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的意思道是什么意思,微不足道中道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23 0
  1. 无力回天的意思
  2. 有哪些友谊的名言?
  3. 美丽的古文读后感
  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谁写的…什么意思啊…

2017年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微不足道的意思道是什么意思,微不足道中道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积累整合:(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哺(bǔ)育 攒(cu?n)成 候(h?u)鸟 鲜(xiǎn)为人知

 B、泯(mǐn)然 伫(zh?)立 踌(ch?u)躇 气冲斗(dǒu)牛

 C、炽(zh?)痛 谰(l?n)语 重荷(h?) 妇孺(r?)皆知

 D、哽咽(y?) 磐(p?n)石 深邃(su?)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奇趣横声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人声顶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2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

 7.综合性学习。 (6分)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2)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 (2分)

 (3)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 (2分)

 8.?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 (6分)

 (1)而那过去了的, (《***如生活欺骗了你》)

 (2)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3)《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句子是: , 。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 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阅读《珍珠鸟》,完成13~16题。(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苗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3、?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答:

 14、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

 动词有:

 特点是:

 16、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

 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17~20题。(共12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7、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8、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9、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20、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

无力回天的意思

词语来历

1.“东道国”的由来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会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事的国家。

2.“马虎”的来历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3.“海外赤子”的由来

“海外赤子”,现已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此词语如何而来?

“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疏》中:“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还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中“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们劝道:“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陛下如此之近,万一有狂妄无知之徒暗中向您发射,您又没有戒备,可大大伤害社稷啊!”唐太宗答道:“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据此话,人们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演变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4.“中国”的含义及由来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祖国是中国。但在古代,人们所说的“中国”,并不是现在的“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⑴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⑵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

⑶指中原地区。

⑷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⑸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也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

⑹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王朝——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政治、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他们所说的“中国”,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5.“露马脚”一词溯源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想让人知的事,尤其是那些弄巧成拙的事一旦败露,人们就会说是露了“马脚”。何谓“马脚”?“马脚”者,马氏之脚也。这里有个典故。

相传,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当过牛倌,做过和尚,所以,在选择终身伴侣时,与一位同样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龙恩”虽重,宁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忽然游兴***,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有些大胆者悄悄瞅上两眼,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从此,“马脚”一词也随之流传于后世。

6.“中国睡狮论”怎么来的

1814年,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被欧洲反法联军击败后,东山再起,于1815年组织30万大军向欧洲反法联军发动进攻,结果在滑铁卢遭到惨败。6月22日,拿破仑被迫退位,不久被英国军队押送到遥远的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监禁起来。在他被监禁的第三个年头,被嘉庆皇帝严辞驳斥的英国贸易使团团长阿美士德,正垂头丧气地从中国返回。在回国途中,他经过圣赫勒拿岛。当阿美士德听说这里关押着拿破仑一世时,很想见一见他,听听这位***人物对中国问题的看法。

见面之后,阿美士德讲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而拿破仑对英国的做法充满了蔑视,他对于英国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提法发表评论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他接着说:“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在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但拿破仑认为,中国并不太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以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拿破仑接着说:“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后,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

6.“二百五”的来历

在关中农村,人们把那些蛮干糊涂的人讽称为“二百五”。“二百五”是个数字,怎么能形容人呢?它的由来说法比较多,下边介绍两种:一是来自赌具。上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10个点,在玩时称为“毙十”,这毙十在里是最小的点,什么牌都能管住它。所以,人们就用二板和么五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些莽撞、傻气、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二百五”是“二板五”的转音。二是来源于一则历史故事。传说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杀了。齐王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又抓不到犯,于是便想出条妙计:在城门上张榜说苏秦是内奸,杀掉他是为国除了大害,应当赏黄金千两,请除奸者速来领赏。榜文贴出后,有四个人声称杀了苏秦。齐王笑着说:“黄金千两,冒充者杀,你们可不能冒充呀!”四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说:“那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人每人分多少?”四人同声说:“一人二百五”。齐王勃然大怒,拍案大叫:“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斩了!”“二百五”由此而来。

7.“难得糊涂”的来历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

至于“难得糊涂”四字,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后来这段文字传了出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就越传越广了。

8.“万岁”和“万万岁”的来历

我们常在电视上看见大臣称颂皇帝时大叫“万岁”,其实“万岁”一词本来不是皇帝专用的。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个词仍不是皇帝唯一专擅的称呼,称呼他人为“万岁”,皇帝也不管。到了汉武帝时,他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但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还是有人呼“万岁”。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一个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

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直觉扫兴。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后兴高***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9.博士、硕士、学士的来历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硕士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学士最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10.正(音征)月的来历

我们习惯把一月称为“正月”,这是因为在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后的一月称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赢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读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此传了下来。

11.“杜撰”一词有甚么来历?

宋朝有一个叫杜默的人,他是一个文人,喜欢写诗,且以豪放见称不过他写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象样的诗文或不合逻辑的,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又被引伸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12.“三长两短”的来历

“三长两短”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13.趣说“虎落平阳被犬欺”由来

倪培森

宋初,有个生性耿直、秉公办事的知府,因得罪权贵,遭到诬陷被朝廷罢官,他回到家乡后,拜见当地的胡知县。胡知县原是这位知府的下属,曾受过他不少的指责,此时便存心想奚落他一番,便设宴招待老上司,还请了两位当地工于诗文的文人作陪。

酒过三巡后,胡知县以主人身份提议吟诗助兴,并首先起头吟诗一首:

“单奚就是奚,加水还读溪;抹去溪边水,来鸟便成鸡(“鸡”的繁体为“鸡”)。鸟儿有翅强如虎,凤凰无翅不如鸡。”

前4句是起兴,用拆字法给中心语“奚”加上不同的偏旁,分别为“溪”、“鸡”,最后两句引出本意,讥讽知府如同无翅的虎和凤凰,反不如微不足道的鸟和鸡。

知府明知对方是在嘲笑他,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装聋作哑,苦在心中。陪客里的甲见知府啼笑皆非的尴尬相,不免引起同情之心,便有意帮他解围,接吟道:

“单工是个工,加力还是功;撤去功边力,添丝成了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以“工”字为中心语,改变其偏旁字形,分别为“功”和“红”,引出本文,劝诫和开导胡知县,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

陪客乙听了,觉得甲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事不关己,何必自寻麻烦。于是赶紧吟诗:

“单相是读相,加水还读湘;除却湘边水,加雨就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知府听罢甲乙二人的唱和,对乙的劝诫更感世态之炎凉,感慨万分,叹息着凑上一首:

“单其读着其,加木也读棋;砍去其边木,添欠就读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最后两句,道出了他内心的愤恨与不平。不仅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从此,便成为谚语中的名句,流传至今。

选自《知识窗》 摘自:《小品文选刊》2006年10期

14.倒楣的来历

“倒”的只能是“楣”。“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甚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在监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回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在运用这个词语的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得它的来源的缘故。

摘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一书

15.装蒜的来历

装蒜”的由来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一年春天到南方某地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齐整整,便顺口称赞了一番,翌年冬去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为了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

16.东西的来历

我们往往把一切物体统称为“东西”。但为什么称“东西”,而不称“南北”呢?原来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17.杜撰的来历

“杜撰”一词的意思,大家是知道的。打开词典查一查,注曰:没有根据地编造。但是杜撰这个词的来历,却有一段轶闻,很少有人知道。古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乏,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而且,他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来,“杜撰”又被引申为不真实地、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18.两面派的来历

“两面派”大多是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黄河北岸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的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另一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领军队进驻怀庆府,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刮翻,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于是,常遇春下令,凡是挂两面牌的人家都满门抄斩。经过一场***,怀庆府的人口大减。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由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19.露马脚的来历

朱元璋幼时家境非常贫寒。为了糊口,不仅给财主放过牛羊,还在庙里当过和尚。后来,他加入了元朝末年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郭子兴很赏识他,于是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马氏是一个才女,精明干练,辅佐朱元璋实现了统一大业。朱元璋当上皇帝,建立起明朝后第一件事便是封她为皇后。

马皇后长得虽不漂亮,但却温柔端庄,举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在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女人脚大是一缺陷。马氏在当了皇后以后,越发地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因而,在大庭广众间,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

有一天,马皇后游兴***,乘轿招摇过市,浏览古都风景。百姓见皇后的舆轿过市,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赫然展现在百姓面前。人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全城立刻轰动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

后来的人便将隐私或阴谋出现破绽或彻底败露称之为“露马脚”。

20.高抬贵手的来历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戏场。农村的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便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21.“桃李”一词的由来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秋天长出来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象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摘自书刊报)

22.“破天荒”一词的缘起

现在,人们经常用“破天荒”一词来比喻前所未有的事情第一次发生。追根溯源,“破天荒”这个词起源于一个典故。

据五代文学家孙光宪著《北梦琐言·卷四》等书记载,在唐朝时,每逢大比之年,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均由地方解送赴京应试,而当时荆州地区每年都解送举人赴京应考,可接连四五十年都没有考中一人。于是人们便将荆州一带称为“天荒”,并把荆州解送的考生称作“天荒解”。

“天荒”原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人们称荆州一带为“天荒”是讽刺那里四五十年间竞没有一个举人考中进士。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这一年,荆州解送的应试考生中,有个以“为文奇诡岸杰,自成一家”著称的文人刘蜕(字复愚,后官至左拾遗)终于考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解”,于是人们将此事称为“破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特别嘉奖刘蜕“破天荒”钱七十万贯。以建“状元府第”。刘蜕对此谢而不受,并在《谢书》中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对“天荒”之说提出异议与驳斥。

23.九五这尊的来历

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有哪些友谊的名言?

无力回天的意思

“无力回天”是一个名词,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也用来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拼音:wúlìhuítiān

出处:典故来自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一首狱中绝笔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意思是想为国家做贡献,驱除贼寇,但是,国家政策或者说皇帝不允许这样做。所以,悲剧发生了,但是自己阻止不了。

近义词有:回天乏术、徐市求仙。

1、回天乏术

拼音:huítiānfáshù

出自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

释义: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2、徐市求仙

拼音:xúshìqiúxiān

释义: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到。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意思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是指大势已去,必败无疑,你在怎么反抗都是输。

而无力回天是指,你有这一份心去杀敌,但是你只有这么点力量,你杀心在重也只能喊喊,再恨别人也杀不了他。因为你没有能够杀掉他的力量。

比喻无力回天的词语

1.形容很无奈很无力的成语诗句诗词

1、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译文: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2、千秋岁引·秋景

宋代: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译文:传入旅舍的捣衣声,应和着孤城城头的画角,一片秋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归去的燕子向东从海上飞走,南来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栖息在沙滩上。这儿有楚王携宋玉游兰台时感受到的惬意的凉风,有庾亮与殷浩辈在南楼吟咏戏谑时的大好月色,清风明月的景象,还都与当年一样。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羁缚,又被那难以割舍的感情所耽搁,可惜那些风流韵事都被丢到一边了。当初徒然许下功成身退时,要去求仙访道,潇潇度日的诺言。到如今,反误了我与佳人的秦楼约会。当睡梦觉来时、酒醉清醒后,我细细地思量着这一切。

3、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4、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5、花影

宋代: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2.描写做了多少努力也白费的诗句

徒劳无功——二子

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孟子无功如管仲,扬雄有赋似相如。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孤学背时空绝叹,白头穷巷抱遗书。

无力回天——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无能为力——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付诸东流——听着哗哗的收试卷的声音,他魂不守舍地走出考场,那个单词明明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来了,难道十几年的辛苦就要这样付诸东流了吗,不,可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他茫然若失地抬起头,迎上铁门外一双双期待的目光,目光坚定了起来

3.形容很无力,很累的句子有哪些

1.老来病损浑无力,报答春光只有心。——汪莘

2.老来无力跨蹇驴,少日青鞋只徒步。——王炎

3.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方回

4.老儒负耒今无力,也趁田丁种莳还。——刘克庄

5.犹恨扶犁老无力,向来枉是请躬耕。——陆游

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

7.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

8.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

9.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10.当路谁相***?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

1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12.词语:无可奈何、无力回天、随波逐流、回天乏术、无计可施、有气无力、身心疲惫、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力不可支、无精打***、筋疲力尽、疲惫不堪身心交瘁、昏昏欲睡、劳形苦心、筋疲力尽、筋疲力竭、心力交瘁、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重庆疫情死亡原因

1.均为市外输入病例引起但输入地不同。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溯源证实,重庆近期的疫情均为市外感染病例回渝后引起的本土疫情,但首发病例的感染地不同。2.均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但进化分支不同。

顶天立地的意思和造句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成语例句: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繁体写法:顶天立地

注音:ㄉㄧㄥˇㄊㄧㄢㄌㄧ_ㄉㄧ_

顶天立地的近义词:英姿勃勃英俊而富有朝气的样子。刘白羽《火》:“这时,我看见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颊烧黑了,头发烧焦了威风凛凛形容权势显赫,令人生畏。亦称威杀气气概不凡

顶天立地的反义词: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指办事考虑细致周密,也指顾虑太多,犹豫不定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用于人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standuprightonone'stwoleg'***etweenhe***enandearth;ofindomitablespirit

俄语翻译:могучийвеликий

日语翻译:毅然として何物をも恐れない雄雄しい_概

其他翻译:德gigantischheroisch

成语谜语:工;擎天柱

歇后语:六点钟的分时针

美丽的古文读后感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黎)纪伯伦

既不请求别人也不答应别人去做卑鄙的事情,为友谊的一项原则。

--(古罗马)西塞罗

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

--(法)罗曼、罗兰

以赠品收买朋友,则他也可能被他人收买。

--(英)莎士比亚

长期在一起同甘共苦共患难,才能有莫逆之交。

--(古罗马)西塞罗

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谊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老的树最好烧,老的马最好骑,老的书最好读,老的酒最好喝,老的朋友最可信赖。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中机会。

真正的朋友是生活的美酒。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良友在生旁,地狱变天堂! 世上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

无论您去哪里,好运都将一路相随。 让我们来创造如诗如画的生活。

欢乐吧!朋友们,不管您身在何处,***与快乐时刻陪伴着您。

银海为笺,风帆为词,祝福您无忧也无腻,趁风破浪,开拓远大前程。

朋友,您好!我永远不会抹去对您的记忆和思念,请您亦偶尔想想我看看我。

时间冲不淡友情的酒,距离拉不开思念的手,祝福您,永远永远!

幸福时时砸您的头,快乐刻刻绊您的脚。

我有三愿:一愿友情温暖我们的心田,二愿欢乐永驻您我间,三愿咱们常相见。

好感是友谊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如果你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那么你就不配称为人。

交不论多,得一人可胜百人;交不论久,得一日可谕千古。

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

当面怕您的人,背后一定恨您。 只有当一个朋友,才能得一个朋友。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怜悯你的人不是朋友,帮助你的人才可能是朋友。

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患难识人,泥泞识马。

牙齿常咬舌头,但它们仍然是好朋友。 一百个亲戚不如一个知友。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桌永远的筵席。 者无友。

淅淅沥沥的雨坏衣服,咕咕哝哝的话坏友谊。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之交淡若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布衣之交不可忘。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长相知,才能不相儗;不相儗,才能长相知。

对朋友冷酷的人,最后死在冰块上。 结交要像长流水,莫学杨柳一时青。

朋友之间,相求事小,顺水之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非礼也!

朋友,别为自己瞬间的收获而忘乎所以,也别为自己的偶尔摔倒而呼天抢地。

生活本来苦乐无常,何必强求完美无缺!

锒头对钉子的帮助是直率和无情的,因为只有这样,钉子才能有所作为。

对不起,我不能同时是您的朋友又是您的阿谀奉承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拍马屁的人都是为了骑马。

不要用脚推开帮你渡过河的小船儿。 再干一杯友情的酒,为了往昔的时光。

我是多么不愿离开你:就象烤软的蜂蜡不愿离开封口,就象紧贴的树皮不愿离开树皮。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近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武陵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回首不胜愁。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

人生能有多少的聚聚离离?唯独你---令我刻骨又铭心。

你萧洒地说声再见,可知道我颤抖的心在哭泣?

你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请记住我,在你的心中依然有我,朋友终有说再见的时侯,请珍爱这一份相知相遇。

有树的地方就会有我的祝福,有你的地方就会有我深深的思念。

一任岁月逝去,物换星移,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依然想你如昔。

远山藏不住夕阳的余辉,就象掩不住我对你的无限怀念与无穷的祝福。

悄悄问苍天,别来可无恙?寄语白云间,祝你永平安。

我们将永远是朋友;在所有给你友情人中,让我成为那最真的,最近的以及最亲的。

哦,朋友,我的心儿说:有了你,苍穹才高高拱起,有了你,玫瑰才火红艳丽。

你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结交淡若水,行道直如弦。

告我以我过者,我之师也。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

你,幽静细致,一派斯文,温柔中显露刚强,平稳中突出智慧。

有人说上帝造人,但上帝能造出你这样美丽的灵魂吗?

箭说:“我愿冲锋陷阵。”弓表示:“我永远做你的后盾。”

你是久旱的甘露,虽然只是一滴,这晶莹的一滴,却滋润了***涸的心田。

或许有千里冰封,或许有万里雪飘,你的热爱情和温暖却让我觉得,生活里没有冬天。

人海茫茫,知音何在? 我从来不相信“西出阳关无故人”,只希望“天涯若比邻”。

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点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我们的故事常留心底。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可我愿永远在你身边,在你需要有人聆听的时候。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太阳的暂时西沉,是为了孕育另一个更加辉煌的白昼。

生命在于运动。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走你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宁可为野马,不可为疲驴! 世界无难事,只畏有心人。

地球要做的事——旋转;江河要做的事——奔流;您要做的事——与我聊。

莫等闲,掉离了网线,空悲切! 白日莫等闲,青春不再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海鸥不怕风雨,勇士何惧流血? 人皆可以为舜尧。

大鹏一日同风起,浮摇直上九万里。 大丈夫志四方。

自古男儿多奇志,广阔天地任驰骋。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儿不嫌母丑,犬不嫌主贫。 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

羞耻心是人的第二内衣。 有非常之胆识,始可作非常之事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青蛙的鼓噪,并不能阻止牛到河边饮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志者事竟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怕湿脚,就永远抓不到鱼。

耳闻十次不如眼见一次,眼见十次不如实干一次。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的最佳服饰。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谈言微中,名士风流。 勤为无价宝,慎乃护身术。

酒窝并不天生就有,笑得多了就自然有酿酒的窝了。

男孩眼中的好女孩不是那种傲气凛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女孩子;

而是那种有着优雅风度,举止文静的女孩子。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骄傲是愚蠢的亲戚。

最坏的车轮声音最响。 乌鸦即使在玫瑰水中洗澡,也仍然是黑的。

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满招损,谦受益。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事不三思终有悔,若能百忍自无忧。

心底无私天地宽。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强中自有强中手。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火要空心,人要虚心。

葡萄不熟才酸,人无知才傲。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多行不义必自毙。 狗吃大肉也。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无主意尿憋死。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牡丹树下死,做鬼也风流。 兔死弧悲,物伤其类。 人为财四,鸟为食亡。

知人知面难知心。 素不相识,萍水相逢。 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汗不走回头路;好蜂不***落地花,好男儿不跟女斗。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明人不说暗话。

别不识抬举。 功夫不负有心人。 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富有感染力的姑娘,石头也会被感化的。

古人云:“相逢何必曾相识”。 朋友千千万,知心有几人。

能听十人劝,莫随一人见。 义气不过梁山汗,奸毒不过三国人。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今日把君问,谁有不平事?

桃花尽日随春水 源在清溪这一边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 拳头打不出一个屁 夺天地造化之功

鸡飞蛋打,陪了夫人又折兵,怎么回去见江东父老 必先除之而后快

您的身材一定不象西方女人那么张扬,但却集中了东方女人含蓄的***

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您内怎么眼泪说来就来? S。O。S

世上的事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 狗吃大肉也 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被卧里放屁———独吞 砸锅买铁也凑不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冒天下之大不韪 言外之意不难听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你真是猾如狡兔 宛如石沉大海,遥无音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人穷志短啊 俗话说,同船过渡要八百年修行,你说同床共枕要多少年?

我的心充满惆怅,谁是我弯弯的月亮? 胳膊肘不能向外拐

为朋友两肋插刀,天塌下由我来顶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毕竟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干柴见火能不着? 我已欲哭无泪

人生难得几回冲动,您就让咱冲动一回不行吗? 头悬梁,锥刺股

机会总是垂青于做好准备的人 薄酒大碗斟,不醉也发昏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端了人家的碗儿,要受人家的管儿

良将手下无弱兵 天下的老鹜一般黑 一山难容二虎

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胜者王侯败者寇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要杀死,救人要救活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修今世修来世 交友应学人长,处事应克己短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清霜能打单根草,狂风难毁大树林 光阴不放***,岁月岂待人

能屈能伸真君子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宁叫细水长流,不叫一日断头

孔明多计,周郎多气 受人滴水之恩该当涌泉相报

君非等闲之辈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真理是***裸的

却没有过恋爱训练,看人家成双成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

措词凄婉,打得动铁石心肠 世界里哪里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

相传女人的不动产是奶和*** 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

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

圣如孔子,还***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称病。

您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

〈天方夜谈〉里***人歌颂的美人条件: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

交情象热带植物那样的飞快的生长 象够狗望见了家,气势顿长

你嘴凑上来,我对你说,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省得走远路,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

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难受 女人是最可怕的

好象全世界所有的男人都经过你实验过的 你绣色可餐,我看饱了不用吃饭了

爱情跟一胞从生,类而不同,并非爱情的基本,爱情也不是爱情的升华

肉的相爱,心的相爱。日子久了,肉回变味,心却往往相爱更深。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 我会服从你善意的独裁

当着必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会返老还童的绝技 临时抱佛脚

仿佛听了这句话,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 您是多愁善感的古美人模型

〈三国演义〉云:妻子如衣服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哦为进

我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脚上踏的鞋袜

俗话说,要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 自己总是心太软,常迎合女人

爱情会减小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的软弱,被摆布 那是借花献佛

有头脑有才学的女人是天生了叫愚笨的男人向她颠倒的 蛟龙非池中之物

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平视 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

你名字里的日本味儿,浓得就象日本女人头上的油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作弄***傻事 晚上水酒一杯谢罪

***如你进上海,上海就变成我唯一依恋的地方 不打不相识

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刻恋家 啊,你是旁人的OFFICEWIFE!

新吃过女人亏的人都是惊弓之鸟,看见女人的影子就怕了

要靠了裙带得意,那男人算是最没有骨气了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眼睛白多黑少是个*邪之相,要不狼怎么称之为白眼狼?

心里感佩不已,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

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就象白水冲了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骂来骂去只有一个意思,汽车司机愿意跟汽车的母亲和祖母发生肉体恋爱

酒不醉***自醉,色不迷***自迷,今朝有缘来相会,明日你东我向西

这种女人路数多,有时用得着她们,这就是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网路上的呢称总是虚虚实实,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情场上的炮灰

从小到大,围绕在我身边的,不是象女人的男人,就是象男人的女人

我总是近“香”情怯 讲究礼仪廉耻通常是追求女孩子的兵家大忌

天使般的脸孔,魔鬼般的身材 莎士比亚名言: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

纯洁可爱温柔天真大方端庄小鸟依人的女孩子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但凭卿之所好,小生岂敢推辞?

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女孩子的心防愈到深夜愈松懈 HORSE’S!!!

置之死地而后生 交女朋友有三大忌:不浪漫,太老实,嘴不甜

女孩子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她相信她的耳朵远超过相信她的眼睛

HORSE’S!!!要不是看在我打不过你的份上,你早已血溅五步了!

女孩子总觉的靠缘分邂逅的男人最美好,而且男人的美好程度会跟邂逅的浪漫程度成正比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朝闻道,夕死可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叫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哪壶不开提哪壶

请继续放吧,小生洗鼻恭闻 我对生活的要求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自有路 大丈夫能屈能伸

我没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所以要形容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时,就只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国色天香和倾国倾城之类的老套

美丽有很多种:冷若冰霜的小龙女;清新脱俗的王语嫣;天真无邪的香香公主;

刁蛮任性的赵敏;聪慧狡黠的黄蓉;情深义重的任盈盈

我身材不高也不矮,长相不丑也不帅,个性不好也不坏 有话请讲,在下愿闻其祥

输给美女又不是件丢脸的事,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天底下没有不和的星座,只有不合的人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想给你一记降龙十八掌 工大代有美女出,各领***好几年

俗话说:“痴汉偏骑良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由此观之“红颜果真薄命也”

参考资料:

东格致学生网络互动平台 → 学生社团 → 《小溪流》 → 书海浪花, id="id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谁写的…什么意思啊…

自己挑吧

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2、《大学》读后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 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 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 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3、《中庸》读后感

这个学期,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首先是我们《中国文化概论》课老师推荐的书目;其次,我们国学社本学期的晨读选材也是《中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前一直知道《中庸》,想读而又没读。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4、《荀子》读后感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5、《老子》读后感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6、《离骚》读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7、《逍遥游》读后感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

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 “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二、“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遥”者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是“道”论。庄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道”使天地万物生灭流变,无穷无尽。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这个“道”运行的结果,也是这个“道”的具体表现,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自然然,无为无不为,无目的又合目的。人类是顺“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样,本属自然,无目的又合目的,无所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庄子》一书中,“***”也被称作“至人”“神人”“圣人”。因为“***”是依乎天道、顺乎人性自然地活着,达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庄子又称其为“至人”:“***”在人世间顺性自然,无为无不为,超凡脱俗,故庄子也称其为“神人”:“***”是领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间生活已无所不通,《说文解字》说:“圣者,通也”,故庄子还把“***”称作“圣人”。《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名殊而实指为一。“无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无名”“无功”同样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这三种状态都是人在体道自然中无为无不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遥游”。

8、《秋水》读后感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主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之一。他写的文章比较浪漫,也非常大气。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了他其中一篇著作《秋水》后的一些感悟。 文中的涵义主要是在说明我们人应该以何种心态去处事的道理,即作为人不能怀有“自高自傲”、“贡高我慢”不利的心态。在《秋水》中也有很多句子可以和现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做对比。例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善为尽在已”。这句话的含义即:河伯一向以为他所在的黄河是天下最大的,水势很大,以为天下所有的水全都是流向黄河的,于是自己就非常得意,而导致河伯产生傲慢之心。 其实,这就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相同,也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事。当一个人成就了一点事业,或得了一些什么小名利,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夸大自己的功劳,一自我为中心,然而轻视他人,这正是因为他还没有在外界碰见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所以才会在界内自高自傲。***如哪天让他到外界去出差或辩论问答,遇见比自己更高一层的人,这个时候就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人,所以说我们人,在还没有亲自接触到界外之事时,就不能以为自己很伟大。因为你一旦看见别人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强大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我们应该保持“中道”,不能被名利之事所牵引,否则你将会被比你更有见识的人讥笑轻视。我们只有在“中道”的界线上,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修。同样的道理,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僧,对于一个邪知邪见深的人,我们不能急于马上给他讲佛法之奥妙,因为这种正知正见可能会令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会认为我们也是魔,令他生气毁谤,这只能等他的因缘成熟了,能够接受真理的时候,我们再去引导他也不迟,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要去引导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必须观察对方的根机是深、是浅,并且要看他对我们所说的法是否应机,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庄子的《秋水》让我看到了大智大美,道理与思想的引发,也使我的人生能够渐渐趋向一种更高更美的境界。

9、《归园田居》有感

好友金铭曾一再推崇,干国祥先生新近上的《归园田居》是其所听过的课当中最好的,此课好到什么程度?用金铭自己的话来说,“课后一小时没有说一句话,当天中饭都没有吃”——因为一直沉浸在课带给他的震撼中。金铭读课多矣,一般的课自是难以让他有如此的感触,此课一定有其独特之处,我想。于是从金铭处拷贝干先生的课,等心静下来了,再虔诚地打开聆听。

长***的最后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安排.用过早餐,先做起了预习功夫:找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始研读,试着对诗有自己的“前见”。诗不深 ,很好懂。如何让初二年级的孩子理解此诗的意蕴,这想必是学习此诗的难点,干国祥先生是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陶渊明的诗歌境界的呢?带着这个悬念,我开始了观课。

课的前半部分,干老师由交代背景开始,将《归园田居(其一)》做了解读,让学生明白陶渊明归隐山林的缘由——为了挣脱羁绊心灵的藩篱,回到大自然中,做心灵的主人。接下来释词,梳句,朗读。经过了20分钟的稍嫌平淡课堂之后,精彩开始了。干国祥先生设置了好几层冲突,让看起来有些平淡的课堂,有了波澜。

“这首诗写的是不是一个农民的勤劳生活?”(大意)这一问,将孩子们的认识提升了一层,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首诗很容易被误读成歌颂农民的勤劳生活。干老师抓住关键词句,让孩子们明白了,诗所描述的是一个厌倦官场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士大夫回归田园的情形。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本课最为关键的一问:“那么,我问同学们,你赞成他这样的生活方式吗?这样的诗在今天学,有着怎样的意义?”妙哉!此问直接击中了要害。是啊,在今天,我们学习《归园田居》,究竟有什么意义?干老师不愧为高手,他借助一个八卦图,让孩子们充分选择。并讨论。学生开始积极思维,有说学这首诗没有多大意义的,有说有意义的。经过师生的讨论,孩子们达成了“临时性共识”——陶渊明那种不为世俗生活沾染,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在此基础上,干老师提到了美国的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然后总结出他们的精神境界:清洁思想,朴素生活,后来干国祥先生还“以己证诗”将课推向***。课看到此处,我不禁拍案叫绝!

《瓦尔登湖》一书,是我近日正在重读的一书。读完梭罗的美丽文字,一股清凉的湖水仿佛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听了干国祥先生的《归园田居》,回想《瓦尔登湖》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我不由沉思:在我们这个后现代社会里,人类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每一个身处繁华都市忙碌在名利场的行色匆匆的人,是否也该多一些追问和反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归园田居》和《瓦尔登湖》一样,既是属于文学家的,也是属于每个人的,既是属于古代的又是属于现代的。

读一读《归园田居》、《瓦尔登湖》,让身体与豆苗野草亲密接触,让心沾灵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与喧嚣,这不是追逐时髦故作风雅,而是回归自我的必然。

如果人间多几处瓦尔登湖,多几个陶渊明式的“田园”,人类就会多一个安谧宁静的后花园。

10、《念奴娇》感想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这两句诗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写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意思: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原诗: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释义: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扩展资料

这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首诗。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这一句来自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典故,《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里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句意。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