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日不足乐有余,青丝流管歌玉凫意思,惟日不足乐有余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2 0
  1. 汉灵帝的灵字,有人解释为“好乱而不损”。请问何谓“乱”何谓“损”。其“乱”在何处,“损”在何处?
  2. 书法文言文
  3. 汉灵帝的 *** 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
  4. 赵衰,冬日之日也 成语接龙大全
  5. 古代皇帝为什么让宫女穿开裆裤
  6.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宫闱秘史多,帝王多荒*,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计其数。西汉有,汉废帝刘贺*乱后宫,意*太后,泡女人一次搞一车,“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汉书》)。后赵有,石虎“夺女十万余口以实后宫”(《资治通鉴》)。后梁有,朱温喜好*乱,连儿媳妇也不放过,还“乱其(补注:代指魏王张宗奭)妇女殆遍”(《资治通鉴》)。金朝有,金废帝完颜亮“命诸从姊妹皆分属诸妃,出入禁中,与为*乱,卧内遍设地衣,裸逐为戏”(《金史》)。南宋有,宋度宗赵禥一日召幸三十女,致使“既立,耽于酒色……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续资治通鉴》)。元朝有,窝阔台“传令将该部落中所有七岁以上的女子全部集中起来,已经嫁人的要从婆家追回,命士兵随意践踏她们”(《世界征服者史》)。明朝有,明光宗朱常洛因“进珠玉及侍姬八人啖帝”(《明史》),仅即位一个月便暴死;大西国皇帝张献忠“坑成都民于中园”(《明史》),“有缚人去*其妻杀之者;有趋人父*其女而杀之者”(《平寇志》)。……他也是百年难遇的一代荒*帝王,甚至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开创玩的荒诞时代,为了满足自我*欲,便让宫女皆穿开裆裤,也好兴起时按倒就临幸。这个以荒*为乐的皇帝就是东汉的灵帝刘宏。刘宏(公元156年—公元189年),即汉灵帝,肃宗的玄孙,曾祖父河闲孝王刘开,祖父刘淑,父亲刘苌。汉灵帝三字,重在灵字。何为“灵”?“乱而不损曰灵”(《谥法》)。刘宏二字,重在宏字。何为“宏”?“宏之字曰大”(《伏侯古今注》)。刘宏因“桓帝崩,无子”(《后汉书》),“大将军窦武持节迎于夏门亭”(《后汉纪》),登基为皇,“群臣谒见”(《东观汉记》)。纵观刘宏即位后的所作所为,都绕不开三样,不是玩世不恭,就是卖官鬻爵,要不就是荒*无度。第一样,玩世不恭。刘宏做皇帝,不是为了治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放纵。说刘宏是一个纨绔子弟,一点都不为过。为了闲暇度日,他“作罼圭、灵昆苑”(《后汉书》);为了拥有千里良驹,他“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后汉书》《东观汉记》);为了走进自然、野外度***,他“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后汉书》《东观汉记》);为了寻找乐趣,他玩弄宠物狗,给它们“着进贤冠,带绶”(《后汉书》)……狗也逗腻了,马也骑烦了,苑也溜够了,那就在皇宫中设一个市肆,扮成商人,一边喝酒,一边看宫女互相偷盗所卖商品为乐。这件事,史书上多有记载,“帝作列肆于后宫……饮宴为乐”(《后汉书》),“于后宫与人为列肆贩卖,使相偷盗,争着进贤冠”(《后汉纪》),“帝作列肆于后宫……从之饮宴为乐”(《资治通鉴》)。这一桩桩,这一件件,道出了刘宏玩世不恭、消极度日的不好心态,更致使东汉国力日渐衰弱,一日不如一日。第二样,卖官鬻爵。刘宏整日透支消费,挥金如土,时间一长直接导致国库亏空。钱没多少了,可我还要消费,汉灵帝眼前一亮,欲效仿秦始皇“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这一卖官鬻爵的做法,以满足自己膨胀无度的消费欲望。想到此,说干就干,汉灵帝便“造万金堂于西园”(《后汉书》《东观汉记》),公开卖官,明码招标,“以为私藏,闭司农金钱缯帛,积之于中”(《后汉纪》)。对于这样一荒唐事,史书上的记载是不胜枚举,如“卖关内侯,***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后汉书》),“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资治通鉴》),“卖关内侯,直五百万钱”(《资治通鉴》)。第三样,荒*无度。俗语道,好事不出门,外事传千里。在汉灵帝身上,玩世不恭、卖官鬻爵这两样,比起荒*无度这一样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无法相比并论。对于国君的临幸一事,《礼记》中就做过详细安排,“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古人真是高看这些国君,本是好心,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直接导致历代帝王多短命鬼,多荒*鬼。汉灵帝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荒*皇帝,看来,他对古人的***编排是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甚至有时候还超越自我,超额完成任务。西方有句谚语,好奇害死猫。在笔者看来,在刘宏这里,好奇心不止会害死动物,也会害死人。据《古今情海》引《文海披沙》的记载,汉灵帝让狗与宫女交媾。这骇人听闻且有悖人伦的禽兽之举,恐怕也使汉灵帝成为了的创始人。汉灵帝体内的荷尔蒙肯定不少,而且还是异常的多,要不然他不会玩,不会让宫女穿开裆裤。为了随时满足自己一时兴起的***,汉灵帝统一要求宫女穿开裆裤,一旦来了,随便按倒一个宫女就临幸,也免去了宽衣解带的麻烦。汉灵帝是很乐意这样做的,若从他还可,若不从他,那就不是宁死不屈那么简单了,恐怕惹急了他,诛灭九族都有可能。刘宏的疯狂之举,自然会把先后被封的宋皇后、何皇后以及被追封的王美人在活着时置于尴尬之地。汉灵帝天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喜欢玩弄女人,临幸女人。他不会做什么撸管男,在他看来,真刀真枪才是硬道理。酷暑难耐,汉灵帝也明白这个道理,便让人建了个“裸泳馆”,以便在夏日时也能尽兴。台阶上,覆盖上新鲜的苔藓;殿堂里,挖上沟渠,灌满水;沟渠里,种上“夜舒荷”;渠水里,倒上西域进献的香料。只见,裸泳馆里,波光粼粼,刘宏和一群赤身的淡妆浓抹的年轻宫女在里面嬉笑打闹、放荡不羁。兴致盎然之时,汉灵帝还做了一首《招商歌》,让宫女唱。歌的内容是这样的: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嘉难逾!刘宏也喜欢赛龙舟,只不过是漂亮美眉为他划船掌舵。汉灵帝就悠然自得的呆在船里,看一群***的美女给自己划船,偶尔也会故意捉弄别人,把她推入水里去,看那人狼狈不堪的落水样,霜打的茄子,蔫了。每每这时,刘宏皆是幸灾乐锅,喜不自胜,陶醉在无尽欢乐之中。汉灵帝在位期间,百姓苦不堪言,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甚至多了些哀鸿遍野,阶级矛盾日剧尖锐。刘宏对此却视而不见,依旧是我行我素,偏信谗言,一意孤行,信任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官宦集团,“始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后汉书》),“由是中官专朝,奢僭无度,各起第宅,拟制宫室”(《后汉纪》),“中常侍赵忠、张让、夏恽、郭胜、段珪、宋典等皆封侯贵宠”(《资治通鉴》),反而对大量无辜的百姓大打出手,导致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诸党人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后汉书》),“其余死者百余人……莫不垂泣”(《后汉纪》),“冬,十月,收飒送北寺狱……傅、相以下悉伏诛”(《资治通鉴》)。刘宏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当时在东汉出现的奇闻异事是数不胜数,如“洛阳女子生儿,两头共身”(《后汉书》),“侍中寺雌鸡一身皆成雄,惟头冠未变”(《后汉纪》),“有黑气墯所御温明殿庭中,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东观汉记》),“青虹见玉堂后殿庭中”(《资治通鉴》)。对于这些奇异之事的真***,笔者认为,真***并不重要,再说也无从考证,重要的是史官在向我们这些后来人暗示,汉灵帝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果然,公元189年,一代昏君刘宏死去,结束了自己荒诞的一生。人在做,天在看;自己惹的祸,自己受。史书上对刘宏的荒*记载,并不是空穴来风,因荒*颓唐而臭名昭著,正因为他雷厉风行,无所顾忌,连《后汉书》这样的正史,在最后也不得不这样说道:“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征亡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韂。”所以汉灵帝荒*是有的,但不并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与女人误国有关。笔者认为,只要不做国君,女人一般是误不了国的。美女历朝历代都有,而且皆是一抓一大把,那为什么有些皇帝是一代圣君,而有些则是昏君呢?在笔者看来,这关键是要看国君如何了,如果他心怀百姓,再有美女,也不会过度沉迷女色、自我沉沦;但如果他本就意志不坚,喜欢拈花惹草,再有女人,那不正是歪打正着,投其所好,堕落误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汉灵帝的灵字,有人解释为“好乱而不损”。请问何谓“乱”何谓“损”。其“乱”在何处,“损”在何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拼音: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惟日不足乐有余,青丝流管歌玉凫意思,惟日不足乐有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释: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示例: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 ★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

近义词:甘居中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反义词:力争上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歇后语:猫儿赛老虎;骑驴望着坐轿子的

语法: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拼音:chéng shì bù zú,bài shì yǒu yú

解释: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示例:茶上安顺虽说和自己平辈,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二七章

近义词: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歇后语:蒋干过江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事情越来越糟

九鼎不足为重

拼音: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解释: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近义词:一言九鼎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美中不足

拼音:měi zhōng bù zú

解释: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示例:叹人间,~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近义词:白璧微瑕

反义词:十全十美

歇后语:嫦娥脸上长痣;西施脸上出天花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大体很好

人心不足蛇吞象

拼音: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示例:罗洪宪诗:“~,世事到头螳捕蝉。”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近义词:贪心不足

反义词:知足常乐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贪心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拼音: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解释: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出处:《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淮南子·俶真训》:“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

示例: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者。 ★宋·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四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平日积累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拼音: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解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出处:《晋书·王湛传》:“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近义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处于中间位置

死不足惜

拼音:sǐ bù zú xī

解释: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出处:《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示例:妾一身~,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近义词:视死如归

反义词: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语法:作谓语;形容不怕死

贪心不足

拼音:tān xīn bù zú

解释: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示例:一个人活到九十岁了,要还有这些忌讳,那就叫~,不知好歹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近义词:贪得无厌、贪心无厌

反义词:心满意足

歇后语:吃着鸡,抓着鸭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需求

微不足道

拼音:wēi bù zú dào

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谷梁传·隐公七年》:“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示例: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

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

近义词: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反义词:举足轻重、硕大无朋

歇后语:大象上的跳蚤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惟日不足

拼音:wéi rì bù zú

解释:惟:只;足:够。只觉时日不够。

出处:《尚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示例:《梁书·安成王秀传》:“庾郭之形骸枯槁,或橡板菁羹,~。”?

近义词:日落西山

语法:作谓语;指只觉时日不够

先天不足

拼音:xiān tiān bù zú

解释: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寿麻之人无影,不知何故?”

示例:但是,剧本中若只出现几个店员,总显得有些~。 ★老舍《我怎么写〈春华秋实〉剧本》

近义词:后天不良

反义词:得天独厚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或事物

心有余而力不足

拼音: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解释: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示例: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近义词:爱莫能助

反义词:余勇可贾、行有余力

歇后语:大力士绣花;八十老汉挑担子

语法:作主语、分句;表婉约拒绝的意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拼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拼音:bài shì yǒu yú,chéng shì bù zú

解释: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出处: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近义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事情越来越糟

卑卑不足道

拼音:bēi bēi bù zú dào

解释: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聃诡谲,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示例:但这所谓酒馆,是和肥肠汤锅比较说的,它只贩卖烧酒,猪头、猪尾等等不成材料的货色的卤味。因此倘若同镇子上的酒巴馆一比,那便~了。

★沙汀《淘金记》二

近义词:微不足道、卑不足道

反义词:举足轻重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自谦

卑不足道

拼音:bēi bù zú dào

解释: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出处:见“卑卑不足道”。

示例:我是一个~的人。 ★巴金《家》二七

近义词:微不足道

反义词:举足轻重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貂不足,狗尾续

拼音:diāo bù zú,gǒu wěi xù

解释: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出处:《文选·任昉》“华貂深不足之叹”唐·李善注:“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示例:散文,在文苑中算是成功的,但试看今年的选本,便是前三名,也即令人有‘~’之感。 ★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

近义词:狗尾续貂、貂狗相属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渺不足道

拼音:miǎo bù zú dào

解释: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出处:秦牧《序》:“但是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人比较起来,特别是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先进人物比较起来,却又完全显得渺不足道了。”

示例:在这大时代里,生与死的意义固然都很重大,然而,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呵! ★沙汀《老烟的故事》

近义词:微不足道

反义词:举足轻重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非常微小

损有余补不足

拼音: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

解释:损:减少。减少多余的,添补不足的。原指古代道家的一种平均思想。后也泛指一般的填平补齐。

出处:《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示例:借这些世间余财,聊救贫人,正所谓~,天道当然。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神偷寄兴一枝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拼音:xué rán hòu zhī bùzú,jiāo rán hòu zhīkùn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近义词:学而后知不足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不足齿数

拼音:bù zú chǐ shǔ

解释: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出处:《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示例: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 ★鲁迅《呐喊·阿Q正传》

近义词:不足挂齿

反义词:相提并论

语法:作谓语;表示不能相提并论

不足挂齿

拼音:bù zú guà chǐ

解释: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示例:宋江答道:“无能小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七回

近义词:不在话下、微不足道、不屑一顾

反义词:举足轻重、有口皆碑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事情很小,微不足道

不足回旋

拼音:bù zú huí xuán

解释: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

示例:这儿地方太窄,~。

反义词:留有余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行动不便

不足介意

拼音:bù zú jiè yì

解释:不值得放在心上。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柘骨,何足介意。”

示例:如此敌人,~,所以我仍要从事译作,再做一年。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近义词:不必介意

反义词:耿耿于怀

语法:作谓语;指不必放在心上

不足轻重

拼音:bù zú qīng zhòng

解释: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示例:上自独当一面之官府,上至~之官吏,而亦共闻是言。 ★清·邹容《革命军》第五章

近义词: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反义词:举足轻重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

不足为道

拼音:bù zú wéi dào

解释: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示例:区区小事,~。

近义词:不值一提、何足挂齿

歇后语:雕虫小技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不足为法

拼音:bù zú wéi fǎ

解释: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示例:那些工作作风实~。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

近义词:不足为训

反义词: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语法:作谓语;指不值得学习

不足为怪

拼音:bù zú wéi guài

解释: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众哄然一笑曰:‘是固有之,不足为怪。’”

示例:至于屋子材料的窳陋,那是贫民窟房屋的本色,~。 ★邹韬奋《经历》

近义词:不足为奇

反义词:稀奇古怪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等很普遍

不足为据

拼音:bù zú wéi jù

解释: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示例: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近义词:不足为凭

语法:作谓语;指事情或言论不能成为凭据

不足为虑

拼音:bù zú wéi lǜ

解释:不值得忧虑担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示例:承教方知西事,然倭奴水寇,~,盖此辈舍舟无能为也。

★明·李贽《焚书·答陆思山》

反义词:提心吊胆

语法:作谓语;指不必担心

不足为凭

拼音:bù zú wéi píng

解释: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示例:纵说这话~,前番我在德州作那个梦,梦见那匹马,及至梦中遇着了他,那匹马就不见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近义词:道听途说、无案可稽、捕风捉影

反义词:有案可稽、言之凿凿、铁证如山

语法:作谓语;指事情或言论不能成为凭据

不足为奇

拼音:bù zú wéi qí

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示例:这些都是小事情,~,不过偶然想到,举例而已。

★《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

近义词:家常便饭、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反义词:大惊小怪、千奇百怪、异乎寻常

歇后语:猫脊上坐人;此地上跳到炕上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等很普遍

不足为外人道

拼音: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解释: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近义词:不足挂齿

语法:作谓语、分句;形容不值得对外说

不足为训

拼音:bù zú wéi xùn

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示例: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近义词:不足为法、似是而非

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语法: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然,不值得仿效

不足为意

拼音:bù zú wéi yì

解释:不值得介意。

出处: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示例:肺病的进行,似已被阻止;但偶仍发热,则由于肋膜,~也。 ★鲁迅《书信集·致沈雁冰》

近义词:不足介意

反义词:耿耿于怀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值得介意

不足与谋

拼音:bù zú yǔ móu

解释: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示例: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

歇后语:道不同

语法:作谓语、补语;指不能信任

不足之处

拼音:bù zú zhī chù

解释:不完善的地方。

出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书法文言文

乱指的是胡作非为,损是指没有把国家毁掉。

汉灵帝刘宏的谥号为“灵”,这个“灵”字在谥法中解释为:“乱而不损曰灵”。想想这位皇帝胡作非为,把国家折腾得够呛,只是勉强没有亡在他的手里,也算是“不损”吧。至于这个“乱”就更为贴切,不但包括他卖官鬻爵的“捣乱”,也要包括他声色犬马的“*乱”。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因父亲、解渎亭侯刘苌早逝,故刘宏世袭解渎亭侯的爵位,母亲为董氏(董太后)。?

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皇甫嵩在陈仓大败凉州叛军王国等人。三月,幽州牧刘虞平定张纯叛乱。 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刘宏在南宫嘉德殿驾崩,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灵皇帝。其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于文陵。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光和元年(178年),刘宏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又尝试卖官。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

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刘宏成年后,设置西园供自己享乐,灵帝将卖官所得收入用于西园的建设。中常侍吕强进谏:“天下财物都是陛下的,何必还分公和私?”刘宏不听。卖官的政策一直持续到刘宏逝世。

百度百科-汉灵帝

汉灵帝的 *** 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

1. 有关书法的文言文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学书为乐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

学书消日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

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

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 学书作故事 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

学真草书 自此已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

然虚名已得,而真气耗矣,万事莫不皆然。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

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 学书工拙 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

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 作字要熟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于***中,自是一乐事。

然患少暇,岂其于乐处常不足邪? 用笔之法 苏子美常言用笔之法,此乃柳公权之法也。亦尝较之斜正之间,便分工拙。

能知此及虚腕,则羲、献之书可以意得也。因知万事有法。

扬子云:“断木为棋,刓革为鞠,亦皆有法。”岂正得此也。

苏子美论书 苏子美喜论用笔,而书字不迨其所论,岂其力不副其心邪?然“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余独以为不然。此所谓非知之难,而行之难者也。

古之人不虚劳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盖其幼也,未有所为时,专其力于学书。

及其渐长,则其所学渐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学书于晚年,所以与古不同也。

苏子美蔡君谟书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往年予尝戏谓:“君谟学书如口,用尽气力,不离故处。”君谟颇笑以为能取譬。

今思此语已二十馀年,竟如何哉? 李邕书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

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笔说》 学书静中至乐说 有暇即学书,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尔。以此知不寓心于物者,直所谓至人也。

寓于有益者,君子也;寓于伐性汨情而为害者,愚惑之人也。学书不能不劳,独不害情性耳。

要得静中之乐,惟此耳。 夏日学书论 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自知愧。

但思所以寓心而销昼暑者,惟据案作字,殊不为劳。当其挥翰若飞,手不能止,虽惊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顾也。

古人流爱,信有之矣。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乐之不厌,未有不至于工者。

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不必取悦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自适而已。 《杂题跋.跋李翰林昌武书》 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宜共见称于当时也。

风雅寂寞久矣,向时苏、梅二子以天下两穷人主张斯道,一时士人倾想其风***,奔走不暇,自其沦亡遂无复继者,岂孟子所谓“折枝之易”第不为耶?览李翰林诗笔,见故时朝廷儒学侍从之臣,未尝不以篇章翰墨为乐也。 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

羲、献以来,遗迹见于今者多矣,小楷惟《乐毅论》一篇而已。今世俗所传,出故高绅学士家最为真本,而断裂之馀仅存者百馀字尔,此外吾家率更所书《温彦博墓铭》亦为绝笔。

率更书世固不少,而小字亦止此而已。以此见前人于小楷难工,而传于世者少而难得也。

君谟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而《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

予非知书者,以接君谟之论久,故亦粗识其一二焉。治平甲辰。

2. 找一篇适合书法创作的200字文言文

《戒子孙》[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 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理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

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滛乐祸,疾良善如雠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

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 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予学》东汉 许劭 得失卷一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予非失,乃存也。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顺逆卷二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尊卑卷三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休戚卷四 物有异也,理自通焉。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荣辱卷五 人强不辱,气傲无荣。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予人辱者,自辱也。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成败卷六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亲者,予之可安也。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兴亡卷七 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薄敛 *** 富,兴焉。政苛 *** 怨,亡焉。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诫子书二篇》[三国蜀]诸葛亮 题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官至蜀国丞相。他在信中,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

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颇为后人传诵。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③,非澹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⑤。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⑥,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⑦,险躁则不能治性⑧。

年与时驰⑨,意与曰去⑩,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行:做。 ②修身:修养身心。

③养德:陶冶德行。 ④澹(dan)泊:恬淡寡欲。

⑤宁静:安定清静。远:高远,远大。

⑥广:扩大。这里是增加的意思。

⑦*:放纵,无节制。慢:懈怠。

励:激励。 ⑧险:疾。

治:修养。 ⑨驰:跑得很快。

此指时间过得快。 ⑩去:去掉,消失。

?遂:终于。枯落:干枯衰落。

此指年老体衰,精力枯竭,学识无成。 ?多:表示大约。

又诫子书 题解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儿子如何运用酒宴交际,并掌握饮酒分寸。 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①,适体归性②,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③。

主意未殚④,宾有余豪⑤,可以至醉,无致迷乱⑥。 注释①致:表达

②归:符合。 ③至:达到顶点。

④意:情趣。殚:尽。

⑤豪:酒量大的意思。 ⑥致:达到。

迷乱:分辨不清,丧失理智。 诫外生书① 题解 这封信是诸葛亮写给外甥庞涣的家训

庞涣,字世文,诸葛亮二姐的儿子,曾官至郡太守。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外甥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②,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③,使庶几之志④,揭然有所存⑤,恻然有所感⑥;忍屈伸⑦,去细碎⑧,广咨问,除嫌吝⑨,虽有淹留⑩,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①外生:外甥。

生,同“甥”。 ②存:有。

③滞:拘泥。 ④庶几:指圣贤

⑤揭:显露。存:保存。

⑥恻:恳切。 ⑦忍:容忍。

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顺利。

⑧细碎:细小烦杂。 ⑨嫌:埋怨,不满。

吝:悔恨,遗憾。 ⑩淹:停留。

淹留:停留。

3. 需要练字的古文

1.陋室铭

2.马说

3.师说

4.爱莲说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鱼我所欲也

8.劝学 《荀子》

9. 赤壁赋

10.卖炭翁

11.木兰诗 《乐府诗集》

12.石钟山记

13.五人墓碑记

14.六国论

15.过秦论

大多都是些高中要求背诵的古文,

既可巩固记忆有可达到练字效果。

4. 求700字左右的古文,写书法作品用

700字左右的古文很多,以下仅供参考 《势胜学》[北宋] 薛居正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

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

心不生恶,道未绝也。未明之势,不可臆也。

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

迫人匪力,悦人必曲。受于天,人难及也。

求于贤,人难谤也。修于身,人难惑也。

奉上不以势。驱众莫以慈。

正心勿以恕。亲不言疏,忍焉。

疏不言亲,慎焉。贵贱之别,势也。

用势者贵,用奸者贱。势不凌民,民畏其廉。

势不慢士,士畏其诚。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逊焉。

不为势,在势也。无形无失,势之极也。

无德无名,人之初也。缺者,人难改也。

智者,人难弃也。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借于弱,予不可吝。

人足自足焉。君子怜弱,不减其德。

小人倚强,不增其盛。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懦不成势,攻其弱也。

恶不长势,避其锋也。善者不怨势劣,尽心也。

不善者无善行,惜力也。察人而明势焉。

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也。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也。

势者,利也。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上多伪,下乃媚。

义不张,情乃贱。卑者侍尊,莫与其机。

怨者行险,仁人远避。不附一人,其祸少焉。

君子自强,惟患不立也。小人自贱,惟患无依也。

无心则无得也。无谋则无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振。厄多生智,其性乃和。

无困无厄,后必困厄也。贱者无助,必倚贵也。

士者无逊,必随俗也。勇者无惧,必抑情也。

守礼莫求势,礼束人也。喜躁勿求功,躁乱心矣。

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心有易而后行无善也。

善人善功,恶人恶绩。善念善存,恶念恶运。

以恶敌善,亡焉。人贱不可轻也。

特贵不可重也。神远不可疏也。

势有终,早备也。人有难,不溃也。

《朱子家训》[清]朱用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解厄学》[宋]晏殊 藏锋卷一 厄者,人之本也。

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

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

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

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

生之惟艰,何足道哉?隐智卷二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

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

不怨智寡,忠义失焉。上惟忠,能次之。

下为实,术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难止。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戒欲卷三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好之莫极,强之有咎。

君子修身,避祸也。小人无忌,授首也。

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治贪以严,莫以宽。

惩*以辱,莫以隐。伐恶以尽,莫以慈。

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省身卷四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

待己如人,大计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人心多易,非思难度。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求实卷五 致远者实,近利者虚。众趋者慎,己悦者进。

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

人无贱者,惟自弃也。大智无诈,顺乎天也。

小智无德,背乎情也。识察勿忧,忧弗学也。

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慎言卷六 言之祸,无论优劣也。语之弊,由人取舍也。

君子不道虚言,实则逆耳。小人不表真心,伪则障目。

见言见志,其行亦断也。贵者宜谦不宜傲。

卑者宜恭不宜放。人无信,则言勿听。

不知机而无泄。

5. 336个字的文言文书法

《戒子孙》[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

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理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滛乐祸,疾良善如雠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

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赵衰,冬日之日也 成语接龙大全

> 我这一辈子没少染女色,咱老刘家的皇帝没有不喜欢泡妞的,咱高祖阿邦爷爷没发迹时蜷在老家沛县土酒吧里就弄绯闻。老刘家坐天下后绯闻就跟汉宫没断过。> > 我又恢复了饮酒、游乐、渔色的充满 *** 和放荡的帝王生活。> > 我叫一些或站或坐在水边玉阶上嬉水梳发,叫几个登船划桨,让一个坐在船头唱歌,我则坐在彩船中任由漂游,在我眼里这些宫女突然变成了 *** 的仙女,我像是在仙境里,又宛如置身法国安格尔的《大浴女》名画中。> > 你们只当我是个财迷心窍的皇帝也没什么,千万别说我是好色之徒,我好色还好得过人家隋炀帝小老弟嘛!我还是个讲爱情的人呐,后来搞裸游馆与爱情无关,是个创举。> > 我这一辈子没少染女色。> >咱老刘家的皇帝没有不喜欢泡妞的,咱高祖阿邦爷爷没发迹时蜷在老家沛县土酒吧里就弄绯闻。老刘家坐天下后绯闻就跟汉宫没断过。谁做皇帝不搞绯闻简直是浪 费***,那么多美女放到后宫干什么?谁忍心让那些如花似玉的宫女慢慢变成白头怨妇,那是做皇帝的失职、做皇帝的犯罪啊!我能那样嘛?> > 为了不让人怨咱,咱只有辛苦一些,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后宫跟妞们摸爬滚打、嘻嘻哈哈。人就说我寻欢作乐、沉溺美色。我觉得后宫那么多女人要让皇帝一个人来对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和责无旁贷的工作。咱不勇挑重担,让谁挑去?> > 任谁当了皇帝,都会觉得这担子不轻,要把这担子挑好是不容易的。何况我对女色是爱有所好,好有所专。> > 我对宫中的王美人是动过感情的,说来也是个爱情悲剧。宫里女人多,你专心爱上谁了,谁就遭妒,别的女人就会设法打击陷害受宠的女人,这女人就难免出事。> > 王美人是河北邯郸人。> >邯郸出美女呀,过去的母亲赵姬就是邯郸出名的美女。王美人自是国色天香,在后宫美人堆里一站,立马把别人都变成庸脂俗粉了。她不仅相貌好看,人又 极有灵气,素质也高,不仅擅长书法,还懂数学,我掐指头能算计着卖官弄钱那点算数法就她教的,可惜没学好。王美人可是出身良好的家庭里一层层通过严格考试 挑选入宫的。> > 我的老婆何皇后不能跟人家比。> > 她是河南南阳人,家里是杀猪屠狗的,是一俗人。> > 按当时规定,每年八月官府核查统计户口,登记年龄相貌,同时挑选女子入宫。何家是找了关系花钱买通了官员,才把女儿弄进宫来的。何皇后当然长得不错,人也会投我所好,我跟她生了皇子刘辩。但她毕竟是屠户家出身,有着屠户的DN A,凶残,小心眼儿。> > 当我爱上了王美人,把她搞大了肚子,何皇后变得忍无可忍。> >王美人是深知何皇后的厉害的,她为了不招致皇后的加害,背着我服药,想把肚里胎儿打下来;然而打胎不成功,生下了皇子刘协。这就使何皇后视王美人为自己 的竞争对手,生怕有一天我会把她的皇后位子废掉,让王美人顶替,立刘协为太子。她便暗中着人向王美人下了毒手,鸩杀了我所深爱的女人!> > 那段时间我的心死了,我不再跟女人 *** 。> > 我甚至想理个光头出家做和尚算了。> > 我还写了一些调子灰暗却不乏华美的辞赋,用以埋葬这一段感情。> > 经过内心挣扎,我还是走出了阴影,我是皇帝,难道能沉湎于儿女私情中不能自拔吗?> > 王美人死了,我就不活了吗?就能不做皇帝,放着江山和更多的美人不管不顾吗?那岂不是太自私了,比我老婆何皇后还自私!所以我要走出来,走出王美人感情的误区,投入更多美人的怀抱。> > 不久,我又恢复了饮酒、游乐、渔色的充满 *** 和放荡的帝王生活。> > 中平三年(186)春。樱花生树,像美女脸颊一样的樱花,如同浮在枝丫上艳丽的雪。这是繁复而迷离的季节。> > 我带着一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后宫佳丽到西园赏花游玩。我看见宫女的大奶和丰腴的臀部在半掩的衣裙中迎风浩荡,她们的嬉笑与香气散布在空气中经久不息———多美的曲线,多棒的身材,多么可爱的尤物!> > 我想写诗,不。我脑中突然出现了建一座让美女们游乐的场所的设想。> > 对,建一座裸游馆!> > 让我和美人们在里面尽情游玩,这是个大胆而又有创意的设想,这个设想一旦产生就令我亢奋不已。> > 我跟几个太监商量,他们进一步丰富了我的创意,并搞了一个详细规划。> > 几天后,我批准了启动建设裸游馆这项工程设施项目的报告,亲自参加了动工奠基仪式,还挥锹为奠基石夯了第一坯土。> >作为***重点工程,没让我等太久的时间,就见一千多间构造别致、布置奢华的裸游馆出现在眼前。裸游馆馆舍前是高级玉石铺就的台阶和特制砖窑烧的青砖砌成 的甬道,层层台阶无不玉石莹莹,赤脚走在上面滑腻而柔润。阶沿下有宽阔的清渠,水中漂曳着雪白的莲花,这些莲花硕大如玉盘,是南方进贡的珍奇品种,其莲叶 白昼卷缩,静夜舒展,一茎结四朵莲花,蓬蓬灿烂,有个极有诗意的名儿叫夜舒荷。清澈的渠水恰似明镜一般,上面浮着彩船,好像水上的巨大花篮,令人叹为观 止。> > 我亲自在后宫挑选了一批身材丰满又灵活轻巧的宫女,让她们 *** 了,全 *** 了,随我到裸游馆进行开张活动。> > 我叫一些或站或坐在水边玉阶上嬉水梳发,叫几个登船划桨,让一个坐在船头唱歌,我则坐在彩船中任由漂游,在我眼里这些宫女突然变成了 *** 的仙女,我像是在仙境里,又宛如置身法国安格尔的《大浴女》名画中。哈哈,哈哈哈……> > 扑通!船翻了,我有意让人弄翻游船,看浅浅的水中美人如玉的身体翻翻滚滚,是一条条美人鱼,让我开心不止。> >从此以后,我就迷上了裸游宫,我开始讨厌冬季而向往并热爱夏天。每当夏日,我就选好美女,尤其注重她们的身材和肤色,带她们开进裸游馆进行避暑的清 凉狂欢。太监们预先做了精心安排,在裸游馆遍置珍宝玩物、山珍海味、美酒佳酿以及丝帐床被。后宫的女人们无不向往和我到裸游馆纵情享乐,***日月。> > 为此,我还诗兴***,专门写了一首表现裸游宫情境的诗《招商歌》:> > 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尽偃叶夜舒。> > 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 > 千年万岁嘉难逾。> > 诗嘛作得或许不怎么样,但抒发了我在裸游宫的一些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许千百年后,我不在了,美人们也不在了,裸游宫呢也可能早已不存。可这首诗存在,它记录的一切,都是逼真的,原生态的,这就是文字的不朽生命力。> >我在裸游馆里欣赏娇美的美眉,品着极品美酒,有时心血来潮,命令太监们到馆北学驴叫助兴,此起彼伏的驴叫,把美眉们乐翻了,我也异常亢奋,这种时候 跟她们 *** ,有一种独特体验。我趴在她们的肚皮上干完事,心满意足,这时太监的驴叫声仍然婉转而悠长。我说,这帮狗日学驴叫还挺像,再给我学公鸡叫试 试。> > 美眉笑着对我说:陛下,他们是阉了的公鸡,哪叫得出呢。> > 噢,经一提醒,我心生一念,何不再建造一所鸡鸣堂,把全国雄奇的叫鸡公都收来,让它们为裸游馆的活动伴唱,岂不更有趣味……> > 我这辈子就这样在鸡鸣驴叫声里与嬉戏,打发光阴。> > 我不当皇帝是搞不了这样的特权享受的———你说我这是极度生活***吗?不***,谁还会骂我汉灵帝是个大烂人呢?

古代皇帝为什么让宫女穿开裆裤

读音:ài ?rì ?xī ?lì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意思: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读音:bái ?rì ?jiàn ?guǐ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意思: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读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出处:《魏书·释老志》:“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

意思: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读音:bái ?rì ?yì ?xiù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意思: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读音:bái ?rì ?zuò ?mèng

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意思: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读音:bì ?rì ?gān ?yún

出处:唐·张文成《游仙窟》:“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

意思: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读音:bìng ?rì ?ér ?shí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意思: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读音:bù ?rì ?bù ?yuè

出处:《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意思: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读音:dōng ?rì ?kě ?ài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意思: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读音:dōng ?rì ?xià ?yún

出处:

意思: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读音:hóng ?rì ?sān ?gān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意思: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读音:jī ?rì ?lěi ?jiǔ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所谓积日累久也。”

意思:指经过的时间长。

读音:jí ?rì ?liáng ?chén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意思:吉:吉利;良:好;辰:时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读音:jì ?rì ?ér ?dài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意思: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读音:kuàng ?rì ?chí ?jiǔ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意思: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读音:kuàng ?rì ?mí ?jiǔ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意思: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读音:lái ?rì ?dà ?nàn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意思: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读音:lái ?rì ?fāng ?cháng

出处: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意思: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读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意思: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读音:qī ?rì ?lái ?fù

出处:《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意思:《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读音:rú ?rì ?fāng ?shēng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意思: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读音: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意思: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读音:shí ?rì ?zhī ?yǐn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意思: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读音:shí ?rì ?wàn ?qián

出处:《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意思: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读音:tóng ?rì ?ér ?yǔ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意思:指相提并论。

读音:wéi ?rì ?bù ?zú

出处:《尚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意思:惟:只;足:够。只觉时日不够。

读音:wǔ ?rì ?jīng ?zhào

出处:《汉书·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意思: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读音:xià ?rì ?kě ?wèi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意思: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读音: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出处:《诗经·王风·***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意思: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读音:yī ?rì ?jiǔ ?qiān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意思: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读音:yī ?rì ?qiān ?lǐ

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意思: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读音:yī ?rì ?sān ?qiū

出处:《诗经·王风·***莲》:“彼***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意思: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读音:yī ?rì ?wàn ?lǐ

出处:唐·苏鄂《杜阳杂编》卷中:“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意思: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读音:yī ?rì ?zhī ?cháng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意思: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读音:yī ?rì ?zhī ?zhǎng

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意思: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读音:yī ?rì ?zhī ?yǎ

出处:《汉书·谷永传》:“永奏书谢凤曰:‘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意思: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读音:yǔ ?rì ?jù ?zēng

出处:

意思: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读音:zhǐ ?rì ?kě ?dài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意思: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读音:zhú ?rì ?zhuī ?fēng

出处:《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意思: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古代,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人只是一个附属品,是没有地位的。尤其是宫女不要说地位了那是连称之为人的尊严都没有了,小编这里有一则是关于古代宫女的消息。那就是,古代的宫女在穿衣方面是不能穿裤子的,只能穿开裆裤。那么,宫女只能穿开裆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现在就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的原因吧。

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的起源

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是源于汉朝的汉灵帝。

汉汉灵帝确实是个极度追求*欲的皇帝。灵帝继位之后立宋氏为皇后。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因为她性情平和,缺乏女人味而得不到灵帝的好感。但是又处在正宫的风浪尖上,后宫里受到宠爱的嫔妃都交相诋毁她。中常侍王甫枉杀勃海王刘悝及他的王妃宋氏,宋氏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怕宋皇后迁怒于他,就与太中大夫程阿诬陷宋皇后在宫廷里挟巫蛊诅咒皇帝(这在古代宫廷是最重的罪,《礼记》说:“执左道以乱,杀无赦。”)灵帝正愁没有废去皇后的借口,于是在光和元年收回她的玺绶,宋皇后不久忧虑而死。

皇后不能得到灵帝的欢心,他就把眼光放到宫里别的女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女人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加,“*乱”的本性渐渐暴露出来。他命令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必须穿着开裆裤,而且里面什么都***,为的就是临幸起来方便,直接按倒就成,否则还要宽衣解带,岂不是扫了龙兴?

汉朝的宫廷女子与后世不同的是都穿着开裆裤,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而且开裆裤里面什么也***,为的就是让皇帝临幸起来方便,连衣服都不用脱。明朝末年的张献忠让姬妾***下衣在室内晃荡,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这是后话了。

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的原因

汉灵帝这种令宫女穿开裆裤的这种荒唐的行为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不过在汉代可能还算不得不能接受。灵帝同时的大儒郑玄,就曾就在《周礼》注中为皇帝精心制出过一份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说,皇帝要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和这一百二十一个女子颠鸾倒凤。看来这份任务实在艰巨,做皇帝的得鞠躬尽瘁才行,也难怪东汉那么多皇帝都短命而死了。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不是皇后,即使贵为夫人九嫔,也得大家一起任皇帝当众乱搞,这么一比,小小宫女穿个开裆裤,就实在算不了什么了。

不过对于荒*的汉灵帝来说,这开裆裤也毕竟是一种障碍,他还有更新的创意。中平三年(186年),他又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让人***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里,汉灵帝命令宫女们都***了衣服,嬉戏追逐。有时他自己高兴起来,也脱了衣服和她们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给这处花园赐名为“裸游馆”。

说起来,这种男男女女一起光着***打打闹闹的创意,并不是汉灵帝第一个想出来的,商代有名的暴君纣王就干过这样的事情。他那个有名的“酒池肉林”,就是以酒为池,悬肉作林,让男女一起***了衣服来做“长夜之饮”。不过那时毕竟是上古,物资条件匮乏,人们也编不出什么新花样,只以满足口腹为第一要务,所谓“*欲”不过是附带而已。

汉灵帝既然是威震四方的大汉天子,自然要比那个比部落酋长好不了多少的商纣王有情调。于是,当夏天到来的时候,他就选择肌肤如玉,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有时盛夏酷暑,他还命人将船沉没在水里,观看落在水中的宫娥们玉一般华艳的肌肤。这些宫女的年纪都在14岁以上18岁以下,正值青春年少,妖娆如花。汉灵帝看着她们载沉载浮,莺歌燕语喧闹一片,自然心怀大畅,不免也下水与她们“裸游”一番。他又让宫女们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来招来凉气,于是莺莺燕燕们便品丝调竹,曼曲轻歌起来:

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喜难逾。

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古代是对女性压榨。尤其是皇帝和宫女在性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宋代·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相州昼锦堂记

宋代 :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古文观止 , 赞颂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礼相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著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而回老家,这是大家都认为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古今都公认的。

一般当读书人穷困时,在乡里过著贫苦日子,平民儿童都可轻视甚至侮辱他。如苏秦不被嫂子礼待,朱买臣被妻子抛弃。一旦坐着四匹马拉的高大的车子,旗帜在前开道,又有骑兵卫队拥著,在街边观看的人,挤在一起肩并肩脚挨脚的,一边仰望一边赞叹;而所谓平头男女,又跑又窜又惊又慌,汗水都出来了,甚至惭愧得低头弯腰,跪在车轮辗起的灰尘和马蹄子中间,向新贵人悔过请罪。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子,成功得志时,那意气的旺盛,是以前人们所比方的穿着锦绣的荣耀事啊!

惟有大丞相魏国公不是这样。魏国公,相州人。祖辈起代代都有美好的德行,都是有名的***。魏国公从年轻时就考取科举高榜,登上显要的位置。海内人士听其传布四方的德音,仰望其播及的风***,已有多年了。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魏国公早就应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庸男和愚妇的意料而使他们惊异,并向他们夸耀。既然这样,那么仪仗大旗,不足为魏国公的光荣;桓圭和礼服,不足为魏国公的显贵。只有恩德遍及百姓,功勋建于国家,事迹刻入钟鼎碑石,传播在声乐和文章里,光耀后世,永世不朽,才是魏国公的心志。读书人也是在这点上寄望魏国公啊。哪里只是荣耀于一时一乡呢?

魏国公在仁宗至和年间,曾以武康节度使身份,管理相州,就在后园建了“昼锦堂”。后又刻诗于石碑上,留给相州的人们。诗篇说的是快意于感恩报仇,夸耀个人多誉,都是值得鄙薄的。他不以昔日人们所夸耀的为荣,反而作为自己的警戒。从此可见魏国公是如何看待富贵,而志向哪能轻易测量啊!因此他能出为大将入为丞相,勤劳地为朝廷办事,不论平顺时还是险难时都一样。至于面对重大***,决策重要议题,垂着衣带,拿着手板,不动声色,把天下放置得像泰山一样安稳,可谓是国家重臣了。他的丰功伟业,被刻上钟鼎,谱成歌曲,是国家的光荣,而不单是乡里的光荣啊。

我虽无机会登上魏国公的厅堂,却庆幸曾诵读他的诗篇,很高兴他大志有成,并向天下宣告。于是就写下以上的文字。

解析

这是一篇应酬文字。是为相州韩琦所建的昼锦堂写的记。

文章主旨是赞誉韩琦身居显位,不炫耀富贵,反引为鉴戒,志在留清名于后世,显***格于人间;同时贬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的庸俗之辈。

鉴赏

《相州昼锦堂记》是一篇记事散文。文章名为昼锦堂记,实际上主要写了魏国公韩琦非凡的志向和功绩,赞扬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远大理想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丰功伟业。

文章先写了古往今来对官至将相、富贵还乡的看法,然后以苏秦(季子)、朱买臣为例,说明读书人穷困时,连庸人孺子都可以轻侮他,一旦他成了达官显贵,那些庸夫愚妇一而俯首请罪,一面懊悔嗟叹,而春风得意的一介之士则趾高气昂。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衣锦还乡。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一句话,“收拾前文, 振起下意”。作者简要介绍了魏国公的身世经历之后, 着重说明了做将相, 得富贵, 都是他早就应当有的; 而且作为仪仗的大旗和三公的命圭, 礼服都不足以显示他的荣耀和显赫; 只有恩及百姓, 功在国家, 并名垂青史、光照后代, 才是他的志向。然后, 作者介绍了相州昼锦堂的来历, 由昼锦堂的石碑上的诗又谈到魏国公对富贵的态度和他的志向, 并描述了他为官从政的不凡表现。因而赞叹道: 魏国公的丰功伟绩, 被刻于钟鼎, 谱进乐章,乃国家之光荣, 不单是乡里的荣耀啊。最后作者表明了写作此文的动机。

为了突出魏国公的超凡脱俗, 反映他高远的抱负, 欧阳修主要***取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官至将相,衣锦还乡,是一般读书人所追求的,也是常人所羡慕和赞叹的。作者先对此渲染一番,然后写“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对比十分强烈;什么将相富贵,是他早就应该有的;他不象侥幸得志的人,在庸俗的世人面前自夸炫耀;常人引为荣耀的作为仪仗的大旗,不足以表现他的荣耀,常人所追求的三公的命圭和礼服,不足以显示他的显赫;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等等。这些文字都是在进行对比。通过大量、反复的对比,利用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反差,表现出魏国公的出类拔萃,使这个确比一般的封建士大夫高出一筹的鲜明形象屹立在了读者面前。

文章结构精巧,连线自然。以议论开始,在对比当中推出“主人公”,从写主人公的简要经历和志向,又自然引出相州昼锦堂,从写昼锦堂处石碑上的诗,又自然进入对魏国公的描写。名为记物,实则写人;写人与记物融为一体。通篇浑然天成,确无雕琢的痕迹。

文章语言婉转流畅,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十分生动传神。例如,文章没有实写魏国公如何处理具体政务,只是简单地写他“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笔墨很少,却把魏国公的性格特征和封建政治家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文字虽简,但内涵丰富,富有感情。通过对魏国公的反复赞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魏国公的敬佩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为官从政的理解,寄托了作者本人的追求。

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十分注意语气声调的变化,使文章富有生气,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据说,就在《相州昼锦堂记》完稿送出数日之后,他又专门派人另送一稿给韩琦,声明前稿有疵,可换此本。韩琦再三核对,只发现文章开头“仕宦”、“富贵”之下,各添了一个“而”字,从而增加了抑扬顿挫之感,与文意更加协调,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此事为历代所传诵,成为文字不厌千回改的佳语。又如,“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和“而其志岂易量哉”两句,***用了反问的句式,通过反问的语气,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更加突出。“可谓社稷之臣矣”一句,通过感叹句的形式,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魏国公的衷心赞叹。

创作背景 写作此文时,韩琦任丞相,欧阳修在翰林院供职。魏国公韩琦是以武康节度使回老家任职,是富贵而归故乡。但他志向远大,轻富贵,不以昼锦为荣,并刻诗言志。欧阳修对此十分推崇。因此,欧阳修“乐公(指韩琦)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写了这篇文章。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先秦·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阴饴甥对秦伯

先秦 : 左丘明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

展开阅读全文∨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古文观止外交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於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先秦·佚名《有子之言似夫子》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先秦 : 佚名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於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於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古文观止 , 叙事写人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先秦·左丘明《楚归晋知罃》

楚归晋知罃

先秦 : 左丘明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

展开阅读全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古文观止 , 写人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