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指的是_移情啥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07 0
  1. 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 有没有人知道在佛洛依德的哪本书中出现过这个定义 或者举例
  2. 学前教育移情名词解释
  3. 移情名词解释心理学

移情 ,是指来访者将自己在过去生活中对重要他人的感情、态度和幻想等潜意识转移到心理咨询师身上的现象。

例如,借助移情的发生可使来访者重新体验自己的童年经历,认识和领悟过去的经历是怎么妨碍现在功能发挥的。

如果咨询师鼓励来访者依赖性,从来访者对自己极度需要中获得一种权利感,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他退化到一种幼稚的情景。如果给来访者一种建设性的思考和帮助,可以帮助他重现过去的***,从而从移情中走出。

移情指的是_移情啥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反移情 ,是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的潜意识情绪反应,导致对其行为产生扭曲知觉。

例如,来咨询师有一种强烈的被尊重、被赞同的需要,可能会变得过分依赖来访者的赞同和支持。

心理咨询师要清楚的认识和觉察自身未解决的问题和被压抑的需要,防止利用来访者来满足自己未实现的需要,干扰咨访的效果。

咨询师可以从这几个表现来鉴别自己是否具有反移情?

1、在某些来访者身上看到了自己,并对他过分认同,以至于不能对他进行有效工作;

2、对来访者投射某些自己所鄙视的自身特质,将这些来访者看做是难以接受治疗或不能对其进行工作的;

3、表现出引诱行为,利用咨询师角色的优势,赢得来访者的特殊感情;

4、扮演一个慈祥的替代式父母,具有过度保护性。

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 有没有人知道在佛洛依德的哪本书中出现过这个定义 或者举例

移情一词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

机制

形成移情的基础,是幼儿期在与双亲或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人物之间存在的未能处理妥当的问题。这一转移分为正转移和负转移。

正转移,如表白爱情及希望从治疗者身上获得爱恋情感的欲望。负转移,如对治疗者产生厌恶感、憎恨、敌意及想加以控诉的欲望等。前者又称为阳性转移,后者又称为阴性转移。

学前教育移情名词解释

简介 移情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产生、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但是,它只是着重于对意识产生人化作用的现象描述,未能揭示出审美中移情现象的实证心理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移情的概念由德国美学家R.菲舍尔(1847~1933)提出,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1~1941)。“移情”这一术语源于德语einfuhlund,英语对应词由美国心理学家E.铁钦纳(1867~1927)根据sympathy(共鸣、同情)转译为empathy 。创立及其影响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主要内容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简要分析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研究与发展指出与研究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J.G.赫尔德(1744~1803)指出:美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生命和人格的表现。1873年,菲舍尔在《论视觉形式感》文中根据其父F.菲舍尔的观点说明,没有不含内容的形式,那些没有自身灵魂的形式,必定会表现出观赏者把自己的情感转移上去的偶然作用所赋予它们的精神内容。他认为主体和对象的这种契合是情感和观念作用的结果。

德国的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对审美发生学进行了研究,他从生理学观点把移情看作一种内模仿。他在《动物的游戏》一书中举例说明,人在观看***时只能在内心里模仿马的跑动,这种内在的模仿产生的***就是审美感受,带有游戏的性质。他把游戏看作审美欣赏的起源,认为审美体验的核心是内模仿活动,这是产生移情的根源。

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在18***年发表的《美与丑》一文中,也提出了移情的概念。她指出,艺术创造虽然有多种动机,但它们的共同原则都是“趋向美而回避丑”。那么,是什么使形式显出美或丑呢?美的事物使我们把自身的活动投射到该事物中,其形象中加有我们自身的体验,而丑的事物则使我们的活动和生命受到挫折和阻碍。因此,人们对自己活动的体验是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她把移情现象理解为自身对经验的反省,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积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移情区四种类型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为中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作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他把移情区分为 4种类型

①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

②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

③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

④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在同期发表的《移情、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他指出: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用,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内体验到的直接价值感。这种审美体验是产生于自我的,而与被感知到的形象相吻合。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自我体验的对象形象,形象与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在这里享受的自我与观赏的对象是同一的,这是移情现象的基础。在审美观照中,对象的活动使人唤起了一种自我的意向,但是它又消融在全神灌注的观照中,为对象的活动所取代,由此使人获得了相应的满足。其心理机制并非观念的联想,而是由内模仿和运动感的中介作用产生的。四种规范性特征 同样,德国的J.伏尔凯特(1848~1930)在其《美学体系》及《审美意识》两书中,也以移情原理为中心对审美意识的结构作了系统阐述。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是审美观照中最重要和最有特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审美经验的全部内容。他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的 4种规范性特征

①审美在主体上是一种充满情感的直观,在客体上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②审美观照是对于对象各部分的整体性把握,审美对象则表现为有机的整体。

③审美体验使现实的感情非实在化,对象则相应地成为一种审美的外观。

④审美对象是对人具有一定意义的内容,审美体验成为一种被强调的价值体验。德国的W.沃林格 此外,德国的W.沃林格(1881~1965)认为,李普斯用移情解释一切艺术创作不免失于偏狭。他在《抽象与移情》一书中指出:艺术风格的流变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感受的变迁。埃及的金字塔和拜占庭的镶嵌画对生命力的抑制,说明不能把移情看作一切艺术的根源。除了移情冲动之外,还有一种相反的冲动,即抽象冲动,决定了艺术的发展。他认为,移情来自人与外界的同化关系,抽象来自人与外界的对立关系。抽象的目的在于,从外界现象的杂乱无常中看出规律性和必然性。人们在缺乏对空间的安全感时,就希图在艺术的形式中取得安宁,从中把握宇宙事物的绝对和永恒。所以人们往往用平面表现三度空间。

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移情”现象,即患者对治疗师产生爱或者憎的感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佛洛依德和布洛伊尔合作开业时,有一个叫安娜青年女患者对布洛伊尔产生了爱情,布洛伊尔害怕了,就携妻外出回避。佛洛依德则对此种现象加以严肃考虑,认为是患者的力比多或性力因固着于某一对象以致造成她的神经症。现在治疗时,她的力比多通过移情作用已转移于医生身上了,表现为对医生的感情,而易于或乐于接受他的信念。当然,精神分析师的义务是要迟早使患者摆脱这个力比多的新的不健康的“执著”,才可以使他终于获得痊愈。

移情名词解释心理学

学前教育里对移情的解释:移情(transference)是指一种心理状态,指一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和态度的认同。它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认同;二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认知与体验。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及社会知识,他们的内心世界比较单纯而敏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应学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或困难等。

学前教育移情的种类有:

1、积极移情

即教师能根据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适应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点。比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等;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等;当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失误时老师和家长要耐心地指导并加以纠正等等都是积极移情的表现方式之一。

2、消极移情

即教师不能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水平及时调节自己行为以适应儿童的需求和要求的行为模式叫做消极转移法。比如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老师的理解范围的话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取回避的方式不予理睬或者***用转移话题的方法将学生的视线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等等都是消极转移法的体现形式之一。

3、替代性迁移

所谓替代性迁移是指个体把某一特定***中的有关特征转移到另一***中去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一个学生因为怕黑而不敢到户外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说:“其实晚上也是很漂亮的”这样他就能克服恐惧的情绪了)

4、负向迁移

所谓负向迁移是指个体把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移植到另一件事物上的心理过程。(比如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数学所以就不喜欢学数学了) 负向迁移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移情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

移情的发生是来访者潜意识中情感的投射,是将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这种投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都是来访者内心真实情感的反映。

在心理治疗中,移情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干扰治疗的过程,因为来访者可能会将治疗者视为过去某个重要人物的替代,从而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正确处理移情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保持专业的态度,不被来访者的情感所左右,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来访者的情感,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移情这一工具,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内心的困扰。

心理学的分类:

1、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涉及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心理的起源和发展等。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的心理学分支。它涉及社会、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等各种领域,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取科学数据,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3、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胎儿到老年整个生命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涉及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