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逍遥自得,拙者之为政也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15 0
  1. 屈政园的历史
  2. 求~!中国园林建筑名称以及名称由来,好的我给三百分!!!
  3. 中国四大名园有哪些+园内介绍
  4. 苏州最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求分享
  5. 苏州车牌号首字母

苏州是一座灵动的江南小城,很多人都期待可以在苏州有一个美好生活和未来,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千年的岁月在这里的流淌和传承,文明的烙印依旧清晰可见,下面给大家分享苏州三日游攻略。

苏州第一天

此行苏州,我们***以平江路为中心,或是说作为此次短暂行程的开始,希望对苏州有个大致立体的了解。网订住宿于拙政园旁边的酒店(楼上楼下套间加客厅,家人三口住很舒适),去平江路实在方便。傍晚,炎热退去,晚风习习,平江路在眼前延伸人潮褪去,如此安静。

旅游的目的,赏不同风景,感不同人文,尝不同美味

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逍遥自得,拙者之为政也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路面狭窄悠长,这条历史悠久的小巷,据说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样。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逃离城市高楼,踏着这里的长方石人字形路面漫步向前身心都在彻底放松。

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一个场景地,依稀记得剧中的如此画面。

现代诗人戴望舒写的《雨巷》,描述的就是平江路中一条下着小雨的支巷。只是此时,没有丁香姑娘,只有眼前每个女人都向往的苏州旗袍。

平江路306号说是数一数二的老店,但这一家是300号,看上去也是挺不错的呢

这一条著名的历史老街,是如此熨帖人心。昏黄的夜色中,平江河依街潺潺蜿蜒向前船家也收工回家。

苏州第二天

一早起来,又情不自禁漫步这一条长长的老街,似乎在体味穿越旧时光的沉静与无华,走进逐渐喧闹起来的繁华当下。光阴中的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令人怦然心动。

坐船的游客不断,伴随着时远时近的吴侬软语,

不,不是软语应该是吴侬俚语,因为划船老人歌唱的声音分明苍老而嘶哑。地道的本土方言,得费老大的劲才能听懂。

这是苏州古城保存最长最完好的一条街区,并且保证了原住民正常生活状态。来到这里,你不但可以欣赏到旧时苏州的建筑样貌,还可以感觉到苏州人最接地气的日常生活状态。

房子岁月斑驳,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清清淡淡,高墙内都深藏了些什么呢?觉得里面一定蕴含着许多神秘故事。

同治年间高中状元,后至兵部左侍郎的洪钧,与“秦淮河名妓”赛金花的浪漫故事就在此留下了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如今佳人香魂何在?我们只有在走街窜巷中拾英了。

这样的石拱桥在平江河上有很多,它巧妙的连接起了两边街区。当地人坐在桥上纳纳凉、聊聊天,那是生活的惬意。

据说早在伍子胥修建苏州城时,就是把平江河位于古城的轴心而考虑的。河流街道纵横交错,水陆并行。

平江河是全城桥梁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段,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历史的名字与传说,千百年来供人们茶余饭后闲聊消遣。

平江路上第六桥——青石桥

任意穿过一条横着的小街都会有意外的惊喜。文艺小清新们,那真是对此心仪万分了。

听说这家“猫的天空之城”小书店,简称猫空,这就是它的诞生地,这也是它的全国第一家连锁店。“猫空”只出售自己设计的产品,那份对原创的执着换来了千万读者的热爱与尊重。你可以在此把信件寄给未来的自己。这种与未来相接的超级感觉,让此时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思念与浪漫的味道。

在属于太湖水系的平江路边吃一桌太湖三白,让湿润的湖风轻轻拂来,感觉整个人都爽心透了。

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_。中间那为白鱼,同行知秋说与四川的翘壳鱼差不多,我不以为然。我不是吃货,所以很少晒吃的。这盘菜味道清淡、鱼肉细嫩,具有浓郁的江南味道。再说来此旅行,姐吃的不是三白,吃的是一种感觉。

清蒸白鱼,白_拌醋,银鱼炒蛋,煮干丝,鹅肝。约150元。味道正常,价位适中。

午后,蓝天白云之下,船家晃晃悠悠过来,那些绿竹探水之态,特别撩人

长长的桨拖在水中,轻悄悄漾起水痕,向四周荡开太婆那一身蓝花花也如此醒眼爽心。

正午乘船的游客少,那船家就把船贴着墙根慢悠悠的划,与青瓦白壁、蓝天翠柳相映,也是一道风景。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七八十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的说明文,那时的我,还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对每一届的学子们都讲此文,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了。苏州园林之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我们匆匆从平江路出来急忙赶往拙政园。

傍晚,光线给力,只是园区18:00前就收园。仅一个多小时浏览,匆匆几片,聊以。

夏荷映衬着古典建筑之精美雕花,让人惊叹中华民族悠久的建筑美学风格。

这名震四方的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赫然的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楼台亭阁之间,隐藏了多少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啊。

据载: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

典型的苏州民居,掩映在绿荫之下。不能不让你的思绪飘飞到那遥远的盛唐时期。

这里诗韵绵绵,那是因为曾经这里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吧。

据说,明代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买下这座私人宅地,聘了当地著名吴门画家设计,历时十多年建成,王献臣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的“政”事而自嘲,自己就是一位拙者,故名园为“拙政园”。后来,园子几易其主,园名也换来换去,最终仍然定名拙政园。

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名之。

这隐天蔽日中,荷花静静的相继开放,园内有许多极佳的观荷平台。我们在此处释放着燥热的心情,静享绿荫中荷花的美艳与芬芳。体会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温情。

树上掉下来的一片轻叶,都可以荡起一圈涟_似乎也能闻见其声。

那水中,分明有小生灵在游动,水纹的折皱间,平生一种沁人心脾、深入肺腑的快意。

中学课文必背段落涌上心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应该是中学孩子们最初的建筑美学启蒙了。

夕阳晚照,建筑与植物媲美,令人惊艳。

18:00园区下班,我们被迫出园。接着抓紧时间打车去了传说中的山塘,正赶上山塘夕阳与月色争辉。

当年著名诗人白居易独具慧眼,在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与人间最繁华的姑苏之间凿河堆堤,筑通了一条七里山塘。诗人不仅因诗闻名,还因此政绩载入史册。

从此溪流潺潺,绿绕楼台,苏州人多了一条可以从容走进遥远年代的历史长廊,也多了一处可以纵情吟唱、休闲的文化殿堂。

大自然的美艳,穿越时空。山塘夕照,美得荡气回肠。难怪它可以惊动乾隆康熙驾临此地驻足,惹得伯虎秋香,于此两岸流连忘返。一声轻叹,七里山塘!

这里,与白居易有关,与刘伯温有关,与《红楼梦》有关今天,与我们有关。

昆山奥灶面,苏州著名汤面之一,我们于山塘街头小店快意品之。深得俺意,故记一笔于此。

此为乾隆爷题字“山塘寻胜”,月色下散发着历史的味道。

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多少才子佳人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现代之人也不例外,到苏州旅游之人,好象全涌这儿来了。

好一派山塘盛世的万千气象。我用***杆高高的举起手机,才能有此高机位拍摄优势。

话说,华为手机的夜景拍摄优势尽显。

河岸两边依次灯笼亮起,灯火与星光相映,木船与拱桥相映,一起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这滚滚红尘中的苏州,实在是一幅姑苏繁华图卷。特录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一诗于此: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当地人一再告诫我们20:00后进山塘最有意思,原来如此这般。哪里能够兴尽,只是一天的劳累,只能疲惫而归。前面七里之外是著名的胜景虎丘,只待下次前往了。

苏州第三天

这一天的白天不小心被误导去了苏州的盘门景区,尽管“盘门三景”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城楼几景也是闻名天下,至今仍然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其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但是被安排被催赶被约束的感觉实在令人不爽。放上三图以此为证。

傍晚,我们又来到了平江路,在习习晚风中,慢进晚餐。

古人的诗泛上心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在平江路,还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人,一方台,一转身;一个人,一句话,一段情。这就是平江路上昆曲名人吕成芳。走进苏州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你就会度过轻松温润的一段时光。

吕成芳老师正在化妆

57岁的吕成芳老师,是平江路上著名的草根昆曲表演艺术家,她擅于把昆曲以清口的方式传播。观众可以一边欣赏演唱,一边对照剧本,方便对昆曲的理解与传播。

舞台上,吕成芳老师裙袂飘逸、水袖翩翩两三个小时的演唱,妙趣横生,你一点不觉得困倦。

在对《牡丹亭》折子戏的演绎之中,有历史戏说、有民俗调侃、有器乐讲析、有戏曲技巧演绎,还有与观众的精彩互动,在欢乐中潜移默化的推广着昆曲艺术,尤其是影响着年轻的一代。

她每天都有演出,而且都是这样一丝不苟。用吕成芳自己的话说:“一年365天,我有360天都在演出。”尽管此时天气炎热、嗓音疲惫,但她总是力求尽善尽美。面对这样一位对昆曲艺术执着的传播者,我在陶醉的享受中,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下次来苏州,必再次听之。

演出结束时,我与悠急切的上台,买下了有关她的文字与故事一书,并留下了她的墨宝为念。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与石天冬在其餐馆“食荤者”中偶遇,这家店在现实中就位于平江路的这里。听完昆曲回酒店路过,夜色中剧中情景若隐若现。

平江路是苏州古城缩影,它在延续着唐宋以来城坊格局的同时,并仍然保持着现实社会中的活力。拙政园如此,七里山塘也是如此。希望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炊烟书香与未来时光共存。

屈政园的历史

苏州园林

在平常的日子里,约三两好友,在小城的街上转转,踩一路洁净光滑的鹅卵石而去,随便走走,就到了园林。苏州的园林真多,“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叠石环水,莳花栽木,亭台楼阁精心布置得如同信手拈来,看几片太湖石随意堆砌玲珑剔透,欣赏清灵的山水,体味平静的人生。走累了吗?好吧,我们到依街傍水的清幽的茶社里,用制作精细的小茶壶泡着清香的绿雪般的茶,品尝美味清爽的点心。清风轻轻拂面,清淡的日子轻轻飘过,好一个清静悠闲的去处,好一块清心自然的地方。

说的是苏州。

说的是苏州人在苏州过日子。

功成名就,寻一处僻静,过一个微醺的晚年,就足够,别的什么也不想要了。那许多从苏州走出去的人,每日每夜的故乡梦,做得悠悠长长,也是可想而知。或者科举登第的功成名就,年老归家;或者做了御史的官场失意,隐退回来;或者踏遍山河,又回到出发点,都如昨天的一场梦。今天回来了,干什么呢?重造一块山清水秀的地方修身养性以娱晚境,再辟一个自然清幽的角落远离尘世***参妙。多半的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就这样造出来了。“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这是苏州园林里的楹联。锄月,有归隐之意,所以那个亭子,叫作锄月轩。坐锄月轩赏月,清茶一壶,三杯两盏薄酒,再一二知己,别无他求。苏州园林里楹联很多,“***参众妙,清淡适我情”,“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虚窗留月坐清宵”等等。说的多是心如止水,与世无争,大彻大悟,回归自然。回到了自然状态,再没有什么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了,所以苏州的园林,多清静淡雅,少雍容华贵。在城市里,没有自然吗?就“造”一个自然吧。在人世间,没有清闲吗?就创造了一个清闲的世界。

所以你看园主的选址,多么幽僻静雅,离闹市多么遥远,在小巷多么深的深处,车马抵达不到的角落里,“远往来之通衢”。就说拙政园,从前的旧园门,就是开在一个小街最狭窄的一端。从旧园门进拙政园,要弯弯绕绕走上很长很深不见尽头的一段夹道,方能真正进入。再如耦园,在苏州城一角,三面环水,至今车子都开不到它的门口,“轩车不容巷”,名副其实。你官场很热闹吗?我不稀罕,我避得你远远的。你官场很凶险吗?我也不害怕了,我躲起来,你也找不着我了。如陶渊明般,“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你官场再热闹、再凶险,又奈我何?

真正是满载清闲了。离这个世界远远的,过平平静静的日子。大家知道苏州人性格温和,于是苏州人造了许多园林,有了许多享受清闲的好去处。

那苏州人真的就是这么一辈子、几辈子地享受着清闲吗?他们真的就不要进取、不喜欢功名吗?如果真是这样,苏州那么多的状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苏州人考状元是全国有名的。从前苏州出的状元之多,考试成绩之好,是最令苏州人骄傲的。清代苏州出的状元,占全国状元人数近四分之一,占全省一半以上。苏州人曾经自豪地将出状元当成了苏州的“土产”,说:“夸耀于京都词馆,令他乡人惊讶结舌。”果然了得。

那么多的状元,从哪里来?天下掉下来?不可能。自己长出来?长出来也得有条件。在苏州,读书考状元的条件是好的,鱼米之乡,经济富裕,环境安逸,又是重视文化、崇尚教育的难得的好地方。苏州人早先是尚武的,后来经过教化,风气转变了,变得文质彬彬了。所谓的“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千载之下,学者益众,家诗书而户礼乐”,就是这意思吧。苏州人又重视办学,比如范仲淹买了一块地,本来是打算造自家的住房的,后来听风水先生说,这块风水宝地,用来修造家宅,将来必定子孙兴旺、卿相不断。范仲淹听了风水先生的话,说,既然这块地这么好,如果在这里办教育,那么得益将是更大的事情了。于是他也不造自己的住宅了,把地献出来建造学堂,并且还捐了办学经费。苏州人呢,还比较尊敬老师,还重视家庭教育和读书的风气,总之说来,苏州是块读书的好地方。苏州不出这么多的状元,难道叫别的地方出?

条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没有读书人的刻苦用功,有好的条件也等于没有。苏州人也不见得天生就比别的地方的人更聪明、更会考状元,他们是苦读书苦出来的,他们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什么力量支持着苏州人苦读书,支持他们十年寒窗,甚至更长?就是苏州人的进取心。

一方面,许多出去做了官的苏州人,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干了,回家来了,“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另一方面,更多的苏州人,苦守寒窗,日日夜夜读书,为了什么呢?为了考试考得好,考试考得好,又为了什么呢?为了做官,为了把官做得大一点,更大一点,到京城去,到皇帝身边去。继往开来,源源不断的苏州人读书考试,考得好,走出去,又回来,又有许许多多苏州人读书考试,考得好,走出去,又回来。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流水般永远不堵、不腐,苏州人就是在这种往往复复的过程中进步。

苏州人是想进步的,是要好好读书想走仕途的,是想当官,当大官,到皇帝身边去。苏州人说,这才是我的本意,才是我的理想,只是现在,种种原因使我的理想离我而去,眼看着它越走越远,我追不上它了。怎么办呢?我就不追了,让它走罢,但是它走了,我又怎么办呢? *** 什么呢?我从小到大,下了那么多功夫,吃了那么多苦头,读了那么多书。我吃了一肚子的墨水,我有一肚子的知识呀,我文章写得又好,画也画得不错,博古通今的就是我呀。我是有水平的,只是可惜了当今的皇帝看不中我。我怀才不遇,怎么办呢?我这等的才华,我这等的水平,都让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而飘逝?我于心不甘,虽然在仕途上我进取无望了,但并不等于在所有的方面我都无所建树了。我的才能还是要发挥出来的,还是可以发挥出来的。比如,我就好好地写文章。本来我的文章是想为皇帝写的,但是皇帝不要我写文章,他不要看我写的文章,他看了我写的文章就来气,就要贬我的官,甚至要杀我的头,那我就不替他写了,我写了文章也不给他看了。干什么呢?自己看看,给和我志趣相投的朋友看看罢了。或者,我就专心地画画,把我的画,画出点名堂来。如果许许多多人家里都把我的画挂在那里,大家因为能得到我的画而高兴而骄傲,为得不到我的画而沮丧而难过,我的自尊心也就大大地得到满足了呀。我的想干事业的一番苦心也没有泡汤,虽然在官场我没有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我转换了我的方式方法,转换了我的志趣,在另外的领域,我成功了呀。说明什么呢?说明我是来事的,我是能干事情的,难道不是吗?

用过去的话说,叫作“隐于艺”。

我除了写诗作文画画,我还能做别的许多的了不起的事情。比如,你看,我在老家为自己造的住宅,怎么样?让我们这些主人公感觉到骄傲的,这就是苏州园林了。

从前苏州士大夫家多庭园,既有城市山林之野趣,又具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功用。于是就有了一直保存到今天的,让全苏州人都自豪的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苏州人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这里苏州园林的特点也已经突出来了,它更多的是私家花园,有别于其他园林。比如,不同于***宫宛,不追求雍容华贵。苏州园林讲究的是清静雅洁,或者,换句话说,苏州园林的清雅是“讲究”出来的。这个“讲究”,是一个目的,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也就是造园的过程了。

是谁造了苏州园林呢?当然是苏州人。比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就是苏州人造的。这个人叫王献臣,明朝,也是做了官的。在皇帝身边,也就免不了争争斗斗,王御史原先在朝中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只是争来斗去,倾轧不过朝中权贵,又有人说他是为官古直,敢于抗权贵,甚至有“奇士”之称,那恐怕就更容不得你了。你有多大胆子,几个脑袋,敢得罪东厂特务?到底被诬陷贬职。官场失意,怎么办呢?有办法。此处不留爷,自有爷去处;或者是愤然辞职,老子不干了;或者是潇洒而去,拜拜啦您。总之是回老家了,还是老家好呀,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何况老家哪里就是狗窝呢,好得很呢。虽是失意回来,钱多少还是有一些的,拿些出来,造它一座园林。做什么呢?不做什么,种种花儿,钓钓鱼儿,消消停停,养养老罢。至于这园林,该怎么个造法,造成个什么样子,王献臣和他的好朋友文征明共同设计探讨。文征明亦苏州人氏,诗书画三绝,巨匠,且与为人疏朗俊杰、博学能诗文的王献臣志趣相投。两人凑到一起商量怎么造园,刚刚选定了园址,王献臣心中已经大喜,拿了潘岳的一篇文章,说:“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大概是说,算了罢,既然官场待不下去,不待也罢;既然从政从不下去,不从也罢。回老家来,辟一块地方,造个园林,就在这里边了,浇浇园子,种点儿蔬菜什么的。比起官场的争斗,这里可是清闲多了。从前做官时照顾不周全的事情现在也能照顾周全了,像尽孝道啦,对兄弟的感情啦什么的,都能好好地做起来。一年四季,也不用愁什么,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玩,有什么不好呢?挺好。所以,把浮云般不值得一提的志向抛一边去吧,没有什么意思,拙者呢,像我这样的人,就以种种花呀养养鸟啦这样的生活代替从政的志向吧。

听起来,真是很想得开了,像是得道,像是出世,但是你再仔细一辨滋味呢,像又有些别的什么在里边。是什么呢?是无可奈何吗?设若官场得意,大概不会说自己是浮云之志吧;设若争斗有胜,怕不愿轻易就退回老家呢,即使老家有拙政园这般的好地方,又像是有些心有不甘。看透了官场吗?看透了政治吗?看透了人生吗?看透了那边却看不透这边呀,报国无门呀。满腔的政治热情怎么办呢?往哪儿投呢?自己扑灭掉,于心不甘,想一想古训,读一读潘岳,有了,一转换,就“隐于艺”吧。将政治的抱负移到了“造”园上来了,将个园林造得……怎么说呢,好极了。精妙绝伦,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真正是“造”出一个自然清幽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了。

苏州园林的主人,以官场遭贬、隐退回家的为数最多。所谓的“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从前的人,极推崇“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的说法,正如今人所说的文如其人。今人也都相信,如苏州园林这般的神来之笔,平庸之辈是点不出来的,心境不平和的人是造不出来的,看不透功名利禄的人是筑不起来的,总而言之,俗人是不能和苏州园林沾边的。

难道当官就是俗,不当官就雅吗?也不见得吧。当官本身并不是坏事,当官能为民做主,比起一个画家,比起一个诗人,比起一个苏州园林的园主,也许更能给人民造福多多。也许这种比较是拙劣的、可笑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所涉及的苏州园林的园主们,并不是不想替民做主为民造福,只是,他们在经历了官场仕途凶险之后,方才认定了隐逸这条路。但是即使他们认定了隐逸,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闲暇细细地将苏州园林一一看过,先看一看它的大门吧。我们得在曲曲弯弯的小巷深处,方能找到苏州园林的大门。这时候,我们站定脚步,可以仔细地看一看这扇大门了。

高高的,我们必须昂起头来才能细细看它,细砖雕刻。砖有多细呢?细得如粉捏成的罢。雕刻有多精呢?雕个人物,人物就是活的;雕个动物,动物就是真的;雕朵花,这朵花是鲜艳的;雕棵树,这棵树是有生命的。门楼上,层层叠叠地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三国里的故事、八仙、鲤鱼跳龙门、牛郎织女。再就是象征幸福,象征长寿,象征吉祥的种种图案,蝙蝠、佛手、麒麟、鹿、牡丹、菊花……

这时候,你不由自主地赞叹了,你的头颈也感觉到疲劳了,你的眼睛也有些酸了,你不妨再低下你的劳累的脑袋,放松你的眼睛,向地下看一看。你看到进入园林的这条小路,多用漂亮的鹅卵石或潇洒的散石精心铺成各种图形,你才猛然发现,你走进苏州的园林,你就走进了一个精心安排的世界呀。

这深深隐藏在僻静之处的园林之门和进园之路,是多么用心,多么雕琢,多么有追求,多么见匠心,多么不淡泊,它们时时处处体现出吴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内涵。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的布局,园林中的一花一草的安排,园林中的山山水水的设置,园林中一副副的对联,一条条的匾题,园林中的一点一滴,都是苏州人的杰作。设想一个真正的彻底“厌倦”,对生活完全无所求的人,能创造出这样的境界吗?

仅仅只是厌倦官场,对人生、对美好的东西是不厌倦的。若不是怀着对生活的热爱,若没有对美的追求之心,焉能造出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的苏州园林?

无所求的只是他们求不到的功名利禄,于其他的东西,比如艺术,仍然是有所求的,也仍然是要和别人争个高低的。

苏州有个园林,园名叫作半园,取知足不求全的意思。这挺好,挺像苏州人的性格呀,苏州人,都说因为富足,就不敢把皇帝拉下马,也不想把皇帝拉下马,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果然苏州人就胸无大志吗?也不见得。苏州人只知道在园林喝喝茶,饮点儿酒,写几首诗歌作几幅画吗?也不见得吧。苏州人从来也没有一点点野心,不想做大一点的官吗?不见得吧。只是种种原因做不成,做不成,怎么办呢,把当今皇上杀了?当然不,干吗要杀皇上,不杀皇上,不做官,我一样过日子呀,我的日子也能过得好好的,不比别人差,说不定还比别人好些呢,还能找个园林住住,不做官,那就不做罢。这就是苏州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其实也未必,你看就这么个小小的半园,园主说,我就是要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既是知足,既是与世无争,又为何要去胜人?还有一个曲园也这样,取“曲则全”的意思罢,曲则全,终究还是想要一个“全”吧。只不过是以“曲”的形式,想求一个“全”的内容,以一个少少许的外表,去胜人家的多多许,胜了人家的多多许,自己也就更多多许了。这一来,离“无”就更远了呢,倒把世人唬得一愣一愣,以为苏州人真正都立地成佛呢。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呀,说江阴的强盗无锡贼上海乌龟苏州佛,惭愧惭愧。

似乎也算是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了,打不过你我就走,走到家里去,躲起来,你能奈我何?我躲在家里干什么呢? *** 的事情,我的水平,我的追求或许比你官场的那一套更高些,我造园了,我作画了,我写诗了,比你一个做官的,更能流芳百世。

于是我们得承认王献臣是成功了的,他终于是有所作为的,他的“以此为政”的想法也算是如愿了。至于日后拙政园被他的儿子一夜之间赌输给别人,那时候王献臣也已不在人世,若九泉有知,作何想法,当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而王献臣的最要好的朋友,当然应该算是最了解王献臣的一个,帮助他造起拙政园来的文征明,说,王献臣,你呀,其实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谓的“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惟见暮山苍”。

苏州就是这个样子。它要表现出世,它想与世无争,但同时,它又极有追求的。只不过,苏州的追求,富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苏州要出世,这就有了苏州园林的清静淡雅;苏州要追求,又有了苏州园林的精雕细刻。于是我们是不是能想到,清静淡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罢,它大概不是本质,若是本质,苏州园林就死了,苏州人也死了。

苏州到底是活着的。

苏州活在每一个生动的时代。

求~!中国园林建筑名称以及名称由来,好的我给三百分!!!

1.历史上并没有屈政园这个地点,应该是拙政园。

2.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3.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中国四大名园有哪些+园内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

(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 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 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 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 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 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 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 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 》或( )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 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七)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 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 顶。

2,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 九脊顶。

3,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 形曲面。

(八)山墙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 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

(九)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用山石、***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线集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自然式园林很多,我只选出几张供大家欣赏。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如广州烈士陵园。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就是属混合式园林。

本人认为学校不同于一般园林,如学生上、放校时人流量较大,还有课间休息、举行大型活动等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学校的绿化设计应以混合式为佳,既有传统园林风格,又可保留较大的活动场地。在面积较大的学校,这种风格很常见。

园林中的亭、台、楼、 榭;小品的石凳、石桌、藤架;水池中栽植着荷花等都具有典型的中国园林风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一起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美学内涵。其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即: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自然时期”,此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占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了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园林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互相促进。形成时期突出的成就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至此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已具备了功能全,形式多及艺术化三个特点。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园林 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 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 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尤其是15~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 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 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 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 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 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 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 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 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 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 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 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 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 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 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 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 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 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 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 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 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 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 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 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 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 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 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 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 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 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 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 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 是追求意境。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 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必然性/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 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 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 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 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 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 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 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 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 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明晰/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 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 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 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 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 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 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 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 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入世/出世

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 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 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 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 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在营建园 林时,总是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 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使社会分裂,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 于乱世,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甚至过者隐居的生活。这时便滋生 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深深影响 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便营造宅院,以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 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 行公共活动。

唯理/重情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 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 的哲学思想体系 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 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 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 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 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彩。中 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画的脉络 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 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 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 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 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 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 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抱歉,实在找不到了!

苏州最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求分享

中国是一个不缺乏历史的国家,其文化绵延五千多年之久,其中园林文化更是成为其相比国家的文化来说,更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之一。

中国园林数不胜数,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四大园林了,但其实,中国的大多数游客只是来参观园内景色,并不是了解太多关于中国四大园林,到底是哪四个,各自如何。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下,这四大园林究竟是哪些,各自景色又是如何呢?

颐和园

中国颐和园,相信无人不知。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的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被誉为“***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承德避暑山庄

除了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在中国也是赫赫有名。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耗时89年建成。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矾观鱼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

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

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

***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

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

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

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

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

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避暑山庄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将“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拙政园

另一个中国名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

明正德四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

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中部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借此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西部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

东部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留园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建筑为主;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三绝: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楠木厅

楠木厅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用楠木,中间也全部***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雨过天晴图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

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

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是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江南苏州的。

好了,大家有了解到中国的四大园林吗?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去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中国的古代都园林之美,这才是最好的了解方式。

苏州车牌号首字母

苏州最值得去的景点有苏州园林、吴趋坊、周庄古镇、拙政园、狮子林等。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老街,在时光里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在苏州,这条老街就是吴趋坊。它位于景德路和西中市之间,得名于古时吴人歌唱吴地风情的《吴趋曲》。吴趋坊每日最热闹的时刻在早上,因为,这里承包了老苏州人的早饭。

在吴趋坊上,有两家馄饨铺实力旗鼓相当,都得到女神刘嘉玲的青睐,这两家馄饨店就是乐惠馄饨店和陈记馄饨店。两家店面都很质朴,同样有几十年的历史,都用猪骨熬制汤底。苏州人把馄饨叫做“泡泡馄饨”,因为将皮子四个角往中间折起,如同降落伞,放入水中快速煮熟,像一个个泡泡一样漂浮起来。

正宗的泡泡小馄饨皮薄馅少,要像气球一样飘在汤上才好,而且检验一碗馄饨是否好吃,汤底很重要。乐惠的馄饨汤底非常鲜美,而陈记馄饨块头十足,肉馅很实在,两者各有优点,很难说哪家更好吃。不妨随着心意,随便吃一家。

苏州的园林百来座,如若不是特别热爱选择一二看看即可。艺圃是藏在吴趋坊的民居巷弄之中,这里不像拙政园、狮子林那样游人众多。但在苏州这些个园林里,艺圃真的是最有生活气的,吃完早餐在这里逛逛会觉得很舒服。

苏州车牌号首字母是苏E。

江苏省各地区的车牌代码是:苏A南京市、苏B无锡市、苏C徐州市、苏D常州市、苏F南通市、苏G连云港市、苏H淮安市、苏盐城市、苏K扬州市、苏L镇江市、苏M泰州市、苏N宿迁市。苏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长三角中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屋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的名胜古迹:

1、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中国魅力名镇前10佳”。

2、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焉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3、留园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