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盲是什么意思_晦盲否塞,反复沈痼怎么翻译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05 0
  1.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2. 晦盲的意思是什么?晦盲是什么意思?
  3. 第2日:大学章句序2
  4.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大学所言不过学与教也故此序首冠以学教二字天降生民至之性二句言性之所赋***皆同语意本商书惟皇降?处来天之生人理与气而已理寓于气是性故序中性字凡五言之盖大学所以教人者不过使复其性尔两大学字不同上指此书言下指学校言

晦盲是什么意思_晦盲否塞,反复沈痼怎么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此节言气质之禀***皆异气有清浊质有粹驳故清而粹者能知能全浊而驳者不能知不能全知属知全属行性之所有指仁义礼智而言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此节言得其气之至清者自然能尽其性就清浊粹驳中指出极清极粹者言之即生知安行之圣也聪明睿智指知言尽其性指行言与上文知性全之相应睿智之智与仁义礼智之智不同一以性言一以资言治谓法制禁令教谓政事设施已上四性字前二者就本原上说尽其性就圣人行上说复其性就学者行上说

此伏牺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上文说其理此实之以事天能生民而不能教之故圣君继天立极主教于上又设司徒典乐二官以掌教于下司徒总教百姓典乐专教胄子极字本义是屋栋借以为至髙至中之喻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嵗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庻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此节先言学之大备次言小学之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见礼记礼习度数节文所以教之中乐明声音髙下所以教之和射法一弓挟四矢验中否以观徳行御法一车乗四马御者执辔立车上欲调习不失驰驱书书字之体可以见心画数筭数之法可以尽物变六艺非八嵗以上所能究不过使晓其名物而已故上三者言节有品节存焉下六者言文文者名物之谓非其事也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此节言大学之事天子元子是继世有天下者众子则建为诸侯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亦将有国家之责民之俊秀他日亦将用之以佐治天下故皆在所教穷理知之事正心以下行之事八嵗入小学十五入大学说见白虎通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彛伦之外

上言学校设施之法此言君身立教之本躬行心得谓躬行仁义礼智之道心得仁义礼智之徳日用如饮食起居皆是?伦常理也

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

前说上之所以为教此说下之所以为学性分指理言是体职分指事言是用

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頺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此节先言帝王逹而在上以身为教而道行于当世次言孔子穷而在下以言为教传诸其徒而道明于后世是亦天地气运盛衰使之然也陵小山夷平也言丘陵隤堕渐与地平教化渐废亦类于此

若曲礼少仪内则***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上三篇见礼记下一篇见管子支者木之末流者水之末余者食之末裔者衣之末若只以水与衣皆谓支分之流余末之裔

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规模之大指三纲领节目之详指八条目此即所谓先王治化之序至孔子时方发明之以为大学教人之法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曽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曾子又推夫子之意而为之传

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髙过于大学而无实

此节言人亡教熄虚无指老氏寂灭指佛氏云峯曰此之虚虚而有彼之虚虚而无此之寂寂而感彼之寂寂而灭所以髙而无实若吾儒穷理正心之学便着逐一就事物上理防所以异于老佛实而有用俗儒害于内者异端害于外者异端是总名虚寂是其中节目之大者

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壊乱极矣

此节言学之教不传权是变诈谋是隂计术数是小道智数也百家如诸子***之类众技如隂阳卜筮医药之类惑世诬民使斯民昬而不能知充塞仁义使斯道壅而不能行大道之要指大学中所载者至治之泽指大学中流出者不闻不蒙由上之人不能知不能行也晦如月之晦盲如目之盲否如气之否塞如川之塞晦盲言不明否塞言不行反覆是展转愈深而不可去沈如物没于水而不可浮痼如病着于身而不可愈五季指五代季世

天运循环无徃不复宋徳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畧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已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此节言学之教复显始防大学篇于戴记中先言程子应运而生上接孟子后言补程子而全孔曾之书治教休明谓治休美而教详明表章表而出之章而显之归趣趣言其始归言其终指归也趣向也案大戴记保傅篇古者年八嵗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注曰小学谓庠门一作虎闱大学王宫之东束发谓成童白虎通曰八嵗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太子之礼也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元士之嫡子年十三入小学年二十入大学此王子入学之期也又曰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蚤成者十八入大学愚案年数互有不同疑自天子太子而下为之节而文公独以白虎通论为断者举其重也又案语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朱子注曰即大学之道学记古者大学之教一年入学比年考校五年小成九年大成所谓辨志所谓知类通逹强立不反者亦与十五志学三十而立之言合则知文公以年十五为断者示学者一定之凖则也

大学集说启蒙      元 景星 撰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徳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庻乎其不差矣程子上加子字是尊之之辞傲公羊传子沈子例大学***本先王治化之序因孔子先世所藏故曰孔氏遗书大抵为学工夫次第必由是始故曰入徳之门邵氏谓他书自平天下推而至于正心而言者有矣而未有推正心本于诚意诚意本于致知致知在于格物而言者也故云为学次第独赖此篇之存如论孟所言乃大学间架中窻户一般学者先读此而后论孟则知此是格致之事此是诚正之事此是修齐治平之事如此看得透则句句有着落故由是入门而堂而□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徳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昬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徳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汚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徳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人之所得乎天六字原明徳所从来虗灵指气言不眛指理言此明之实具众理应万事此徳之实若以具众理应万事两句对言上句是徳之体未发者也下句是德之用已发者也然其所以应万事者即具众理之所为者也虚者心之寂灵者心之感不昧是明虚则明存于中灵则明应于外惟虚故能具众理惟灵故能应万事所具之理即格致之理外应之事即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时而昬说心本体之明说性所发说情气禀是内根自有生之初言物欲是外染自有生之后言必至是未至必求至不迁是既至不当迁事理当然释善字极字释至字自散在万物而言则曰事理是理之万殊处自人心得于天者而言则曰天理是理之一本处纲领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饶氏曰明之功有二一是因其发而充广之使全体皆明一是因已明而继续之使无时不明

此三句为大学一篇纲领若更推其极又只在明明徳一句大学之道言大人为学之方也此道字便是方字与孟子深造之以道之道字同三在字章句训当字言大人为学之方当明明徳当新民当止于至善也明徳即是心心属火縁他是个光明发动底物所以谓之明徳盖人之初生得天地之理又得天地之气理与气合所以如此虚灵而光明故章句释明徳曰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虚灵不昧释明字具众理应万事释徳字虚灵不昧是心具众理是性应万事是情以此观之又可见明徳不但以心言而包性情在其中要之性便是所得之理心便是盛载此理而敷施发用者也程子谓心统性情者正此谓也只为此明徳不离乎气后来却被气禀物欲两件来昬了恰如火渐隐防一般便不能照物然其本体之明实不曾息灭还有时发见于日用之间如见孺子入井而怵?见不义而羞恶皆其发见者也学者当因其发见而充广之充广便如把那隐防之火再吹教着使此火复明即所谓明其明徳也上明字是用力字凡人之生同有此明徳我既自明其明徳又当推以及人使其亦如我之用力以明其所有之明徳此即所谓新民也新是使他除去旧习之谓亦是用力字虽曰用力又非谓强有以新之也或使之得于观感由于政化有以作成其自新之机尔至善是事理之至当处犹言极好即事物里面天然自有之中亦自明徳中来者且如孝是明徳自有个当然之则不及固不可若过其则必有封股之事须是到至当处而不迁方是止至善故自理之得于心者言则曰明徳自理之见于事者言则曰至善求其初则非二物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言明徳新民两事皆当止于此而不可迁也总而言之至善是明徳本然之则止至善又是明明德之则明明徳又为下两句纲领至善又为上两句标准

一节明徳二字出尧典明徳新民并言出康诰止之一字出虞书益稷至善即尧舜以来相传之中道自始学言之则谓之至善至其极致则谓之中圣贤相传皆有所授非苟言也学记言大学之教此言大学之道二字当并看下文言近道亦与此道字相应道之无过不及处即是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与后同后放此

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知之一之字指至善之所在言于事事物物皆知其所当止之理也即物格知至之谓

此节专为止至善言之止字从上文止字说来知止只是知至善所在才知止便定下面四者自然相因而见须到得其所止方是若要得其所止直是能虑方好虑是思之精审也虑只是能处置事异端亦说得定静安只是处置事物不下便是不能虑其不能虑者由其不能先格致而知所止故也知止如为子必当孝为臣必当忠能得是身行忠孝之事而得所止若徒知此理至于事亲事君之际为私欲利禄所汨不能尽其忠孝便是不能得其所止能虑然后能得知是知其所止得是行其所止定静安属知虑得属行此五节是功效次第不是工夫节目其相去但有浅深尔与中庸动变化相类若说工夫只知止以前自有工夫了胡氏曰知止二字不可作用力看用力只在下文格物致知上盖格物致知则是求知所止之工夫物格知至则是知所止之功效定静安虑得五者又是知止之效定而能静是事未来而此心之寂然不动者不失安而能虑是事方来而此心之感而遂通者不差定以理言故曰有静以心言故曰能安就身上说虑就事上说下文致知一知字已张本于此

二节论所以止于至善之中止字文公所谓至善之所在愚案所在二字学者须精加体认此道之所散在万物其体实具于人之一心有定谓物各有一定之理知之则此志方有定向然必反求之心能静能安是此心未发时事能虑能得是此心已发时事静谓存养之宻能安安其所止能虑谓鉴察之精能得得其所止也此段本节斋蔡氏说明文公未尽之防盖圣贤传授心法宜详玩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徳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此叚结上两节明徳新民是物故有本末知止能得是事故有先后明徳是理防一己之一物新民是理防天下之万物曰知所先后是再结上两节一先字起下文六先字一后字起下文七后字曰则近道矣盖道者当行之路知先后方是知得在面前未行在道上所以只曰近事物对言则物自物事自事专言物则事在其中物有形事无迹明徳新民以人已对言故曰物知止五者是一事终始故曰事

三节结上文两节引下文两节之意物即格物之物先字引下文六个先字后字引下文七个后字此物字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此事字指正修齐治平而言

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治平声后仿此

明明徳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徳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前云因其所发而遂明此云实其心之所发性发为情其初无不善即当加明之之功心发为意便有善有不善不可不加夫诚之之功圣贤教人多就发处用功一从本体上说一从念头上说 章句一于善祝本改作必自慊

此节以八条目逆说上者是明明徳新民之工夫古之二字指先王立学教人时凡言欲先二字谓欲如此则先如此以工夫节次言也言先王时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治国者使一国之人明其明徳也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家者使一家之人明其明德也修身至致知格物乃所以自明其明徳也致知格物是知之事诚正修是行之事齐家是推行之始平天下是推行之极上六者皆以欲先字为次第独致知便在格物在字与章首三在字相应比欲先字又?此节工夫所难在致知诚意上先儒谓致知是梦觉闗诚意是善恶闗过得此二闗已后工夫一节易一节独格物工夫尤难物即事也天下之事一事必有一理大学教人先即事以穷理自然有以推极其知理即至善之所在能事事物物穷到至善之地便是格物格物即所以致知格物是零碎说致知是就全体说才去格事物之理便是致吾心之知盖心外无理理外无事知在我而理在物故格物即是致知知是心之灵不可作虚字看朱子所谓心之神明妙众理而宰万事者是也八条目说各详本传四节正心修身是明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新民心至于正身至于修家至于齐国至于治天下至于平便是至善物格是梦觉闗诚意是善恶闗亦曰人鬼闗学者入门须从此二重闗方能进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去声后仿此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徳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修身以上至新民之事四句结前节条目工夫归于明徳新民二纲上物格知至至得所止之序四句结此节条目效騐上贯知止能得五句而又总归于止至善之一纲上此可见三纲之统八目八目之?三纲也可得二字贴而后二字

此节以八条目顺说下者是明明徳新民止至善之功效凡言而后二字谓既如此然后如此故上文格致诚正等八字皆用力字此节八字皆是功效物格是外面无所不尽知止是里面无所不尽上文知止则止字重就事上说言知其所当止也此知至则至字重就心上说言其知识无不尽也物格谓理之散在万物者无不格知至谓理之防于一心者无不知物格至修身则明徳明而新民之体立家齐至天下平***新而明徳之用行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乃明明徳之所以止于至善家齐国治天下平乃新民之所以止于至善五节物格知至是知其所止诚意以下是得其所止物格知至皆是指知而言但物字说得开阔天下之物皆是一物之中必有一个当然不可易之则所谓至善也知字说得细密却是就人心知觉处推之以极其至知至二字乃孔子之言见易乾卦自心身至于家国天下无一事不要知其至处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虽皆是指行而言但意诚得尽是一个大闗正心是心思上要诚得尽修身是躬行上要诚得尽齐家是推尽此诚施之于一家治国以至平天下是要推尽此诚施之于一国以及于天下自心身至家国天下无一事不要诚得尽知字是就心之知觉不昧上说意字是就心之念虑方萌处说自物格而后知至是博而反约就开阔处收敛教细密自诚意而后心正以至于天下平是由约而施博又自细密处推得开阔此心大包天地细入毫芒知主静意主动方其涵养之时知觉虚灵洞然无一理之不烛及其应酬之际念虑研宻秩然无一事之少差则正心以下工夫始有可得而言者矣

自天子以至于庻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错之耳壹切如以刀切物取其整齐出汉书平帝纪此字指修身言饶氏谓此叚是八条目中揭出个修身为总要而言之盖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是皆当以修身为本前两节是详说此是反说约也

六节专言修身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前节重在身上此节重在家上周子曰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踈由近而逺其势自然如此此非教人薄于逺正是教人厚于近也上文家言齐者正***此言厚者笃恩义也上节是正结八条目此节是反结八条目

七节专言修身齐家案白虎通论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太学羣后太子公卿大夫元士嫡子皆造焉天子太子有天下之责羣后太子有一国之责大夫嫡子有一家之责治国平天下固指天子诸侯而言若修身齐家通天子庻人皆有之故后二章特举重而言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更考***别为序次如左盖字疑辞则字决辞许氏丛说曰明明徳新民止至善及下逆顺两言八条目共四十三字是先王立学教人之法其余皆孔子发明之言观三在字及古之二字可见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宻熟读详味乆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康诰曰克明徳

康诰周书克能也

武王封康叔而告之故曰康诰此一明字指工夫言克字亦有力曾子引之释明明徳若曰人皆有是明徳而不能明惟文王能明之也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大读作泰諟古是字

大甲商书顾谓常目在之也諟犹此也或曰审也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徳者也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大甲汤孙之名此明命即明徳之本原但自我得之于天而言谓之明徳自天与我而言谓之明命顾諟犹云看此顾諟明命即所谓明明徳也顾字正贴上一明字

帝典曰克明峻徳峻书作俊

帝典尧典虞书峻大也

峻徳即大徳曰克明峻德言尧能明其大徳而尽已之性无不明也此明字亦明之之明

皆自明也

结所引书皆言自明已徳之意

此一句结三引书言皆是明已之明徳也玩一自字使人?然有警省若曰明是自明昬亦是自昬也

明徳传首言明徳次言明命本其所受而言次言峻徳则极其大之称也末句总结明徳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徳 此章首言克明徳是自明之始事终言克明峻徳是自明之终事中言顾諟天之明命是自明之工夫杂引三书而断以一言章句谓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此类可见

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盘沐浴之盘也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茍诚也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汚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盘邵氏谓恐盥颒之盘此节工夫全在茍字又字上茍字是志念真确于其始又字是工夫不断于其终日日新是中间接续意此章虽释新民此三新字皆未说到新民上移新民之新以自新自新者即所谓明其明徳也盖欲新其民者必先自新故先说自新且又接上章自明之意或问谓自新之至新民之端是也

康诰曰作新民

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此方是说新民之工夫作是鼓舞作兴之也即在新民之新字亦是就在上之人说新民是迁善改过自新之民言上之人既有以自新又从而鼔舞振作之使其振奋踊跃以兴起同然之善心此便是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大雅文王之篇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徳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此言新民之功效或问谓自新新民之极是也言周之有邦自后稷以来千有余年至文王圣徳日新民亦丕变故天命之以有天下是其邦虽旧而命则新也前明命是始初禀受防以理言此命新是末后膺受防以位言章句始字贴新字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

此句既结上文又起下章之意极即至善之所在用其极者即所谓止于至善也能止然后能用章句是故二字正贴无所不三字

首言自新次言新民次言天命之新末一句总结明徳新民极字是引下文止至善之义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章内五新字皆非新民之新盘铭言自新康诰是民之自新诗言天命之新然新民之意却在作字上学者宜熟玩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商颂?鸟之篇邦畿王者之都也止居也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也

此节重在止字邦畿天下之中至善事理之中借粗以明精言王畿居天下之中故惟民所止至善为事理之中故学者所当止也章句物字包得广此一节言止字继以言圣人之止以为之凖则前章结以知止至此又言敬止○至善之大目也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缗诗作緜

诗小雅缗蛮之篇缗蛮鸟声丘隅岑蔚之处子曰以下孔子说诗之辞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也岑是山尖锐处蔚是林蓊茂处山尖锐则网罗弓矢不可到林蓊茂则鹰隼不可及

此节释知所止重在知字观所引孔子之言可知若曰鸟于其欲止之时犹知择其当止之处岂可人反不如鸟之能知所止乎此又不特释知止并能得之义皆释之盖知止乃得所止之由也故下文便接得所止云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于缉之于音乌

诗文王之篇穆穆深逺之意于叹美辞缉继续也熙光明也敬止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学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蕴而又推类以尽其余则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学者于此以下乃章句推广传文言外之意精是明白之至理指仁敬孝慈信五者言防指五者中纎悉曲折之事言推类尽其余谓于仁敬孝慈信中各类推以尽其余者盖谓天下之事无大无细皆有个当然之则故也若不能推类尽其余便是执一又安得谓之至善

此节释得所止缉熙敬止是文王作圣之工夫效验缉熙是工夫敬止是效验缉是连续无间断之谓熙是光明无蔽隔之谓孟唯圣人之心表里洞然无有蔽隔连续光明自无不敬而所止者莫非至善为人君以下是传者言文王敬止之目如此不可就众人身上泛说但敬止之敬指全体言自包得下面五者止于敬之敬只指一事言天下之大伦有五止言三者是就文王所止之实言之故不及夫妇兄弟也举凡例使学者类推则天下之事皆可知其止矣缉熙敬止是止至善之本仁敬孝慈信是止至善之目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徳至善民之不能?也

诗卫风淇澳之篇淇水名澳隈也猗猗美盛貌兴也斐文貌切以刀锯琢以椎鉴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磋以鑪锡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瑟严宻之貌僴武毅之貌赫喧宣着盛大之貌喧?也道言也学谓讲习讨论之事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恂栗战惧也威可畏也仪可象也引诗而释之以明明明徳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仪言其徳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治之有绪谓先切琢而后磋磨以喻循序渐进而工夫不乱益致其精谓既切琢而又须磋磨以喻求其极致而工夫不辍讲习讨论为致知之事是一串说省察克治为力行之事是两节意省是内省察是宻察此求已有未善也克是胜去治是平之此去其不善以从善也得之二字与***能得字相应卒指其实指盛徳至善言此又可见至善之实即盛德盛德之实即明徳也盖明徳盛徳皆是此理但一自得于禀赋之初言一自得于践履之后言音释澳于六反菉诗作绿猗叶韵音阿?下版反喧诗作咺谊诗作谖并况晚反恂郑氏读作俊此节释明明徳止于至善诗本美武公之徳借其辞以发学问自修之义有斐指已成君子斐然有文者而言也工夫全在切磋琢磨四字上切而不磋未到至善处琢而不磨亦未到至善处自工夫言之切磋易于琢磨故以切磋比致知琢磨比力行传者以恂栗释瑟僴以威仪释赫喧朱子谓瑟僴是严敬存于中赫喧是光辉着于外此二句虽自其气象上言然必二者兼有方为至善若但瑟僴而未至于赫喧则亦未得为至善也此四句是此节紧要处专说至善但上二句是得止至善之由下一句是止至善之验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二句谓止至善君子终能使民仰之而不?也自如切如磋道学以下传者释诗之辞道学就致知上说止至善自修就力行上说止至善恂栗在里威仪在表盛徳以身之所得言至善以理之所极言其所以切磋琢磨者正求止于此而已末言盛徳至善民不能?一句正释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二句且起下新民止至善之意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大学章句序》精解如下:

(1)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

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朱熹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2)《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在注释方式上,朱熹不同于汉唐学者的作风。汉唐学者注释,注重经书的原本,文字的训诂和名物的考证分量很重,做法繁琐。朱熹注释则注重阐发“四书”中的义理,并往往加以引申和发挥,其意已超出“四书”之外。

朱熹把“四书”纳入到自己的理学轨道,用“四书”中的哲理作为构造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间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章句集注》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大成,而且是朱熹儒学(理学)体系的基础。

将这四部书合为一书,始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编排次序上,首列《大学》,次列《论语》和《孟子》,最后列《中庸》。他的意图是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大学》被朱熹视为修身治人的规模和为学的纲目。

他说:“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对于《中庸》,朱熹认为它是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并引用程颐的话,说“这本书一开始说的是一个道理,中途便散为万事万物的道理,到了末尾又合为一个道理。

把它放开,和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将它收回来看,它又是那么神秘。”由此不难看出,朱熹把《大学》视为理学的纲领,而把《中庸》视为理学的精髓。

(3)《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4)朱熹《大学章句序》的六个自然段,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加了六个顺序号,分别作了阐解。

1、原文: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阐解:(1)“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者,学大也。何谓大?惟天为大。天可学乎?当然可以。人是天生的,大学就是认识天、学天、成为知天命的天人君子、实现回天复位的学问。

名字叫做《大学》的这本书,是我国古代的先人,通过广学博文之后学天,成为知天命、致中和的君子天人、有了随时回天的境界之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经书,通过做学问的形式引导普通人来学习,让爱好学习的人也成为知天命的君子天人、也实现回天复命的教化。

所以,大学就是从普通人成为知天命的君子天人的回天方法,是教人超凡入圣之回天方法,也可以称为圣贤教育。

(2)“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天命、自性从天而来,下降到地上,借血肉人胎成为一个新个体,自性坐在心地上,成为在冥冥中主导人的思维、为命魂提供灵感智慧的元神,也叫法身、本来面目、本性、理性。

心藏神,藏的就是元神。因为肺有呼吸而有命魂,是今生的心意识,也叫识神、魂魄、气性,是今生的报应身,也叫报身。肝藏魂,肺藏魄。今生的肉体因为有生老病死的变化,称为化身、质性。《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就是“自天降生民”的境况。

既然天命从天而来,成为了今生的一个新个体,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仁义礼智的智慧言行来尽显本性的真面目,但是还是有一些礼拜明师的少数人,他们的天命赋予了命魂仁义礼智的智慧言行来尽显本性,这些少数人就是知天命、致中和的君子天人、圣贤。

(3)“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但是,因为今生的命魂气质之禀赋因为有形的与无形的干扰损耗而致使存在不足,所以不能都达到其本性所有全面的境界。

(4)“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也有一些天所以然的聪明睿智者,通过努力成为有大能力尽显其天性真面目的国君帝王,这些气定神闲的国君帝王出现于世是为了让世人有所学习的楷模而按照天意安排的。

有了肩负替天行道的国君帝王,上天必命国君以为教化亿兆百姓的老师,让他利用权力的便利设置文学系统把教化推行全国,治理世界的精神家园,把人世间建成人间天堂,让老百姓都能恢复本来面目、回到无极上天。

(5)“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是先哲圣人继承上天的意志当极立教,举贤任能,治理国家,教化国民,从而设置司徒之职、典乐之官的缘由。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典乐,官名。

舜时设此官,掌管朝廷的音乐的一类官员。《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孔子家语·五帝德》﹝帝尧﹞富而不骄,贵而能降,伯夷典礼,夔龙典乐。《史记·五帝本纪》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2、原文: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阐解:(1)“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君王当极立教,经过三代人的传承努力,实现了教化的普及昌隆,理论方法在实践中经历数次谨慎的提炼,不仅日臻完备,而且浸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就有了从王宫、国都以及村庄街巷,没有不学习的。

(闾,读音为lǘ,里门也。从门吕声。《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常用词组有闾里等。)

(2)“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孩子八岁了,从王公以下到普通百姓的子弟,皆入小学,成为小学生。

小学的老师首先教给小学生洒扫道路、庭院与室内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各种各样的家务事;人与人之间合理恰当的应对回答言行;进入退出院子与室内时候的礼节;礼就是礼法,指社会上各种场合的礼节规范。

乐是包括音乐和舞蹈;射是习武之人的射箭技能,是保家卫国必须的,说明每个人都要有士兵的技能与胆勇;御是驾车、赶马车,就是要有驾驶证会开车;书写方法与算数;这些文化技能。

(3)“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八岁开始上学,经过七年的学习,到了十五岁完成了小学阶段,从天子之元子(天子的嫡长子)、众子(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正妻所生的儿子、嫡子),还有普通百姓家的聪明俊秀的学子,都进入大学阶段,让教师教授“穷理(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正心、修己(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治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道理与方法。

(4)“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这就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因为人年龄学识的大小而分为小学阶段、大学阶段的地方。

3、原文: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阐解:(1)“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学校的教学内容设置,它的所有科目都是围绕一个这样的主题,教师教给学生的道理方法。

它的先后次第(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章节科目的详情又是这样的特定,实现“知天命、复其性”它之所以为不二教化,都是因为天命是本人的主宰,就像国家的君王一样,亲自身体力行这个“圣教”之后就能体会的到,是妙不可言的、是形之上的。

不像只有等待时机才能寻求民生日用常理伦常这样属于外在的看见的东西,是形之下的,所以当世之正常人没有不学的。

(2)“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践行“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个“大学之道”,实现了“知天命、复其性、致中和”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播出去,实现“明明德”,成为一个现世的高境界的圣贤(亲民)就止于至善了。

觉悟只有这一个方法才能达到止于至善,其余的任何方法都不能达到止于至善;有了“正法本一无二的意识”,有了分辨是非真***的大智慧,能用“***”破除“***丑恶”,到了这样的境界,就是“学焉者”,就真正学完了大学,实现大学毕业了。

从天而来的天命是不生不灭的固有的本性、理性、天性,今生因为肺有呼吸而有的命魂是气性的新个体,固有天命与今有的命魂,都建立在质性的肉体之上,因此,性分为理性、气性、质性。理性在心地上,主宰人的心意识,为今生的命魂提供灵感智慧;不但自己能回天,还能确保天命回归本来,这就是固有与今有的职责分工不同之处。

人体内的“理性(法身)、气性(报身)、质性(化身)”各司其责、各勤勉以尽其力的结果,就有了一个人勤勤恳恳的一生。

(3)“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这就是古代每逢到了繁华盛世的时候,高层次的人都渴望到精神家园追求心灵的安慰,崇尚形之上的精神文明;品位低下的凡俗之人则追求物质享受,他们以享受物质文明为美,是形之下的。

中国儒家的“道统”位子随着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的去世而彻底断绝,直到朱熹传承到了“孔门心法”,断代一千多年,原因是汉朝之后就是佛教的法运,佛教在960年的宋朝开始进入“末法时代”,这才有了讲“理性”朱熹的“振臂一呼”。

怎奈“末法时代”并没有结束,朱熹不得已隐藏了很多不能说的(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尽管这样,朱熹开创的“理学”时代也而非后世“八百年之内”任何天才之所能及也!朱熹1200年去世,距今八百多年,弹指一挥间,“末法时代”真正结束了,白阳正法时代开启了,朱熹当年不能说的,都会详尽的说出来,因为人类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

4、原文: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阐解:(1)“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原有的政治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国君逐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有效管理,就到了周朝衰败的时候。

国君不作为不懂治国之道称不上贤圣之君,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教学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修整,圣贤教育的教化慢慢衰败走下坡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都是些***低俗的言行,当时如果有孔子这样的圣人,但是不得君师之位,也不能让他的政教得以实行,只能单独取用先王的方法策略,自己背诵起来之后再传给其他人,用这样的方式诏告后世。

(2)“若《曲礼》、《少仪》、《内则》、《***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像《曲礼》《少仪》《内则》《***职》这些篇章,本来是小学阶段教学内容的支流末梢,属于***材料、副科。

学习了这些篇章的人,以为他已经成功的学完了小学阶段的学业,接下来可以接受大家都知道的大学阶段的明习法令了,大学阶段的明习法令规模很大,其实都是些外在的“***大空”,但是真正知道大学内部精髓要点且能详尽阐明章节书目的知其详者并不多见。

(3)“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孔子的三千之徒,都把《曲礼》《少仪》《内则》《***职》这些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当成了“孔子的教学内容”去传习。

他们根本没有精髓核心与支流余裔的意识,唯独曾点的儿子曾参一个人独得孔子宗旨,于是曾子作文为传来阐明***奥义,来把孔子的回天之道发扬光大,使读书人知其意,晓其密,成为知天命的君子,止于至善。

(4)“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师从子思之门人。《孟子公孙丑》公孙丑问孟子的长处,孟子自陈两大长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说明孟子学到了传承自老子、孔子、曾子、子思的“内练一口气”(孔门心法的核心之一),这是成为“道统祖师”的依据。凡是不能“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人,都不是知天命、止于至善的“道统祖师”。

孟子去世前不能把“内练一口气”传下去而泯绝了,因为此后的中国将出现佛教,并且佛教将取代儒教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这就是朱熹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的原因。

朱熹虽然没有学到“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方法,但是朱熹通过自己的学习(类似禅宗修性的方法)达到了“知天命、致中和、止于至善”的境界,所以,他能与回天的孔子门人随时沟通,所以朱熹知道中国道统的源流。这里的“知者鲜矣”,说的就是孔门心法与中国道统的源流。

5、原文: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

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阐解:(1)“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论语》里面有“君子之儒、小人之儒”,说明孔子的时代就有儒士的分类。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荀子》把人分为:圣人、君子、劲士、大儒、通儒、雅儒、小儒、陋儒、散儒、腐儒、瞀儒、贱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荀子·儒效》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孟子去世以来,用记诵词章作为学习方法但是不明经义、不能融会贯通的俗儒,他们用了几倍于小学的努力但是都无用。

大讲虚无寂灭之言教是不能让人实现知天命、复其性的异端,其谈玄论妙的理论高过于大学但是不能实现“致中和、止于至善”,属于有名无实的空谈。

(2)“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其它的有属于精于心计的权谋术数,就是一切以博得君王奖赏为目的来实现个人功成名就的说法,还有百家众技之流,也都以博得名利为目的,所以是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这些人纷然杂出于任何缝隙之中。

6、原文: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

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阐解:(1)“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冬去春来春复冬,说明天不是静止的,是运动循环不息的,没有往而不返的。因此,我们相信,被历史深埋了一千多年的“孔门心法”,一定会有重返中国社会中央的那一天!那一天如期而至、准时来到了,当然是来的很突然,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等一个没有“教授、博士生导师”职称、来自农村的大儒忽然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都不认识他,以致于把他讲的“孔门心法”当成了“新事物、邪教、怪癖邪说”,因为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人这样光明正大的讲出来过,因为有史以来只有几个高端人士(坟墓里的古人)知道这个天机,因为有史以来的正版书里面都没有这样的阐述文字。

(2)“宋德隆盛,治教休明。”:并不是宋朝皇帝精于治国致使赵家的道德隆盛,是上天在“末法时代”的宋朝降下朱熹这个大儒,朱熹丕震儒风的言行彰显了上天慈心万民的道德隆盛,于是有了朱熹主持儒家宣扬教化治理国家教育界的美好清明盛世。

(3)“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程颢hào(1032年—1085年),程颐(1033-1107),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1017年-1073年),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二程扩大了理学的影响力,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使孟氏之传焕然一新,理学理论更加完善化、系统化。

(4)“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程氏两夫子尊信《大学》此一篇且表章之为初学入德之门,实是独具慧眼。《大学》上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既为初学入德之门首要,其余当为其次,是对经一章的阐解;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这是“入德之门”的简编,把“四书”阐发的宗趣归于一心,就知道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的具体指导了。

(5)“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虽然朱熹没有灵活敏捷的头脑不能通达事理,很***的是我虽然没有得到程氏两夫子的亲身教授,因为敬仰他们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因而听到了有关程氏两夫子的言行事闻,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能够与之契心相融是意外的收获。

(6)“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大学》上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

我环顾《大学》这本书的阐解还有一些大的缺失,于是就忘了自己的顽固与鄙陋,并对《大学》阐解之后编辑成了书籍,闲余时间再看的时候觉的私自添加了自己的理解,补缺了一些阙略,弥补了一些不足,我以此来等待后世的君子,希望对他们理解《大学》本义有帮助。

(7)“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我极其知道自己阐解大学***的行为很是僭越(自己不是圣人阐解圣人经书的行为很是过分),我不逃避罪责。

7、原文: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阐解:(1)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1173年(乾道九年)宋孝宗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1174年)为淳熙元年。1189年(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次年(1190年)改元为绍熙元年。(2)淳熙己酉是1189年,淳熙十六年。

晦盲的意思是什么?晦盲是什么意思?

出自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中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释——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意思是:所谓“明德”是人从自然中得来的,心态安详,对世上一切都清清楚楚,具备了自然中一切道理可以用来解决应付所有不同的事情。

第2日:大学章句序2

晦盲的意思是什么?晦盲是什么意思?

晦盲的意思是:晦盲huì máng?1.?指光线昏暗。?●《荀子?赋》:「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吕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2.?指***,世道混乱。?●《荀子?赋》:「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3.?愚昧。?●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茍,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者,尽子之客也。」★「晦盲」在《汉语大词典》第7195页 第5卷 740★「晦盲」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晦盲huì máng?1. 指光线昏暗。 《荀子?赋》:「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吕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2. 指***,世道混乱。 《荀子?赋》:「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3. 愚昧。 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茍,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者,尽子之客也。」

晦盲的拼音huì máng

晦盲是什么意思

晦盲

huì máng 1. 指光线昏暗。●《荀子?赋》:「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吕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 2. 指***,世道混乱。●《荀子?赋》:「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3. 愚昧。●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茍,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者,尽子之客也。」

★「晦盲」在《汉语大词典》第7195页 第5卷 740 ★「晦盲」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晦盲

huì máng 1. 指光线昏暗。 ? 《荀子?赋》:「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 《吕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 2. 指***,世道混乱。 ? 《荀子?赋》:「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3. 愚昧。 ? 清·龚自珍《臣里》:「晦盲儇轻,少而茍,壮而脆,老而犷,黄帝之所谓痹民者,尽子之客也。」

用晦盲造句

1.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极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者焉,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年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已尽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犹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其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译文

在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期,各种教育制度和教学设施都很完备,从王宫京都到乡间到处都有学校。八岁大的孩子上自王工大臣的公子,下到平民百姓的子弟都会进入小学学习,小学主要教孩子们待人接物的礼节,算数礼乐等文化知识,以及骑射等技艺。等孩子们长到15岁的时候,从可继承帝位的太子和国君的其他儿子,以及王侯大臣,官员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到平民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可以进入大学。大学的教育内容,服务于国家的政治,以使受教者穷理、正心、修己,掌握治人之道为目的。当时的学校教育在大学小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划分得非常清楚。

等到周朝衰落之后,君王不再贤明。上述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也不再推行,教化随世事的变迁而改变,民风民俗也逐渐败坏了。当时即使出现了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孔子只好通过私人办学的方法来推行先王之法,他广招***,把先王之道传授给他们,再由***传授给后人,向曲礼,少仪,内则,《***职》等篇本来都是小学中的分支和支流,而这一篇大学则是在小学教育完成的基础上,向人们传授大学教学方法的,是儒家学说的纲领和基础。大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规模也很庞大,涉及的内容非常详细而有条理。孔子的3000多名***都听过孔子的讲解,但只有曾子理解了其中蕴含的真义,于是就将它撰写成书,传于后世。孟子去世后,大学的教学传统消失了,虽然大学这部书还在,但明白其真义的人太少了。

从此以后,普通的学者着丽于诵读记忆词句文章,虽然花的功夫比小学多很多倍,但却没有用处。异端虚无寂灭的教化,看上去比大学高明,但并没有多少实际内容,其他全谋术数,一切以追求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说教,以及百家众技之流,都是一些蛊惑人心、充塞仁义的说教,又杂乱纷呈的并行于世,这一切都是君王、大臣无幸听到大道的精要,也使普通百姓无幸享受到政治修明带来的恩泽。政治昏暗不明,教化受到阻塞,日积月累,难以消除。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教化已经衰败,混乱到了极点!

天道循环往复。到了宋代,君王圣贤,政教修明,于是出现了河南程氏两位先生。二人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推崇大学,并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将留传下来的古书加以删减,取其真意,重新编撰成书。这样,古代大学的教育方法,圣贤学说的宗旨精要又出现在世上了。虽然朱熹我不够聪明,但也***地从我的老师那里学习了程氏的学说,我觉得程氏的书仍存在一些缺点疏漏,于是忘记自身的不足,将此书重新编撰,有时也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写入书中,以弥补书中不完备之处,等待以后的学者加以修正。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有僭越之过,难逃罪责,但对于国家教化百姓,改良风俗以及学者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则不一定没有帮助。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人朱熹作序。

(每日练脑第2日

在我的宝贝小女儿娇娇

每隔三五分钟

就喊妈妈妈妈的时候

抄写记诵绝对是挑战呀

昨晚做了30个酥掉渣的油酥烧饼

幸好俺一边揉面一边背了少许 哈)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