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尽言是成语吗_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05 0
  1. 书不可不成诵和哪句明言意思一样
  2. 南怀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自觉圣智完成人格什么意思
  3. 庄子“言不尽意”说对后世中国文论产生了哪些影响?
  4. 孔子这样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 ?书不尽言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6. 什么不尽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自觉圣智,完成人格。

这是南怀瑾先生所在本书写的第一句话。

正如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言不尽意也是这样,人类的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每个人对于文章的看法也会存在偏差。但是当你了解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就越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书不尽言是成语吗_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很庆幸我读了这本书,他让我觉得古老文学也没有那么神秘,2000多年的时间,让论语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薄纱。从汉武帝的大兴儒学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再到近代打倒孔家店的陷入落寞,如今复兴孔孟文化的声音又再一次响起来。也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并不是开倒车,而是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他。

孔孟文化在我的心中,就像一汪大海,而我只是身在其中一滴水珠。尽管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却也依旧无法真正理解孔孟文化,就像一滴水,无法感受到大海是有多么宽阔,但有幸的是,我们正身在其中,无时无刻不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不可不成诵和哪句明言意思一样

拼音:

yán bù jìn yì

解释: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例句:

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南怀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自觉圣智完成人格什么意思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书不成字,字不成句”这两句话的意思与“书不可不成诵”一样。这三句都突出了读书和言语表达的重要性。其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强调了书籍中蕴含的思想和知识是无穷尽的,需要通过言语来加以表达和传递。而“书不成字,字不成句”则强调了在书写和表达过程中,需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和语言的准确性,才能让思想和知识得到准确传递和理解。因此,这两句话的意思与“书不可不成诵”一样,都强调了读书和言语表达的重要性,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要求。

庄子“言不尽意”说对后世中国文论产生了哪些影响?

南怀瑾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他的这句话是指人的学问或者修养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把所有的道理都说清楚,也无法表达所有的思想。但是,尽管言语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念,只要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成长,就能够实现个人完整和智慧的自觉,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格境界,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有智慧的人。

孔子这样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典故 ①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②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产生原因:语言自身的局限性,语言形成词义时只能表达概括的意义。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不是思维唯一的工具,有时还要靠别的东西。

《易.系辞上》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象”之述始见于《易传》,其述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2](李,274—275)这是“观物取象”之意。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3](李,291)。由此,则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思想。综其要点有二:一是认为书(文字)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而象可以尽意;二是暗示了形象思维——“象”式思维优于概念思维;实际上确立了中国传统审美“以象明意”,偏重“意象”的思路。后经王弼、刘勰等人的发挥,至唐代,“意象”一词实际上已成审美活动之本体性范畴。到明清时,则更有完备之发展,而其中对“意”之发挥也达到了纷繁奇曲的程度。

曹魏时,荀粲与他的兄弟们爱在一起讨论儒家思想,但荀粲独自对大道有特异的领悟。荀粲常常认为,子贡称述的圣人对人性和天道的论述是无法耳闻或言传的,因为大道乃圣人的一种心得,一种境界。据此,他指出,虽然后人珍贵《诗》、《书》、《礼》、《易》等经典,并不能识得圣人所得的大道理,因为这些经典只是圣人为达到大道而丢弃下来的废物,并不是大道本身。

荀反驳他说,“《易传》上亦说,圣人设立卦象来穷尽易的深义;并用言辞来表达易的内容,怎么能说不可闻,不可见呢?”荀粲回答说:“最精微的大道理,是难以用外物或图象来显示的。现在,你用图象来表达易的深意,是不能够表达象外的含义的。你用言辞来表达易的内容,也是不能传递出言辞之外的内容的。由此可见,细微的理,不仅是言外的东西,而且是意外的东西。即使言能尽意,能够把意内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可是那些意外的东西,言语还不能表达的。这就是说,这些细微的道理,不仅是不可言说,而且还是不可思议的。”

后来,陶渊明很会表达言外之意,使人对什么是言不尽意有了明确的理解。他的《饮酒》诗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是忘言,而是没法言说。因为言则不遍而有遗漏,倒不如任其自然,不言而体会其意境。

?书不尽言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原标题:孔子这样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孔子这样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中国古代有一寓言:“有一先天瞎子想知道什么是太阳。有人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像铜锣,于是他敲敲铜锣听到了发出的声音,日后他听到锣声就以为太阳来了。后来又有人告诉他,太阳是会发光的,跟蜡烛的光一样,他于是摸了摸蜡烛,知道了它的形状。一天,他摸到了一支短笛,认为那就是太阳。”视力正常的人都看到过太阳,但要你通过语言描述给一个根本不可能见到太阳的人听,并让他能获得和你一样的直观感知,那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

最早提出言不尽意命题的是孔子,《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说:“书不能把想说的都记载下来,而言语也不能把本意都表达出来。

对此,庄子有进一步的阐述。《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贵也。”庄子说:“世人所看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不过是言语,言语当然有它的重要。言语之所以重要,因为是通过言语传达本意,但本意自有它的所指。本意真正所指,是不能够完全通过言语来表达出来的,而世人却因看重言语而记载于书。世人虽看重,而我认为不足以重要,因为它并非真正重要。”

庄子并非贬低言语文字的作用,也不是否定“载道之书”的重要,他本来就是能说会道的文学大咖,不单能“做梦”、可“逍遥”,其文风也是汪洋恣肆,词藻华丽,“著书十余万言”。庄子和孔子一样,看到的是“言语”、“言说”的局限,在“言”与“意”的关系上,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而事实上,任何言语文字都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地表述出客观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也难以完全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或者解决这一矛盾,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思想,石破天惊。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渔,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筌,为***的网;蹄,为捕兔的工具,用以绊兔脚。庄子说:“渔网的目的是***,有人网到鱼后便会舍弃渔网;捕兔工具的目的是捕兔,有人捕到兔子后便丢掉捕兔工具;言语文字的目的是传达本意思想,了解了本意思想后便可以忘记言语文字。我怎样才能遇到忘记言语文字的人,并可以和他谈谈呢?”

庄子以“得鱼忘筌”和“得兔忘蹄”这两个寓言来比喻“得意忘言”,显然不是“过河拆桥”这种忘恩负义的意思。庄子强调的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要透过言语文字去捕捉和领悟其本意思想;既然已经得到、悟得其本意思想,我们就不必拘泥纠缠其言语文字的表述。庄子认为,言辞虽不可或缺,但毕竟只是手段,一旦得意,便可忘言。

庄子的“得意忘言”命题,起初主要体现在哲学领域,至魏晋时期,陆机最早将庄子这一思想引入文学理论。此后,言意之辨成为当时文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并逐渐形成中国古典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主张和风格,“言有尽而意无穷”、“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的诗、词、歌、赋佳作俯拾皆是,积案盈箱且各自精彩,相得益彰。陶渊明就是其中佼佼者。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可是爱酒之人,诗名虽曰饮酒,但全诗无一字着酒,醉翁之意不在酒,酒不醉***自醉。其中物我两忘的超然脱俗,又岂是言语文字所能尽意,所以“欲辨已忘言”。

也正是有了诗词歌赋“意在言外”的张力,从而让读者对作品的欣赏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嚼之有味,亦如王夫之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也就是说,对于作者的作品,一旦诉诸直觉和想象力获得心理认同又或是全新感悟时,其实我们都可以做到“得意而忘言”。

(本篇完)

什么不尽意

典故出处:《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成语意思: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成语注音:ㄕㄨ ㄅㄨˋ ㄐㄧㄣˋ ㄧㄢˊ 通用拼音:shū bu jin yan 拼音简写:SBJY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书不尽言,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结尾用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英语翻译:there is more what I want to say but cannot 其他翻译:<法>je ne puis exprimer par ecrit tout ce que j'aurais a dire 成语谜语:且听下回分解 近义词:书不尽意 成语例句:书不尽言,死待来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什么不尽意的词语: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说的话未能表达出全部意思,表示意犹未尽(多用于书信结尾)。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近义:词不尽意、意味深长、书不宣意、词不达意、言外之意

反义:空洞无物、言之无物、言讷词直

书不尽意 [shū bù jìn yì] 信文结束时的套语。信文表达不完自己的意思。书:信文。出处:《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文不尽意 [wén bù jìn yì] 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