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点蜡烛求下联,盲人把烛的故事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8 0
  1. 有没有把字成语
  2. 鸡盲的成语鸡盲的成语是什么
  3. 鬼吹灯里写摸金校尉盗墓时把蜡烛点燃插在东南角,为什么插在东南角?
  4. 文言文日喻说的启示
  5. 苏轼中有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失明的认不认识太阳就向看的见的人请教,有人

拼音:

máng rén bǎ zhú

解释:

盲人点蜡烛求下联,盲人把烛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出处: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例句:

有没有把字成语

  盲人把烛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盲人摸象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盲人瞎马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盲者得镜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冥行盲索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有眼如盲 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怪雨盲风 犹疾风暴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晦盲否塞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盲风暴雨 指非常急骤的风雨。

  盲风妒雨 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同“盲风怪雨”。

  盲风怪雨 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盲风怪云 指急骤的风云。

  盲风晦雨 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比喻困境。同“盲风怪雨”。

  盲风涩雨 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盲人扪烛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同“盲翁扪籥”。

  盲人骑瞎马 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翁扪钥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亦作“盲翁扪籥”。

  盲翁扪籥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众盲摸象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鸡盲的成语鸡盲的成语是什么

很多呢

把臂入林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拜把兄弟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把持包办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把持不定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把持不住把:掌握。指意志比较薄弱,把握或控制不住自己

把饭叫饥比喻多此一举。

把酒持螯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把素持斋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把玩无厌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增加对方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揣奸把猾揣:藏。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大捞一把乘机放手攫取利益。

二把刀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分兵把守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放刁把滥指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盲人把烛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捞一把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拿印把儿指做官掌有实权。

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拿印把子指做官掌有实权。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亲知把臂亲知:亲人和知心朋友;把臂:握人手臂,比喻亲密的朋友。指亲人或知心朋友。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头发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投机倒把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无可把握把握:抓住。无法抓住。

稳拿把纂稳:有把握。指确有十分把握。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官员上任之初***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印把子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盈把之木盈:满;木:树。用一把手能握住的小树。比喻仅有小才能的人。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杖节把钺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鬼吹灯里写摸金校尉盗墓时把蜡烛点燃插在东南角,为什么插在东南角?

鸡盲的成语有:求道于盲,盲人说象,盲人把烛。

鸡盲的成语有:冥行盲索,盲人把烛,盲人摸象。2:拼音是、jīmáng。3:注音是、ㄐ一ㄇㄤ_。4:结构是、鸡(左右结构)盲(上下结构)。

鸡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亦作"鸡盲"。2.夜盲症。俗名鸡宿眼。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_盲”。夜盲症。俗名鸡宿眼。引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鸡盲雀瞽》:“今人之目至晚不见者,名曰鸡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高风内障歌》:“高风内障号鸡盲,天晚不明天晓光,夜能上视难见下,损亏肝血肾精伤。”《太平天_故事歌谣选·石达开献计装鸡盲》:“她不相信李小三真的患了鸡盲症。”

三、网络解释

鸡盲亦作“鸡盲”。病证名。系指夜间视物不清,白昼如常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夜盲症。

关于鸡盲的词语

众盲摸象盲风怪雨求道于盲群盲摸象盲目乐观冥行盲索盲人把烛怪雨盲风盲人说象盲人扪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鸡盲的详细信息

文言文日喻说的启示

所以要在东南角点蜡烛,这也与古代的墓葬习俗有一定的关系。在八卦中东南位于八卦中的巽位,代表着风,一般墓地的门都会开在这个方向,所以东南方是空气流通比较频繁的地方。

东南方的氧气含量也是比较高的地方,如果这个位置的蜡烛都灭了,其他地方的氧气含量自然会更低,要尽快撤出才行。

东南角距离墓门比较近,如果蜡烛突然熄灭,摸金之人也能根据之前蜡烛的位置辨别方向,快速的向东南方向移动,离开墓室。

总之,摸金之人在东南角点上一根蜡烛,为的是提高自己在地下的存活率,运用的是科学与风水知识,并不是真的有鬼吹灯。

摸金校尉的规矩

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如果公鸡啼蜡烛熄灭了,财物必须放回原处,恭敬磕三个响头,空手回去。鸡鸣灯灭不摸金。墓室只准进一次,方不可再进。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来者先选取明(冥)器。

当然这是《鬼吹灯》故事中的描述,但实际上,天下霸唱曾经澄清过,鸡鸣灯灭不摸金这规矩,是他自己编的,历史并无这种规矩。不过如今很多盗墓的故事中依旧在引用,足可见《鬼吹灯》的不凡之处。

苏轼中有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失明的认不认识太阳就向看的见的人请教,有人

1. 《日喻说》给人们的启示

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

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文章譬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

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有苏轼亲身体验在内的。对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艰苦历程,苏轼自己是过来人,所以谈起来格外亲切有味。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首先,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

如果只凭主观瞎猜,危害性就更大。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专靠外力是无济于事的。

探求真理,钻研学问的内因,就是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过实际锻炼。

尽管苏轼说,有一天"道"会不用你去求而主动地来找你,实际上他却正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会来找你的。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用的,值得借鉴的。

2. 谈谈《日喻》给我的启示和译文

翻译:

很久以前,有一个生下来就眼瞎的人。他经常能听到人们讲述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却无从得知。

于是盲人央求人们给他描述太阳。便有人告诉他:“太阳长的圆圆的,就好像铜盘一样。” 这个人敲了敲铜盘让盲人听,盲人使劲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同时,盲人就真的记住了敲铜盘的声音。

过了几天后,盲人坐在家里,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当,当,当”的声音。盲人高兴得大叫:“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看到此情景的人说:“不对,这是敲钟的声音,不是太阳。” 听到这话盲人便赶紧走过去让他给讲讲太阳是什么样子。

此人便如此描述:“太阳是会发光的,比烛光还要亮很多.” 说着便把蜡烛拿出来让他摸。盲人又使劲点头表示他这次真的明白了。并反复抚摸蜡烛牢牢地记住了它的样子。

之后又过了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盲人摸到了龠(龠是古代乐器的一种,模样与笛子相似。)他发现这个与之前摸过的蜡烛一样,便忍不住惊奇,大叫起来。“呀~呀!太阳在这里!”

这样人们虽然反复多次的给盲人描述了太阳的模样,但是到最后盲人也没能正确的归结出太阳到底是长什么样子。

对于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光听别人的描述是无***确掌握的。我们知道学习新技术或知识难,同样学习别人的管理方法或操作技术是更难的事情。如果只是片面的了解后就随意的***取行动,就将会犯扣盘扪烛似的错误。

启示:

文章一开头就像讲故事。作者说起一个盲人不识太阳。一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就向有眼的人打听。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以这个比方向盲人解释,本不算错;可是比喻总是蹩脚的,打比方的人没有考虑到铜盘有声音而太阳没有声音。“扣盘而得其声”,盲人一敲盘子就听到了声音。过了一天,听见钟响,他以为是太阳响了。又有人告诉他:太阳是有光的,正像蜡烛一样,也是有光的。这个解释也并不算错,可是忘记了盲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光”,于是盲人就“扪烛而得其形”,心想太阳大概是长的。过了一天,他拿到一只“龠”,发现也是长的,他想,这大概是太阳了。这是作者打的头一个比喻。下面接着说太阳和钟、龠相差也太远了。然而盲人却不知道它们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一般人对“道”了解不足,与一个不知道太阳是什么的盲人,可以说相差无几。如果让一个通达事理的人(“达者”)讲给他听,即使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诱导启发,恐怕也不比用盘子和蜡烛来解释太阳强多少,因为打比方总不能百分之百把道理讲清楚。于是作者下结论说:“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这是说,当时一般谈论“道”的人,谁也没有真懂“道”是什么,只就他自己所看到的一点点东西硬给起个名字,说这就是“道”,就是真理,有的人连看也没看见,只是凭空瞎猜,这都是不动脑筋,专门依赖别人所发生的毛病。

3. 日喻说 苏轼 文言文阅读

生而眇(miǎo)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②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è)④,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e4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4. < > 的启示

文章一开头就像讲故事。

作者说起一个盲人不识太阳。一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就向有眼的人打听。

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以这个比方向盲人解释,本不算错;可是比喻总是蹩脚的,打比方的人没有考虑到铜盘有声音而太阳没有声音。

“扣盘而得其声”,盲人一敲盘子就听到了声音。过了一天,听见钟响,他以为是太阳响了。

又有人告诉他:太阳是有光的,正像蜡烛一样,也是有光的。这个解释也并不算错,可是忘记了盲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光”,于是盲人就“扪烛而得其形”,心想太阳大概是长的。

过了一天,他拿到一只“龠”,发现也是长的,他想,这大概是太阳了。这是作者打的头一个比喻。

下面接着说太阳和钟、龠相差也太远了。然而盲人却不知道它们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一般人对“道”了解不足,与一个不知道太阳是什么的盲人,可以说相差无几。如果让一个通达事理的人(“达者”)讲给他听,即使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诱导启发,恐怕也不比用盘子和蜡烛来解释太阳强多少,因为打比方总不能百分之百把道理讲清楚。

于是作者下结论说:“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这是说,当时一般谈论“道”的人,谁也没有真懂“道”是什么,只就他自己所看到的一点点东西硬给起个名字,说这就是“道”,就是真理,有的人连看也没看见,只是凭空瞎猜,这都是不动脑筋,专门依赖别人所发生的毛病。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他先用孙武的话来回答,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主动,使敌人不由自主地走近自己,而不至于陷入被动,被敌人牵引过去。又引用了子夏的话,意思是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在铺子(肆)里待着,社会上的人由于需要,都自动地到铺子里来买东西,因此他们坐在店里就可以“成其事”,把各人的业务完成,用来比方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什么是“道”。

最后,作者自己回答什么是“致”:“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与欤?”不去求它而它自己就来了的,这就是“致”。“求”主要是依赖别人帮助,“致”主要是靠自己虚心学习,掌握主动。

必须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南方多没人”这一段的道理又深入一层。

苏轼告诉我们:所谓“学”得有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叫做实践。没人能沉在水里是怎么练的呢?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

一个人能长时间沉没在水里,这哪儿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到的,一定得对水的规律有所体会、有所掌握才行。一个北方的勇士只靠向南方的“没人”打听到一些空理论,真要按照他的话去河里试试,那非淹死不可。

这样,作者又得出一个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专门好高骛远去寻求什么高深的抽象的“道”,那就跟北方学“没”的人一样,早晚是要吃亏的。

最末一段,结合当前具体情况,谈了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 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有苏轼亲身体验在内的。

对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艰苦历程,苏轼自己是过来人,所以谈起来格外亲切有味。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

首先,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如果只凭主观瞎猜,危害性就更大。

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专靠外力是无济于事的。探求真理,钻研学问的内因,就是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

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过实际锻炼。尽管苏轼说,有一天“道”会不用你去求而主动地来找你,实际上他却正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会来找你的。

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用的,值得借鉴的。 …… 但是,这篇文章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几个丰富多彩而又恰当准确的比喻。

全篇文章一共用了四个比喻,一头一尾,盲人不认识太阳和北方人学潜水是两个明显的、由作者直接创造的比喻,形象性很强,一眼就看得出。中间两个,则是借用古人现成的、比较隐晦的、间接的比喻。

一个是引用孙武的话,用作战来说明人应该掌握主动;另一个是借用子夏的“百工居肆”的比喻来说明“道”与“学”的关系。这两个好像是引经据典,其实是利用古人现成的材料为自己服务。

这就看出作者的笔是多么灵活,驾驭古书的能力有多么强。 第一个比喻是说明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就“知”一方面来说的。

一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只靠别人转述的第二手材料而不亲自参加调查研究,就一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看去像讲故事,其实是用活泼新鲜的形象来感染读者,让读者进一步悟出作者所要讲的道理。这个比喻最重要、最精彩,也最深刻,因此把它摆在最显著的地位,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也加强了说服力。

第二、三两个比喻好像很简单,很现成,其实是很经济、很确切的。敌我双方战斗,谁争取到主动谁自。

5. < > 的启示

文章一开头就像讲故事。

作者说起一个盲人不识太阳。一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就向有眼的人打听。

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以这个比方向盲人解释,本不算错;可是比喻总是蹩脚的,打比方的人没有考虑到铜盘有声音而太阳没有声音。

“扣盘而得其声”,盲人一敲盘子就听到了声音。过了一天,听见钟响,他以为是太阳响了。

又有人告诉他:太阳是有光的,正像蜡烛一样,也是有光的。这个解释也并不算错,可是忘记了盲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光”,于是盲人就“扪烛而得其形”,心想太阳大概是长的。

过了一天,他拿到一只“龠”,发现也是长的,他想,这大概是太阳了。这是作者打的头一个比喻。

下面接着说太阳和钟、龠相差也太远了。然而盲人却不知道它们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一般人对“道”了解不足,与一个不知道太阳是什么的盲人,可以说相差无几。如果让一个通达事理的人(“达者”)讲给他听,即使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诱导启发,恐怕也不比用盘子和蜡烛来解释太阳强多少,因为打比方总不能百分之百把道理讲清楚。

于是作者下结论说:“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这是说,当时一般谈论“道”的人,谁也没有真懂“道”是什么,只就他自己所看到的一点点东西硬给起个名字,说这就是“道”,就是真理,有的人连看也没看见,只是凭空瞎猜,这都是不动脑筋,专门依赖别人所发生的毛病。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他先用孙武的话来回答,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主动,使敌人不由自主地走近自己,而不至于陷入被动,被敌人牵引过去。又引用了子夏的话,意思是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在铺子(肆)里待着,社会上的人由于需要,都自动地到铺子里来买东西,因此他们坐在店里就可以“成其事”,把各人的业务完成,用来比方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什么是“道”。

最后,作者自己回答什么是“致”:“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与欤?”不去求它而它自己就来了的,这就是“致”。“求”主要是依赖别人帮助,“致”主要是靠自己虚心学习,掌握主动。

必须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南方多没人”这一段的道理又深入一层。

苏轼告诉我们:所谓“学”得有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叫做实践。没人能沉在水里是怎么练的呢?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

一个人能长时间沉没在水里,这哪儿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到的,一定得对水的规律有所体会、有所掌握才行。一个北方的勇士只靠向南方的“没人”打听到一些空理论,真要按照他的话去河里试试,那非淹死不可。

这样,作者又得出一个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专门好高骛远去寻求什么高深的抽象的“道”,那就跟北方学“没”的人一样,早晚是要吃亏的。

最末一段,结合当前具体情况,谈了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 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有苏轼亲身体验在内的。

对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艰苦历程,苏轼自己是过来人,所以谈起来格外亲切有味。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

首先,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如果只凭主观瞎猜,危害性就更大。

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专靠外力是无济于事的。探求真理,钻研学问的内因,就是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

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过实际锻炼。尽管苏轼说,有一天“道”会不用你去求而主动地来找你,实际上他却正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会来找你的。

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用的,值得借鉴的。 …… 但是,这篇文章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几个丰富多彩而又恰当准确的比喻。

全篇文章一共用了四个比喻,一头一尾,盲人不认识太阳和北方人学潜水是两个明显的、由作者直接创造的比喻,形象性很强,一眼就看得出。中间两个,则是借用古人现成的、比较隐晦的、间接的比喻。

一个是引用孙武的话,用作战来说明人应该掌握主动;另一个是借用子夏的“百工居肆”的比喻来说明“道”与“学”的关系。这两个好像是引经据典,其实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4303639是利用古人现成的材料为自己服务。

这就看出作者的笔是多么灵活,驾驭古书的能力有多么强。 第一个比喻是说明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就“知”一方面来说的。

一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只靠别人转述的第二手材料而不亲自参加调查研究,就一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看去像讲故事,其实是用活泼新鲜的形象来感染读者,让读者进一步悟出作者所要讲的道理。这个比喻最重要、最精彩,也最深刻,因此把它摆在最显著的地位,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也加强了说服力。

第二、三两个比喻好像很简单,很现成,其。

6. 文言文《日喻》

译文:(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è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7. 文言文《日喻》的阅读答案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并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

(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

2.从“涉”到“ ”到“ ”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 ”。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名话的大意是…………( )

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 。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是一个()句,大意可译成 。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

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

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被水淹没的。”

5.反问句,可译成“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

6.本文的中心句是“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日喻

这篇寓言是苏东坡在殿试时写的。他用以讽刺当时学者盲从王安石的《三经新论》

原文:

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è),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有人)敲钟的声音,把发出声音的铜盘当作太阳。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盘、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è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

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它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那么“致”与“求”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何在?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参见朱靖华《苏东坡寓言评注?序言》)。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

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

总之,观点是 求学论道要踏踏实实,经过自己亲身经历、实践才能掌握,而不能只依靠听取别人的说法。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