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而不溢出自何处_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翻译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9 0
  1. 子悦文言文
  2.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3. 不孝子文言文
  4. 不孝子的文言文
  5. 《孝经》孝经

11.昔者晋献公使荀息***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皁而着之外皁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之道也?』虞公弗听,而***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吕氏春秋·权勋》)

译文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将怎么办呢?”荀息说:“不会这样,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这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呢?”晋献公同意了,就派荀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盯着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呀!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势。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荀息领兵攻打虢国,消灭了虢国。再回军攻打虞国,又消灭了虞国。荀息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满而不溢出自何处_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释

①车牙:车轮的外圈。车辅:夹于车轮外圈两旁之木。

12.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吕氏春秋·权勋》)

译文

昌国君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国诸侯的军队。齐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国诸侯的军队开战。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追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又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王请求一笔金钱。齐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①。这就是贪图小利反而失去大利的事例啊!

注释

①美唐:齐国金库。

13.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狠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吕氏春秋·下贤》)

译文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他诚恳坦荡,胸有大志;他明觉事理,遇事不疑;他卓尔不群,从不动摇;他遵循法则,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坚定;他忠厚淳朴,不作诈伪之事;他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刚毅坚强,节操高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14.昔赵宣孟将上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蠲而哺之,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一朐,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发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轝!吾请为而‘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吕氏春秋·报更》)

译文

从前,赵宣孟将要上国都绛邑去,看见一棵枯死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坏了的人躺在地上,起不来了。宣孟停下车,给他东西吃。宣孟连续喂了他几次,他一点一点咽下食物,漫漫地才睁开了眼睛。宣孟问他:“你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说:“我在绛做小差使,回家的路上断了粮,我羞于向人乞讨,又不愿擅自去拿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成这个样子。”宣孟送给他两块干肉,他拜了拜,接受了干肉,但却不肯吃。宣孟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我家有老母,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宣孟说:“你把这些肉吃了,我另外再给你一些。”于是又赠给他两束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两年,晋灵公要杀宣孟,就在房子里埋伏了兵士等待着宣孟的到来,然后把宣孟请来饮酒。宣孟看出了酒宴中藏伏的杀机,酒喝到一半就起身离开了。晋灵公命令房子里的伏兵立即去追杀宣孟。有一个士兵跑得很快,最先追上宣孟,他面对宣孟说:“喂,请您上车快跑!我愿为您回去死战。”宣孟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退让道:“何必打听我的名字!我就是枯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跟追杀宣孟的兵士搏斗而死。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普通士兵施恩德,尚且能使自己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捍卫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宁。”①作为一位人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寻求才可能得到。广泛寻求就能无所遗漏。

注释

①两诗分别见于《周南·免置》和《大雅·文王》。

15.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吕氏春秋·报更》)

译文

张仪是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有一个门客告诉周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有才干的士人,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希望君王对他能以礼相待。”昭文君接见了张仪,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小,不足以留住客人。但您西去游说,难道就一定能为秦王所知道吗?您要是得不到知遇,请看在我的面上回到这里来。我的国家虽然小,我愿与您共同治理这个国家。”张仪一再退让,面北连拜了两拜。张仪走时,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资助旅费。张仪到了秦国,在那儿呆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昭王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王以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让魏王作周昭文君的御手,让韩王当周昭文君车右,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掉,这都是靠的张仪的力量啊!

16.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而无为仁义者。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惠盎曰:『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愿也。』惠盎曰:『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独无意邪?』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惠盎对曰:『孔、墨是也。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心犹可服,因矣。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小弱可以制强大矣。(《吕氏春秋·顺说》)

译文

惠盎谒见宋康王。康王一边跺脚一边咳嗽,急促地说道:“我所喜欢的是勇敢有力的人,而不喜欢行仁义的人。客人将对我有何见教?”惠盎回答说:“我这里有一种法术:能使人虽然勇敢,但是他的剑戟却刺不进您的身体;虽然有力,却击不中您。大王您难道无意于这种法术吗?”康王说:“好!这是我想要听的。”惠盎说:“剑戟虽然刺不进您的身体,击打也不能命中您的身体,但您还是受到了侮辱。我这里有一种法术:能使人虽然勇敢却不敢刺您,虽然有力却不敢击打您。大王您难道无意于这种法术吗?”康王说:“好!这是我想要知道的。”惠盎说:“那些人虽然不敢刺您,不敢击打您,但并不是没有刺您击打您的想法啊。我这里有一种法术:能使人根本就没有刺您击打您的想法。大王您难道无意于这种法术吗?”康王说:“好!这是我所希望的。”惠盎说:“那些人虽然没有刺您击打您的想法,但还没有爱您利您的心。我这里有一种法术:能使天下的男男女女无不愉快地爱您利您。这就胜过了勇敢有力,在四种法术中位居于首。大王您难道无意于这种法术吗?”康王说:“这是我想要得到的。”惠盎回答说:“着就是孔丘、墨翟的品德呀!孔丘、墨翟没有领土,却能像当君主一样得到尊荣;没有官职,却能像当官长一样受到尊敬。天下的男男女女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抬起脚跟盼望他们,希望他们平安顺利。现在大王您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如果真有这样的志向,那么四境之内都能得到您的好处了,您就能远远胜过孔丘、墨翟了。”宋康王听了无话可答。惠盎快步走了出去。宋康王对左右的人说:“很善辩啊!客人用言论说服了我。”宋康王是个庸俗的君主,而他的心还可以说服,这是惠盎因宋王之所好而加以引导的结果。能因势利导,那么贫贱可以胜富贵、弱小可以制强大了。

17.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仲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吕氏春秋·不广》)

译文

鲍叔、管仲、召忽三个人彼此很要好,想共同来安定齐国。他们认为公子纠一定能继承君位。召忽说:“咱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好像鼎的三足,去掉一个都不成。况且公子小白一定不会被立为君主,不如三个人都去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可以。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因而连及到公子纠;公子小白没有母亲了,国人都怜悯他。将来的事情还不可预料,不如让一个人去事奉公子小白。将来享有齐国的,必定是这两位公子中的一位。”因此让鲍叔做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召忽到公子纠那里。身外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预料①。尽管如此,管子的谋虑还是近于妥善的。如果这样做了事情还不能万全,那大概是天意吧!但人为的努力总算是尽到了。

注释

①原文为“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公子纠”三字涉上文而衍(从俞樾、陈奇猷说)。有人断为“公子纠外,物则固难必”。不通。《必己》篇“外物不可必”可证此处的“外”字应下属。

18.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故听无事治。事治之立也,人主贤也。魏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报文侯,有贵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者,操以进之。』主书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书尽难攻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当此时也,论士殆之日几矣,中山之不取也,奚宜二箧哉?一寸而亡矣。文侯贤主也,而犹若此,又况于中主邪?中主之患,不能勿为,而不可与莫为。凡举无易之事,气志视听动作无非是者,人臣且孰敢以非是邪疑为哉?皆壹于为,则无败事矣。此汤、武之所以大立功于夏、商,而句践之所以能报其雠也。以小弱皆壹于为而犹若此,又况于以强大乎?(《吕氏春秋·乐成》)

译文

船和车开始出现以后,过了三代人们才感到习惯。开始做善事怎么可能容易呢?所以听信之言,没有什么事情办好。事业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君主的贤明啊。魏国攻打中山国,乐羊为将。乐羊已经攻占了中山国,回来向魏文侯报告,显出居功自傲的神色。文侯觉察出来了,命令主书说①:“群臣和宾客所献的书信,都拿进来。”主书搬进来两只箱子。文侯让乐羊看,箱里的书信全都是非难攻打中山国一事的。乐羊将***身快步退下,向北面连拜了两拜,说:“中山国的攻克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的功劳啊!”在当时,议士们反对攻打中山国的意见一天比一天强烈,***如文侯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而认为中山国不可攻取,哪里用得着两箱书信呢?只需一寸长的书信就足以让乐羊失去功劳了。魏文侯是位贤明的君主,办事尚且这样困难,又何况一般的君主呢?一般君主的祸患是:不能不让他去做,又不能让他中途不改变②。凡是要做中途不加改变的事情,君主必须思想意志、视听行动都无不认为其正确,那么臣下谁还敢认为不对而横加怀疑呢?君臣都专一地去做,就没有失败的事了。这就是汤、武王之所以在灭亡夏、商中大立功业,勾践之所以能报仇的原因。只要君臣都专一地去做,凭着弱小的国家尚且能如此,更何况凭着强大的国家呢?

注释

①主书:官名,主管文书。

②原文为“而不可与莫为”。“莫为”大概是“莫易”之误(从陶鸿庆说)。

19.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惟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吕氏春秋·察微》)

译文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①,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着三点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就能长期保持尊贵;满却不外溢,就能长期保持富足。富贵不离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国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

注释

①原文为“卑梁公怒”。楚僭称王,故守邑大夫都称公。

20.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吕氏春秋·知度》)

译文

君主的弊病,一定在于任命人官职而不能用其言,或用其言而又与不明智的人去商议。渡长江的人依靠的是船,走远路的人依靠的是良马,称霸称王的人依靠的是贤人。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这些人就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渡船和良马啊。不任用自己的父兄和子弟,并不是疏远他们;任用厨师、钓鱼人和仇人、奴仆,并不是偏爱他们。这是保住国家、建立功名的途径,不得不这样啊。这就好像大工匠建造宫室,量一量大小就知道要用多少木料,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尺寸就知道要用多少人。因此,小臣伊尹、吕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殷、周要成就王业了;管夷吾、百里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要成就霸业了。他们岂止是船和良马呢!

21.位尊者其教受,威立者其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万乘令乎千乘易,以千乘令乎一家易,以一家令乎一人易。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诸侯不欲臣于人,而不得已,其势不便,则奚以易臣?权轻重,审大小,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王也者,势也;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有知小之愈于大、少之贤于多者,则知无敌矣。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道远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无别则宗族乱。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氏春秋·慎势》)

译文

地位尊贵的,教化就能被接受;威严树立了,奸邪就能止息。这是治理人的原则。所以,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对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发号施令就容易,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对大夫之家发号施令就容易,用大夫之家对一个人发号施令就容易。如果反过来,即便是尧、舜也不能行其德化①。诸侯都不愿意臣服于人,可是却不得不这样。君王的地位如果不利,那么怎么能轻易地使诸侯臣服呢?权衡轻重,审察大小,多分封建立诸侯国,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有利。所谓王,就是权势。所谓王,就是权势无人能抗衡。权势有人抗衡,那么王位就要被废弃了。知道小可以超过大、少可以胜过多的人,就知道怎样才能使得无人与己抗衡。知道怎样才能使得无人与己抗衡,那么比拟僭越的事就会远远地离开了。所以,先王的法度是:立天子不让诸侯僭越,立诸侯不让大夫僭越,立嫡子不让庶子僭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因此,诸侯丧失了爵位,那么天下就会混乱;大夫没有等级,那么朝廷就会混乱;妻妾不加区分,那么家庭就会混乱;嫡子庶子没有区别,那么宗族就会混乱。慎子说:“现在有一只兔子在奔跑,上百个人都会去追捕。不是一只兔子够一百个人分,而是这只兔子还未定归属。由于归属未定,就是尧也将会竭尽全力去追捕,更何况普通人呢?整个市场摆满了兔子,过路的人却看都不看一眼。不是不想得到兔子,而是这些兔子的归属已经确定。归属已经确定,即使粗俗的人也不去争夺。”所以治理天下和国家,在于确定职分罢了。

注释

①原文为“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前四字毕沅认为当是“尝试反此”。从之。

子悦文言文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N.Lorenz)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

原文: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

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

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吕氏春秋·察微》)

译文: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

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

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这三点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

《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就能长期保持尊贵;满却不外溢,就能长期保持富足。富贵不离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国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1. 子贡问时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译文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一年到底应是几季?”

孔子答:“四季。”

子贡面露疑惑之色。孔子说:“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子贡立刻明白了。

2. 鲍宣字子都文言文答案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

好学,通晓经术,做过县乡啬夫、束州守丞。

后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荐孝廉时做了郎,因病离官,又做州从事。

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征召鲍宣,推荐做议郎,后来又因病离开。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拜宣为西曹掾,很敬重他,推荐宣做谏大夫,调任豫州牧。

一年多,丞相司直郭钦向皇上进言说“:鲍宣措施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判决诉讼案件,考察条款超出六条之外。

外出巡视乘车不驾六马,而驾一马,只宿于乡间公舍,被众人非议。”鲍宣因犯错误被免官。

归家几个月,又被征召做谏大夫。

鲍宣每逢处在谏大夫的位置,常上书直言规劝,他的言辞质朴。

这时哀帝祖母傅太后打算与成帝母一起称尊号,给亲属封官爵,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开始坚持正义,违背傅太后的旨意,都被免官。

3. 孔子学琴文言文阅读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2.2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2.3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4. 子奇治县文言文满分阅读

原文: 子奇年十余,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适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同车者)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救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译文: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注解: 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 治:治理 反:通"返",返回 既而:后来,不久 遣:派 共载:同车 白首:老年人 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 决之:决断政事 耕器:农具 仓:仓库 廪:仓库中的粮食 赈:救灾 私兵:私人武器

5. 关于孝子的古文,谁帮我找找

○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6. 太丘二子阅读答案的译文

译文: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寔家过夜,陈寔就让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时事,元方兄弟两人把火加入灶里,就一同放下煮饭的事情,都去偷听谈话。

煮饭时竟忘了放上箅子,结果让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麽没冒出蒸气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著说:「您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

」陈寔问:「你们可还记住一些所听的话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好像还记得。」於是兄弟俩一起述说,互相穿插补正,竟没漏掉大人们说的每一句话。

陈寔说:「既然这样,只吃稀饭也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乾饭呢!」。

不孝子文言文

原文

六曰: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溪,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於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後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於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遂驱入於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战,大机也。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故凡战必悉熟偏备,知彼知己,然後可也。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於昭公,曰:“禘於襄公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馀尽舞於季氏。季氏之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审,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於干侯。鲁昭听伤而不辩其义,惧以鲁国不胜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与季氏同患也。是不达乎人心也。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於安也?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於三季?同恶固相助。权物若此其过也,非独仲、叔氏也,鲁国皆恐。鲁国皆恐,则是与一国为敌也,其得至干侯而卒犹远。

通译

***设治和乱、存和亡的区别象高山和漂谷,象白土和黑漆那样分明,那就没有必要运用智慧,即使蠢人也可以知道了。然而治和乱、存和亡的区别并不是这样。好象可知,又好象不可知,好象可见,又好象不可见。所以有才智的人、贤明的人都在千思百虑、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尽管如此,尚且有管叔、蔡衩的叛乱***和东夷八国不听王命的阴谋。所以治乱存亡,它们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象秋毫那样,能够明察秋毫,大事就不会出现过失了。

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在其它诸侯国给人当奴仆,有能赎出他们的,可以从国库中支取金钱。子贡从其它诸侯国赎出了做奴仆的鲁国人,回来却推辞,不支取金外。扎予说:“端木赐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赎人了。”支取金钱,对品行并没有损害,不支取金钱,就不会有人再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牛来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说;“鲁国人一定会救溺水的人了。”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

?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与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一起在边境上***桑叶,嬉戏时,吴国的姑娘伤了卑粱的蛄娘。卑梁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应答很不恭敬,卑梁人很恼怒,杀死了那个吴国人就走了。吴国人去报复,把那个楚国人全家都杀死了。卑粱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竟敢攻打我的城邑?”发兵去攻打吴国人,连老弱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事以后大怒,派人率兵侵犯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克楚国边邑,把它夷为平地,然后才离开。吴国,楚国因此展开大战。吴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跟楚国军队交战,把楚军打得大殴,俘虏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夏啮。又接着攻打郢,得到了楚平王的夫人,把她带回吴国。这实际上还是鸡父之战的继续。凡是要守住国家,最上等的是洞察事情的开端,其次是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了解它。这三样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因此能够长期保住尊贵,满却不外溢,因此能够长期保住富足。富贵不离身,然后才能保住国家,使人民和谐。”楚国恰恰不能做到这些。

? 郑公子归生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宋国的华元率领军队在大军迎敌,羊斟给他怍驭手。第二天将要作战,华元杀了羊宴享甲士,羊斟却不在宴享的人中。第二天作战的时候,羊斟愤怒地对华元说:“昨天宴享的事由你掌握,今天驾车的事该由我掌握了。”于是把车一直赶进郑国军队里。宋国军队大败,华元被俘。弩牙相差一个米粒就不能发射。战争正象一个大的弩牙。宴享甲士却忘了自己的驭手,将帅因此战败被俘,难道不是活该的吗?所以,凡作战一定要熟悉全部情况,做好全面准备,知己知彼,然后才可以作战。

? 鲁国的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给他的鸡披上甲,季氏给鸡套上金属爪。季氏的鸡没有斗胜,季平子很生气,于是侵占郈氏的房屋,扩大自己的住宅。郈昭伯非常恼怒,就在昭公面前诋毁季氏说:“在襄公之庙举行大祭的时候,舞蹈的人仅有十六人而已,其余的人都到季氏家去跳舞了。季氏家舞蹈人数超过规格,他日无君主已经很长时间了。不杀掉他,一定会危害国家。”昭公大怒,不加详察,就派郈昭伯率领军队去攻打季氏,攻入了他的庭院。仲孙氏、叔孙氏彼此商量说:“如果没有了季氏。那我们家接离灭亡就没有几天了。”于是发兵前往救助,攻破院墙的西北角进人庭院,三家合兵一处,郈昭伯不能取胜而被杀死。昭公害怕了,于是逃亡到齐国,后来死在干侯。鲁昭公听信诋毁季氏的话,却不分辨是否合乎道理,他只害怕凭着鲁国不能胜过季氏,却不知道仲孙氏,叔孙氏也很恐惧,他们与季孙氏是患难与共的。这是由于不了解人心啊。不了解人心,地位即便尊贵,对安全又有什么益处呢?凭借鲁国尚且害怕不能胜过一个季氏,更何况三个季氏呢?他们都厌恶昭公,本来就会互相救助。昭公权衡事情错误到如此地步,不只是仲孙氏、叔孙氏,整个鲁国都会感到恐惧。整个鲁国都感到恐惧,这就是与整个国家为敌了。昭公与整个国家为敌,在国内就该被杀,今得以死在干侯,还算有幸死得远了呢!

学究

这篇文章和上篇文章一脉相承,说到社会和人性都是复杂的,不会简单显示一是一,二是二,所以复杂是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好坏一体,是非一体,亦正亦邪,难以区分。所有的作用都是在瞬间出现变化的,也就是哪一方面的能量得以激发,事情就会往另一方面移动,这才需要明察秋毫。

? 这篇文章说到了***的本质是要通过比对两面,引起能量不平衡才会出现***的发展,一旦一面两体能量平衡,就不会出现偏差,也不容易移动,因为平衡状态下能量彼此在消耗,在制约,就会停止在那里,一旦任何一边的能量稍化,整个平衡状态瞬间被打破。而这篇文章要说的就是谁能在这瞬间能量变化时看出事态发生的端倪才是真正的察微。

? 文章依然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察微的重要性,但所有***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真正的逻辑在于通过这些发生的***看到事物背后的本性,那就是任何好坏都是一体的,只是因为时机出现不同才会有新的状态出现,这就是这篇文章带给大家的智慧。

不孝子的文言文

1. 写人不孝的文言文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

翻译如下:

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喜欢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

2. 关于孝子的古文,谁帮我找找

○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3. 《***孝子》文言文

原文:

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

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

译文:

(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4. 哑孝子走进文言文)哑孝子的译文,从“崔长生”到“后不知孝子所知

崔长生,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性(至)孝 .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3.人(悯)之 悯:同情 4.父母(赖)以活 赖:依靠 5.乃(易)猪饲之 易:交换 6.父母先后(卒)卒:死 7.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 8.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哑孝子孝的体现] 1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糟糠,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食具中留着,自己反而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 2给父母准备棺材. 3父母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 4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

5. ***孝子 文言文翻译

(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孝经》孝经

1. 写人不孝的文言文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

翻译如下:

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喜欢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

2. 关于孝子的古文,谁帮我找找

○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3. 哑孝子的古文翻译

译文:(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4. 《***孝子》文言文

原文:

孝子无姓名,人以其哑而孝也,谓之哑孝子,亦不悉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为孝子也,谓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哑,不能言;与人处,以手指画,若告语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饥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无食,乞人余以养,有所得,必持归陈母前,俟母食,然后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则嬉戏拜舞母前,母欢娱如初,然后已。母无他子,只一哑孝子。见孝子哑,始亦悲伤,继而且安之;久之,且以为胜不哑子也。有食瓜者,见孝子立於侧,与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闻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蹑其后,验之。信然,乃大骇服。

已而母死,乡人方议醵钱敛,孝子蹶然起,牵乡人衣,至一井边,数数指水中。众讶之,姑引绳下视,则得钱累累;凡母之衾若与夫埋葬之费皆具,不知钱之所自来也,或曰:「孝子日乞归,必投一钱於中,积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赐孝子也。」既葬母,即远游不归,人遂无有见之者。

译文:

(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5. ***孝子 文言文翻译

(所说的这个)孝子没有姓名,人们因为他哑而且孝顺,(所以)叫他哑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昆明人因为他是孝子,(所以)说他是昆明人.(这个)孝子天生哑巴,不能说话.与人相处,(总是)用手指指画画来告诉别人,人们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顺,(他)有个母亲已经老了,饥饿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来推测母亲(的感受),不用母亲说明。家里没有吃的,乞讨别人吃剩的来养活自己。只要乞讨到(食物),必定捧着跪在母亲面前,等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亲有次生病,(他)在母亲面前嬉戏跳舞,直到母亲高兴像原来(没生病时)一样,才停下来。母亲没有其他儿子,只有这个哑孝子。(她)看见孝子哑,开始时很悲伤,后来心安了。久了之后,(她)认为(儿子的哑)胜过(别人)不哑的儿子。有个人吃瓜,看见哑孝子在旁边站着,(于是)把多余的瓜给他吃。(哑孝子)拿着瓜离开。吃瓜的人曾经听说过哑孝子吃东西先必定先给母亲吃,(于是)悄悄地跟随哑孝子之后,查看。果然是这样。于是非常吃惊佩服。

后来母亲死了,乡里人正要商量凑钱收敛安葬(他的母亲)。哑孝子突然跳起,扯着乡人的衣服到一个井边,频频指水中。众人都很惊讶,引一绳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钱很多(那两个繁体字不认得,姑且这么翻译)。母亲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费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钱为什么会自己来。有的人说:孝子每天乞讨回来,必定投一文钱到井中,积累很久了。有的人说:不是,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埋葬了母亲以后,(哑孝子)远游不再回来,于是再也没有人看见他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学着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邴疏。全书共分18章。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 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 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 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 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 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 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 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 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 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 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 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 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 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 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 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 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 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 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 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 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