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格格不入造句_扞格不入造句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15 0
  1.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
  2. 格格不入成语的详细解释
  3.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格格不入怎么读?
  4. 扞格不通的用法
  5.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解释
  6. 说一个人格格不入意思
  7. 格格不入的意思 和格格不入出自的成语典故!!!!!!!!!!!!!!! 要全的。。
  8. 格格不入的意思解释

杆格不通造句如下:

1、这个问题真是杆格不通,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解决方案。

2、证所税案从开始推动到刘闪电辞职过程中所突显的党政运作扦格不通、***体制矛盾与***领导风格问题,并未随之解决。

小学二年级格格不入造句_扞格不入造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金色的文字从字面上理解起来有些诘屈聱牙,甚至是扦格不通。

4、在语言学家眼里,它荒诞不经且扦格不通。扦格不通能与生动活泼画等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穿正装,而在网络上动笔则是着休闲服,所以尽可轻松一点,随意点。

5、这件事情扦格不通,我们另外想办法吧。

6、为了增加两国友好关系,我们扦格不通地把苏联军队撤走了。扦格不通的结构: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形容两者之间相差很远。

7、近义词: 扞格不入、执迷不悟。用法:扞格不通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解释: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8、拼音:hàn gé bù tōng。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扞:坚不可入之貌。

9、结构:偏正式成语。年代: 近代成语。

10、感彩: 贬义成语。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扞格不入和扞格不通的区别

扞格不入的扞,是绝的意思;格,是坚硬的意思;扞格,是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扞格不通指固执成见,不能变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或环境进行适应和调整。

词语,在汉语里,一个字也可以算作词语。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释义: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读音:ge ge bu ru

近义词:方枘圆凿

反义词:融为一体 水 *** 融

例句:

1.要么她会格格不入?

2.很快我发现我是格格不入的.

3.他的***和我的意图是格格不入的。

4.而且会显得滑稽或格格不入。

5.每当我和他们聊天,我总是觉得与他们格格不入。

6.但它的确帮助反驳了一个广泛的信念 *** 和公开的 *** 政党总是与有效地民主制格格不入。

7.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

8.台湾流行的玻璃帷幕大楼与本师热的气候格格不入。

9.显然这一现象已经影响了全民科学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10.不管题目,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上述吃饱,旨在说明各种理论方面似乎格格不入.

11.鼓励天主教复兴的定义,给了新***教皇迷信新的证据,而教皇确实完全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相信世俗主义者。

12.殊不知,儒家学说和宗教体系本就格格不入,儒家学说不具备应有的必要条件。

13.用肯尼迪的话来说,这样的环境与「要尊重人格尊严的理念格格不入」,也是违反宪法的「残忍且罕见的处罚」。

14.经典是作为时代的背景音而存续的作品即使处支配地位的当下与之格格不入。

15.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企业,传统观点注重区别,严格划分二者的界线,甚至极端认为二者是格格不入的两种企业类型,二者根本不能进行制度融合。

16.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人。

17.少数人争论赤柬领导了一场***被认为与其革命目标格格不入的群体的战役。

18.不幸的是,这些呼吁原住民全民参与的原则和达到目标的最后期限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成语的详细解释

格格不入的意思: 格格:阻碍,隔阂,相互抵触。

相关解释:

解释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示例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近义词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反义词水融、融为一体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例句: 历史前进到今天,只为一己私利的“理想”,只相信个人力量的乱闯,已经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了。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格格不入怎么读?

格格不入,汉语 成语 ,拼音是gé gé bú rù,意思是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格格不入成语的详细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格格不入成语的解释

格格:阻碍,隔阂。《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格格不入成语的 近义词

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取相应的有力 措施 。

水火不容 [ shuǐ huǒ bù róng ]

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韩非子·难势》上说,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格格不入成语的 造句

1、这种残酷的惩罚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

2、远离尘世的繁闹和喧哗,幽静的气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3、走近文瀛湖生林公园大门,马路西边小商小贩们搭棚烧烤,浓烟扑鼻,***着我的嗅觉,温度一下子显得热了起来,与东岸静态的美显得格格不入。

4、离家这么多年,流年置换着物华,面貌焕然,似乎我成了真正外来的陌生人,与这片热土格格不入。

5、失落的等,会让自己发现,自己的格格不入,悲伤的穷,会让自己明白,无奈的冷,让自己心寒。

6、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紧邻的秦淮河灯红酒绿,是业繁盛的地方,这与儒家的理念似乎格格不入。

7、如今,小镇的瓦房几乎没有了,偶尔有那么一两间,与周围的平房躺在一起,总是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8、我走在这城市,我的耳里好似听不到这些喧闹,目光所到之处也好似静止的,我与这城市就像格格不入一般,将我和这城市分隔在两个空间。

9、月色星光之下,那院落的朱墙灰瓦映入眼中,和周围的荒山野岭格格不入,又偏被衬得十分别致。

10、除了容貌上的差异,她带口音的普通话也让她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

11、那一天,在飒爽秋风的呼唤下,马格诺利亚镇上的某个知名度越传越广、业绩蒸蒸日上的魔导师公会迎来了一位与公会内热闹气氛格格不入的来客。

12、所有孩子们一起,他们跑着,闹着,叫着,争抢着糖果,争抢着玩具,我都没有兴趣,让我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13、真的只是有时候,感觉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曾经一直坚持的东西一夜间面目全非。

14、城市依然是灯红酒绿,车马人龙,可他觉得是那样的孤单,格格不入。

15、她好像是中国社会水面上的一滴油,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16、一个人,内心充满矛盾、浮躁、怨恨,与环境、他人必然格格不入,难以让人产生信赖感。

17、他和舒县人格格不入,但舒县人的习气还是透过空气,慢慢地侵蚀他的理想和***。

18、议论声里,只有诸葛亮默默无语,显得格格不入。

19、时光匆匆而逝,伴随着容颜的老去,越来越觉得自己跟这个繁华的世界格格不入。

20、雨中的我,显得有些落寞,虽然风在为我放歌,雨在为我伴舞,依然与冬雪格格不入。

21、唯一使始皇感到有点不舒服的是,兄弟两人都和他的长子扶苏感情很好,而跟他的幼子胡亥格格不入。

22、所以在开国一百余年以后,书面的规定早已和实际的详情格格不入。

23、银发下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着装朴素不张扬,以此形象来参加这个星球上最高掌权者举行的会议,看上去确实有些格格不入。

24、当然,在那些与这种 文化 格格不入的年长的老板、同事或者老师看来,这些解释也许没有什么说服力。

25、欧阳来到这间静僻的咖啡厅时,才恍然发现,今天自己所穿的衣服和这里是多么格格不入。

26、坐在街道的一块石头上,喃喃自语望着人群,穿着一身现代的衣服,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27、石碑之内天清气朗,仿若世外桃源,与碑外风景格格不入。

28、他觉得和那些人格格不入他的思想与他所处的那个期间凿枘不入。

29、她的小礼服裙与其他同学朴素的衣着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她低头不语。

30、由于这种军役制度与自然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因而它与商品经济是格格不入的。

31、可是他说自从主人和洪福出去以后没有别的人出入,这和我的推想格格不入。

32、如鱼离水,新来的人与大家格格不入。

33、他们总是格格不入,面和心不和。

34、在这互联网时代,“抑制言论”这个标签显得与时代气息格格不入。

35、这其中也包含表示***的投票,但更多是反映了他们与欧盟精神格格不入的观点。

格格不入成语的详细解释相关 文章 :

★ 格格不入的意思是什么

★ 格格不入成语含义及造句

★ 格格不入成语意思及造句

★ 格格不入的成语接龙大全

★ 高中成语大全及其解释

★ 自相矛盾成语的基本解释

★ 最难的四字成语接超级有难度

★ 成语鲜为人知

★ 高中成语大全及其解释

★ 不相上下成语含义及造句

扞格不通的用法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格格不入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gé gé bù rù,简 拼:ggbr

成语解释: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成语例句: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

注音:ㄍㄜˊ ㄍㄜˊ ㄅㄨˋ ㄖㄨˋ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方枘圆凿 亦作“ 方枘圜凿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义》:“今为学者,循

水火不容 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格格不入的反义词:水**融 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我们和这一切古老而又新鲜的东西异常水**融

融为一体 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尤指***的神性和人性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cannot get along with one another

俄语翻译:несовместимый

日语翻译:投合(とうごう)しない,まったく合蕑(あいい)れない,しっくりしない

其他翻译:<德>mit etwas absolut unvereinbar sein <vǒllig unpassend><法>ne pas cadrer <ne pouvoir s'accorder>

成语谜语:咄咄;下象棋;纱窗的功能;双打被淘汰

读音注意:不;可以读作“bú”。

歇后语: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

格格不入什么意思解释

扞格不通的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成语示例: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感彩,扞格不通是贬义词。

扞格不通,汉语词汇,互相抵触,固执成见,不能变通。?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扞格不通造句内容如下:

1、证所税案从开始推动到刘闪电辞职,过程中所突显的党政运作扞格不通、“***”体制矛盾与***领导风格问题,并未随之解决。

2、在语言学家眼里,它荒诞不经且扞格不通。

3、扞格不通能与生动活泼画等号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穿正装,而在网络上动笔则是着休闲服,因此尽可轻松一点,随意一点。

4、难道别字连篇、扞格不通能与生动活泼画等号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穿正装,而在网络上动笔则是着休闲服,因此尽可轻松一点,随意一点。

5、金色的文字从字面上理解起来有些诘屈聱牙,甚至是扞格不通。

6、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扩展资料:

扞格不入,汉语成语,拼音是hàn gé bú rù,意思是指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出自《礼记·学记》。扞格不入,汉语成语,拼音是hàngébúrù,意思是指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自《礼记·学记》。

说一个人格格不入意思

格格不入的意思是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

释义:相互抵触,不投合。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例句:

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起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九:“她回国以后,在谈话里常常和她的父亲格格不入。幸而有一位自由主义的母亲,常常在中间打圆场,不然的话,也许要不可收拾了。”

成语辨析:

近义词: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反义词:水融、融为一体。

歇后语: 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

灯谜: 咄咄;下象棋;纱窗的功能。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示例:

1.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

2.课本上写的家居生活和实际状况根本格格不入。

3.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之中,医学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4.我这老古板和现代社会已有些格格不入了。

5.许多人思想耸人听闻,看法与社会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意思 和格格不入出自的成语典故!!!!!!!!!!!!!!! 要全的。。

说一个人格格不入的意思是:有抵触,不相投合。格格不入的拼音是gégébùrù,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近义词: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反义词:融为一体。

歇后语: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例句:

1、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

2、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意思解释

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 释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典故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 易解: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上面的括号里是我从下面的这篇选出来的

《礼记·学记》白话解-礼记卷十八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 大学》 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

◎ 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 · 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 · 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

◎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 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 · 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 · 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断句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 · 兑命篇》说:恭敬谦逊,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 易解: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 易解: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 易解: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 易解: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此之谓乎。

◎ 易解: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 ) 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 易解: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 易解: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 易解: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一定要学生提出问题,才加以解答;学生心里有疑难,没有能力表达时,老师才加以开导;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 易解: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君子观察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 易解: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譬如:鼓的声音并不相当于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没有鼓的调和就显得不和谐。水的颜色并不相当于五色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五色的配合,没有水为之调和就无法鲜明。至于学者并不等于***的任何一种官职,然而任何一种官职,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的能力。又如老师,他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不懂得人伦之间的关系了。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 易解:伟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种事物;真正伟大可贵的诚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如果能了解这四种情形,就可以立志学习伟大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 易解:夏商周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的源头根本,海是河流的归处,先本而后末,这叫做「务本」。

格格不入的意思解释:相互抵触,不投合。

格格不入,汉语成语,拼音:gé gé bù rù,意思是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释义?相互抵触,不投合。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1、由外行人决定的政策,难免方枘圆凿,与事实格格不入。

2、当然,这样的形象与天后的称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又一想如果让某个人台前台后都一直“端”着的话,那岂不是要累死人。

3、我们交谈后,格格不入,我看你就别再费心撮合了。

4、你是否总在仰望星空,留恋浩瀚的宇宙?是否孤独寂寞,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是否觉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那么请到这里来--外星人收留所欢迎你。

5、我心里有一个小孩,每当她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她就躲进角落。几米

6、兴华路西段公厕原为旱厕,建于1965年,已有近50年历史,公厕外部结构破损陈旧,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内部设施老化,异味较大,如厕环境较差。

7、一时之间我竟忘了要去哪里,独自缓缓地在大街上游荡着,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在匆匆的人流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8、与丈夫杨书宏越来越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