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完整版,我在明朝当国公

tamoadmin 成语分享 2024-06-19 0
  1. 为什么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能延续到明朝灭亡?
  2. 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都怎样呢?
  3. 传9代235年,真正与国同休,明代明朝最高世袭国公张辅有何才能?
  4. 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
  5. 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朱纯臣如何评价?
  6. 功臣生存率最低的明朝,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结局如何?
  7. 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在明朝的时候应该是个死人吧!

王彦超(914—986),字德升,大名临清(今河北临西)人,为五代及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屡建战功,声名显赫。官至右金吾卫上将军,封邠国公,宋初率子孙迁居义乌凤林乡(今义乌市毛店镇尚阳一带)。

官宦子弟

我在明朝当国公完整版,我在明朝当国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彦超父王重霸,字定大,唐末跟随黄巢起义,后又归附于唐,授通奉大夫。907年,唐亡,朱温在汴州(今开封)称帝,改朝换代为梁,史称后梁。基时,王重霸官居太子少傅,加尚书,后以光禄卿致仕。

后梁乾化四年(914),王彦超出生于大名府临清。因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自幼就胸怀大志,器度不凡,制行卓越,时以匡济天下为已任。

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二十五日,晋王李存勖(xu)在魏州称帝,国号***,史称后唐,建无同光,是为后唐庄宗。同年十月九日,后梁亡。

同光三年(925),庄宗派基第三子魏王李继岌为都统,兴旺同自洛阳出发,西征蜀国。时王彦超年仅12岁,就随军征战了。李继岌只用了75天时间就平定了蜀国。第二年班师回朝至浃西渭南时,不料部将李嗣源谋反,庄宗被流矢所中而身亡。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史称后唐明宗。此时李继岌成了无国可投的流亡者。他的亲信皆置主帅于不顾而四散逃命去了,唯王彦超始终紧跟不离,直至李继岌遇害。

面对残酷的现实,少年王彦超看破红尘,萌生了出家之念,遂到陕西凤翔县重云山拜晖道人为师,出家修行。晖道人觉得王超并非凡夫俗子,就对王彦超说:“你是富贵之人,怎么能屈居于此呢?”于是赠送银两衣帛劝王彦超还俗离山。王彦超深感晖道人的真心善意,不久即还俗,流落到当时相对安定的吴越(今浙江省一带),投靠在吴越王钱镠麾下为官。

戎马生涯

吴越的创立者钱镠,唐末为杭州(今杭州)刺史董昌的部将,乾宁二年(895)二月,董昌以威海军节度使据越州(今绍兴)称帝,国号罗平。六月,唐以钱镠为彭城郡王、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次年五月,董昌兵败被俘后***,钱谬遂据有两浙。天复二年(902)进封越王,天佑元年(904)改封吴王。后梁建立后,钱镠称臣,受后梁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国,以杭州为首府。

后唐长兴三年(932),钱镠死,子钱元瓘嗣位,遵遗命去国仪,自列为后唐藩镇,被后唐任为节度使,封吴越王。后晋天福二年(937)受封为吴越国王。此后新王嗣位,照例名义上自降为节度使列为藩镇,随即受封为吴越国王。后晋高祖石敬瑭见王彦超为人正直忠贞,在出兵讨伐陕西时,召至帐下,委以军机大权。天福初,王彦超官迁奉德军校,转殿前散指挥都虞侯,领蒙州刺史,再转岳州防御使兼护圣左厢都校。后汉中,被封为复州(今湖北仙桃市)防御使。

后周时期,是王彦超大显身手,建立丰功伟绩的辉煌时期,他随太祖郭威南征北战,为后周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广顺元年(951)正月,玉彦超率兵攻克徐州,为宁(徐州)军节度使。八月,移晋州节度使。拒北汉入侵,授为晋绛行营马军都虞侯。

广顺二年(952)十月,改任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节度使。

广顺三年(953)闰正月,加检校太尉。四月,由河阳三城移镇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改河中节度使。

显德元年(954),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即位,史称世宗。同年正月,王彦超加同平章事。

北汉主刘崇认为后周太祖新死,是攻灭后周的最好时机,就请援兵于辽,辽汉联军南下进逼潞州(今山西长治),后周世宗柴荣亲征,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从晋州起兵响应击敌东面。柴荣令王彦超会同陕府节度使韩通引兵人阴地关,与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合军西进首攻汾州城。王彦超与符彦卿二军合攻锐不可挡,北汉守军皆已惧怕,无心恋战,眼看城池攻破在即。然而王彦超却下令停攻,部将不解都来谏阻,认为胜利在望,岂可停止不攻。王彦超道:“大兵压境,孤立无援,加上我军士卒精锐,以一挡十,破城只是朝夕之间的事。遣军强攻,死伤必多。何必不少待一二日,令他归降为好?”众人听后,心悦诚服。乃收兵人营,只遣部吏入城投书,谕令速降。果然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从命,开城相迎,成为古代军事史上以谋取胜的一段佳话。

四月,王彦超收复石州(今山西离石),擒获北汉刺史安彦进,斩其于太原城下。七月,王彦超改忠武军节度使。移镇许州(今河南许昌),加兼侍中。

显德二年(955)三月,王彦超累官行营马步左厢都排阵使,他筑垒于李晏口,屯兵戍守,击退了契丹的入侵,保住了一方安宁。同年十一月,王彦超升为前军行营副部署。后周世宗派李彀、王彦超率军进攻南唐。十二月,王彦超破南唐援军于寿州(今安徽寿县)城下。次年王彦超改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节度使。显德六年(959)六月,原凤翔节度使李晖卒,王彦超改任凤翔(今陕西风翔县)节度使。显德七年(960),恭帝接位,加王彦超检校太师,西面缘边副部署。王彦超自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首任凤翔节度使,至宋开宝二年(969)离任入京,在凤翔为官整整十年。风翔在唐时就有西京之称,是军事要地。王彦超在凤翔任职期间,不仅防党项、西夏入侵,保卫了西北方的安宁,也为百姓办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据《中国通史简编》载,王彦超曾率军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同时,于宋初任节度使期间,王彦超在凤翔城内建了一座真兴寺,寺阁宏伟壮观,高30丈。现在这座寺已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重修,使古老的真兴寺重展昔日雄风。

谦谦君子

960年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天下。王彦超仍留任凤翔,任节度使并加中书令。为维持其赵氏***,避免重蹈五代灭亡之覆辙,赵匡胤接受了枢密使赵普的建议,***取劝谕和胁逼并用手段,迫使武将们主动交出兵权。

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召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同时入朝,在皇宫后苑设宴。席间宋太祖举着酒杯对赴宴的各位节度使说:“卿等均国家旧臣,随朕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至今尚无休养安乐的时候,这实非肤礼待贤臣的本意。”王彦超马上听出了赵匡胤的弦外之音,领会了皇上的意图,即离席跪奏道:“臣素来功微,承蒙恩宠。现年事已高,望能恩准我告老还乡。”宋太祖也马上离席亲自扶起且嘉慰道:“卿可谓谦谦君子矣。”然而武行德等人却不明白皇上的用意,历陈平昔战功及履历艰辛。宋太祖听了冷笑道:“这是以前的事,不值得再提了。”次日,宋太祖下诏,撤消了主要将领的职务,接着又收回了武行德等人的兵权,使节度使这个从八世纪中叶以来炙手可热的官职终于退出了政治舞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惟王彦超主动交出兵权乞归田园之举,深为宋太祖的赏识,反而留镇如故。

不久,王彦超奉命入朝授右金吾卫上将军。太平兴国六年(981),封颁国公。

不纳太祖

王彦超与宋太祖赵匡胤之间还曾流传有一段轶事。在五代后汉时,赵匡胤还是一个无业游民。为了闯天下,赵匡胤来到复州(今湖北省沔阳县西北),想投靠时任复州防御使的王彦超。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与王彦超是同僚好友,并同任过岳州(今湖北孝感县)防御使。因此赵匡胤想通过这层关系,得到王彦超的重用和提拔。然而王彦超却没有收留他,只是给了十贯钱,打发赵匡胤走了。赵匡胤离开复州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县),投靠随州刺使董京本,董收留了赵。

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始终念念不忘这段不尽人意的往事。一次,宋太祖与王彦超设宴围猎,在酒酣时道:“联昔日来复州投卿,卿因何不纳?”王彦超听了立即降阶顿首道:“浅水岂能藏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实乃天意也!”宋太祖听完哈哈大笑,也就不再追究过去之事了。

王彦超在军事上是一个统帅,在政治上则垂戒后裔,勉为善事以自庇。平时为人温谨,他对所镇之地均竭力安抚百姓;对士兵也十分和蔼可亲,能“礼贤下士”,从不盛气凌人;对待家人则很严格,平时要求子孙自己动手,尽量不雇佣人。

他虽入京做了右金吾卫上将军,可谓位高权重。但看到一大批昔日有功之臣削职为民,深感京城决非久留之地,早在致仕前他就谋划着外迁之事。一方面他自己向皇上一再奏请卸任,要求致仕;另一方面遣子出外寻找安身之地。太平兴国八年(983),王彦超以右金吾卫上将军禄加太子太师致仕,即举家南下经吴越会稽到义乌定居。雍熙三年(986),王彦超与世长逝,享年73岁。赠尚书令。

为纪念王彦超,1990年10月,经义乌市有关部门批准,在塔山乡石壁将军殿为王彦超塑像纪念,并勒刻碑文,供后人世代瞻仰。’

主要

参考资料: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涛

《东都事略》,[宋]王称著

《古今纪要》,[宋]黄震著

《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6年版

《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4年版

《宋史》,中华书局出版

《[嘉庆]义乌县志》,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19***年10月

义乌《凤林王氏宗谱》,王登礼编

为什么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能延续到明朝灭亡?

《锦衣夜行》正在追 《曹贼》也正在追。。。。。《江山美色》经典~ 《指南》作者太有才!《上品寒士》和《***》作者一个人,不同风格,依旧有才~ 《大争之世》月关的,有点烂尾,估计是没有写的情节安排的《步步生莲》里了

类似家丁的***不少,但全是垃圾啊。。。。家丁不可超越,唯一估计能入你法眼的就是《天下第一丁》了。。。

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都怎样呢?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大臣进行了论功行赏,其中有6人被封为公爵,即开国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开国六公"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也是说,受爵者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继承爵位,地位不降。那么,这六人中,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呢?一起来看看!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安徽定远人,从小爱读书有智谋,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逐渐成为朱元璋的参谋,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曾将他比肩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就这样,李善长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惟庸案牵连,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70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韩国公爵位仅传一世,到李善长这里也就终止了。

魏国公徐达

徐达,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自元朝末年起,他就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大败陈友谅,攻取淮东,攻克平江,灭张士诚,继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统治,明初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戎马一生的徐达,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他治军有方,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更改,还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他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1385年,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自前往祭奠,并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承袭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对徐达,朱元璋评价:“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到了朱棣朝时,徐皇后是徐达的长女,太子朱高炽是徐达的外孙,皇太孙朱瞻基是徐达的曾外孙,魏国公这一脉的地位更加显赫。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徐达后人一直留在南京,远离了政治中心,也就是远离了是非,这也是爵位得以世袭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国公常茂

常茂,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洪武二年(1369),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突然病逝,朱元璋十分悲痛,在论功行赏时,将其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据《明史》记载,常茂尽管受封为公,但在军营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于是朱元璋便将其爵位削掉,以示惩戒。

常茂被削爵后,朱元璋又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但常升因为牵扯进蓝玉案而被诛杀,他的后代先是被安置在云南,又被迁至南京,此后便不再有封公者了。郑国公爵位仅传一世二代,即常茂、常升,后面再无传承。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后收为养子,跟随姓朱。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文忠病逝后,其子李景隆继承爵位。朱棣攻打南京时,李景隆率先开门投降,朱棣继位后,他因"功"位列群臣之首。永乐二年(1404),李景隆受到多位大臣轮番弹劾,又因在家中"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而被夺爵。曹国公爵位仅传二世,即李文忠、李景隆,后面再无传承。

宋国公冯胜

冯胜,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期,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担任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受封宋国公。

据《明史》记载:"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并被剥夺世袭罔替的权力。宋国公爵位仅传一世,到冯胜这里也就终止了。

卫国公邓愈

邓愈,初名邓友德,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其长子邓镇继承爵位,不久又改封申国公。

邓镇,同时也是李善长的外孙,所以在李善长伏诛时也被牵连身死。再加上邓愈的次子邓铭死于军中,邓愈没了继承人,爵位也就无法传承了。卫国公爵位仅传二世,即邓愈、邓镇,此后再无传承。

传9代235年,真正与国同休,明代明朝最高世袭国公张辅有何才能?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共150人,当然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六公爵了,分别为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那么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魏国公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今安徽凤阳人,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朱元璋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1370年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徐达最初排位为第二,但是后来韩国公李善长坐胡惟庸案而被族诛,因此进位第一。但是无论如何,徐达作为明朝的军事统帅,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1385年,徐达因为背疽病情严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将徐达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谥武宁,追封中山王,并且赠三世皆为王爵,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可以说是极尽哀荣。野史传说徐达乃是被朱元璋赐发物鹅肉致背疽病发而死,但在我看来缺少根据,当时也没有理由,应该不可取信。

(魏国公徐达***形象)

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一直传了11代,直到明朝灭亡。而且不仅于此,因为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为建文帝朱允文所杀,因此朱棣登基后追封为定国公,同样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

郑国公常茂

常茂(1356-1391),常遇春长子,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常茂本身没有多大军功,他能受封郑国公,都是受了他父亲常遇春的荫庇。在大封功臣前一年,常遇春突然暴病而亡,朱元璋为了表彰常遇春的功绩,于是封常遇春的长子为郑国公,以长子代父受封。

1387年,常茂获罪,但因为父亲的功绩而免罪,但是被贬到广西龙州。1391年去世,年仅36岁。因为常茂无子,因此朱元璋改封他的弟弟常升为开国公,后常升涉胡惟庸案而被诛杀削爵,因此郑国公爵位就此中断。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大封功臣时位列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丹书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

首先是张辅他父亲,靖难直接牺牲在战场上了,而且是为了救永乐才牺牲的,那时候他儿子都还小,大的才十来岁,所以永乐当了皇帝心理愧疚,给了张辅一家很多补偿。

然后,张辅70多岁陪英宗亲征北伐,又牺牲在土木堡了,四朝老臣呢,***欠他家大了人情了。再加上他家世代儿孙都还不错,没有大逆不道的,就算没有大才,至少没有大败家子。

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朱纯臣如何评价?

我们先看看这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是谁。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朱棣当然要给手下效力的武将们以封赏,同年九月,他大赏奉天靖难的武将。其中,丘福被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朱能被封为成国公,食禄也是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此外,又有十三人被封侯爵,十一人被封伯爵。

淇国公丘福是凤阳人,是燕王护卫军的千户,勇武有余、谋略不足,为人正直,属于朱棣绝对的心腹,是和朱能、张玉一样的核心骨干,参加过白沟河、夹河、沧州、灵璧等大战,升任中军都督同知。永乐七年率军北征,在胪朐河惨败而死,时年六十七岁,朱棣下令夺去淇国公的爵位。成国公朱能是怀远人,他的父亲和邱福一样,是燕王府护卫军的副千户,朱能继承父职,追随朱棣起事,升任指挥同知。因为年轻,他在大战中表现更为突出,曾率三十名敢死队冲散数万南军,先后打败过耿炳文、李景隆、平安等人,升任都指挥佥事。

沧州之战,斩首万余级。险恶的东昌之战,朱棣陷入重围,大将张玉战死,朱能拼死护卫朱棣突围。淝河之败后,朱能坚决主张继续南进,在灵璧之战中生擒平安,升任右军都督佥事。永乐四年七月,为征夷将军,率军讨伐安南,死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到了永乐六年七月,因为平定安南的大功,朱棣又进封张辅为奉天靖难英国公,沐晟为奉天靖难黔国公。

所以,朱棣所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国公分别是:丘福、朱能、张辅、沐晟。此外,朱棣在建文四年还追封战死的张玉为奉天靖难荣国公,陈亨为奉天靖难泾国公,永乐十六年姚广孝死后,追赠他推忠辅国荣国公。

这类追封的爵位一般都不会让子孙世袭,但也有例外。比如徐增寿,他是徐达的三儿子,官至右都督,朱棣起兵之后,他暗中支持,谋为内应,被建文帝亲手处死。朱棣登基,先是追封他为武阳侯,第二年又追赠为定国公。徐增寿是徐皇后的弟弟,朱棣例外开恩,准许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这个爵位,但不是奉天靖难定国公,而是钦承祖业定国公。

那么,朱棣一共封了五位国公,这里为什么没有姚广孝?姚广孝,僧名道衍,是朱元璋分配给朱棣的高僧,最早帮助朱棣下定决心起兵,并秘密筹画。起兵之后,姚广孝辅佐朱高炽留守北平,运筹帷幄,在战事胶着的情况下,他敏锐发现南京空虚,建议朱棣挥师南下,不占城池,直取南京。可以说,在许多关键的节点上,姚广孝都给了朱棣非常重要的建言,所以《明史》中说,朱棣夺得天下,姚广孝?论功以为第一?。

朱棣登基后,让姚广孝做了管理僧录司的左善世。永乐二年,让姚广孝还俗,做了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由此可见,朱棣对姚广孝的评价很高,但根本没有考虑过要给他进封公爵,原因应该是下面几点:

第一,姚广孝是世外的僧人,不适合封爵。建文四年朱棣封赏功臣时,姚广孝还是僧人,两年后朱棣才要求他还俗。把一位僧人封为国公,惊世骇俗,极不恰当。所以一直等到姚广孝死后,才追赠他一个推忠辅国荣国公。

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让张玉、朱能、王真、姚广孝四人配享明成祖庙廷。但是,后来的明世宗否定了这种做法,认为姚广孝?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又把姚广孝移出了太庙。这恐怕也是当初朱棣的想法。

第二,勋爵是对军功的顶级奖赏,姚广孝的资格不够。朱元璋封赏开国功臣时,因为太师李善长早早追随自己,一直充当大管家,在明朝建国和制度设计等等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所以封他为韩国公,军师刘基封为诚意伯。姚广孝有功于朱棣,但这种功劳比起李善长、刘基的卓越贡献,显得过于单薄。

给他封公太高,封伯又太低。而且姚广孝一直隐于幕后,没有像李善长、刘基一样,在官员中积累公开的威望,现在突然封为国公,让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不服气,所以干脆不封。

功臣生存率最低的明朝,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结局如何?

对于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朱纯臣,笔者个人的评价是八个字:国公不国,纯臣不纯。若要再加一句,那就是:死有余辜!

朱纯臣乃何许人也?为何人不如其名,甚至死有余辜呢?让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了解一下其人其事。

朱纯臣作为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他承袭的是其祖上朱能的爵位。

朱能封爵是因为他在永乐皇帝朱棣靖难之役时,率军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围困北平的明军,后又在灵璧大败明军,并收降十万明军,靖难功成后官至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朱能死后,至崇祯朝时成国公爵位共世袭了九世、十二位,朱纯臣是最后的一位。

万历三十九年,朱纯臣袭爵成国公,崇祯三年十一月加太傅。崇祯九年五月,崇祯帝命朱纯臣总督京城三大营兵马。

但是崇祯识人不明,看走了眼,这位成国公,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竟叛国投敌,成为贰臣。

崇祯十七年三月,当李自成率义军兵临城下时,崇祯派朱纯臣镇守京城齐化门。十八日,李自成大军破城,崇祯在后宫逼迫后妃自缢、用剑刺死公主、安排亲信护送太子逃走后,崇祯帝手执三眼火铳与数十名太监骑马仓皇跑到齐化门(今称朝阳门)。

谁知朱纯臣此时已经决定投降李自成,无论崇祯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就是不开城门,他妄想把崇祯关在城内,好在闯王面前邀功请赏。闯王大军攻到齐化门时,朱纯臣没有丝毫抵抗,立马打开城门,磕头投降。最终,无路可逃的崇祯帝只好与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身亡。而在此之前,困在宫中的崇祯帝还仓促之间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太子朱慈烺,以图后举,挽救社稷于危亡。同时也正是这张诏书,最后要了朱纯臣的命。

可叹崇祯临死也没看清朱纯臣丑恶的嘴脸,三月二十二日,朱纯臣将忠义廉耻抛却脑后,把祖先朱能的一世英名踩在脚下,与陈演等率百官劝李自成称帝登基,想凭借拥戴之功,在大顺朝谋求新的政治生命

朱纯臣卖主求荣,临阵叛国投敌之举,最终没有为他带来荣华富贵,反而惹来杀身之祸。

因为李自成在皇宫文渊阁的桌子上发现了崇祯逃走前写下的那份诏书,最恨叛臣的他立命将朱纯臣拿下并抄没家产,并在三日后斩首处死。

综上所述,大明最后一位成国公最终落个身首异处、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其叛国投敌之举令祖先蒙羞,后人不齿。

真可谓是:国公不国,纯臣不纯,死有余辜!

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西汉和明,是两个功臣生存率最低的王朝。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莽出身,跟着他们打天下的功臣们结局大都悲惨,今天就来盘点下大明英烈们的最终归宿:

魏公徐达第一功臣,正史称他因背上生疽去世,年五十四。另有朱元璋赐蒸鹅,其病疽毒发而死之说。

鄂公常遇春 第二功臣,暴病去世,年仅四十。长子常茂以常遇春之功,封郑国公,后因过失安置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曹公李文忠 第三功臣,洪武十六年冬得病。朱元璋亲自去看他,并让淮安侯华中护医药。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年四十六。朱元璋怀疑华中下毒,就贬了华中的爵,流放他的家属于建昌卫,所有的医生以及他们的妻儿都被斩。另有朱元璋授意华中下毒之说。

卫公邓愈 洪武十年,邓愈讨伐吐蕃后回朝,路上病重,到寿春后去世,年四十一;后被追封宁河王,谧号武顺。长子邓镇继承爵位,改封申国公。邓镇之妻是李善长的外孙,李善长被杀,邓镇也受牵连被杀。

信公汤和善终。

西平侯沐英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去世,沐英哭得极其伤心(当初高皇后去世,他哭至呕血),于是病重去世,年四十八。另有赐鸩毒死之说。

韩公李善长 洪武二十三年,因李善长身为元勋国戚,却明知胡惟庸逆谋而不揭发,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与其妻女弟侄合家七十多人一齐被杀。

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对朱元璋说,刘基被胡惟庸毒死,汪广洋应该知道详情。朱元璋便问汪广洋,汪广洋回答说不知道。朱元璋怒,以汪广洋结党欺诈之罪,将其贬至广南。后来,他又想起了汪广洋的其他罪行,遂下令将其处死。

其余被赐死的有:颖公傅友德,宋公冯胜,德庆侯廖永忠,临川侯胡美,定远侯王弼等六人。

被灭族的有:南雄侯赵庸,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河南侯陆聚,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靖宁侯叶升,凉公蓝玉,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触妒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十七人。

死后被追罪的有: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靖海侯吴祯,巩昌侯郭兴,永成侯薛显,临江侯陈德,汝南侯梅思祖等七人。

另外还有:永嘉侯朱亮祖与其子被鞭死;江夏侯周德兴与其子周骥一并被杀;东平侯韩政病死,子被杀;淮安侯华云龙病死,子被杀;长兴侯耿炳文***。

再说几个重臣:

徐达

朱元璋登基后,让徐达率军抵御蒙古。

徐达每年领兵出征,每次回来后,赶紧交出兵权。他是朱元璋的布衣兄弟,但却恭敬谨慎异常。朱元璋要把自己以前的住宅赐给他,观察他的反应,徐达面对考验,应对极为得当。

他在处理与其他功臣的关系时,也极为谨慎。胡惟庸想结好于他,他大概看出来胡惟庸将来要出事,不但不回应胡惟庸的示好,还时时向朱元璋表白。因此胡惟庸出事后,朱元璋趁机大杀功臣,牵连极广,徐达却躲过了这一难。徐达去世后,朱元璋让他备极哀荣。当然,在帝王眼中,死了的功臣,才是好功臣。朱元璋为徐达之死辍朝,临丧悲恸不已。他还将徐达追封为中山王,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徐达在军中令出不二,治军极严;他在朱元璋面前则恭恭敬敬,不多说话,既表现得忠厚,又不抢老朱的风头。每当回朝,他只乘单车回家,不带大批的护卫侍从。他不与武将们多来往,反倒喜欢与儒生们清谈。这些都是他保命的招术,而且极为高明

徐达有三个女儿嫁于***:长女是建文帝皇后,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代王妃和安王妃。

除了徐达这种以谨慎保命的之外,还有的功臣是自己主动交权,因而得以善终。

汤和是个智商很高的家伙,但酒后容易胡言乱语。他驻守常州与张士诚对敌时,?尝请事于太祖?,不知道他是向朱元璋要什么好处,还是想提拔什么人,朱元璋没有同意,于是这家伙就喝醉了口出怨言:?我镇守此城,如同坐在屋脊上,倒向左边就左边赢,倒向右边就右边赢。?朱元璋听闻后记恨他。后来,诸将论功,朱元璋找了些汤和的过失,没有将他封公爵。再后来,汤和又立了许多大功,才被封为信国公。这时候,朱元璋还当面数落他在常州时的过失。

汤和第一个跳出来表示愿意交出兵权回家乡养老,朱元璋当然大喜,厚厚地赏赐了他。以后,朱元璋对他一直不错。

第二年八月,汤和去世,年七十。朱元璋将他追封为东东瓯王王。汤和晚年,再不敢像当年一样乱讲话:

这时候,有的功臣想弃官隐居也不行了。刘基的事,可为一例。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朝时,他举进士,任职,有廉直之名,后来辞职不做官。刘基博通经史,学问精深,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以刘基为首,认为刘基之才可以匹敌诸葛孔明。

朱元璋听闻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名声,便送礼聘请。刘基到来后,陈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为他们筑了礼贤馆。

朱元璋东征西讨,刘基出了很多主意,极得朱元璋信任。但朱元璋取得天下后,他们这些功臣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朱元璋在各地加税,唯独免了刘基老家青田县一这可以极大地满足读书人的虚荣心,朱元璋还是个很细心体贴的人。刘基在元朝末年曾经当过官,对元朝的弊病了解得很深,是反***的急先锋。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城。他主张严明纲纪,犯过者都予以严惩。有个叫李彬的犯了罪,李善长为他求情,但刘基还是将他杀了,从此刘基便与李善长结了怨。

后来,有许多怨恨刘基的人进谗言低毁他。恰在此时,刘基的妻子去世了,他于是请求辞职回乡。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刘基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归老于乡。

朱元璋曾写信问刘基天象之事,刘基详细回复,但把草稿全部烧掉了。他回信的大意是:霜雪之后,必有阳春,如今国家的权威已经树立,施政时应该略宽和一些。

刘基回乡后,为了避祸,每天只是下棋喝酒,绝不与官员来往。青田知县想见他,他谢绝不见,于是这个知县扮做农民来看他。当时刘基正在洗脚,就让人将来客引到他的茅舍,做饭招待。青田知县这时才告诉他自己的身份,刘基惊起,自称是知县治下之民,将他送走,再也不见。不过,他虽然如此谨慎,终究还是被胡惟庸构陷。

当初,刘基说青田县附近有一个叫谈洋的地方,有大量的私盐贩子。当年方国珍就是以贩私盐而造反的,因而刘基建议在当地设巡检司。于是,胡惟庸就让人上告说,谈洋这个地方有王气,刘基企图占为自家的墓地;当地百姓不肯,刘基便请设巡检司驱逐百姓。

这是最犯帝王忌讳的事情。朱元璋虽然没有将刘基治罪,但颇为所动,于是取消了刘基的养老俸禄。刘基恐惧,入朝谢罪,留在京城不敢回去。后来,他忧愤发病,于洪武八年四月去世,年六十五。刘基在京城生病时,胡惟庸曾带医生来。刘基喝了这医生给的药,腹中生了拳头大的一块硬东西。后来,中丞涂节出首胡惟庸逆谋,说是胡惟庸毒死了刘基。

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的有秦,西汉、东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这十个王朝的开国君主中,西汉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杀戮功臣最多,而这两个人的出身,相对于嬴政、刘秀、司马炎、杨坚、李渊、赵匡胤来说比较低,都是直接出身草莽,在大起义中武力抢了***,可以说是洗干净了脚上的泥巴,就做了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一个赖酒账的小小亭长,一个到处要饭的和尚,打了几年仗,就当了皇帝,动一动手指头,就会让成千上万的脑袋落地?我想,刘邦和朱元璋的脑袋不免有点晕,好像做梦一样。以前见个县令,腿肚子要打颤;还有些更大的官,不要说没见过,有的听都没听过。想一想,这皇位自己都能坐,还有什么人不能坐?于是,不免有些***都要抢他位子的感觉,都杀了才放心。

再说,这些功臣有好些是皇帝的布衣兄弟,一起吃过狗肉、喝过老酒,互相刘三、老朱地叫过,心里未必就相信这厮是什么真命天子。当初,刘、朱为了拉他们人伙,卑辞厚礼,三番五次动之以情、诱之以肉,是把他们当?人才?请来创业的。那些江山已定之后来投奔的就不一样了,都是托人引见,经过层层面试,有的还钻了门子才得以食一份君禄的。见着皇帝,这帮老伙计有时候还是大大咧咧、随随便便的样子,当然,有些粗坯也不懂什么君臣礼仪;而后来的小臣见了皇帝就恭恭敬敬,他们懂礼仪,知进退,会说奉承话,捧得皇帝如在云端,太舒服了。于是,皇帝看着老兄弟,就越看越不顺眼,又知道这些家伙都是些无法无天、如麻的狠角色,似乎对自己的江山格外有威胁,若不杀了,只怕会有麻烦。

这些可怜的老家伙们,好不容易跟着刘三、老朱一起杀官造反,有了官爵,如今正想好好享受一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日子,断不肯来什么功成身退,于是就一个个等着挨刀子,排着队地等死。?泛舟五湖?什么的,他们未必听过,就算听过也会觉得范蠡是个大傻瓜。

至于割据小国的君主,也会杀戮功臣。不过,他们杀上几个以后,其他的功臣要么造反,要么叛逃,或者不等他杀完,敌国已经趁机打过来了,灭了他的国。所以,那些割据小国的皇帝也未必是都是些心慈手软的主儿。

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到了一个中山侯。按理说,汤和是最初拉朱元璋入伙的人,也算是朱元璋的领路人了,立功也不少,为何没能得到一个公爵呢?

1、 大家熟知的原因

这在《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主要是因为汤和在平定福建时,随意释放了陈友定的余党,使八郡遭到骚扰,在归途中有被山贼袭击,给明军造成损失。因此才没有封汤和为公爵。

这件事说实话不算是太大的过错,汤和是平定福建的首功之人,这点瑕疵还不能让朱元璋改变决定。

2、 更多是敲打

读过《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汤和嗜酒,而且总是喝醉,朱元璋多次对其不满,直到汤和说了不该说的话:

朱元璋素来猜忌,对镇守在外的诸将颇不放心,严加防范,汤和敢公开声扬其有反侧之心,后果可想而知。后来汤和酒醒,惊愧交加,话已出口,只得加倍努力以弥补。自己没有得到公爵,也是无话可说。

3、 功劳还是差点

汤和功劳很大,但和那六位功臣相比,其实还是差点。自古封爵的标准就是军功,我觉得这才是汤和没有封公爵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一一来看:

韩国公李善长,这是朱元璋认为的首功之臣,其实就是效仿刘邦而已,汉高祖的首功之臣是萧何,同样是文官,都是为了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的人,责任及其重大。封公无话可说;

魏国公徐达,这是朱元璋手下头号主将,无论是扫灭南方诸侯还是北上伐元,徐达都是领军的统帅,可谓是武功第一人,封公名至实归;

郑国公常茂,是世袭了其父常遇春的爵位。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鄱阳湖之战,常遇春更是以一当百,救朱元璋于危急之中,其他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有常遇春的身影,可谓战功赫赫,而且常遇春英年早逝,更令朱元璋怀念,所以无论是其实际功劳还是个人 情感 ,常家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曹国公李文忠,这是六公中唯一的朱元璋亲戚。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极其看重亲情,况且李文忠也是真争气,号称智勇双全,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在常遇春死后,接替了常的职位,风头一时无两,封公可以接受;

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可以一起说,因为两人不同于朱元璋的同乡或亲戚,他们是带着队伍投靠朱元璋的,也就是说这两人有点加盟的意思,翻看两人的军功履历,其功劳虽不如徐、常,但也比汤和要强一些,即使是分猪肉也得给这哥俩。

那么汤和的主要功劳是什么呢?其实汤和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福建,这还被朱元璋抓住了小辫子。汤和更多的时候是以副手的身份参与一些战斗的,在南方时,汤和先后守卫镇江和常州,与张士诚打交道更多。在朱元璋眼里,消灭陈友谅和赶走蒙元才是最大的军功。显然在这两项军功中,汤和的戏份并不太多。当然,封侯也已经是很高的奖励了,刘伯温不过是个二等伯而已。

后来的汤和知耻而后勇,以平边功升封信国公,成为了真正的国公爷。而汤和最牛的要数能从朱元璋的屠刀下生存先来,死后被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其后代一直享受爵位(后来是侯爵)到南明时期。活得好,活得久,这才是最大的福分啊!

汤和,明太祖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参加革命的时间甚至比老朱还早。这样一位资格老、关系硬、功劳大的风云人物,为何没能名列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呢?他比别人究竟差在了哪里?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南京大封功臣,合计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六位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至于汤和,则被封为中山侯,在28位侯爵中排名第一。

六人之中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徐达是开国第一武将,这两人的地位毋庸置疑。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因他老爹去年不幸病逝,让他捡了个漏。至于李文忠,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能够和汤和比较的,也就是冯胜和邓愈这两个人了。鉴于六公爵之中邓愈排名垫底,我们直接拿他来和汤和比较一下,看看汤和的侯爵是不是低了,邓愈的公爵是不是高了。

从资历比较

汤和是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按《明史》的说法 “与太祖同里闬” ,和朱元璋是一条巷子里光***长大的小伙伴。史书上说他 “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 ,想来彼时的朱元璋也是屁颠屁颠跟在汤和身后的“群儿”之一。

邓愈原名邓友德,泗州虹县人(今安徽泗县人)。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的碑文记载:老朱家原本是金陵句容人,后来徙居泗州盱眙县,最后才定居在濠州钟离乡。这样算起来,邓愈和老朱算半个老乡,但是关系显然没有汤和那么近。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定远人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元。27岁的汤和立刻就加入了义军行列,而彼时的朱元璋还在龙兴寺内做他的大和尚。依靠作战勇猛,汤和升任千户。此时他想起了幼时的小伙伴朱元璋,派人送信让他还俗投军。换句话说,没有汤和的邀请和引荐,朱元璋大和尚能不能在元末乱世中苟活还是个问题。即使贸贸然投奔义军,能否成为郭子兴帐下亲兵也很难说。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朱元璋逐渐在义军中崭露头角,职位也爬到了汤和头上。当时诸将普遍不服朱元璋,喜欢在他面前摆老资格,唯独汤和始终对这位童年的发小毕恭毕敬。至于邓愈,则是到了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时候才投奔朱元璋。不过当时邓愈手下有上万人的部队,算是老朱军中一股重要力量。当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攻打太平府,邓愈和汤和都名列其中。

小结:无论是与朱元璋本人的关系,加入义军的时间,汤和都在邓愈之上。那么制约两人最后爵位的差异,是不是因为战功呢?

从战功比较

渡江战役,对于朱元璋本人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太平府之战,更是让老朱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此战的功臣,《太祖实录》点名为:徐达、邓愈和汤和。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改其名为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自此之后,以金陵为核心,朱元璋集团开始慢慢向外扩张。其中邓愈率军攻打广德路(治所为今安徽省广德县),汤和同徐达一起率军攻打镇江府。

当年七月,朱元璋出任龙凤***江南行中书省兼总省事平章,并设置江南行枢密院。此时汤和的地位明显高于邓愈,因为他是摄同佥枢密院事。而邓愈只是元帅,排名还在华云龙、唐胜宗和陆仲亨之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三月,徐达率军攻克常州。常州毗邻张士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朱元璋命汤和为实授枢密院同佥,率军坐镇常州,这一守就是七年。《明史》称赞汤和 “防御严密,敌莫能窥” 。《实录》里面则多次记录汤和率军击溃来犯的张士诚所部。

而邓愈则在这几年时间里南征北战,期间最重要的功劳是协助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守住了洪都(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胜负关系的转折点,此战过后,朱元璋集团如旭日东升不可阻挡。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春正月,龙凤***封朱元璋为吴王。吴王自开中书省、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几与皇帝无异。当时汤和的官职是正二品中书左丞,邓愈则是从二品参知政事。当年三月,汤和升任从一品平章政事,官职更是远在邓愈之上。年底,汤和离开常州,率大军救援长兴,与耿炳文内外夹击,大败张士诚之弟张士信。而邓愈则跟着常遇春一起克平抚州、赣州、安陆,随即奉命镇守襄阳,以防备王保保所部南下。至于汤和,则跟着大将军徐达一起攻克平江(江苏省苏州市),拿下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底,龙凤***皇帝韩林儿在赶赴金陵途中溺水而亡。次年正月,朱元璋改年号为吴元年,正式为称帝做准备。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吴王朱元璋置御史台,设立左、右御史大夫,秩从一品。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

当时虽然已经在大明建国前夕,但朱元璋依然派出大军南征北伐。北伐大军的主帅是徐达,副帅是常遇春,南征大军的主帅则是汤和。当年十二月,盘踞浙江多年的方国珍到汤和军门请降。大军随即由海道南下直取福州,擒获元朝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

吴二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金陵开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福建已平的情况下,老朱先是调汤和回明州(浙江省宁波市)造海舟,为北伐大军提供粮饷。接着又命其从大将军徐达征山西。至于邓愈,则在洪武元年正月的时候率军北上直扑南阳。

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汤和与邓愈之间地位的高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功臣庙落成,里面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当时诸将在老朱本人心中的位置。可以看到此时邓愈已经排到了汤和前面。但实际上汤和在北伐时的功劳并不在邓愈之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为了彻底摆平王保保,明军再次大举北伐。这一次朱元璋下了血本,徐达出任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这个名单,和日后公爵排名完全一致。

汤和的死穴

当年十月,大军班师,十一月,大封功臣。对于谁该封什么爵位,相互之间谁先谁后,朱元璋做了长时间的考虑,同时对诸将强调 “凡今爵赏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 。我们通过上文的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和邓愈相比,汤和不说在其之上吧,至少不在其之下。那为何邓愈能挤进公爵,而汤和不能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个理由。

其一、邓愈和汤和功劳相仿,确实安排哪一个做公爵都没有问题。但是以汤和的身份,把他放在第一侯爵的位置,绝对足以震慑诸将。如果有人不服气,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资历、战功,能不能胜过汤和。

其二、邓愈比汤和忠心。这句话听上去像是笑话,汤和怎么会不忠于老朱呢?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对邓愈的评价: “自幼相从,屡更任使,虽经摧挫,口无怨言” 。邓愈曾经狼狈丢掉过洪都(并非保卫战那次),但是老朱可以容忍。而对于汤和,朱元璋则有一个比较严厉的批评 “嗜酒妄杀,不由法度,虽有功劳,未足掩过” 。汤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嗜酒。当然日后他之所以中风,和这个毛病也是分不开的。而且老汤同志酒品不佳,喝多了之后喜欢胡说八道。朱元璋对于汤和当年守常州之时的一次醉后失言,始终心存芥蒂。

在朱元璋看来,汤和这是酒后吐真言,对自己心怀不满而且意欲不忠。即使八年以后老朱给了汤和迟来的公爵:信国公,但依然不忘在诰命之中敲打这位老伙计。

里面这句 “于忠有慊” 是非常严厉的话,“慊(音qiàn)”是不满的意思,说明老朱对汤和当年酒后的那段话始终耿耿于怀。而 “虽未彰显,其情在心” 更是诛心,说明朱元璋对汤和的信任之心一直都打着折扣。这才是邓愈能跻身开国六公爵,而汤和不能的真正原因。

结语: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开国雄主来说,如何公平公正地论功行赏是一门大学问。大明的建立,是无数开国功臣拼命的结果。这些人有的是跟随自己起事的老兄弟,有的是陈友谅、张士诚的降将,有的是元朝的降臣。如何一碗水端平,真是一门大学问。结果老朱拿汤和立威,既解了自己当年的心头之恨,又震慑了群臣,可谓一举两得。

而经历了本次封爵的打击,汤和恐怕第一次知道昔日的小伙伴心中对自己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此后为了弥补皇帝心中的裂痕,汤和多年来始终在揣摩上意,是第一个提出告老还乡的开国功臣。最后一来靠着谨慎小心,二来靠着及时得病,三来靠着女婿早死,终于得以在洪武朝寿终正寝。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初七日,信国公汤和去世,享年70岁。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辍视朝一日”,追封其为东瓯王,赐谥曰襄武,塑像于功臣庙。

因为明朝开国后,在授封仪式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李善长是文臣第一人,汤和是武将第一人。汤和前期在军中威望很高,汤和当兵的时候朱元璋还是个行僧,汤和做了千总朱元璋也才是个马夫,可是后来汤和打仗失误被朱元璋降级冷落。本来明朝开国武将也都太勇猛,常遇春、徐达、邓愈、蓝玉和沐英等等。也就盖住了汤和以前的功绩,尽管如此汤和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毕竟资历够老,会做人。开国后汤和和李善长走的太近,李善长修房子,汤和安排手下当兵了去帮忙盖房子。这让英明神武的朱皇帝看在眼里不是滋味啊!一个自认是开国文臣第一人,一个是开国武将第一人,你们两个人要是搞在一起,那我这个皇帝是你们做还是我做呢,你们俩要是捆在一起,谁还能奈何你们两个,就是朱皇帝也收拾不了你们两个。必须要把他们分开朱皇帝才能安心,开国后国家要修 养生 息,李善长是治国能手还得靠他治理国家,不能动李善长。可是开国后打仗不多了,关键是当时能打仗的将帅很多,没有你汤和武将也不缺,而且汤和在打陈友谅时吃过败仗,有理由打压他。关键是汤和还经常对人说他做千总是朱皇帝才是个马夫。在这种情况下,汤和必须打压才能让朝局平衡,朱皇帝才能放心,所以汤和不能成为六公。也因为这个事情汤和学聪明了,学会了韬光养晦,最后在朱皇帝的屠刀下汤和是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开国功勋!

汤和,明王朝的开国元戎之一,同时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兼“革命引路人”,当年就是汤和一手把自己的发小朱元璋拉进了红巾军……可是,为何在明王朝***建国之后,汤和仅仅被朱元璋封为了中山侯,直到多年之后才被晋爵为信国公呢?

明·东欧襄武王、信国公汤和画像

电视剧《朱元璋》里给出的理由是汤和和李善长走得太近,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汤和一直在刻意与李善长保持适当距离!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李善长向汤和借兵给自家“装修”,这也是电视剧《朱元璋》中出现过的情节。但真实 历史 上的汤和和电视剧中的做法却完全不同,他最初只是模棱两可地回复了李善长,随即便在第一时间跑去跟朱元璋通了气,在得到朱元璋同意之后,汤和这才给李善长派了兵!换句话说,汤和对李善长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个而遭到朱元璋的猜忌?那么,汤和为什么在洪武初年第一次封爵时未能位列国公呢?

汤和与李善长(剧照)

汤和虽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和“革命引路人”,在后来的日子里也立的确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明王朝***建国时,他的地位却不是“狼博旺”!以洪武三年朱元璋的一次人事安排为例,征虏大将军是徐达,李文忠和冯胜是左右副将军,邓愈是李文忠的副将、汤和是冯胜的副将。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都是明王朝的第一批公爵。换言之,从这一次人事安排来看,在洪武三年前后汤和和邓愈是“平级”的,要低于徐达、李文忠和冯胜。而这个时间节点,与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间基本差不多。

明·中山武宁王、魏国公徐达画像

明王朝的“开国六公”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位,就只剩“文臣之首”李善长和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了。很显然,常茂是变相承袭了他父亲常遇春的爵位,不能算。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四个人中,有三个比汤和级别高,只有一个与汤和“平级”。那么,汤和的地位就相当尴尬了,朱元璋如果把门槛放得略微低一些,汤和妥妥地是公爵;放高一些,那他就只能是侯爵。很明显,彼时的朱元璋并没有打算放低门槛……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以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外来户”邓愈的公爵应该给发小汤和才对,不是吗?可为何朱元璋却把邓愈封为了公爵、而把汤和封为了侯爵呢?原因很简单,汤和当侯爵比邓愈更管用!管什么用呢?让其他想当公爵的人知难而退。

明王朝的开国元戎们(剧照)

明王朝***建国之后,一众武将都仗着自己功劳大,对公爵之位跃跃欲试。增加公爵数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朱元璋显然并不打算这样去做。可不增加公爵数量,谁来当公爵、谁来当侯爵势必会出现有人不服的现象,毕竟功劳这个东西是很难完全量化的——“凭什么邓愈能封公爵我就不能?”一旦这帮子刀头舔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淮西悍将们闹起来,朱元璋恐怕也很难控制局面!思来想去,朱元璋想到了汤和。

刀头舔血的淮西悍将(剧照)

汤和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地位不可谓不高,与朱元璋的关系更是除了李文忠(朱元璋的亲外甥)之外最铁的一个,二人是从小光着腚一起长大的发小!更重要的是,汤和还是朱元璋的“革命引路人”,是他一手把朱元璋拉进了红巾军、成就了朱元璋!把汤和摆在侯爵的位置上,其他人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你跟我老朱的关系比汤和铁?还是你是我老朱的‘革命引路人’?”如此一来,一场争公风波便在消弭在了无形之中。否则,让谁来当公爵朱元璋恐怕都无法让其他人都满意,不是吗?除非他把所有人都封为公爵……可这样的公爵还有什么意义呢?此即所谓“一侯镇百侯”!只有汤和在“第一侯爵”的位置上,才能让那些想要争公爵的人知难而退、不好意思再开口。

儿时的朱元璋与汤和(剧照)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会选择汤和呢?难道不怕汤和也闹情绪吗?不怕,因为朱元璋太了解自己这位发小了,汤和也太了解自己那位发小朱元璋了!汤和这个人是性格相对比较温和,平日里本就不太争强好胜。或许是因为太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吧,汤和在功成名就之后还是明王朝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淮西籍将领!朱元璋知道,别说是给汤和封一个侯爵,就算给他封一个伯爵,他只会欣然接受,绝不会闹。

明太祖朱元璋祭天登基(剧照)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被封为中山侯之后,汤和欣然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对比,朱元璋也是相当受用的,并没有亏待了汤和。几年之后, 朱元璋便将汤和晋封为了信国公。即便是在懿文太子朱标辞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日子里,汤和也没有成为朱元璋针对的目标!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在凤阳老家寿终正寝,与徐达等人一样,被朱元璋追赠了东欧王(郡王)爵位、谥“襄武”,成为了明王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元戎。

宏伟的汤和墓,朱元璋对发小最后的交代

综上所述,汤和没能在明王朝建立之后第一批被封为公爵,与他彼时的地位有一定关系,毕竟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的地位都要比他高一些。但更主要的还是朱元璋为了控制公爵数量而用他来堵住淮西籍将领的嘴。以汤和的功劳和他与朱元璋的关系,只被封为了侯爵,其他人凭什么去争公爵?朱元璋一句话便可以把他们全部怼回去——“对照下汤和,你们配不配得上公爵、自己对号入座吧!”当然,朱元璋对汤和的了解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毕竟是发小,朱元璋太了解汤和了,知道他不会去争。换作其他人,恐怕朱元璋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汤和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居功甚伟,再加上他和朱元璋的关系,封国公再自然不过了。可第一次大封的时候,汤和只是侯,不在开国六公之列。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震慑众人。就像我们新中国55年大授衔一样,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汤和就起到这个作用,谁不服,和汤和比比资历和功劳。朱元璋也知道委屈了这位老哥,没多久就给他升成国公了,那时候汤和平云南,大功劳,封国公谁也没啥说的,只是那时候大明武力昌盛,征云南就是送功劳。明显是朱元璋照顾这位老哥。另外说一句,汤和是明朝开国大将少有善终的。可见,朱元璋对他这位职业领路人的确与其他人不同。

因为喝醉了乱说了一句不忠的话。

也因此一辈子小心翼翼,终得善终。死后追封为王。

汤和在守常州防张士诚时,曾有事请于明太祖,未得允,酒后出怨言:“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明史·汤和传》)

这是帝王手段,开国分封肯定有的人感觉自己被封小了,心理不服,朱元璋把和自己关系最好的人功劳也大分的低点,其它人也不好闹意见,汤和受了委屈如果能明白朱元璋苦心自然好,如果理解不了帝王苦心也闹意见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在一起就是创世三杰.... 汤和 、徐达、常遇春!

朱元璋也是个很有手腕的人.... 前期是以大哥的身份儿时的玩伴 拉近关系...中期就是养精蓄锐,忠义的品行 树立威信 扬名四海

后期谁威信比他大,他就夺谁的权!汤和、被徐达都是统帅,后期全权倚仗徐达,把汤和调离指挥中心....后者也因为如此逃过一劫! 会杀有功之臣,就证明掌权者的“不自信”。

只能说这就是典型的杀鸡儆猴,开国了,大家功劳都不小,该怎么封赏呢?拿汤和开刀,其他人只能闭嘴了。

明朝开国后论功行赏,朱元璋封了六人为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有人就问了,汤和与朱元璋关系匪浅,可以说朱元璋后来能当上皇帝,很大一部分都是汤和的功劳,因为当时是他写信让朱元璋加入红巾军的,那么,汤和最后为什么只得到了一个侯爵呢?

据记载,汤和虽然不是开国六王之一,但他在二十九位侯爵的排位中却是位列第一的,而且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又被追封为信国公,这样看来汤和的地位与开国六王也差不多,所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至于他没有被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原因,其实也很好解释,那就是汤和这个人喜欢喝酒,而且还经常因为酒醉犯错。

他在驻守常州时,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喝醉后埋怨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之后怀恨在心,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没有封汤和公爵。

给出的原因则是他放走了陈友谅的余党,造成了八郡被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了两名指挥使。在追封汤和为信国公的时候,朱元璋还在说这件事,并且命人刻在了世袭凭证上。

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朱元璋与他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第二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