,频登高处望西州。

送黄文叔守福州

黄公天下士,遇立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

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送霍监丞出守盱眙

淮浦鳞鳞浸碧天,即今谁料作穷边!

空闻瓯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霁烟。

亭障久安无檄到,杯觞频举有诗传。

长城万里英雄事,应笑穷儒饱昼眠。

送杰上人归成都

锦城一别鬓成丝,今日山阴送杰师。

乱絮飞花扑行路,正如东郭放船时。

送杰上人归成都

春夜挑灯话别愁,此心已在锦江头。

旧时处处尘昏壁,想复长吟为小留。

送客

有客相与饮,酒尽惟清言。

坐久饥肠鸣,殷如车轮翻。

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

一饱失百忧,抵掌谈羲轩。

意倦客辞去,秉炬送柴门;

林间鸟惊起,落月倾金盆。

送客

长亭柳渐柔,送客当闲游。

江近闻津鼓,云开见戍楼。

簿书来衮衮,岁月去悠悠。

闭眼寻归路,春芜满故畴。

送客城西

倦客凭鞍半醉醒,秋光满眼叹颓龄。

日斜野渡放船小,风急渔村摊网腥。

客思不堪闻断雁,诗情强半在邮亭。

归来更恨城笳咽,烟火昏昏独掩屏。

送客至湖州市

偶驾鸡栖送客行,迢迢十里出关城。

谁知小市萧条处,剩有丰年笑语声。

聊借野风吹醉颊,更凭陂水濯麈缨。

故庐想见春回近,邻曲家家已遍耕。

送客至江上

多事经旬不出城,今朝送客此闲行。

郊原远带新晴色,人语中含乐岁声。

天际歛云山尽出,江流收涨水初平。

故园社友应惆怅,五岁无端弃耦耕。

送客至望云门外

冬温频作雨,晨冷顿催晴。

嫩日满江驿,淡烟笼郡城。

忧民怀凛凛,谋己耻营营。

投檄真须决,邻翁约耦耕。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

送骑拥东城,烟帆如鸟轻。

道行端有命,身隐更须名?

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临分一襟泪,不独为交情

送李宪被召旧与其先侍郎游从

早谒龙门鬓未秋,暮年乃复接英游。

海濒已幸见公子,瓜垄仍烦访故侯。

霖雨即陪诸老进,德星肯为一方留?

西城柳色青如许,欲挽长条特地愁。

送梁谏议

湖海还朝白发生,嬾随年少事声名。

极知忧国人谁及,细看无心语自平。

归访乡人忘位重,乍辞言责觉身轻。

篮舆避暑云门寺,应过幽居听水声。

送刘戒之东归

去国三年恨未平,东城况复送君行。

难凭魂梦寻言笑,空向除书见姓名。

残日半竿斜谷路,西风万里玉关情。

兰台粉署朝回晚,肯记麤官数寄声?

送吕彦升参谋

楚塞萧条久宿师,参谋承诏上丹墀。

苦言到口真当发,圣度如天莫自疑。

万里寄声长不达,一尊相属岂前期。

遥怜霜晓朝衣冷,深愧江城睡足时。

送潘德久使蓟门

昆仑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

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

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

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旄头方下扫。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送钱仲耕修撰

姑熟溪边识胜流,十年重见岂人谋。

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

儤直公看鳌禁月,倦游我梦镜湖秋。

殷勤为报中朝旧,睡足平生是建州。

送全州赵都曹

霜叶无停声,脂车有行色。

正悲南浦秋,又送清湘客。

啼饥儿颊红,待养亲发白。

努力事上官,世路日已迫。

送任夷仲大监

往者江淮未彻兵,丹阳邂逅识耆英;

叩门偶缀诸公后,倒屣曾蒙一笑迎。

敢意痴顽成后死,相从髣佛若平生。

小诗话别初何有,一段清愁伴橹声。

送芮国器司业

此心知我岂非天,双鬓皤然气浩然。

曾见灰寒百僚底,真能山立万夫前。

洛城霜重听宫漏,霅水云深著钓船。

拈起吾宗安乐法,人生何处不随缘。

送芮国器司业

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

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

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

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

送三兄赴奏邸

兄年十七弟始生,弟今白发森千茎;

所期相就毕此生,一尊浊酒得共倾。

往年虽穷犹半菽,两年糠核苦不足。

书生志欲及天下,贫贱不得收骨肉。

过悲复恐兄意伤,忍涕不觉涕已滂。

早朝霜露戒衣薄,愿书此语欢或忘。

闭门病衰百无用,日望兄归有余俸。

早从丞相乞湖州,莫待异时思少游。

送施武子通判

初入修门鬓未秋,安期千里接英游。

退归久散前三众,迈往欣逢第一流。

只道升沉方异趣,岂知气类肯相求。

龙锺不得临江别,目断西陵烟雨舟。

送十五郎适临安

求禄亦常事,出门宁自由?

苦留虽惜别,细话却生愁。

雨急投村市,钟残过寺楼。

只应今夕梦,先汝到江头。

送苏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体

士勇赴知己,义重身固轻。

尊公况有命,子得辞此行?

结庐出门去,迢迢过蛮荆,

溯江卜风色,入峡听猿声。

万里一纸书,南寄孤雁征,

山阴在何处?计子难为情。

愿言早来归,邻曲当出迎。

檥舟柯桥市,一榼手自倾。

送苏赵叟赴省试

关路谁非观国宾,此君肝胆独轮囷。

故家遗俗欲坠地,博士议郎方要人。

久矣扁舟弄江月,往哉駸马踏京尘。

敕中墨色如鸦湿,日待东归一笑新。

送汤岐公镇会稽

吴越东西州,浙江限其中。

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

江心波涛壮,帐下鼓角雄。

乐哉公何憾,廷论则未同。

永怀前年秋,群胡方啸凶,

闾左发蓟北,戈船满山东。

旧盟顾未解,谁敢婴其锋?

公时立殿上,措置极雍容。

南荒窜骄将,京口起元戎。

旧勋与宿贵,屏气听指踪。

规模一朝定,强虏终归穷。

当时谓易耳,未见回天功;

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儿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

旌节早来朝,笑谈折遐冲。

送王成之给事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

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

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

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

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

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

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

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

忽闻上印却凄然,悔不日日从公醉。

朝廷三载虚一相,如公早合鸾台上。

荣河温洛久胡沙,此段功名勿多让。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

有越逾千载,何人不宦游?

向来惟一范,真足壮吾州。

高躅今谁继,先生独再留。

豋堂吊兴废,想像气横秋。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

大将上兵符,军容备扫除。

恭惟陛下圣,方***直臣书。

忽报分司去,还寻入幕初。

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

它人作陵邑,榜笞朝暮急;

王子乃不然,袖手万事集。

它人西入都,竞裁丞相书;

王子掉头去,长沙万里余。

问子谋身无乃左,凛如霜松姿磊砢。

屈原贾谊死有灵,计此两人心独可。

送王嘉叟编修出佐南昌

玉殿求衣早,鸾台退食迟。

君看多故日,宁是弃言时。

小作南州计,方观急诏追。

归来上霄汉,莫遣此心移。

送王景文

张公遂如此,海内共悲辛。

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

深知万言策,不愧九原人。

风雨津亭暮,辞君泪满巾。

送王仲言倅泰州绝句

紫薇杰作传千载,物色分留待下车。

老病难陪曳裾客,因来时寄一行书。

送王仲言倅泰州绝句

汝阴太史万签藏,酸枣先生六世芳。

豹尾属车留不住,却寻陈迹海陵仓。

送襄阳郑帅唐老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

声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

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

一朝丹诏自天下,两班仰首看腾骧。

郑侯此行端可羡,绣旗皂纛戈如霜。

三更传令出玉帐,平旦按阵来球场。

宿兵万灶尽貔虎,牧马千群皆驌驦。

酒酣赋诗幙府和,纵横健笔谁能当?

虽然郑侯志意远,虎视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门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黄。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

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葺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

忽然起冠东诸侯,黄旗皂纛从天下。

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送邢刍甫入闽

两穷相值每相怜,闻子南游一怆然。

莫道此行非久别,衰翁何敢望明年!

送邢刍甫入闽

君行正及荔枝丹,想见临觞为破颜。

此外但宜烹茗雪,伤生不用擘蚝山。

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在吴识昙公,至蜀识才公;

弥天宣书记,晚乃得从容。

是家固多贤,天遣慰我穷。

初秋夏末时,衲子各西东。

子独惜此别,共语夜烛红,

怪我耐逆境,万事一笑空。

子顾知我否,视身如枯蓬;

枯蓬未变灭,姑当付之风。

家世无高年,我今六十翁,

俯仰几时客,结束已匆匆。

那将须臾景,更受忧患攻?

愿言早来归,相就煮晚菘。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曼容不过六百石,渊明仅留八十日,

寥寥千载有两公,海内至今推绝识。

放翁贪禄老始归,自今不作一钱直。

见人勇退辄欣慕,亟欲起拜忘衰疾。

吾庐近在官道傍,门外未扫车马迹。

溪庄有地肯见分,会结茅斋傍青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