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的意思,属词比事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21 0
  1. 道在六经宁有尽是什么意思
  2.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
  3. 《孔子家语》卷36问玉诗解2圣参天地行而可乐礼别亲疏贵贱内外
  4. 《左传》叙战与《春秋》笔削
  5. 《礼记》礼记·经解
  6. 孔子对我国的思想和教育上的影响分别列举两点

里程碑 路边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

出处:***《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发展的里程碑。”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的意思,属词比事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断烂朝报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开天辟地 古代神话传说:***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

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披古通今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青史标名 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众将军年虽弱冠,各负雄才,文兼通,正堪为朝廷之股肱,庙廊之梁栋。今能顺天知命,解甲而降,准拟青史标名,流芳千古。”

青史传名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青史垂名 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出处:唐·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诗之八:“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青史流芳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沈僖《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青史留芳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青史留名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史无前例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数典忘祖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以古非今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以古为鉴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以古为镜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同“以古为鉴”。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永垂青史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属辞比事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出处:《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开天地 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出处:徐凯云《天地变》:“那里,据说是***开天地创世以后的葬身之处,那里是精灵族想象中的圣地,是他们灵魂的归宿之处。”

时势造英雄 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

出处: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

道在六经宁有尽是什么意思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回答者:wahhltt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2-7 11:49

--------------------------------------------------------------------------------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

道在六经宁有尽的意思是:道理在《六经》中是无穷尽的。

六经,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仪礼》《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礼记.经解中,提到了《六经》的作用: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

演变

六艺与六经的关系,汉朝人在使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概念的时候,有时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的,有时是从课本的角度出发的。至于六艺为何会出现礼、乐、射、御、书、数和诗、书、礼、乐、易、春秋两种不同说法,则与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有关。

六艺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的《地官》篇,原指周代贵族社会用以“造士”(即培养武士)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

除了培养武士的六艺课程之外,周代还有一种以培养高级政治人才为目标的、以各种历史文献为教材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不同诸侯国可能并不一致,即使在同一国家也可能并不固定。

《孔子家语》卷36问玉诗解2圣参天地行而可乐礼别亲疏贵贱内外

教育主张 作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这些主张,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一)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荀子·法行》)。《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 的真正含义。(二)教育主体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在他之前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的人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们受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当时积极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够确切的说法。刘謼南说:“夫文与行,固为二物,至于忠信,特行中之两端耳,又何别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实一,是正确的。从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养的是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内容也是德才并重,既加强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识教育。(一)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他同时还提出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具体概念,丰富发展了德育的内容。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中国历史是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二)文献知识 在文献知识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授学生。对于“六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诗》即《诗经》,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在当时主要用于典礼、应接和赋诗言志等方面。孔子认为学《诗》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把诗教当成修养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业的主要手段,并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乐》是孔子教育中一项重要教材,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审美、音乐功能等内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书》又称《尚书》或《书经》。现在所见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由《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书》是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从政人才的政治课本。《礼》是现存礼书经东汉郑玄融合“古”“今”两派后,定型为三种,即《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讲各种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礼记》讲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易》又称《周易》,讲解事物变化。《周易》以八卦为纲构成体系。基本符号“―― ”(阴爻)和“—”(阳爻)两种,再由“―― ”和“— ”三三组合,而成八类,再将八类两相重而成六十四门。关于《易》的传统说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专研过《周易》,并以《易》教授***。《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后世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春秋左传》阐释它。孔子晚年专注于修编《春秋》,他曾感叹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三)体育锻炼 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教学方法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灵活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一)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关于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说:“致知之道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愈远,思正有助于学。”(《四书训义》卷六)(二)因材施教 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活动,它的教育对象是各个不同的有着独立意识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方法同时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创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并不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宿,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欠考虑,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们的德业修养的。(三)善于启发 循循善诱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这总的精神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教学相长 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另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的师生平等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左传》叙战与《春秋》笔削

《孔子家语》卷36问玉诗解2圣参天地行而可乐礼别亲疏贵贱内外

题文诗: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地载神气,吐纳雷霆,流形庶物,无非教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

天地之教,是故之与,圣人相参.其在诗曰: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文武之德;矢其文德,协此四国,文王之德.

凡三代王,必先令闻.诗经有云:明明天子,

令问不已,三代之德.子张有问,圣所以教.

子曰圣人,明於礼乐,举而措之,如此而已.

子张又问,子曰尔以,必布几筵,揖让升降,

酌献酬酢,然後谓礼?尔之又以,必行缀兆,

执以羽籥,作钟击鼓,然後谓乐?言而可履,

谓之礼也;行而可乐,谓之乐也.圣人力此,

躬己南面,如此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

百官承事,上下有礼.礼所以兴,众所以治;

礼所以废,众所以乱.目巧之室,则有隩阼,

席有上下,车有左右,行则并随,立有列序,

古之义也.室无隩阼,乱於堂室;席无上下,

乱於席次;车无左右,乱於车上;行无并随,

乱於阶涂;列无次序,乱於著矣.昔者明王,

圣人辩别,贵贱长幼,端正男女,内外之别,

序其亲疏,远近莫敢,相逾越者,皆由此出.

原文繁体

天有四时者,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吐纳雷霆,流形庶物,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是故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矢其文德,协此四国,此文王之德也.凡三代之王,必先其令问.诗云:『明明天子,令问不已,三代之德也.』」

原文

? “天有四时者,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吐纳雷霆,流形庶物,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是故,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矢其文德,协此四国’,此文王之德也。凡三代之王,必先其令问。《诗》云:'明明天子,令问不已。’”三代之德也。令力正反下同

注释

教:教化。

温柔敦厚:杨朝明注:“温和、柔顺、敦朴。”

疏通知远:博古通今,智慧深远

广博易良:

? 《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孔颖达疏:“无所不通,是广博;简易良善,使人从化,是易良。”

洁静精微:内心洁净、平静;行事精察深微。

? 马一浮先生释:“洁静即是止,精微即是观。洁者,不染污义,'甘受和,白受***,忠信之人,可以学礼’也。静者,不躁动义,不昏沉掉举散乱因而至于乖缪也。精者,不夹杂义,犹米之精凿也。微者,深密义,不求人知而己独知之。《诗》美成王曰'夙夜基命宥密’,《礼》所谓'无声之乐’也。”(节选自《马一浮先生语录类编》)

恭俭庄敬:恭敬节俭,端庄谨慎。

属辞比事: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属,zh。

愚:王肃注:“敦厚之失。”原文“之失”脱,据四库本补。按,意思是愚钝,不知权变。

诬:王肃注:“知远之失。”按,意思是缺乏智慧。

贼:王肃注:“精微之失。”按,意思是染污怪诞,害于正理。

乱:王肃注:“属辞比事之失。”按,意思是混淆是非,扰乱史实。

也:四库、同文本无。

神气:五行之精气。

流形庶物:自然滋润万物生长繁育。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 王肃注:“清明之德在身也,则其气志如神也。”

有物将至,其兆必先:

? 王肃注:“物,事也。言有事将至,必先有兆应之者也。”

参:配合、协调,同一。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王肃注:“岳降神灵和气,生申,甫之(四库本作'成’)大功也。”

? 嵩,山大而高。

? 岳,高大的山。

? 甫,即甫侯,周穆王大臣。

? 申,即申伯,周之卿土。

“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 王肃注:“翰,干。美其宗族世有大功于周。甫侯相穆王,制祥(四库本作'详’)刑;申伯佐宣王,成德教。”“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 王肃注:“言能藩屏四国,宣王德化于天下也。;言文武圣德笃佐周家正为先王良佐成中兴之功矢其文德。”

? 以上 八句诗出《诗·大雅·嵩高》。今本《毛诗》“嵩”作“崧”,“峻”作“骏”。“惟”,《毛诗》及《礼记》、《韩诗外传》所引作“维”。

文、武之德:

? 王肃注:“言文、武圣德笃佐周家,正为先王良佐,成中兴之功。”

矢其文德,协此四国:

? 语出《诗·大雅·江汉》。

? 王肃注:“《毛诗》:矢,陈;协,和。”

? 矢,四库本作“弛”。协,今本《毛诗》作“洽”。

? 文德,文治之德。

? 四国,四方之诸侯国。

文王:四库本作“太王”。

令问:美好的声誉。令,美好;问通“闻”,名闻,即声誉。

明明天子,令问不已:

? 语出《诗·大雅·江汉》。

? 明明,犹勉勉,勉励。

译文

“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普降风雨霜露,无不是教化。大地承载神灵之气,吐纳风火雷电,滋育万物而丰富多彩,无不是教化。圣人身怀清净明澈,气志犹如天神之助,将心想事成,必定先有瑞兆出现。所以,天地的教化与圣人之德相辅相成。正如《诗经》所言:'山岳高大崔巍巍,高高耸立入云天。普降神灵和紫气,甫侯申伯生人间。唯有甫侯和申伯,捍卫大周如浩瀚。周边藩属来归顺,天子之德四方宣。’这就是周文王、周武王之德。'布施文德疾如箭,和谐融洽统天下’这是周文王之德。一家三代是圣王,称王之前一定先有美好的声誉。《诗经》上说:'天子勤勉,美誉绵绵。’三代之德也。”

原文繁体

 子张问圣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师乎,吾语汝,圣人明於礼乐,举而措之而已.」子张又问,孔子曰:「师,尔以为必布几筵,揖让升降,酌献酬酢,然後谓之礼乎?尔以必行缀兆,执羽籥,作钟鼓,然後谓之乐乎?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圣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礼也.夫礼之所以兴,众之所以治也;礼之所以废,众之所以乱也.目巧之室,则有隩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并随,立则有列序,古之义也.室而无隩阼,则乱於堂室矣;席而无上下,则乱於席次矣;车而无左右,则乱於车上矣;行而无并随,则乱於阶涂矣;列而无次序,则乱於著矣.昔者明王圣人,辩贵贱长幼,正男女内外,序亲疏远近,而莫敢相逾越者,皆由此涂出也.」

原文

? 子张问圣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师乎,吾语汝,圣人明于礼乐,举而措之而已。”

? 子张又问,孔子曰:“师,尔以为必布几筵,揖让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执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圣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礼也。夫礼之所以兴,众之所以治也;礼之所以废,众之所以乱也。目巧之室,则有隩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并随,立则有列序,古之义也。室而无隩阼,则乱于堂室矣;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上矣;行而无并随,则乱于阶涂矣;列而无次序,则乱于着矣。昔者明王圣人,辩贵贱长幼,正男女内外,序亲疏远近,而莫敢相逾越者,皆由此涂出也。”

注释

措:施行。

几筵:几,案几。筵,坐席。

酌献酬酢:

? 酌,斟并饮(酒等)。 

? 献,献酒。

? 酬,主人向客人敬酒。

? 酢,客人向主人敬酒。

尔以为必行缀兆:

? 缀兆,舞者所在的行列位置。

? 为,原无,据四库、同文本补。

羽籥:y yuè,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

羽,指雉羽。

? 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

履:践履,实行。

行而可乐,乐也:

? 王肃注:“乐,上音洛,下音岳。”

目巧之室,则有隩阼:

? 王肃注:“言目巧作室,必有隩阼之位。室西南隅谓之隩,阼,阼阶也。”

? 目巧之室,指用目测巧妙构思建造的房子。

? 隩,室之西南角,隩神所在,为尊贵之位。

? 阼,东阶。主人迎宾客的登台之阶。

乱于席次:

? 王肃注:“乱于上席之次第。”

行而无并随,则乱于阶涂矣:

? 王肃注:“升阶涂无并随,则阶涂乱。”

? 涂,通“途”。

着,同“著”。

? 王肃注:“着,所立之位也。门屏之间谓之着也。”

辩,同“辨”。

逾越:超越。

译文

子张请教孔子,圣人是如何施行教化的。孔子说:“颛孙师啊,我告诉你。圣人精通礼乐,只是把他们发扬然后施行而已。”

? 子张没有明白,又问。孔子说:“颛孙师,你认为必须布置好案几,铺好坐席,作揖谦让,上下走动,酌酒敬客,客人回敬,然后就叫做礼了?你认为必须排列好舞者的位置,手持舞具和乐器,击钟打鼓,这就叫作乐了?说出的话能实行,就是礼;行动起来能快乐,就是乐。圣人就是致力于这两个方面,然后亲自坐在主君的位置上面南就够了。如此,天下太平,万民顺服,百官尽责,上下有礼。礼制盛行的地方,就是民众得以治理之地;礼制废弃的地方,就是民众混乱之地。目测巧思建起来的房子,就有内室尊位与阼阶主人的成制,坐席有上下位之分,乘车有左右之分,行路有先后之分,站立有行列之分,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房子没有内室尊卑之位,台阶没有主宾之别,那么,进入堂室就会混乱;坐席不分上下,座次就会混乱;乘车不分左右,车上就会混乱;行路不分前后主宾,道路和台阶上就会混乱;列队没有次序,站立之位就会混乱。以前的明王圣人,区分贵贱长幼,端正男女内外有别,排序亲疏远近关系,没有敢逾越的,都是经由这个途径制定出来的。”

《礼记》礼记·经解

一、 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

孔子参考鲁史记,作成《春秋》。或笔或削,多出于孔子之独断与别识,微辞隐义,其实难知。因此,及门高***夏亦不能赞一辞。于是乎,推求《春秋》之指义,遂成为历代《春秋》学之志业。《孟子·离娄下》称孔子作《春秋》,就生成论而言,有其事、其文、其义三元素。而义,为孔子所“窃取”,指或笔或削,多出于孔子自觉之取舍。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谓孔子纂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礼记·经解》亦云:“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综要言之,司马迁谓“约其辞文”,即是《礼记》所云“属辞”,《孟子》所述“其文”。《史记》所谓“去其烦重”,指史事之笔削,相当于《孟子》所云“其事”,《礼记》所云“比事”。《孟子》《史记》《礼记》所言,彼此可以相通互明。若能洞明《春秋》或笔或削之书法,即可以考索言外之“义”。排比相近相反之史事,连属上下前后之辞文,亦可以求得《朱子语类》所谓“都不说破”之《春秋》史义。简言之,破译孔子《春秋》之微旨隐义,其方法策略有三:一曰笔削;二曰比事;三曰属辞。而其诠释视野,则在运用系统思维,作原始要终、张本继末之探究。

就司马迁《十二诸侯年表序》所提“义法”而言,笔削、比事、属辞,皆可作为凭借,以求“义”、求“法”。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云:“载笔之士,有志《春秋》之业,固将惟义之求。其事与文,所以借为存义之资也。”《春秋》之指义,既寓存于其事、其文之中,故考察史事如何排比编纂?辞文如何连属修饰?自《春秋三传》以下,遂成历代《春秋》学者考义、求义之津筏。清孔广森《公羊通义·叙》称《春秋》重义:“然而辞不属不明,事不比不章。”研讨比事属辞,有助于求义、观义;对于《春秋》之笔削去取,亦可以即器以求道。

《春秋》三传中,《左传》以历史叙事解经,《公羊传》《谷梁传》以历史哲学说经。就求义之法而言,章学诚称:“其事与文,所以借为存义之资。”故《左传》释经之功独高。汉桓谭《新论》谓:“《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引啖助之说,亦称《左氏》“博***诸家,叙事尤备。能令百代之下,颇见本末。因以求意,***可知。”一称《左传》与《春秋》,互为表里;再称《左传》叙事见本末,可因以推求《春秋》经之指义。啖氏所谓“因以求意(义)”,大抵指《左传》之历史叙事、以史传经而言。

《左传》以历史叙事方式解释《春秋》经,简称以史传经,遂与《公羊》《谷梁》以义解经,殊途异辙。《左传》与《春秋》,同为编年史书,有关之历史事迹分隔异处,不相联贯。统合之道,即在经由事之比,辞之属,而求得《春秋》或笔或削之义,以及褒贬予夺之旨。清章学诚曾云:

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笔削之义,不仅事具本末,文成规矩已也。以夫子义则窃取之旨观之……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而后微茫杪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心。(《文史通义·答客问上》)

章学诚称笔削之义,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事具本末,文成规矩,此比事属辞之功。其二,夫子窃取之义,微茫杪忽。推求《春秋》之义,可借由详略、异同、重轻、忽谨之对比烘托,寻得孔子独断于一心之历史哲学。《春秋》之经学叙事,为中国传统叙事学之滥觞,《左传》之历史叙事薪传之,踵事增华,变本加厉,乃成历史叙事之宗祖与典范。《左传》发明《春秋》经之义,于《经》阙《传》存,最为显著。学者指出,《经》无《传》有者,或作《经》义之旁证,或明《经》文之笔削,或详究不书、不言、不称之故,或称说《经》文之不及与阙漏。要之,多可以“笔削”二字概括之。《左传》阐发《春秋》经之微辞隐义,亦以笔削见义为依归。

一部春秋史,堪称为诸侯争霸之历史。其中,晋楚两大国势力之消长,尤其攸关霸业之兴衰,及诸侯于国际之依违关系。春秋五霸,唯齐桓公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皆归之。桓公既没,诸侯叛齐即楚。楚乘诸夏之衰,蚕食中国,凌虐诸姬。虽宋襄图霸,然泓之战功败垂成。若非晋文公崛起于其间,城濮一战克敌制胜,则天下皆南面事楚矣。晋文创霸,固在城濮之战;从此晋主夏盟,天下翕然宗之。迨平公失政,霸业始渐衰,前后长达一百余年。

由此观之,城濮之战在春秋史、争霸史,以及晋国霸业史方面,都极具关键意义。更何况,晋楚城濮之战,为春秋以来规模最大之一场战争。因此,《左传》以十分笔力,惨淡经营,“序得声满天地,气撼山河”,不愧为大块文章。今以城濮之战为例,论述《左传》叙战于《春秋》笔削之转化与运用,叙战之模式、叙事之义法,亦由此可见一斑。

二、 探讨《春秋》笔削,要领在“义以为经,而法纬之”

《周礼·春官·宗伯》载内史之职责,为掌理天王有关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八柄之法,以诏告王治。而且,“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史官主书主法,以诏王治天下,于是或书或不书,或笔或削,多攸关王柄王治(参考阎步克《史官主书主法之责与官僚政治之演生》,《国学研究》第四卷)。

《孟子·滕文公下》称:“《春秋》,天子之事也。”盖内史掌叙事之法,所以诏王听治。而生杀予夺之权柄,仍归天王掌理。是以孔子作《春秋》,无异替代天子施行赏罚。于是原为赞诏王治之废、置、予、夺柄法,转换成史官叙事之予夺书法,再衍化为褒贬劝惩之历史叙事。《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称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一语道出史官主书主法之原委。从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至《孟子》称说《春秋》原本乃“天子之事”,可知笔削褒贬之所由来,以及《左传》历史叙事之渊源所自。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称:“《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竹林》篇亦云:“《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辞不能及,皆在于指。”孔子作《春秋》,必将指义先存有于心中,然后能施行笔削去取。义,既经一心之独断,于是史事之忽谨、详略,辞文之重轻、措置,方有定夺,始有规准。故曰从变从义、从变而移。不但辞文如何连属,皆在于指义;即史事如何排比,亦“皆在于指”。清方苞倡古文义法,由《春秋》书法转化而来(参考张高评《比事属辞与古文义法》,新文丰出版公司2016年版)。方氏倡“义法”说,追本到司马迁《史记》,更溯源至孔子作《春秋》。以为:义法之操作策略,二言可以蔽之,曰“义以为经,而法纬之”;法以义起,法随义变,亦由此可见(方苞《又书货殖传后》《史记评语》)。换言之,义先法后;先有“义”,而“法”后之、随之。孔子作《春秋》如此,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成《史记》,要皆不例外。所谓未下笔,先有意;犹文同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作经、撰文、修史、艺术,要无不同。

晋楚城濮之战,自是左丘明惨淡经营,匠心独运之叙战名篇。千军万马,驰骋战场;生死格斗,存亡所系,祸福所倚,更攸关华夷形势之消长。身为史家,叙战将如之何而可?战争结局,晋胜楚败;晋文创霸,楚焰销歇,史家将如何着墨,方见精神,方不负使命,始可以鉴往而知来?凡此,皆攸关《左传》叙战之或笔或削,以及左氏之史观、历史哲学。要之,《左传》之以史传经,叙事传人,皆缘于资鉴之史观。发而用之,则为历史叙事之详略、重轻、异同、忽谨之书法。论证如下:

(一) 《左传》史观,聚焦于资鉴,往往侧笔见义

《左传》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曾提示圣人修《春秋》之五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前四者或曲笔,或直书,示载笔之体;惩恶而劝善,则示载笔之用(钱钟书《管锥编》)。此所谓善恶,泛指成败、存亡、祸福、荣辱、是非、得失、毁誉等等,包含一切正能量与负能量之历史裁判。劝勉及惩戒,即是历史资鉴之作用与功能。回顾过往,瞻望将来,历史重演既有其可能,于是“往事不忘,后事之师”,遂为资鉴之信条(参考陈登原《历史之重演》)。娴熟前言往行,观其成、其福,固值得见贤思齐;苟知其败、其祸,亦足以戒慎恐惧,思患预防。故资鉴劝惩之教化,为史官之天职,史书之使命。

城濮之战开战之前,客观形势颇不利于晋国。四年前,公子重耳结束十九年流亡生涯,甫返国即位为晋君。晋国历经二十年之内乱,元气大伤,尚未恢复。晋国在此之前,理乱之不暇,未有参加国际战争之实际经验。更何况晋文公已近花甲之年,企图称霸诸侯,虽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免有日暮途远之顾虑。何况争霸之对手,为南方之强楚国,能不惶恐?楚历武王、文王、成王以来,日以强大,论者以为“入春秋以来,灭国之多,无过于楚;而灭国之易,亦无过于楚”(清马骕《左传事纬》卷二《楚灭诸小国》)。楚于是幅员渐广,甲兵日盛,其威逼中原之态势,业已形成。城濮之战若非晋文告捷,中原华夏或许南面事楚矣。战前之较短量长如此,哪知战争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居然晋胜楚败。晋何以胜?楚何故败?成败、存亡之理为何?祸福、得失之道何在?提示其中所以然之故,作为天下后世之资鉴,乃《左传》历史叙事之重要使命。《左氏》叙战之发想与取义,大抵如是。取义既定,然后或笔或削,“义以为经”,其事其文(法)纬之,历史叙事乃告完成。

晋楚两大国,为城濮之战交战之主体。《左传》之历史叙事,于其事、其文,多不***等量齐观方式,但传承《春秋》笔削见义之书法,侧笔叙事晋国一边,叙楚国事迹只用带叙、略叙。综观晋楚城濮之战,决定成败胜负之关键因素,以兵法谋略为上,故《左传》叙城濮之战,笔之书之,不惮其烦详说之。《春秋繁露·祭义》:“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大美恶焉。”城濮之战,聚焦于资鉴,不惮其烦载记晋军之兵法谋略,详略重轻之际,自有笔削见义之资鉴精神在。《左氏》以史传经,薪传《春秋》书法而光大之,即此是也(《春秋》笔削,参考张高评《笔削显义与胡安国〈春秋〉学》,《新宋学》第五辑)。

综考城濮之战,《左传》叙写晋军之兵法谋略,笔者曾撰文阐发其微,如为何而战?明列指标;如何而战,攻其必救。***道于卫,称舍于墓;设计用谋,攻心为上。买空卖空,支配在我;因势利导,请君入瓮。复卫封曹,三施三怨;私许复封,偷天换日。楚惠未报,我曲楚直;退避三舍,转曲为直。蒙马虎皮,出其不意;设施曳柴,多方误敌等等(张高评《〈左传〉叙战征存兵法谋略》,《古典文学知识》2018年第3期)。《孙子兵法·谋攻》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城濮之战晋之胜楚,切合《孙子兵法》“上兵伐谋”所云。故《左氏》提供成败之历史资鉴如是,因笔削而见详略重轻之书法,亦由此衍生。

(二) 详略重轻见笔削,比次史事显指义

属辞比事,堪称《春秋》之生成论,学者以意逆志读之解之,即成《春秋》之阅读论、诠释学。清姜炳璋《读左补义》释之云:“属辞者,聚合其上文下文之辞。比事者,连比其相类相反之事。”晚清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论经》则以为:“《春秋》之义,是是非非,皆于其属合、比次、异同、详略之间见之。”属合、比次,指辞之属,事之比而言。就比事而言,比,指排比、编比、比次史事。凡史事之相近似、相关合者,为类比;相反、相对、相乖违者,为对比。就历史叙事而言,即是类叙与对叙。无论对叙或类叙,要皆缘于指义而发。在史料取舍过程中,大抵以义为指归,来进行筛选抉择。因此,自有详略重轻之取舍分际,于是与《春秋》笔削见义之书法同功。

《左传》叙城濮之战,多以比事显义,见历史叙事之义法。叙次晋楚,或作对叙,或作类叙。叙战而用对叙,则彼此相形,而得失见;前后相絜,而是非昭。如僖公二十七年,叙将战之前,楚子将围宋,令尹子文、子玉先后治兵,一宽松,一严峻,已烘托出新任令尹治军之风格来。且蔿贾断言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开篇叙楚事如此,即与晋军相对。晋军为救宋围,亦蒐于被卢,作三军,谋元帅。然三军将佐,温和礼让,***之气度,自与子玉有别。《左传》详叙元帅郤縠之说礼乐而敦诗书,又详叙晋侯教其民以义、信、礼,亦与子玉之“刚而无礼”相反相对。《左传》说楚,以言叙凸显子玉必败;叙晋,则宣称:“一战而霸,文之教也。”战前之叙事,晋楚对叙已如此。

晋侯伐曹、***道于卫;围曹,因其凶而攻之;多以精于兵谋类叙,以连属篇章。“宋人告急”章,则又比物联类,以及晋侯、先轸之答问。答问之际,已促成齐秦之参战,亦展示晋国君臣之诸般兵法谋略,见胜战良非侥幸。读者方见晋文公君臣同心协力,排难解危,《左传》忽叙楚成王使子玉去宋,下达“无从晋师”之命令。子玉不但不受令,反而“使伯棼请战”。抗命、自用至于如此,已触犯为将之忌讳,埋下战败之祸因(参张高评《左传之武略·左传论为将之忌》)。前后叙晋叙楚君臣关系如此,即是以对叙显义。子玉公开提出“复卫封曹”之条件,不可谓不精明,然子犯先轸之论辩,将之转换为“私许复曹卫”,无异入室操戈,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于是化危机为转机。《左传》叙晋楚兵谋之攻防,亦用对叙:晋报楚惠,实践退避三舍诺言,不料“楚众欲止,子玉不可”。于是,晋军之劣势变为优势。子玉之“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由《左传》之对叙,昭然若揭。战场之一切变数,晋军多能掌控;危机困境,亦多长于化解与突破。如此用兵作战,安能不胜?

晋文公对楚作战,基于前文所述之外在因素,一直缺乏胜利之把握。故晋楚于城濮对阵,《左传》叙其担忧、犹豫、恐惧、害怕,一则曰晋侯患之,再则曰公疑焉,三则叙其忧思成恶梦,四则曰是以惧,皆是类叙见义,形象历历。晋君如此,犹能克敌致果者,关键不在明君,而是晋有贤臣,如先轸、狐偃、赵衰、郤縠、栾知、胥臣、狐毛之属,《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谓“得人”,所谓“有三士,足以上人”。由此言之,晋文公于《左传》中之形象,所谓因人成事者欤?无怪乎吴闿生《左传微》引诸家说,以为战前之重信义,皆临时措办,所谓***仁***义;叙晋侯患之、公疑焉、是以惧云云,是写晋侯之狐疑虚怯;入曹而亟报私惠,是写其器量浅小;城濮之战,只是侥幸成功而已(吴闿生《左传微》卷三《晋文之霸》)。清韩菼《左传句解》亦批评晋文公:“纳王示义,似矣;而河阳之狩,请隧之举,大义安在?伐原示信,似矣,而宛春怒楚,曳柴败荆,大信安在?大蒐示礼,似矣,而降服请囚,将殡有声,大礼安在?”此发挥系统思维,就《左传》全书所叙晋文事迹,进行大属辞比事,而突出“谲而不正”之晋文公形象,足与《论语》孔子所云相发明。果如上述所云,城濮之战叙事,晋国君臣行事之相反相衬,楚成王与令尹子玉君臣亦二三其德,要皆因对叙而显义者。

就城濮之战大势言之,晋胜而楚败。此就对比叙事,可以明其所以然。至于晋何以胜?楚何以败?则类比叙事,足以见其大凡。林纾《左传撷华》称:“城濮之战,(晋)君臣辑睦,上下成谋,故胜。”就《左传》叙战原始要终,张本继末观之,晋国所以致胜,在于君臣上下辑睦与成谋,此则最富于经世资鉴之价值。反之,楚之所以战败,君臣矛盾,离心离德;子玉身为令尹,却抗命、轻敌、躁进、自用,亦足作殷鉴与诫惕。若就局部类叙言之,《尚书》《国语》《战国策》《史记》叙战,从来未有叙其如何战、如何战者。城濮之战,分叙晋军于楚右师、左师之攻略,奇正相生,不满百字,写尽战事。或以正兵,或以奇兵;或以奇为正,或以正为奇(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要之,皆是凸显兵法谋略之克敌制胜,所谓上兵伐谋。类叙前后四番之攻防兵谋,而千军万马奔腾之气势,跃然纸上。历史叙事之存实传真,千载之下读之,犹如见如闻。“上兵伐谋”,真堪作历史之资鉴。

比事显义,作为历史叙事之重要手法,有对叙与类叙二端。类叙,以连属零散、比物联类为其功能,有助于人物形象之塑造。对比叙事,以相反相对,映衬烘托为其要领。以反差冲突碰撞出意味,因对比衬托,而回互激射,而意象浮现,指趣凸显。清方苞著《左传义法举要》,于城濮之战叙事之两两相对,有极详尽之列举。且以为:两两相对之叙事法,可以有三大作用:其一,可以改善文章之散漫无检局;其二,有助于通篇大义之贯穿;其三,有功于抒轴而成章。方苞所称叙事文之两两相对,即指对比叙事而言。

(作者单位: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

孔子对我国的思想和教育上的影响分别列举两点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

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孔子一生“有***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突出的有:冉有、季路;言语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文学界突出的有:子游、子夏。孔子被后人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而记载他言论的《论语》在后世评价很高:“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些成就的取得,我认为,得益于他良好的语文教育理念。我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高瞻远瞩定目标——“学而优则仕”

孔子认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子路》:“一言可以兴邦。”说话与国家兴衰关系密切。《阳货》:“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心知人。

正因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孔子便删定六经作为教材,教导自己的***认真学习。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这里,孔子把学习六经的作用提到了治国的高度。

如: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有七点。《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学习《诗经》作用可谓大矣: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社会的能力,可以使人与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近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君主;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这七个“可以”,就是《诗经》的七点作用;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于情绪美感的,关于社会生活的,关于语文知识的和关于文学修养的。所以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不学习《诗经》,就不善于应对,就不能办好外交

又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即:不学习《礼》,便在社会上无法站稳脚跟。

那么,孔子确立了怎样的培养目标呢?我将它们概括为三点:

1、倡导“文”“雅”,反对巧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如果没有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又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渊》)文***和内容同等重要,好比虎豹和狗羊去掉了身上有花纹和色彩的毛后,这两类皮革就是一样的了。这说明孔子追求语言富有文***。《论语》是孔门***与孔子的对话记录,有些带有故事性,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十分生动逼真,这正是孔子及其***讲求文***的证明。

孔子还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即礼赞时用的那些《诗》、《书》里说过的,都是雅言。如结婚时礼赞用的“之子于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孔子要求以周礼的仪礼作为行为规范,以《诗》、《书》的文辞作为标准文辞。

孔子反对巧言。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一副讨好的脸色,是很少有德性的。又说:“巧言乱德”。确实,直到今天,那些花言巧语、阿谀献媚之人,无一不是吞噬社会正义的毒瘤。

2、倡导“仁”“礼”,讲求诚信。

《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言与德关系至为密切。“德”从何来?靠“仁”和“礼”的倡导和实践。

仁与礼的倡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部《论语》,涉及“仁”的有58章,提到“仁”字的有百余处,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仁”,合周礼的就叫“仁”。

仁,又是礼的核心。《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周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周礼的言论不听,不合于周礼的话不说,不合于周礼的事不做。所谓合周礼,就是合乎奴隶制社会的种种礼仪。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用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想入非非,犯上作乱了。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以礼,说明学文与习礼是紧密结合的。

有仁爱之心,有好的礼节,还须讲求诚信。《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开始我对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子路》:“言必行,行必果。”言语和行动,行动和结果是紧密相连的,有此言必然有此行,有此行必然有此果。言行一致,就是诚信。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算是好学的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等文化知识来结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可见,诚信交友有助于自我修炼仁德之心。

3、养就“德”“才”,从政治国。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做了官的人,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外,尚须不断学习;没有做官的人,要在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后再去做官。这两句话指出了学与仕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使学生学成从政,孔子特别注意德教为先。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这就是说,应使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大的人道精神,以及广泛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技能。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德才兼备”四个字。前三条讲德,后一条讲才,德放在首位。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年轻人要先把孝父母、敬兄长、言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好以后,有多余的力量再去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这里,不仅强调了德为才先,而且指出了德教包括孝、悌、信、仁等内容。

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孔子删定六经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行和才能的培养。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礼记·经解》)即:言辞温柔、性情敦厚,是用《诗经》教育的结果;通达于政事,鉴古知今,能高瞻远瞩,是读《尚书》的结果;胸怀无所不包,性情豁达顺畅,是音乐陶冶的结果;心里洁净如洗,能知天地精微,是学习《周易》的结果;谦恭朴实,待人接物庄重诚敬,是学《礼》的结果;熟知列国历史,能比较各国政事得失,是阅读《春秋》的结果。

既然学习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孔子作为师长,便极力推荐人才。对自己的***,只要谁学习出色,确是人才,孔子都加以推荐。如: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即指他的***冉雍可担任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长官。“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雍也》)即:孔子讲到仲弓(即冉雍),说,耕牛生下的牛犊,长着整齐赤色的毛,端正的两角,虽不想用它当祭品,山水之神难道会放弃它吗?意为:既然仲弓是个很有德行的人才,那怎么能因为他的父亲***而弃之不用呢?

二、 教书育人有奇招——“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是我国划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赞扬他“循循然善诱人”(《史记·孔子世家》)。“善”在何处呢?

1、因材施教。即: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是就程度来说的: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正因为针对各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

2、兴趣先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他教育学生,首先从“志于学”开始,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因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让学生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并积极投身语文实践活动。

3、启发诱导。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学生不到急于求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学时,孔子总是用“能近取譬”的比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困难问题;并要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多听多看。《雍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不轻于下判断,要存疑,把没有疑问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的事情要回避,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做,这样就不会后悔。多闻多见,是把话说好、把事做好的一条基本途径。《论语》一书里,言“闻”的有50多处,言“见”的有70多处,可见其重要。

5、学思结合。《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受欺),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茫然无所得的地步;只思考而不务学,其思考便是没有根据的空想,也会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既重学,又重思,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方法。

6、温故知新。《学而》:“学而时习之”;《为政》:“温故而知新”;《学而》:“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些是说,复习,是巩固旧知识、增长新知识所不可缺少的手段,知识的获得建基于经常的练习和复习。我们教师要摒弃“满堂讲”,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复习的时间。

7、不懂就问。孔子反对不懂装懂,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主张“毋意(不凭主观臆测)、毋必(不武断)、毋固(不固持己见)、毋我(不唯我正确)”(《子罕》)。因此,他主张多问,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高度赞扬和积极回答。《八佾》:“子曰:大哉问!”问题问得中肯,意义重大。《颜渊》:“子曰:善哉问!”问得好。一部《论语》,有100多次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耻、问行政、问君子、问成人等等。另外,孔子自己问,学生答,更有一种别样的教师风***。孔子还重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育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经常请教别人,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学生称颂他是学无常师。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曾子提出了“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太伯》)。

8、学而不厌。《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习,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这就需要“学而不厌”的精神。孔子自己不但 “学而不厌”,而且“诲人不倦”,无疑是学生面前活生生的学习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