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穿结的穿结_短褐穿结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享 2024-06-04 0
  1. 五柳先生传评析

1. 含短字的四字成语

短字的四字成语 :

取长补短

尺有所短、

短褐穿结的穿结_短褐穿结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长问短、

说长道短、

长吁短叹、

截长补短、

短小精悍、

飞短流长、

扬长避短、

三长两短、

英雄气短、

长话短说、

缺斤短两、

自寻短见、

人穷志短、

短兵相接、

目光短浅、

心长力短、

以长续短、

长才短驭、

长嘘短叹、

家长里短、

发短心长、

才人行短、

长材短用、

争长争短、

较短量长、

舍短录长、

五短三粗、

鹤短凫长

2. 短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短兵相接

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短兵相接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短吃少穿指衣食困乏。

短刀直入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短绠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短褐不全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

短褐不完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短褐穿结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短褐椎结短褐:粗布短衣;椎结:把头发挽成椎形。穿着粗布短衣,挽着椎形发髻。指古代贫苦劳动人民的装束。

短见薄识指见识短浅。

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短寿促命短命早死。

短叹长吁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短吁长叹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短小精干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短衣窄袖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短垣自逾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短针攻疽攻:医治;疽:毒疮。用短针治疗毒疮。形容措施不当,难以奏效。

短中取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

短章醉墨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指酒后信笔所写的简短文字。

3. 带两个数字的四字成语.

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2)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千载难逢)、万紫千红(万水千山) 一目十行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刀两断 一言为定 一字千金 一朝一夕 一字之师 一叶知秋 一路平安 一路顺风 一箭双雕 三心二意 三长两短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颜六色 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谷丰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万众一心 成千上万 万古流芳 万紫千红 五马分尸 万人空巷 万马奔腾 一言九鼎 五十步笑百步 1. 绝大多数是表示非确指的,只有极少数是表示确数,如:一字之师、二竖为虐、三纲五常、三足鼎立、三元及第、三从四德、三皇五帝、三姑六婆、四时八节、四大皆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七擒七纵、八仙过海、九鼎大吕、十恶不赦,等等. 2. 有的是表示“多”的意思,以含有“三、五、百、千、万”的部分成语最有代表性,如接二连三、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九死一生、百炼成钢、百孔千疮、千方百计、千夫所指、千头万绪、万变不离其宗、亿万斯年,等等. 3. 有的是表示“少”的意思,以含有“一”的部分成语最有代表性,如一丝一毫、一毛不拔、一点一滴、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一知半解、一鳞半爪、三三两两、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等. 4. 有的是表示“繁杂、凌乱”的意思,以含有“七、八”的部分成语最具有代表性,如七零八落、横七竖八、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杂七杂八、七折八扣、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千头万绪,等等. 5. 有的是表示强调突出,如一模一样、一丝一毫、独一无二、一清二楚、一干二净、一刀两断、一落千丈、五大三粗、九九归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战百胜、千真万确、万无一失,等等. 6. 有的明显地含有贬义,以含有“三、四”的大部分成语最具有代表性,如说三道四、不三不四、低三下四、丢三落四、朝三暮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欺三瞒四、调三窝四,等等.这些成语中的数字多少含有一点“是非好坏”或“这样、那样”等意思. 从这类成语的语法结构来看,其中的数字可以充当各种成分: 1. 作主语,如:一了百了、一之谓甚、万无一失; 2. 作谓语,如:言行不一、气象万千、人一己百; 3. 作宾语,如:举一反三、杀一儆百、略知一二; 4. 作定语,如:八面玲珑、百家争鸣、万象更新; 5. 作状语,如:耳目一新、势不两立、三思而行; 6. 作补语,如:低三下四、推三阻四、行百里者半九十. 另外,成语中的数字还有一定的修辞作用,它们可以构成多种修辞格.例如: 1. 摹形;十字街头、八字打开; 2. 夸张:入木三分,垂涎三尺; 3. 紧缩:三姑六婆、三纲五常; 4. 衬托千钧一发,一本万利; 5. 镶嵌:四平八稳,一干二净; 8. 叠词:三三两两,千千万万; 6. 顶真;一而再再而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7. 同语:一物降一物,一是一,二是二;等等.以上答案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记得O(∩_∩)O。

***纳,支持我一下.祝您生活愉快

4. 三、四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千a万b的词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千万万 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 千刀万刮 千难万阻 千军万马 千辛万苦 千挑万选 千水万山、千山万水、千丝万缕 、千思万虑、千思万想 、千思万虑、千岁鹤归 、千态万状、千条万端 、千言万语、千条万缕 、千条万绪、千端万绪、千头万序、千头万绪 、千万买邻 、、千辛万苦、千形万状 、千言万说 、千言万语、千岩万壑、千语万言 、千言万语、千章万句、千真万确、千状万态 、千态万状、千姿百态、千姿万态、千变万化、千变万轸 、千变万状 、千兵万马 、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千乘万骑 、千愁万恨、千愁万绪、千村万落、千刀万剁 、千刀万剐、千叮万嘱 、千恩万谢、千方百计 、千峰万壑 、千岩万壑、千沟万壑 、、千红万紫、千呼万唤 、千回百折 、千回百转、千回万转、千汇万状 、千家万户、千军万马 、千了万当、千龄万代、千虑一得 、千难万苦 、千辛万苦、千难万难 、千难万险、千千万万 、千秋人物 、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世、千秋万岁、千生万劫 、千生万死。

5. 含有“绿色”的四字成语

惨绿愁红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穿红着绿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花红柳绿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花花绿绿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柳绿桃红 形容美丽的春景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绿鬓朱颜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绿林豪杰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绿林好汉 绿林:古代山名.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绿女红男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叶成阴 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儿女成行 绿衣使者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惨绿少年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橙黄橘绿 指秋季景物.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纷红骇绿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粉白黛绿 泛指女子的妆饰.红男绿女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红愁绿惨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回黄转绿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绿肥红瘦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酒绿灯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绿林豪客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绿蓑青笠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绿衣黄里 绿、黄:古时以**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绿水青山 泛称美好山河.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视丹如绿 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橙黄桔绿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惨绿年华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愁红惨绿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愁红怨绿 见“愁红惨绿”.大红大绿 谓颜色浓艳.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露红烟绿 见“露红烟紫”.绿叶成荫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面红面绿 见“面红面赤”.砌红堆绿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青枝绿叶 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施绯拖绿 形容衣衫不整.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说白道绿 说长道短、信口雌黄.脱白挂绿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颜丹鬓绿 见“颜丹鬓绿”.朱颜绿发 指青春年少.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 出处解释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示例故事 绿林豪士 〖解释〗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绿鬓红颜 〖解释〗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绿惨红愁 〖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绿惨红销 〖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解释〗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解释〗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五柳先生传评析

ng>短褐的意思是指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

一、典故出处

1、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唐·司马贞《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3、“短音竖。竖褐,谓褐衣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4、唐·颜师古注:“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也。”

5、《史记·孟尝君列传》:“而士不得短褐。”

6、《汉书·贡禹传》:“家赀不满万贯,妻子糠豆不赡,短褐不完。”

7、《史记·秦始皇纪·论》引贾谊句:“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8、《集解》引徐广句:“‘裋’一作‘短’,小襦也,音竖。”

9、《捂裆书·甲午年腊月记》:“巨子曰:‘窃以为:短褐者,裋褐也。短,音术。’宗师曰:‘待我考之。’”

10、《墨子·公输》: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二、例句

1、但凡你有灵,求你睁开眼,看看我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短褐穿结的家庭。

2、复赛中,他拿到“短褐穿结”一词,只知道“短褐”一词的他凭借着对词语释义的理解,推敲出整个成语的写法。

3、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作者《归园田居》诗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传》文的“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锺嵘评陶诗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

“闲静”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诗中所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

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好读书”四句是讲读书。对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实它只是对下文“会意”而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已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赠羊长史》诗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好说明。“性嗜酒”八句是讲饮酒。“造”当“到”解,“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系恋”、“不在意”之意。亲旧招饮,造饮则醉,却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作者《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曾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陶情的意态。“环堵”五句是写安贫。“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水器,“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所写的境界。“常著”四句是写著文,他吟诗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于田园,甚至是陶醉于田园。他借文章“导达意气”,自乐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娄”见于《高士传》,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娄之妻的话见于《列女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兹”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有“则”、“斯”之意。“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时代。《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赞赏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作者的《与子俨等疏》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特色,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但是这些都是史传,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说《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便未必妥当了。比如“闲静少言”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对世俗一面来说,陶渊明是“闲静少言”的,所谓“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闲静”,也不“少言”。他和田园中的农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另外,他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样悠然。由于他是“欲有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静。五十岁时写的《杂诗》还在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对壮志未伸、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断下降,“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时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向人乞讨去了,也是无法一味“晏如”的。他还写了《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诗,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那样的诗句,对时事的激烈情绪溢于言表,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成为无怀氏、葛天氏王国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传》虽是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对于陶渊明来说,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却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陶渊明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倾慕的、在诗文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这就是艺术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传记,开创了文学传记体,隋末唐初人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其流。这是一。

第二、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著文各方面生活,无一不是概括性的结论。好像作者在给五柳先生做鉴定。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所以,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但是特点并不就是优点,用总结性的语言刻画人物,也可以写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处在于,虽然使用结论式的语句,却决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条都含有丰满的生活意境;逐条叙来,又具有诗一般的韵味。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已经充分生活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显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巨大能力。两晋时期玄风盛行,清谈玄言崇尚用简约的语言表述深奥的意蕴,那时连品题人物也讲究隽语传神,我们可以在《世说新语》中看到这方面的具体描写。影响及于文风,便取精约明净,简语传神。陶文的这一写法可能与这种风气有关。

第三、作者写《五柳先生传》,着重刻画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无谓的。显然是颂扬这种精神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显然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但是这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于叙事中见颂扬,于颂扬中见兀傲。粗粗读来,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观叙述的语句中,包含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这是很高的写作本领,压抑着满怀***不使流泄,结果笔端饱含感情,表现得更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

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评陶渊明的诗说:“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朴素质实,决不选声设色,讲究词藻色彩的华美。有柳有宅已足够了,便无取乎绿柳黄墙。《归园田居》诗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也只取桃柳绕屋,而不讲桃红柳绿。作者在这一点上,与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鲍照、同时的颜延之,都大异其趣。他的表现方式则纯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语言直叙情事,摹状物象,使人好像透过玻璃观物,不觉其有语言文字,而直触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笔又极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随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读起来丝毫没有吃力之感。宋人杨时说,陶渊明“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话是不错的,用力学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无法自然。必须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与“率意任真”分不开。但就文字表现上来说,平淡自然又不是率尔操觚所能办到的。文字要运用到十分圆熟的地步,才能达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这里不是说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说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韵的一朵奇葩。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