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道断,心行处灭_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怎么解释

tamoadmin 成语分享 2024-07-08 0
  1. 传心法要的《传心法要》全文
  2. 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3.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
  4. 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5. 送一轮明月 阅读理解
  6. 请帮我解释下面这句话--进来看看哦

“语言”(到这里)“此路不通”了,“心行”(到这里)也没有路可走了。上面所说的心是“行”心,是凡夫心,是生死心,修行人不是要维护这个心,而是要“断”这个心,要“绝”这个心,最终要达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才能证得真心,了生脱死。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议没有了,心行处灭,思没有了,叫不可思议。 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绝言,故谓言语道断。

传心法要的《传心法要》全文

按: 德韶国师嗣法于法眼文益,传法予永明延寿。文益,德韶及延寿乃禅宗五叶法眼宗之三位祖师也。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_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怎么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台山德韶国师。处州龙泉人也。俗姓陈氏。母叶氏。梦白光触体。因而有娠。及诞尤多奇异。年十五有梵僧勉令出家。十七依本州龙归寺受业。十八纳戒于信州***寺。梁开平中游方诣投子山。见大同禅师。乃发心之始。

次谒龙牙遁和尚问。雄雄之尊为什么近之不得。龙牙曰。如火与火。曰。忽遇水来又作么生。龙牙曰。汝不会。师又问。天不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龙牙曰。合如是。师不喻旨再请垂诲。龙牙曰。道者汝向后自会去。

次问疎山曰。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疎山曰。左搓芒绳缚鬼子。师进曰。不落古今请师说。曰。不说。师曰。为什么不说。曰。箇中不辨有无。师曰。师今善说。疎山骇之。

师如是历参五十四善知识。皆法缘未契。最后至临川(崇寿院)谒净慧(即法眼文益)禅师。净慧一见深器之。师以遍涉丛林亦倦于参问。但随众而已。一日净慧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净慧曰。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师于坐侧豁然开悟。平生疑滞涣若氷释。遂以所悟闻于净慧。净慧曰。汝向后当为国王所师。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自是诸方异唱古今玄键。与之决择不留微迹。

寻回本道游天台山。覩智者顗禅师遗踪有若旧居。师复与智者同姓。时谓之后身也。初止白沙。时吴越忠懿王以国王子刺台州。向师之名延请问道。师谓曰。他日为覇主无忘佛恩。汉乾祐元年戊申王嗣国位。遣使迎之申***之礼。

有传天台智者教羲寂者。屡言于师曰。智者之教年祀寖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师于是闻于忠懿王。王遣使及齎师之书。往彼国缮写备足而回。迄今盛行于世矣。

师上堂曰。古圣方便犹如何沙。祖师道。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斯乃无上心印法门。我辈是祖师门下客。合作么生会祖师意。莫道风幡不动汝心妄动。莫道不拨风幡就风幡通取。莫道风幡动处是什么。有云。附物明心不须认物。有云。色即是空。有云。非风幡动应须妙会。如是解会与祖师意旨有何交涉。既不许如是会。诸上座便合知悉。若于遮里彻底悟去。何法门而不明。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洞了。更有什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上座岂是今日会得一。则明日又不会也。莫是有一分向上事难会。有一分下劣凡夫不会。如此见解设经尘劫。只自劳神乏思无有是处。

僧问。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和尚如何为人。师曰。汝到诸方更问一遍。曰。恁么即绝于言句去也。师曰。梦里惺惺。

问。橹櫂俱停如何得到彼岸。师曰。庆汝平生。

问。如何是三种病人。师曰。恰问著。

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此问不弱。

问。如何是六相。师曰。即汝是。

问。如何是方便。师曰。此问甚当。

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也。师曰。终不向汝道。曰。为什么不向某甲道。师曰。恐汝不会。

问。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如何是一华开五叶。师曰。日出月明。曰。如何是结果自然成。师曰。天地皎然。

问。如何是无忧佛。师曰。愁。

问。一切山河大地从何而起。师曰。此问从何而来。

问。如何是数起底心。师曰。争讳得。

问。如何是第二月。师曰。来处甚分明。曰。为什么不会。师曰。唤什么作第二月。

问。如何是沙门眼。师曰。黑如漆。问。绝消息时如何。师曰。谢指示。

问。如何是转物即同如来。师曰。汝唤什么作物。曰。恁么即同如来也。师曰。莫作野干呜。

问。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华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师曰。大家见上座。问曰。恁么即大千同一真如性也。师曰。依俙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将别调中。

问。六根俱泯为什么理事不明。师曰。何处不明。曰。恁么即理事俱如也。师曰。前言何在。

师有时谓众曰。大凡言句应须绝渗漏始得。时有僧问。如何是绝渗漏底句。师曰。汝口似鼻孔。

问。如何是不证一法。师曰。待言语在。

曰。如何是证诸法。师曰。醉作么。

师有时谓众曰。只如山僧恁么对他诸上座。作么生体会。莫是真实相为么。莫是正恁么时。无一法可证么。莫是识伊来处么。莫是全体显露么。莫错会好。如此见解唤作依草附木。与佛法天地悬隔。***饶答话简辩如悬河。只成得箇颠倒知见。若只贵答话简辩有什么难。但恐无益于人翻成赚误。如上座从前所学。简辩问答记持说道理极多。为什么心疑不息。闻古圣方便特地不会。只为多虚少实。上座不如从脚跟下一时覻破看是什么道理。有多少法门。与上座作疑求解。始知从前所学底事。只知生死根源阴界里活计。所以古人道。见闻不脱如水里月。无事珍重。

师有偈示众曰。

通玄峯顶? 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 满目青山

师后于般若寺开堂说法十二会。

第一会。师初开堂日示众云。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无动。见与不见。会与不会。唯我知焉。乃有颂曰。

暂下高峯已显扬

般若圆通遍十方

人天浩浩无差别

法界纵横处处彰

珍重。师升堂日。有僧问。承古有言。若人见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人不见般若亦被般若缚。既见般若为什么却被缚。师云。尔道般若见什么。学云。不见般若为什么却被缚。师云。尔道般若什么处不见。又云。若见般若不名般若。不见般若亦不名般若。般若且作么生说见不见。所以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无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诸上座。

又僧问。乍离凝峯丈室来坐般若道场。今日家风请师一句。师云。亏汝什么处。学云。恁么即雷音震动乾坤地。***无不尽沾恩。师云。幸然未会且莫探头。探头即不中。诸上座相共证明令法久住国土安乐。珍重。

第二会。师上堂。有僧问。承教有言。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何是归源性。师云。尔问我答。学云。如何是方便门。师云。尔答我问。学云。如何趣向。师云。颠倒作么。

又僧问。一身即无量身。无量身即一身。如何是无量身。师云。一身。学云。恁么即昔日灵山今来亲覩。师云。理当即行。又云。三世诸佛一时证明上座。上座且作么生会。若会时不迁。无丝毫可得移易。何以故。为过去未来现在三际是上座。上座且非三际。泽霖大海。滴滴皆满。一尘空性。法界全收。珍重。

第三会。师上堂。有僧问。四众云集人天恭敬。目覩尊颜愿宣般若。师云。分明记取。学云。师宣妙法国王万岁。人民安乐。师云。谁向尔道。学云。法尔如然。师云。尔灵利。

又僧问。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既是三世诸佛。为什么却不知有。师云。却是尔知有。学云。狸奴白牯为什么却知有。师云。尔什么处见三世诸佛。

又僧问承教有言。眼不见色尘。意不知诸法。如何是眼不见色尘。师云。却是耳见。学云。如何是意不知诸法。师云。眼知。学云。恁么即见闻路绝。声色喧然。师云。谁向尔道。又云。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豪参差相。事无不通。理无不备。良由一切言语。一切三昧横竖深浅隐显去来。是诸佛实相门。只据如今一时验取。珍重。

第四会。师上堂举。古人云。如何是禅。三界绵绵。如何是道。十方浩浩。因什么道三界绵绵。何处是十方浩浩底道理。要会么。塞却眼塞却耳塞却舌身意。无空阙处无转动处。上座作么会。横亦不得竖亦不得。纵亦不得夺亦不得。无用心处亦无施设处。若如是会得始会法门绝择。一切言语绝渗漏。

曾有一僧问。作么是绝渗漏底语。向他道。口似鼻孔甚好上座。如此会自然不通风去。如识得尽十方世界是金刚眼睛。无事珍重。

第五会。师上堂。有僧问云。天下太平。大王长寿。如何是王。师云。日晓月明。学云。如何领会。师云。谁是学人。又云。天下太平。大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患难。此是佛语古不易今。不迁一言。可以定古定今。会取好诸上座。

又僧问。承古有言。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如何是有物先天地。师云。非同合。学云。如何是无形本寂寥。师云。谁问先天地。学云。恁么即随静林间独自游。师云。乱道作么。

又云。佛法不是遮箇道理。要会么。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始会。天下太平。大王长寿。久立珍重。

第六会。师上堂示众云。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若如是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上座因什么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前。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诸上座。出家儿合作么生。此是本有之理。未为分外。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若识心皎皎地。实无丝豪障碍。上座久立珍重。

第七会。师上堂。有僧问。欲入无为海。先乘般若船。如何是般若船。师云。常无所住。如何是无为海。师云。且会般若船。

又僧问。古德云。登天不借梯。遍地无行路。如何是登天不***梯。师云。不遗丝发地。学云。如何是遍地无行路。师云。适来向尔道什么。

师又云。百千三昧门。百千神通门。百千妙用门。尽不出得般若海中。何以故。为于无住本建立诸法。所以道。生灭去来邪正动静千变万化。是诸佛大定门。无过于此。诸上座。大家究取增于佛法寿命。珍重。

第八会。师上堂。有僧问。世尊有正法眼付嘱摩诃迦叶。只如迦叶在宾钵罗窟。未审付嘱何人。师云。教我向谁说。学云。恁么即灵山付嘱不异今日。师云。尔什么处见灵山。

又僧问。净慧宝印。和尚亲传。未审今日一会当付何人。师云。鼕鼕鼓一头打两头鸣。学云。恁么即千圣同俦。古今不异。师云。禅河浪静。寻水迷源。

又僧清遇云。帝王***师赴王恩。般若会中请师举唱。师云。分明记取。学云。恁么即云台宝网同演妙音。师云。清遇何在。学云。法王法如是。师云。阿谁证明。

又云。灵山付嘱分明。诸上座一时验取。若验得更无别理。只是如今。譬如太虚。日明云暗。山河大地。一切有为世界悉皆明现。乃至无为亦复如是。世尊付嘱迄至于今。并无丝豪差别。更付阿谁。所以祖师道。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法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此是灵山付嘱牓样。诸上座彻底会取好。莫虚度时光。国王恩难报。诸佛恩难报。父母师长恩难报。十方施主恩难报。况建置如是次第。佛法兴隆。若非国王恩力。焉得如此。若要报恩。应须明彻道眼。入般若性海始得。久立珍重。

第九会。师上堂。有僧问。承先德云。人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如何是二相本来同。师云。山河大地。学云。不会。乞师方便。师云。什么处是不方便处。

又僧问。承教有言。心清净故法界清净。如何是清净心。师云。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学云。心与法界。是一是二。师云。尔自问别人问。师又云。大道廓然。讵齐今古。无名无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如是会得唤作般若。现前理极同真际。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墙壁瓦砾。并无丝毫可得亏阙。无事久立珍重。

第十会。师上堂。有僧问。承师有言。九天擎玉印。七佛兆前心。如何是印。师云。不露文。如何是心。师云。尔名安嗣。

又云。法界性海。如函如盖。如钩如锁。如金与金色。位位皆齐。无纤毫参差。不相混滥。非一非异。非同非别。若归实地去。法法皆到底。不是上来问箇如何若何便是。不问时便非。在长连床上坐时是有。不坐时是无。只如诸方老宿言教在世。如恒河沙。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因什么得不会去。若一向纤络言教意识解会。饶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此唤作颠倒知见识心活计。并无得力处。此盖为根脚下不明。若究尽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不欠丝豪不剩丝豪。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特处。可惜许。诸上座大家究取。令法久住世间。增益人天寿命。国王安乐无事。久立珍重。

第十一会。师上堂。举古人云。吾有一言。天上人间。若人不会。绿水清山。且作么生是一言底道理。古人语须是晓达始得。若是将言而名于言。未有箇会处。良由究尽诸法根蔕。始会一言。不是一言半句思量解会唤作一言。若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始到古人境界。亦不是闭目藏睛。暗覩无所见。唤作言语道断。且莫赚会。佛法不是遮箇道理。要会么。***饶经尘沙劫说。亦未曾有半句到。诸上坐。经尘沙劫不说。亦未曾欠少半句。应须彻底会去始得。若如是斟酌名言。空劳心力。并无用处。与诸上座相共证明。后学初心速须究取。久立珍重。

第十二会。师上堂有僧问。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如何是髑髅常干世界。师云。更待答话在。学云。如何是鼻孔摩触家风。师云。时复举一遍。

又僧问。一人执炬。自尽其身。一人抱氷。横尸于路。此二人阿谁辨道。师云。不遗者。学云。不会。乞师指示。师云。尔名敬新。学云。未审还有人证明也无。师云有。学云。什么人证明。师云。敬新证明。

又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异境灵踪。覩者皆羡。僧又云。见后如何。师云。适来向尔道什么。

又僧问。承古有言。敲打虚空鸣觳觳。石人木人齐应诺。六月降雪落纷纷。此是如来大圆觉。如何是敲打虚空底。师云。昆仑奴著铁袴。打一棒行一步。学云。恁么即石人木人齐应诺也。师云。尔还闻么。

又云。诸佛法门时常如是。譬如大海千波万浪。未曾暂住。未尝暂有。未尝暂无。浩浩地光明自在。宗三世于一毛端。圆古今于一念。应须彻底明达始得。不是问一则语。记一转话。巧作道理。风云水月四六八对。便当佛法。莫自赚诸上座究竟无益。若彻底会去。实无可隐藏。无刹不彰。无尘不现。直下凡夫位齐诸佛。不用纤豪气力。一时会取好。无事久立珍重。

开宝四年辛未。华顶西峯忽摧声震一山。师曰。吾非久矣。明年六月大星陨于峯顶。林木变白。师乃示疾于莲华峯。参问如常。二十八日集众言别。跏趺而逝。寿八十二。腊六十五。

景德传灯录卷25

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着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着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即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着。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心不可得。是现今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眼前虚空。作么生断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问:只如眼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传心法要》终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

词目

言语道断

发音

yán yǔ dào duàn

释义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引用

《禅宗永嘉集》优毕叉颂第六 ...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 言语道断 。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 《禅宗永嘉集》事理不二第八 ...非无名耳。不是非有非无。既非有无。又非非有非非无也。如是何独 言语道断 。亦乃心行处灭也。... 《四十二章经》 第十八章 ...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 ,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 《全梁文》卷六 ...其变通。至如摩诃般若波罗密者,洞达无底,虚豁无边,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 ,不可以数术求,不可以意识知,非三明所能照,非四辩所能... 《全梁文》卷五十四 ...论者,经典垂训,皆是教迹,至於在佛,胡书诡怪,难以理期,此则 言语道断 ,仰劳圣思,为臣下剖释,群情岂不欣赞?铭挹明旨,抱用始... 《全隋文》卷三十四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此,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历代佛祖通载》)  ◎ 那连提黎邪舍... 《全唐文》第01部 卷十一 ...来,虽迹起人间,而道笼天外,神功妙力,不可思议。寂尔无为,则 言语道断 ;湛然常在,则心行处灭。但为众生烦恼,漂没爱河,得不大...

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相通之处

原作者: 叶曼

摘要: 道就是这样一种玄妙的东西。佛教里头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思,不可议”,跟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不可得而名”是一样的意思。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倘若不研究道家,就不会知道中国人...

道就是这样一种玄妙的东西。佛教里头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思,不可议”,跟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不可得而名”是一样的意思。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倘若不研究道家,就不会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可以把一个外来宗教一下子就接收过来,变成我们三大文化之一。所以我们学佛教的一定要懂得道家思想。

[]?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诸位要注意了,老子很有辩证思想,他提出了很多对立的概念,后面我们还要继续讲。“无”和“有”是用来说明体用的一对概念,所以在第一章就提出来了。这整句话的意思是有和无的源头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一样罢了,我们都称之为玄,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句话还有一种句读方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样读的话,意思是这两个都相同的,只是表现出来以后名字就不同了,这也讲得通。? “此两者”指的就是有和无。这里面包含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无和有是相对的,当我们说“无”的时候,是因为“有”的存在才有“无”,当我们说“有”的时候,是因为“无”的存在才有“有”;无和有的来源相同,只是名字不同,它们都很玄妙,“玄之又玄”,是万物所以形成的门径。另一方面,前面已经说过,“有”是从 “无”中出来的。两种认识的矛盾该怎么看待呢? 我们看看王弼的解释:“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 王弼认为无和有就是事物的始和母,始指事物的开始,母指事物的结束。这样一来就容易理解了,开始是这个事物,结束还是这个事物,因此事物的无和有从根本上是相同的。“无”和“有”只是事物的不同阶段的名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无”先于“有”,所以“有”是从“无”中来的。“无”和“有”各自管不同阶段的事,“无”管事物生出来,变成“有”;“有”则管事物“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它们两个的作风不同,所以名字也就不同。 无和有、始和母都同出于玄。“玄者,冥也”,这个“冥”就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既幽深又神秘。它是默然的,什么都没有;并且它从性质上看是形而上的,“不可得而名”,所以无法讨论它。诸位若是有过写作经验的都会知道,有时候我们想把自己那种微妙、神秘的体会写出来、说出来,但却发现不知用什么语言文字去表达。道就是这样一种玄妙的东西。佛教里头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思,不可议”,跟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不可得而名”是一样的意思。 玄妙的、永恒的道是绝对存在的,而事物却是相对存在的。不仅事物是相对存在的,连认识也是如此。认识的正确与否会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宇宙是天圆地方,而我们国家就在世界的中央,所以叫中国;等到后来人们慢慢认识到地球是圆的,才知道原来自己并非在世界的中央。以前我们认为地球是宇宙间唯一有生命的地方,不过现在很多发现促使人们对这个观念产生了怀疑,也许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就能发现天外有天,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存在。无和有虽然是相对存在的,但它们又都彼此包含着向对方转化的可能性。诸位看虚无的本体中,它蕴含着化生万物的奥妙;纷纭的万事万物中,也蕴含着虚无玄妙的道。无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有既是结果,又是原因。 禅宗在归纳出“万法归一”之后,又提出了“一归何处”的问题。因为大乘佛学主张一切皆空,随立随扫,倘若有了“一”,那还不是空。从这个问题中,诸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性空缘起”,“缘起姓空”的思想了。宗教信仰则不需要追问这些,只要把所有东西都交给一,交给上帝就可以了,非常的轻松。比如说信教的人死了,牧师为他送葬,就会说这两句话:“是上帝的归上帝,是泥土的归泥土。”因为人是上帝用泥土造的,上帝把自己的灵赋予了人,于是人就成了有灵性的动物。人死了之后,灵魂上了天,是上帝的归上帝;身体埋入土中,是泥土的归泥土。 王弼又说:“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玄”是悠远、微妙、深奥的,不是我们的六根所能体验,也是我们的意思可以想到的。“玄”没有形象,不能言说,我们该怎么描写它呢?只好给它一个强字之曰玄了。因此,也不能说“玄”是某个具体存在着的东西,否则就“失之远矣”。? “ 玄”乃是道的特点。道孕育万物,可是自体却是虚而寂的。当道衍生万物的时候,谁也不能够说来它还能生出什么东西来。比如从前用煤油灯的时候,决不能想象一拉开关就能得到光明;现在不必拉开关,只要发出声音就可以了;以后还不知有什么更高明的法子。又比如以前飞到天上只能想象,现在有飞机了,但以后也许不需要飞机就可以飞上去。宇宙的变化发展我们不能够穷它的边际,所以称它为“玄”,不能了解它的“妙”,也不能了解它的“徼”,只能从无和有中去体察。 诸位都知道佛学思想中也有个本体,那就是真如。“实际理地,不立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理地”就是道的无,“佛事”就是道的有。所以,真如就是说在理上不立一尘,才能空无到极点,倘立一尘就不清净了。但是当它发展到佛事门中的时候,就不舍一法,无边无际了。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倘若不研究道家,就不会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可以把一个外来宗教一下子就接收过来,变成我们三大文化之一。所以我们学佛教的一定要懂得道家思想。 第一章就讲到这里吧。诸位如果不嫌麻烦,把它背下来最好。《道德经》总共就这么一点,每一讲我们大概就上两章到三章,如果诸位闲暇的时候能够把它背下来,将来一定受益无穷。谢谢各位

送一轮明月 阅读理解

问题一: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二:言语道断,以心印心,当下相契是什么意思 您好

言语道断

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 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心印心

印是印章的印,以心印心就是说,一个人已经开悟了,他用自己开悟的经验,去检验另外一个人是开悟,还是没有开悟,这叫以心印心.

大致的意思是

言语无法表达,用自己的经验检验他人,当下很符合

问题三:请问,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是什么意思 言语道断: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

心行处灭:大概意思就是心里不妄想

问题四:妙祥法师: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言语道断:,言语只是对于真理的形容描述,并不是真理本身。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也不是心念所能思量的。

问题五: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是什么意思?祖师们有时为什么不肯直说呢? 刚要张嘴,已经不是,念头一动,面目全非,祖师慈悲,非是不肯,实是没有办法,只能指一指,要你自己看。

问题六:言语道断,心行灭处是什么? 5分 言语:语言文字,争辩分别;

道断:修行真如之道就被语言掩盖而断绝了;

心行处灭:用心思揣摩、用头脑思维之时,真如妙理就被六储识湮灭。

这句话是说佛教真如妙理,不能用“言语”讲,也不能用心思去揣测。

如果用语言讲的时候,这个真如妙理立即就被语言淹没了。如果用心思揣摩的时候,真如妙理也就被心思湮灭。

所以佛教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经浩如烟海,讲经说法多如牛毛,但都是指月的手指,我们不能盯着手指看,而是要顺着这个手指去看明月。

问题七: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八:言语道断,以心印心,当下相契是什么意思 您好

言语道断

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 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心印心

印是印章的印,以心印心就是说,一个人已经开悟了,他用自己开悟的经验,去检验另外一个人是开悟,还是没有开悟,这叫以心印心.

大致的意思是

言语无法表达,用自己的经验检验他人,当下很符合

问题九: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是什么意思?祖师们有时为什么不肯直说呢? 刚要张嘴,已经不是,念头一动,面目全非,祖师慈悲,非是不肯,实是没有办法,只能指一指,要你自己看。

问题十:请问,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是什么意思 言语道断: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

心行处灭:大概意思就是心里不妄想

请帮我解释下面这句话--进来看看哦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bō rě,智慧)。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致电自己的茅屋遭遇小偷的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 甲 )小偷,一直站在门口(乙 ),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致电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肖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抵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 丙 )小偷走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地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他一轮明月了。”

1、文中甲、乙、丙三处所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打扰 窥视 目送 B、惊动 窥视 护送 C、惊动 等待 目送

2、文中小偷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但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见他转变前后的心路历程,从文中找出词语填在空白处。

小偷初遇禅师感到 在禅师的感召下 ,最后知错就改 。

3、作者对老禅师主要***用了 描写和 描写,塑造了禅师 的性格特点。也正是这种人格力量,唤醒了小偷迷失的灵魂,使小偷 (成语)

1 C

2迷途知返的启发禅师

3

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

恰恰用心时

(唐.牛头法融***)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赏析

真如佛性当下就是,

动念即无。

恰恰在你用心的时候,

恰恰找不到他,

他不给你受用……

真如佛性超越语言思维,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若要在道理上去纠缠,

就容易陷入名相的泥潭……

真如佛性乃无上菩提,

言下见自本性。

直说直指人心,

当下如如,

没有什么繁文褥节……

真如佛性是用即无用之广大境界,

直心即无心,

大慈悲心即无心,

无着心即无心,

无心方能起大用……

真如佛性非有非无,

本自性空,

亦无所得;

若有心想即相生执着起,

无边大用障而不显……

真如佛性之有心无心本为一体,

有心之外没有无心,

无心之内没有有心,

将心觅心,

即成法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