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词夺理怎么念,强词夺理怎么念拼音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03 0
  1. 强词夺理的拼音怎么读
  2. 强词夺理的强的意思读音,强词夺理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3.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ng>强词夺理(拼音:qiǎng cí duó l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强词夺理怎么念,强词夺理怎么念拼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详细释义

强:勉强,硬要;夺:争,争夺。本来无理,却借助诡辩硬说成有理。多用于形容无理辩解。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例如:你先动手打了人,却还强词夺理要人道歉,真没天良!

2、近义词

(1)胡搅蛮缠hújiǎománchán。也作胡缠乱搅。

褒贬色彩贬义。胡搅:捣乱,狡辩;蛮缠:不讲理地一味纠缠。指死皮赖脸地胡乱纠缠,不讲道理。

(2)蛮横无理mánhèngwúlǐ。也作蛮不讲理、横蛮无理。

褒贬色彩贬义。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不可理喻bùkělǐyù。

褒贬色彩贬义。喻: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人愚昧或态度蛮横,不通情理。

强词夺理例句:

1、在这场强词夺理的吵架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2、他们的争论毫无根据,纯属强词夺理,让人哭笑不得。

3、那场强词夺理的吵架最终以双方筋疲力尽告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4、那天晚上的争论,双方都试图用强词夺理的方式占据上风,结果却是谁也没有占优势。

5、他们的争论充满了强词夺理的论调,让人很难判断谁是谁非。

6、面对对方的强词夺理,他选择了保持冷静,以理性和事实来应对。

7、那场强词夺理的争吵,双方都在努力寻找借口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却适得其反。

8、在这场强词夺理的争吵中,双方都为了面子而坚持己见,最终导致了关系破裂。

9、他们的争论看似激烈,实则是强词夺理,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10、面对对方的强词夺理,他决定保持沉默,以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强词夺理的拼音怎么读

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下面是强词夺理成语解释, 欢迎阅读使用!

汉字书写 :强词夺理

汉语注音 :qiǎng cí duó l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无理强辩。

强词夺理的意思 :强:勉强,硬要;强词:强辩;夺:争夺,夺取。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要说成有理。

强词夺理的近义词 :蛮不讲理、胡搅蛮缠、油腔滑调、满嘴胡缠、蛮横无理;

强词夺理的反义词 :理直气壮、义正言辞、不言而喻、以礼服人、义正词严;

强词夺理的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夫高阳应是一个强辩者,没有理由的事情他也要说成有理,无法让人对他心服口服。有一次高阳应要建房子。一位木匠看了盖房子的材料实事求是地向他说:“用湿木头做柱子,不久便会生出裂痕,就会支撑不住房子,房子会倒塌的。还是等木头风干再动工吧。”高阳应却理直气壮地反驳说:“用湿木头做柱子,房屋不仅不会倒塌反而会更坚固。木头越干越有力,砖瓦混土越干越轻,木头湿的时候都能支架得住湿的屋顶,砖瓦干了不是更能支持得了吗?怎么会倒下来呢?”木匠听得目瞪口呆,只好依他的意思,房屋盖起来没多久就倒塌了。故事中的高阳应就是因为强词夺理给自已造成了损失。

强词夺理例句

朱自清《朱自清文集.不知道》:“那些受他盘问的人,让他一层层逼下去,到了儿无可奈何,才只得承认自己不知道;但凡有一点儿躲闪的.地步,这班人一定还要强词夺理。”

老舍《我怎样写〈火葬〉》:“今天的世界,已极显明地分成两半:一半是侵略的,一半是对抗的……在侵略的那一半,他们也有强词夺理的一片道理好讲。”

强词夺理造句

1、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

2、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强词夺理,以势压人。

3、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却还要强词夺理,硬说自己是对的。

4、他先动手***,还强词夺理,真是岂有此理。

5、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再强词夺理了。

6、你在这件事上明明已经错了,还强词夺理。

7、他的话开头还有些道理,但到后面就完全是强词夺理了。

8、他个性好强,明明理亏,也要强词夺理辩解一番。

9、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强词夺理了。

10、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11、你明明错了,为什么还强词夺理呢?

12、他的话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你不要信他。

13、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怎么不认错呢?

14、真正的理论家是不会强词夺理的。

15、语言美就是和气、谦虚,不说脏话、粗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16、诚实为上策,我不愿强词夺理,掩过饰非。

17、你这番话摆明着是在强词夺理,我懒得跟你辩了。

18、事实胜于雄辩,你再强词夺理,也改变不了大家信念。

19、国王强词夺理地回敬了他几句,随后转过身来拿我出气。

20、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21、证据如此确凿,还能容他强词夺理,混淆黑白吗?

强词夺理的强的意思读音,强词夺理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强词夺理的拼音读音是qiǎng cí duó lǐ。

具体介绍:

强词夺理(拼音:qiǎng cí duó l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强词夺理(强词:强辩之词)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多用于形容无理辩解。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言善辩的口才令人钦佩,成语告诉人们,强词夺理并不等于能言善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胡搅蛮缠和颠倒黒白。

成语故事: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群儒,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当诸葛亮与别人论战正酣的时候,有一人名叫严畯,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必有鸿篇巨著问世,于是他大声质问诸葛亮:“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

诸葛亮说:“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国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一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被诸葛亮反驳得哑口无言,低头丧气而不能对答。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1.强词夺理,注 音qiǎng cí duó lǐ。

2.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3.强:qiǎng,意思是硬要,迫使,尽力。

4.夺:争。

5. 近义词:满嘴胡缠、蛮不讲理、蛮横无理。

6. 反义词:理直气壮、不言而喻。

7.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8.’”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编号 227 成语 强词夺理 注音 ㄑㄧㄤˇ ㄘˊ ㄉㄨㄛˊ ㄌㄧˇ 汉语拼音 qiǎng cí duó lǐ 释义 「强词夺理」之「夺」,典源作「昧」。

形容没有道理却强为狡辩,硬说成有理。

语本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

典源 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三国初,吴人未甚信。

天竺沙门康僧会始造于吴,缔搆行道,孙权以为诬。

……孙皓狂虐不道,国将病矣!初废毁*祠,延及寺宇,群臣议曰︰「佛之威力不并余神,僧会感灵。

太皇创寺,今若轻废,恐贻后悔。

皓意未谓之然,使张昱至寺诘会,会才辩奇拔,昱不能加,乃复于皓。

皓1>大集公卿洎2>庶寮3>,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

而会酬抗尽典谟之体,推引叶忠良之议。

皓然知其不可屈,乃革容而敬焉。

〔注解〕(1)皓:孙皓(西元242?284),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

孙皓个性专横残暴,奢侈荒*,大失民心。

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皓出降,在位十六年,后封为归命侯。

(2)洎:音ㄐ|ˋ。

到、及。

(3)庶寮:众官。

寮,同「僚」。

典故说明 「强词夺理」原作「强词昧理」。

佛教约于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中国,但一直仅流传于北方,并未传入江南

直到东汉末年,部分佛***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迁居吴地,佛教才随之进入江南。

据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载,东吴孙权赤乌年间,天竺僧人康僧会为在江南弘法,来到建业,奉劝孙权信佛并建寺塔,显佛骨舍利神迹,于是孙权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笃信佛教。

后来孙皓继位,他暴虐无道,施行苛政,并要拆毁庙宇,亵渎神佛。

众臣力劝不可,他们认为佛之能力跟其余众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轻易拆毁,恐怕会遭到天谴,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孙皓因此犹豫不决,决定派张昱先去会见僧会,试探他的实力。

张昱年轻好辩,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会提出了不少诘难。

僧会虽已年老,但面对张昱的诘问仍回答得头头是道,使张昱无懈可击,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孙皓覆命。

孙皓知道了僧会的辩才无碍之后,更想见他一面,于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会入宫。

僧会来到宫中之后,孙皓也提出许多问题想要辩倒僧会,他问僧会说:「佛教所宣扬的是什么道理呢?」僧会回答:「是视众生平等。

君王能够爱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能懂孝悌仁义,互相友爱。」

孙皓听了之后又说:「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吗?」僧会回答:「佛法与孔孟之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孔孟主要传扬人伦,这点与佛法是一样的,但是佛法更加广泛,提及因缘生灭、诸行无常,这则是孔孟之道所没有的。」

孙皓虽然强自狡辩,但仍无法辩倒僧会,也就不敢随便毁坏庙宇佛像了。

后来「强词夺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强词昧理」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没有道理却强行狡辩,硬说成有理。

书证 01.《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02.《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此时姑娘越听张金凤的话有理,并且还不是强词夺理,早把一番怒气,撇在九霄云外,心里只有暗暗的佩服。」

03.《镜花缘》第六一回:「无如那些喜茶好酒之人,一闻此言,无不强词夺理,百般批评,并且哑然失笑。」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人没有道理却强自狡辩。

使用类别用在「无理狡辩」的表述上。

例  句<01>诚实为上策,我不愿强词夺理,掩过饰非。

<02>你这番话摆明著是在强词夺理,我懒得跟你辩了。

<03>证据如此确凿,还能容他强词夺理,混淆黑白吗?<04>他个性好强,明明理亏,也要强词夺理辩解一番。

<05>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

<06>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07>事实胜于雄辩,你再强词夺理,也改变不了大家信念。

<08>你先动手打了人,却还强词夺理要人道歉,真没天良!<09>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10>他的话开头还有些道理,但到后面就完全是强词夺理了。

近义词:

反义词: 入情入理,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辨识 请参考『辨识227』 参考语词 强词昧理,强词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